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乔冠华研究 > 正文

冠华诗话十则(五)情难自已之《仿欧阳修〈生查子·怀人〉》

发布日期:2021/4/7 18:52:27  阅读:1807  【字体:
 

唐张新编

1.

宋代欧阳修有一首极著名的词《生查子·怀人》。词云(。词云可删除):“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一般人认为是相思之词,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年不见情人的痛苦,两相对比,更显伤感。尤其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一句,更成为男女爱情约会的名句。

或许让乔冠华没有想到的是,欧阳修这首词成为自己一段刻骨铭心的友情的诗录。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1938年乔冠华递交了博士论文后,即回国参加抗战。后来论文通过,校方想方设法通知了乔冠华,但博士证书一直无法送达。一直到1970年任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出访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时,图宾根大学才得以将证书正式授予这位令母校自豪的外交家。2008年,我在县政协工作时,曾受命到清华大学校史馆复制乔冠华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证书,并将其转交乔冠华故居。

乔冠华从新加坡到达香港后,受德国同学、好友赵玉军(亦作赵一坚)之邀来到广州。赵此时任第七战区司令部参谋长,将乔冠华推荐给司令长官余汉谋,遂在赵手下任上校参谋,负责收集国外军事动态和国际动向。乔冠华将自己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写成述评,发表在内部发行的杂志上,逐渐引起外界关注。广州沦陷后,乔冠华受余汉谋之命,到香港创办《时事晚报》,同时也作为其对外联络华侨、收集国际情报的据点。乔冠华作为主笔,每天的社论由他撰写,“乔木”的笔名也是在这时开始使用。不久,乔冠华即参加了八路军、新四军驻香港办事处的工作,并在廖承志、连贯的介绍下,于1939年底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乔冠华在香港创办中国新闻社并出任社长,又负责筹办我党在香港的喉舌《华商报》。此外,他还是邹韬奋《大众生活》、民盟机关报《光明报》的专栏作家,还担任《世界知识》等杂志的编辑。其间,乔冠华撰写了大量的国际述评,被当时香港同胞和东南亚华侨称作知音。也正是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被誉为“金箭女神”的杨刚。

杨刚时任香港《大公报》文艺副刊主编,她的文章文采斐然而又大气磅礴,早就令乔冠华神往,而杨刚也早已对乔冠华系列国际述评倾心不已。据茆贵鸣《乔冠华传——从清华才子到外交部长》考证记述,1940年4月,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年会上,神交已久的乔冠华与杨刚握手相识,从此两人惺惺相惜,互相珍重,始终保持着同志和“兄弟”般的亲密友谊。

1941年日寇侵占香港,乔冠华参与疏散受困于香港知名人士的工作后,撤回内地。乔冠华受组织之命,留在广东韶关负责接应。当时,正是国民党政府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时期,廖承志被捕,乔冠华受到军统追捕。乔冠华在好友赵玉军的帮助下,从广东韶关秘密前往桂林。先期撤到桂林的杨刚,到车站迎接乔冠华。乔冠华个子高,目标太明显,杨刚便找了一个医院让他住了几天,以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跟踪。离别桂林时,两人依依惜别,杨刚便以欧阳修《生查子·怀人》一词相送。(《乔冠华口述》第333页引述此词时,“今年元夜时”作“今年元月时”,当是误植,罗银胜《才情人生乔冠华》引此词时随误。)在巫山去贵阳的路上,乔冠华搭乘顺道的卡车,半路上遭遇车祸,同车二十多人死了一半,而他竟然毫发无伤。乔冠华回忆时说:“当时从翻车的震动中醒来时,我想到这首诗,如果当时我死了,就应了杨刚那句诗了。”

解放后,杨刚先后任周总理办公室主任秘书、《人民日报》副总编等职,后因故于1957年去世。据崔奇回忆,有一次,他发现乔冠华情绪不大好。再一问,原来是乔冠华看到当天报上发表的一篇纪念杨刚的文章,勾引起他对杨刚的回忆。乔冠华对崔奇说:“你们都不大了解杨刚,她不仅是杰出的新闻记者和国际评论家,她是一位通古博今、学贯中西的我党少有的女才子。”他又说:“其实比起那位写文章的作者我更了解杨刚,本来我应当写篇文章来纪念她,可现在又难以提笔,所以心里很不安。”(《我与乔冠华》第263页)

2.

乔冠华与《生查子·怀人》一词的故事,还在继续。这次欧阳修这首词成为乔冠华与陈毅之间革命友情的诗录。

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得到恢复。毛主席、周总理随即确定乔冠华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的首任团长。行前,身染重疴的陈毅设家宴为乔冠华送行。席间,陈毅语重心长,嘱乔冠华一定要为国争光。第二年秋天,乔冠华再去联大开会,此时陈毅已离开人世。想到此,乔冠华情难自已,发而为词,写下了《怀人》。词云:“去年出国时,萧瑟门前柳;落叶下长安,共饮黄花酒。   今年出国时,景物仍如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后来乔冠华为此词加了个注释,注云:“1971年5月27日至7月10日,与陈毅同志住301朝夕相处。‘九一三’事发,皆大欢喜。71年10月底11月初,陈总邀叶帅、王震及我共饮甚欢。不久,陈病复发,1972年1月6日去世。”(景物仍如旧一句,《我与乔冠华》第14页作景物仍依旧,此据乔冠华手迹,见《乔冠华与龚澎》第340页。《诗草三十五首》同手迹。)

欧阳修之《生查子·怀人》一词,本是情人相思之词,乔冠华则将其化而为友人怀思。何以谓萧瑟门前柳?虽是写景,更有寄寓。因为陈毅当时仍在贬隐之中,其心情可想而知,此正借柳传情。“落叶下长安,共饮黄花酒”,诗语双关,一是指美帝国主义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地位的失败,共饮黄花酒以示庆贺;二是指林彪叛逃,林彪集团破灭,遭受迫害的陈毅等老革命很快将重见天日。何以今年“景物仍依旧”?其意亦双关,一是陈毅因病去世,诗人痛惜难抑,见门前柳依然“萧瑟”;二是暗喻着全国大的政治形势仍然令人心忧。

乔冠华与陈毅的交集始于1958年,而且正应了“不打不相识”这句俗语。1958年2月,陈毅以国务院副总理身份兼任外交部部长一职。其时,外交部内反右倾运动正在进行,时任部长助理的乔冠华是重点批判对象。陈毅初至,听了汇报,虽说觉得或有失实之处,但认为乔冠华若非周总理保护,反右中就会被打成右派,而其仍然恃才傲物,桀骜不驯,需要给他个下马威。所以在数次会上,陈毅对乔冠华给予严厉批评,认定其是外交部右倾机会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甚至批评乔冠华是赵匡胤式的人物,企图“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运动后期,给了乔冠华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但在后来的工作中,陈毅深感乔冠华的超强能力与对党的绝对忠诚,遂主动向乔冠华承认自己的错误,“从此他们成为工作中默契配合的上下级,生活中无话不谈的挚友。”(《我与乔冠华》第11~12页)

这首《怀人》词,虽是仿拟之作,却真挚地表达出乔冠华对陈毅深深的思念。

1974年5月,时任外交部长的乔冠华陪同英国前首相、保守党领袖爱德华·希思访问昆明。在西山,他想起10年前与陈毅同游的情景。那次,乔冠华随同周恩来、陈毅出访亚非十四国,取得圆满成功,而如今山河依旧,而陈毅已去世数年。情实难已,乔冠华写下绝句《重游滇池》,诗云:“滇池依旧映西山,千字长联绿竹间。遍地山花诚可喜,旧游零落亦(亦,《才情人生乔冠华》误作赤)心酸。”后来他在此诗后加注云:“1974年5月,英保守党党魁希思来访,由我负责陪他参观西安、昆明,从广州出境。昆明还是像从前一样可爱,经常一起来的陈毅同志早已不在人间了。”不过,注语中并没有揭破“亦心酸”的另一层内涵,那就是乔冠华对党内政治斗争的忧虑。滇池,位于昆明,其池边有大观楼,楼上长联共180字(“五百里滇池;数千年往事”)(上联以五百里滇池开头,下联以数千年往事开头),清代孙髯翁所作,号称“古今天下第一长联”。这里说“千字长联”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目前已知真正超过千字的长联,当是清末钟耘舫之“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两联共1612字。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