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历史人物 > 正文

臧洪传

发布日期:2015/1/21 16:21:25  阅读:4460  【字体:
 

 

  臧洪(160195),字子源,臧旻之子,东汉末年广陵射阳(今江苏宝应东)人。臧洪体貌魁梧,异于常人,被推举为孝廉,后接替王朗而任即丘长(《三国志》作菑丘长。即丘,古县名,今山东郯城县东北)。汉灵帝末年,弃官还家,太守张超聘为功曹(汉代官名,郡守、县令下设功曹史,相当于郡守、县令之总务长,除掌人事外,并得参与一郡政务)。

  董卓率兵入洛阳,废汉少帝,立献帝,专断朝政,臧洪劝说张超起而诛除,为天下倡先,以伸张大义。与张超之兄陈留太守张邈、兖州刺史刘岱(字公山)、豫州刺史孔伷(字公绪,伷,zhòu)相友善。后诸州郡在酸枣(地当今河南延津)设坛盟誓,共讨董卓,皆推臧洪宣誓,其辞气慷慨,声泪俱下,诸州郡上下激昂奋尽,人人皆思尽节。

  不久,得袁绍重用,任其为青州刺史,臧洪在位两年,全州安定。袁绍虽叹其能,其实内心深忌之,徙为东郡太守(《三国志·臧洪传》以为是得袁绍赏识而升为东郡太守,与《后汉书》本传异)。张超被曹操围困于雍丘,张超说:“今日之事,惟有臧洪必来救我。”众人认为袁绍此时与曹操关系正睦,臧洪乃袁绍所荐之东郡太守,必定不会远道来救。张超则对众将说:“子源,天下义士,终不背本者,但恐见禁制,不相及逮耳。”臧洪听说张超势急,立即求袁绍准其相救,袁绍不许,张超被曹操族灭。臧洪由是怨恨袁绍,与其绝交。袁绍遂发兵围攻东郡,历年不下,便令其同乡、姻亲陈琳(据臧洪复信)以信相劝,喻以祸福,责以恩义。臧洪答书义正辞严,直指袁绍欲谋天下之野心,而以捍卫汉室“辅主兴化”为己任(《后汉书》卷58、《三国志》卷7均录全信)。袁绍知臧洪绝无降意,遂增兵急攻。臧洪欲遣散吏士,然而将吏士民不忍弃去,拼死共战,无一离叛。城陷,臧洪被俘,袁绍仍欲劝之降服,臧洪当着众将之面,痛斥袁绍弃张超不救之背信弃义,并深恨不能杀袁绍而为天下报仇。终遇害。

  陈容,字逸,与臧洪同乡,少为诸生时,因仰慕臧洪而随其为东郡丞。东郡被围之初,臧洪遣其出城归于袁绍。后臧洪被俘,袁绍亦令其在场观看。陈容见袁绍必欲杀臧洪,遂起身相劝曰:“将军举大事,欲为天下除暴,而专先诛忠义,岂合天意!臧洪发举为郡将,奈何杀之!”袁绍自觉理亏,派人将陈容拉走,并劝其曰:“汝非臧洪一类,何必如此!”陈容回头对袁绍道:“夫仁义岂有常?蹈之则君子,背之则小人。今日宁与臧洪同日而死,不与将军同日而生!”亦被杀。

  当臧洪、陈容被杀之时,袁绍手下多所叹息,私下议曰:“奈何一日杀二烈士!”范晔赞“洪怀偏节,力屈志扬”;陈寿赞臧洪有“雄气大节”,并惜其“以兵弱敌强,烈志不立”。

  臧洪、陈容殉难后,古射阳父老于故址设臧陈烈士祠,后年久失修倒塌。清宣统元年(1909)邑人冯煦书“臧陈旧址”石额一方,立于烈士祠故地,现保存于宝应县射阳湖镇人民政府院内(据《盐城历史名人》)。

  按,陈玉澍《盐城县志》按语云:“《后汉书》、《三国志》皆有《臧洪传》,洪为汉荩臣,未可污以魏史,今从范书。”

 

录自《民族英雄传》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