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方言语汇 > 修辞论艺 > 正文

分应修辞格举例(唐明泊)

发布日期:2012/4/7 15:21:28  阅读:5259  【字体:
 

 

                     

在阅读古代诗文时,我们常常会碰到分应的修辞方法。分应,又叫扇应,与互文修辞的方向正好相对,说的是两个方面的事情却要把它并成一句,而在理解时必须要分应才能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

                  

例如:

                  

陟罚臧否。(诸葛亮《出师表》)陟对应的是臧,罚对应的是否,整个句子应该理解为“陟臧罚否”,也就是提拔那些勤勉廉洁的官员,惩戒那些贪污懒惰的官吏。

                   

性行淑均。(诸葛亮《出师表》)性对应的是淑,行对应的是均,整个句子应该理解为“性淑行均”,也就是性情和善,行为合规。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一枯荣,应理解为“一枯一荣”,这种分应与上面两例略有区别,一对应的是枯与荣两种情形。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白居易《缭绫》)织者何人对应的是越溪寒女,衣者谁对应的是汉宫姬。当然这里的越溪寒女指的是贫穷的织女,而且汉宫姬指的是宫中妃嫔等。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心中刺。(白居易《母别子》)新人迎来对应的是掌上莲花,旧人弃对应的是心中刺。此句不仅仅是同一层面的分应,在叙述时更深入了一层。

                  

暂忘设礼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穆先生,陶县令。(辛弃疾《最高楼》“吾衰矣”)暂忘设礼抽身去一句对应的是穆先生,未曾得米弃官归一句对应的是陶县令。

                  

分应在形式上近于诗词对偶中的扇对,故而也可称为扇应。

                   

运用分应主要是为了求得简明,有的可造成更为强烈的对比。分应的方式有同句内的分应,有前后句的分应,还有隔句的分应。一般来说分应时,前后是依序相对的,但有时因为押韵或是行文的需要,也会有些变化。为了有助于大家理解,还可以再举数例:

                  

凤翔千官能饱饭,衣马不复能轻肥。(杜甫《徒步归行》)衣对应轻,马对应肥。类似的杜诗句还有,《秋兴八首》中的“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掌握有权柄,衣马自肥轻。”此例中为了押韵需要,衣马对应的轻肥被倒序为肥轻,这也是值得注意的。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君当作磐石一句对应的是磐石无转移,而妾当作蒲苇一句对应的是蒲苇纫如丝,这里又构成顶真。

                  

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否所对应的是先嫁得府吏,泰所对应的是后嫁得郎君。

                  

运用分应总体上比互文要求还要严格,必须前后语境清楚,两两分应的内容一般都对比鲜明,有的还有分别的说明。少数需意合而成,如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得之的之与江上之清风对应,而遇之的之则是与山间之明月对应。

                  

分应与总分不同,分应在结构上实际是乱序的,必须与所应之语连续读来才能明白。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