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历史人物 > 正文

耄耋老人统一情(徐瑞祥)

——记盐城市政协委员、建湖县政协常委黄师绂

发布日期:2015/9/20 17:18:43  阅读:2219  【字体:
 

 

    在苏北建湖县的偏僻小镇芦沟镇,居住着一位在省内、海外“三胞”及其亲属和黄埔军校校友中颇具知名度的耄耋老人。他的名气,不仅缘自和郝伯村等知名人士同为黄埔军校十二期毕业生、担任省黄埔同学会理事、盐城市政协历届委员和建湖县政协历届常委的特殊身份,而且来自于他矢志不渝、致力祖国统一的感人情怀和行动。这位老人名叫黄师绂。

 

目睹国难  满腔热血盼统一

 

    生于1918年的黄师绂,自懂事起即处于外强入侵、内患不断的动乱年代。内忧外患的强烈冲击,强我中华的家教熏陶,使少年时的黄师绂即树立了为祖国统一强盛而奋斗的雄心。

 

    1935年,日本侵华的野心和行径已经明目张胆。此时,以优异成绩从乡村小学考入盐城中学、学业日益长进成为同学中佼佼者的黄师绂,为了抵御外侵,献身救国,毅然中断学业,投笔从戎,于是年秋考入了黄埔军校第十二期。进校以后,他以练就一身抵御强敌的过硬本领为自觉要求。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和锻炼,无论是军事理论还是技术战术,在同期校友中他都名列前茅。

 

    在黄师绂他们这期黄埔学员分赴部队前,校方批准给两个星期的假回家与亲人团聚。黄师绂与同乡学友回到一别几年的盆城老家仅3天,闻听抗战前方战事告急,立即伙同学友抄近路,登小舟,几经辗转赶至分配的部队报到。由于行走匆匆,来不及一一向亲友辞别,只得写了一份千余字的《告家乡父老及青年同志书》以代告别。他在书中写道:“日寇入侵,国难日亟;救亡图存,匹夫有责。吾学成回乡,意在探亲;速归而速去,志在报国。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后方民众当积极支持。我中华儿女应同仇敌忾,共同为建立统一强大的中国贡献力量。”

 

    黄师绂在他的军旅生涯中,英勇杀敌,屡建战功,很快由排长而连长、营长、团长。抗战胜利后,他对国民党发动内战先是深感困惑,接着消极对抗。这期间他采取请假探亲、请调军事干部训练班学习等方法,躲避内战。后来,他又积极参与了暗中策划部队起义的工作,并于194912月在国民党第七兵团司令裴昌会的带领下,在成都宣布起义。起义后,他被编人西南军政大学川西分校学习,走上了为建立一个统一强盛的新中国而奋斗的道路。

 

欣逢盛世  竭诚联谊为统一

 

    解放后至“文革”期间,黄师绂接连受到不公正的处理,使得他的报国志向无从实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他彻底平反,恢复了他起义军人的身份,享受国家干部待遇,推选他为县人大代表,邀请他参加县、市政协组织。他十分欣慰自己暮年逢盛世,决心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为了祖国的早日统一,他不计前嫌,广泛联谊,以其竭诚之心赢得越来越多的人支持祖国统一,推进祖国统一。

 

    他不辞劳苦,联络黄埔老友。黄老在大陆的黄埔同学很多,能说出名字的就有100多人。从1986年起,他就坚持运用多种方法,与老友旧交联络感情,建立关系。他先后向全国各地的黄埔同学发信2200余封,与130余名校友保持着经常的联系。他不顾年迈体弱,长途奔波于南京、镇江、扬州、淮阴、盐城之间,登门访友联谊90多人。他虽居于偏僻乡村,但经常是 “有朋自远方来”,平均每年都要接待30多名校友,而且管吃管住,不厌其烦。老友重逢,叙旧话新,但黄老想的、谈的更多的是祖国统一这一世人瞩目的话题。他针对有的校友对祖国统一心存疑虑、缺乏信心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向他们宣传“一国两制”的构想,分析国内外政治发展趋势和有利条件,进一步帮助他们增强信心,力所能及地为祖国统一多办事、办实事。在他的推动和带领下,盐城的黄埔校友活动最活跃,成效最显著,多次得到省黄埔同学会和省、市委统战部的赞扬。

 

    他竭尽所能,沟通海外亲朋。黄老及其老伴在台湾、港澳地区和美国、新加坡的直系亲属有30乡家,计约90多人,旁系亲属和故旧好友就更多了。他充分利用与海外亲朋书信往来或他们回祖国大陆探亲的机会,增进与他们的亲情友情,激发他们的思乡爱国之情,为统一祖国效力。台湾前“行政院长”郝伯村与黄老是儿时和黄埔军校的同学,当时关系十分亲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黄老坚持多年如一日地把郝作为重点联谊对象。在他们之间无法直接通信、会面的情况下,黄老则通过郝在大陆的胞弟传递与郝的旧谊,帮助他家修复故居和祖墓。这些真诚的行动加深了郝思乡思统的深情。当郝卸任回大陆探亲扫墓之时,首先想到的是请有关部门安排约请黄老晤面,与黄老长谈离别后的情况,展望祖国统一的前景。

 

    他推心置腹,广结“三胞”亲属新交。黄老常说:“做‘三胞’亲属工作,往往是事情办在国内,影响却在海外。”为此,他近20年如一日,积极协助台侨部门做好“三胞”亲属的工作。他先后登门走访台侨属100多户800多人次,为60户找到了亲人。他走访一户,总是从生活起居、工作境况等切身琐事谈起,进而说到海外通讯、亲人回归、祖国统一等,从中倾听他们的意见,关心他们的问题。许多台、侨属把黄老称作是自己的知音、红娘,他们推心置腹地把不愿外传的海外来信给黄老看,抱藏在内心的话语说给黄老听。台胞吴某于1949年随国民党溃逃台湾,留下妻子和儿女。他从回大陆探亲台胞的口中,得知其妻还健在,儿女已成家立业,生活富裕,思乡念土之情启动了他回大陆的意念,但又怕自己欠下妻儿一身“人情债”,她们不相认。黄老知道这个情况后,连续五次到吴家做工作。经过一番晓理动情的解说,终于促成吴某回大陆与妻儿团聚。

 

年届耄耋  呕心宣传促统一

 

步人老年的黄师绂,不幸又患上了肝癌。面对年老体弱之躯,他促进祖国统一的热情不仅丝毫未减,而且责任感、紧迫感更为强烈。他运用书信、演讲、文章这些不需太耗体力的方式,呕心宣传,在努力推进祖国统一的进程中,继续发挥他的特殊作用。

 

    他通过书信宣传,增强人们促进祖国统一的共识。晚年,向海外亲友、校友、故旧写信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他每年写信都在400封以上,镇邮递员戏称镇邮局是专为他设的。他在书信中除了畅叙亲情友情,总是不失时机、实事求是地宣传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政策,宣传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宣传家乡的各方情况,与他们沟通思想,为他们解疑释惑,增强他们促进祖国统一的共识。李洪志“法轮功”邪教罪行暴露后,他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他亲见亲闻的事实,向海外亲朋谠明真相,使他们彻底明辩是非,从而从思想上支持中共中央、国务院采取的正确措施。

 

    他通过演讲宣传,坚定人们促进祖国统一的决心。晚年的黄师绂虽然身体每况愈下,但对于中秋、春节茶话会、反“台独”促统一座谈会、两岸时事报告会这样一些活动还是有请必到,每到必讲。他的每次演讲都是活动中的“重头戏”,因为他的演讲不仅充满激情,而且还有无可辩驳的事实、无懈可击的论证。在去年市县政协组织的批判“台独”分子言行的座谈会和中秋茶话会上,他理正词严、言恳意切的发言,不仅坚定了与会各界人士促进祖国统一的决心,而且博得了与会台胞的认同和肯定,表示要像黄老那样坚定不移地做好促进祖国统一的工作。

 

    他通过文章宣传,凝聚人们促进祖国统一的合力。他先后撰写了100多篇文章在海内外刊物上发表,激励了更多的人加入到促进祖国统一的行列。他将自己的特殊身份、特殊经历写成了20多万字的回忆文章,在黄埔校友中传阅后产生了强烈反响,互相纷纷写信共勉,表示要延续黄埔友谊,发扬黄埔精神,为促进祖国统一奉献余年。当他获悉黄埔校友郝柏村在台痛斥“台独”分子的消息,立即写了一篇题为《抗战一代人绝不容许“台独”阴谋得逞》的文章,发表在《黄埔杂志》和《江荪黄埔》上,以表示支持。这篇文章有力地打击了“台独”分子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坚持统一的人们的士气。他将与郝柏村阔别40多年后重逢的情况撰写成《与郝柏村学长久别重逢感悟》一文,在《黄埔杂志》、《江苏黄埔》和台湾盐城同乡会会刊《盐城月刊》上登载后,在海峡两岸产生了很大反响,引起了多方关注。一些在台的中上层人士就此给他来信,评价这篇文章是投向“台独”的一枚炸弹,是促进统一的一股动力。

 

黄师绂在其自传中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为抗日救亡,血战疆场,保国卫民尽天职;求中华振兴,奔走各地,反‘独’促统献丹心。”这个评价他是当之无愧的。

 

作者系原建湖县政协秘书长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