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乔冠华研究 > 正文

冠华诗话十则(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发布日期:2021/4/7 18:49:53  阅读:2307  【字体:
 

唐张新编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此句自从诞生后,便成为仁人志士表述耿耿忠心的代言。

抗战时期,乔冠华在完成滞留香港知名人士大撤退的任务后,历尽生死,撤往重庆。在江边,他曾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但丁《神曲》里的两句诗:“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乔冠华口述》,第334页)但丁,十三世纪末意大利诗人,欧洲文艺复兴开拓者之一,早年参加过新兴市民阶级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后遭罗马教廷放逐。他的长诗《神曲》(一名《喜剧》)描写诗人梦游地狱、炼狱、天堂的情景,以象征手法对封建贵族和罗马教廷的统治痛加谴责。乔冠华所引的这两句诗,是《地狱篇》写在“地狱之门”诗中的一部分,表明诗人坚定不移地反贵族反教会的情绪。这也完全可以看作是乔冠华的心灵宣誓,那就是全心全意投身民族抗战,投身人民解放,即使牺牲个人的一切,也在所不惜。(但丁的两句诗,《乔冠华口述》录音整理稿,记为“但丁在《神曲》之门写的两句话”,漏了“地狱”两字,遂使文意不明。《乔冠华与龚澎》第59页引用此两句时标点为《神曲之门》,似亦误。)

据章含之《我与冠华》中的回忆,乔冠华去世前一天,时年83岁高龄的夏衍前来探视。夏衍,中国当代文坛泰斗级的人物。抗战时期,在香港,夏衍与乔冠华都在廖承志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在重庆,他们在周总理直接领导下主办《新华日报》。晚年,他们又同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协工作,两人情谊深厚。乔冠华见到老友十分兴奋,他对夏衍说:“两次,1958年,我就说过‘留取丹心照汗青’。1968年,你进去了。我没有更多要说,还是这两句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里所说的两次,一次是1958年,时任外交部部长助理的乔冠华在外交部被错误批判为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后来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另一次应是指1968年,时任文化部对外文委亚非拉所研究员(副部级待遇)的夏衍被关进牛棚,后又被投入监狱。章含之文中认为第二次是指1976年乔冠华所受的冤屈,似乎与乔冠华原意不甚相合。

冯亦代,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年轻时受乔冠华影响而投身革命。在《忆乔冠华》一文中,他回忆说,乔冠华去世前一天,夏衍来看他,乔冠华只说了两句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并说:“他(乔冠华)为党工作了一辈子,秉情旷达,恃才傲物,当初不求闻达,而闻达自至,盖时势使然;不期蹭蹬,而蹭蹬及身,亦时势使然,可悲也夫!”文中关于两句诗的记述,或许亦来自章含之的讲述。冯亦代为《我与乔冠华》所作的前言中,专门就乔冠华在临终前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文天祥的两句诗有过深思,他认为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他写道:“亘古至今,他们说出了这两句掷地有声的话,同时他们的一生,也无愧于这两句话。他们的死都是悲壮的,因为他们为国民都怀有大抱负。但是时势使然,两人都赍志以终,令人为之叹息。”

因为被误传“秉承四人帮旨意把‘按既定方针办’塞进联大报告”(《我与乔冠华》第102页),乔冠华因此受尽冤屈。后来章含之从联合国总部档案库中查对1976年10月5日乔冠华的原始自然段发言记录,“千真万确没有这句‘按既定方针办’,英文翻译也如此。”(同上第103页)铁证如山,却无处辩白,其时乔冠华的心境可想可知。在被贬谪之时,乔冠华无数遍抄录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九首》之八:“莫道谗言如浪深,莫道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据《我与乔冠华》第103页所记,乔冠华录此诗时,第一句作莫道谗言如海深;第四句作淘尽黄沙始到金。)

乔冠华的共产主义信仰是无比坚定的,不因为受谗、遭贬,而有半点动摇。所以,当他吟叹文天祥这两句诗时,“心是坦然的”。当然,当自己的忠诚被怀疑,清白被泼污时,其心境 “也是凄凉的”。他虽相信忠心可对天,却不愿再为自己争取最后的清白与公正,“不说了,什么都不用说了。”(《我与乔冠华》第8页)乔冠华去世后,因为章含之不愿接受留有政治问题尾巴的结论,本应由官方举办的遗体告别仪式改为家属自办,生前好友自愿参加,骨灰不存八宝山,由家属保存,自行安葬。不过,在北京医院举行的低调的遗体告别仪式,是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乔冠华多年挚友王炳南主持,右侧墙上贴着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默默诉说着一位“外交战线优秀战士”的忠诚。

2002年初,曾议及将乔冠华之墓由苏州东山迁归故里。当时,我曾随县委副书记顾春芳专程去太湖边拜谒乔冠华墓。墓碑为黑色大理石,由乔冠华好友著名漫画家丁聪设计,著名书法家黄苗子题字。一面是“冠华安息  1913—1983”,另一面正是乔冠华最常吟咏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设计,很好地彰显出这位有着独特人格的共产党人,始终有着一颗对党对人民忠诚的“丹心”。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