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历史人物 > 正文

顾竹轩的传奇人生(李世安)

发布日期:2012/3/9 8:45:56  阅读:37132  【字体:
 

 


顾竹轩

    顾竹轩,名如茂,字竹轩,以字行。因在家排行老四,亦称“顾四”或“顾四瘪子”(上海人称苏北游民为“瘪三”)。至上海发迹,从一个拉黄包车的“小苦力”一跃为赫赫有名的“苏北大亨”。解放前,上海滩除了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三个青帮大亨在数外,就要算顾竹轩的名气最大。但顾竹轩最终选择的归宿却和那三个完全不同,他选择站在共产党这边,站在人民这边。

 

顾竹轩,清光绪七年(1881)农历三月十四日出生于盐城西北乡钟庄之唐湾(现为建湖县经济开发区钟庄社区东北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注】未成年,就去当长工,拉过犁,挑过粪桶担子,锻就成了一条不怕吃苦的硬汉子。16岁那年,家乡闹水灾,他就跟随母亲、兄长顾松茂来到上海谋生。起初住在闸北新疆路旧称“一百间”的棚户区,靠拉黄包车维持生活。由于力气大,车子拉得既快又稳,加上人缘好,因此接客比别人多。不久,被德商飞星黄包车公司老板看中,委他代管公司的黄包车出车业务,这比原来做苦力挣来的钱要多几倍。“一战”爆发,在沪的欧洲各国商人纷纷回国,他用手中多年的积蓄,廉价盘下飞星黄包车公司,自己当起老板。未几,就和左士臣等合伙,在闸北蒙古路开办了一个草棚子的淮戏小戏馆,使江淮戏在上海有了立足之地。不久,他又在靠近“一百间”的附近,开了德胜茶楼,继而又开了天蟾舞台、天蟾玻璃厂、大生轮船公司、三星舞台、大江南饭店、百货商店等,生意越做越大,实力也越来越雄厚,当起了闸北商团会董,成为上海滩大名鼎鼎的商界巨子。

解放前的天蟾舞台

民国十七年(1928年)顾竹轩经营的大生轮船公司,开辟湖(垛)泰(州)航班,码头设在原湖垛魁星楼河边。湖泰班途经唐桥、楼夏、黄土沟、沙沟、兴化、老阁等站,从而大大缩短了湖垛客货运转周期,带动了家乡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旧上海是被帝国主义以租界形式瓜分侵占的畸形城市,没有靠山到处碰壁。为生存,有的人就参加了当时的帮会作靠山,顾竹轩早年也拜了南京的青帮老头子刘登阶为师,过去青帮里很注重论资排辈,当时上海辈分最高的就是 “通”字辈,而刘登阶是“通”字辈的上一辈“大”字辈,这样顾竹轩一下子成了“通”字辈,与上海“通”字辈的黄金荣平起平坐。以后他在上海广收徒弟、学生,尤其是黄包车行行主和车夫,都来投靠他,其门徒多达万余人,势力不断扩张,在上海的商界呼风唤雨,称雄一时。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听说苏北有个同宗远房兄弟顾竹轩在沪发迹,便乘公干机会前去拜会,并认他为本家,这一来更加提升了顾竹轩的身价,顾祝同部下的不少师旅长向他送学生贴子,目的是要他在司令长官面前美言几句,得以重用。不久,顾竹轩又被上海市当局聘为市议会议员,还跟蒋介石合过影,从而巩固和提高了他在上海滩的地位。在上海,大凡顾竹轩想办成的事,没有一件难倒他,甚至与租界工商局打官司都占了上风。同帮人都说他真有“牛皮”,“顾四牛皮”绰号也就这样传开了。因其势力大,又慷慨仗义,好施舍,旅沪的苏北人都视他为保护伞,尊称他是“苏北皇帝”。

 

由于他出身贫寒,对穷人有同情心。在沪发迹后,就热心于公益,积极筹建江淮旅沪同乡会、苏北旅沪同乡联合会、苏北难民救济委员会,还被聘为中国红十字会理事,为旅沪苏北人谋福利、解忧困。民国二十年(1931),苏北家乡遭受大水灾,“陆地行舟,一片汪洋”,颗粒无收,民众严重缺乏衣食。他除发动慈善组织前来救济外,又将自家的天蟾玻璃厂卖掉,捐出五、六万银元来购买粮食和棉花,用轮船和驳船运往苏北,发给灾民。1932年“1·28”淞沪战起,住在闸北一带苏北同乡纷纷进租界避难,顾竹轩见状,即将英租界福州路的天蟾舞台停业,作为临时难民收容所。1937年“8·13”淞沪抗战再次爆发,在飞机轰炸下,闸北成为一片火海,难民无家可归,又拥入租界。他又将天蟾舞台让出,收容闸北的苏北同乡,同时供应衣食,直到上海战火停熄。他除拯救灾民、收容难民外,还支持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建戏馆、办学校,先后被聘任为上海市平剧联谊会主席、武陵中学、江滩中小学董事长。

 

用顾竹轩的话说,他也做过许多坏事、蠢事。他虽然不搞绑票一类,但当时生意场上巧取豪夺、坑蒙拐骗的不法事干的不少。在任闸北保卫团团长时,蒋介石在上海发动“4·12”反革命政变,顾竹轩一度被蒋介石利用,其手下曾参加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武装。顾竹轩向来不愿把事做绝,即使在当时他也在暗中救助我工运骨干。工运大队长姜维新不幸被捕,并判处死刑。顾竹轩得知后,不畏风险,一边疏通,一边出面作保,并以天蟾舞台作掩护,终于把姜维新营救出来。抗日战争时期,他拥护共产党抗日救国主张,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人民解放事业做了许多工作。1943年春,盐阜区党委组织部长喻屏夫妇去延安参加整风。当时,上海和陇海沿线已被日寇占领,要去延安是很危险的。组织上就派建阳县(建湖县前身)二区副参议长顾叔平护送喻屏夫妇至上海,利用其四叔顾竹轩在上海的特殊身份为其提供方便。到了上海,顾竹轩一口答应给予支持和帮助。他花了二十石米钱,从日军机关搞到喻屏夫妇去太原的通行证,还写信给在北方演出的著名京剧演员李桂春,拜托其照顾喻屏夫妇的安全,由于顾竹轩的尽力,喻屏夫妇终于平安地从上海、太原转到目的地——延安。19458月,组织上认为顾竹轩为人可靠,便派顾叔平带领四名中共党员,到上海做地下工作,长期打埋伏在他家。在那期间,顾老先生家“座上客常满”,来来去去开展工作的同志都在他家住宿,后来干脆让出天蟾舞台经理室,作为我地下党同志活动场所,地下党和外围进步团体,还采取前来与顾竹轩拜师形式,既能蒙蔽敌人,又便于开展工作。顾竹轩总是尽全力保护和帮助。最难得的是,在革命关键时期,他将15岁的小儿子顾乃锦送去参加新四军,表达了他对共产党的忠诚(顾乃锦后在部队入党,解放后任上海黄浦区文化局副局长)。抗战胜利后,顾竹轩对国民党腐败黑暗统治逐渐失望,加上受小儿子的影响,更加主动地为我党在上海开展工作提供方便。1947年秋,苏北解放区某部有两条装运西药和办公用品的机帆船,在上海返回途经浏阳河地区时,被国民党上海市警备司令部稽查处水上大队查封,以“资敌”罪名,将人和船扣押。我地下党找到顾竹轩,请他设法营救。顾竹轩随即派长子顾乃赓前往稽查处找姓郑的处长疏通。郑见顾竹轩作保,就给了他面子,便以“老百姓的商营”,下令放行,当然顾也没少花银子,才使这两船紧缺物资安全返回解放区。

现在的天蟾舞台

上海解放前后,顾竹轩又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帮助地下党和解放军做好接收工作。上海解放后不久,陈毅市长曾亲自登门看望顾竹轩。19498月,上海市召开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顾竹轩应邀出席,可见他在当时社会上颇得民众的尊敬以及党和政府的关怀。

 

19567月,顾竹轩因病逝世于上海,终年75岁。

 

【注】:顾竹轩生年一说为1885417日,本文根据顾竹轩长子顾乃庚、侄子顾叔平的有关回忆记为1881年农历三月十四日。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