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陆秀夫研究 > 正文

陆秀夫(孙炳元)

发布日期:2015/8/30 9:27:48  阅读:5074  【字体:
 

 

在南宋末年宋元交替的历史动荡年代,出现了一个以坚持抗元、负帝赴海而留绩青史的丞相陆秀夫。

 

(一)勤奋学习    初仕淮南

 

陆秀夫(12361279),字君实,一字实翁,“本贯淮安州(楚州)盐城县长建乡长建里”(今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建阳镇)。三岁时,随父迁居镇江朱方镇汝山下。童年时代,从学于乡里以宿学教授生徒的二孟先生。他勤奋好学,“聪明颖悟”,“下笔有奇语,不待师烦,日进不休”,使老先生对他“刮目待之”。在一百多个学生中,独指秀夫曰:“此非凡儿也!”果然,伯乐相良马,老师识高徒。秀夫他“年十五,应乡举”,“年十八,魁省元”,分别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乡试和省试。为了迎接决定性的京试,有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他曾寄读于镇江南郊的鹤林寺。在这里,他写下了描述当时朴实生活情景的五律《鹤林寺》:“岁月未可尽,朝昏屡不眠。窗前多古木,床上半残编。放犊饮溪水,助僧耕秫田。寺门久断扫,分食愧农贤”。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陆秀夫是一个奋发笃学,热爱劳动,生活俭朴,同下层僧众和乡民打成一片的贫寒知识青年。镇江市焦山至今还藏有刻着这首诗的石碑。

 

宝祐四年(1256),二十岁的陆秀夫和文天祥同榜考中进士。当时,镇守淮南的抗元名将、两淮制置安抚使李庭芝坐镇扬州,听说秀夫的才名,请他在自己的幕府里作幕僚。“秀夫才思清丽,一时文人少能及之”。他秉性沉静,忠于职守,办事沉着干练,有条不紊,“至察其事,皆治”,深得庭芝器重。庭芝在一度调防江陵时也舍不得让其离去,并屡加升迁,让他主管机宜文字。回扬州后,又升其为参议官,成为李庭芝的得力助手。

 

(二)播越海滨中流砥柱

 

这时,蒙古继“灭金源,并西夏”后,建大元,“取荆、襄,克成都,平大理”,铁骑纵横,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南宋小朝廷己岌岌可危。德祐元年(1275),元军水陆并进,大举南下,深入江、浙腹地。其间虽有广大军民和扬州李庭芝,常州姚訔(yín),潭州(湖南长沙市)李芾等爱国将领拼死抵抗,但南宋小朝廷和许多官僚守将,却纷纷望风逃窜,献城保命。李庭芝麾下“诸僚属多亡者,惟秀夫数人不去”。庭芝见秀夫忠义奋发,才能出众,就把他荐送到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南宋朝中任职。先后担任司农寺丞、宗正少卿兼起居舍人,直至礼部侍郎。同年底,他奉命同兵部待郎吕师孟等一起,出使逼近临安的元军大营议和。次年年初,“不就而返”。德祐二年(1276)三月,恭帝赵显随太后谢道清率文武百官向元军投降,临安陷落。陆秀夫与同僚苏刘义追随由海路南走的赵显的两个弟弟至温州,派人召集大臣陈宜中和大将张世杰等聚会计议,共同拥立益王在福州称帝(景炎帝端宗),陆秀夫担任起端明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等军国重职,同文天祥、张世杰等,组织南方各族人民继续抗元,转战于浙、闵、赣、粤等地。

 

在元军步步进逼的形势下,陆秀夫与张世杰等南走广东潮州、惠州。景炎二年(1277)初,元兵攻占了广东全省。九月,奉帝迁居潮州浅湾。后来又将小朝廷移上船队,“播越海滨”,坚持斗争。当时,海上和沿海抗元武装尚有正兵十七万(内江淮精兵万余),民兵三十万人。

 

景炎三年(1278)四月,帝于冈州(在广州湾)舟中得惊风病死去。在一连串的失败和挫折面前,“群臣皆欲散去”。但陆秀夫不顾国祚垂危,大厦将倾,在一片悲观失望的声浪中慷慨激昂地说: “古人有以一旅而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此岂不可为国耶!”他的话和坚定沉着的态度,稳定了军心。在他主持下,又共立八岁的卫王为帝(祥兴帝)。他受命于危急之中,出任左丞相,与太傅张世杰“共同秉政”,支撑危局。六月,又迁海上小朝廷至广东新会以南八十里的厓山海面。在最后年余时间里,他“外筹军旅,内调工役”,有力地支持、援应了张世杰、文天祥的军事抗战,受到了华南广大人民的爱戴和赞颂。

 

(三)负帝赴海    与国同亡

 

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二月,宋元双方进行了最后一场生死决战,这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空前悲壮激烈的一场海战——厓山海战。

 

山,一作崖山,也称厓门山,与汤瓶嘴双峰对峙,耸然如门。两山之间,海涛汹涌,巨浪拍天,形势险要,诚“为南海之咽喉者也。宋末陆丞相、张太傅以为天险可据,奉幼帝居之”。他们把二十余万军队和民兵布置在千余条船上,依山靠岩,碇泊海疆,中舻外舳,贯以绳索,周搭楼棚,犹如城堞。整个船队,排成一字长阵(一说为方阵),准备死守。陆秀夫在“匆遽流离中,犹日书大学章句以劝讲”,并如实记载海上二王史事,以图留之后世。

 

元军由张弘范为都元帅,李恒为副元帅,从海、陆两路向广东沿海地带和厓山进攻,最后集中总攻厓山。张弘范率几百战船对宋军船阵发动了几次冲击,坚不可动。再用茅草膏油乘风纵火。宋营已用胶泥涂抹船身,且用巨木撑拒,火不能着。张弘范就封锁海口,切断宋军的樵汲要道。宋营兵将只得“茹干粮,饮海水,水咸,即呕泄,皆大困”。二月六日清晨,元军兵分两路,驾船分别自南北夹攻。双方短兵相接,“矢石蔽空”,杀声震天。宋军背水死战,英勇搏斗,相持至午,难解难分。正在紧要关头,只见宋营之中,有几条船旗靡樯倒,宋将翟国秀、凌震等都解甲降敌,船阵被元军突破。张世杰率领江淮精兵仍拼死拒战,坚持到日落时分。是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军士不能再战。张世杰见大势已去,同苏刘义斩断绳索,带十几条战船乘乱突出重围(后遇飓风覆舟而死)。陆秀夫见舟船环结,元兵四集,估计无法走脱,就拔剑在手,先驱妻子和三个儿子(长子繇派往新会探信,得免)入海,随后对帝说:“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说完,朝衣整冠,藏玉玺诏书于帝之怀,腰锤黄金,背负幼主,命人用白练捆系,然后,“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从容投海而死,时“年四十二岁”。“后宫诸臣从死者甚众……越七日,尸浮海上者十余万人”。

 

陆秀夫的遗体浮出海面后,由他的家人端儿、正儿捞起负归,葬在厓山以北的青径口(在广东饶平县境。但据《潮州志》称此处是他母亲葬地,可能为其衣冠冢)。或传说葬于广东开平县城外百里的马山,或说由滨海百姓收葬于潮阳(今广东潮阳县),或潮州南屿(今海南岛)。明代潮州有侍郎屿,即因相传有陆秀夫墓得名。另外,据《福建通志》载,陆秀夫有个次室蔡夫人,闻“丞相殉国,痛不欲生,以丞相别时衣冠,葬于福建莆田之嵩山”。虽然岁久墓平,都已无从查考,辨其究竟,但不管其墓在哪里,可以说明,在他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当地人民都永远怀念着他。

 

在当时,陆秀夫负帝赴海,是一种忠君殉节行为,但更主要的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表现,他的忠君、事宋、为民、爱国是联系在一起的。他在临安失陷,皇帝、太后投降之时,没有盲目地忠君随降,而是毅然重新组织抗战政府,直至与国同亡。所以,他的死,是重于泰山的“为国死”,是为民族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气节,是与国家和人民荣辱与共生死同命,为国忘家,万死不辞的炽烈感情,是决不向一切敌人屈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惊天地、泣鬼神的浩然正气。这种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珍贵的精神文明。七百年来,同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一样,其爱国主义精神已成为激励人民抗敌御侮、舍生为国的精神力量,因而受到后人、尤其是他故乡人士的深深怀念和衷心仰。

 

(四)碑祠长存    万古流芳

 

在陆秀夫的故乡,有许多同他生平有关的遗迹。为了纪念这位与国同亡的民族英雄,从明朝万历年间开始,又在盐城一带修建了不少纪念性的建筑。

 

今盐城市建湖县建阳镇建阳医院所在地,在南宋末年,有一座酺神庙,庙旁有一个三面临水的僻静处,曾是陆秀夫的幼年读书处,在他考中进士以前,有一天回乡探望他哥哥清夫,见当地乡童无处上学,与兄嫂商议,就把原读书处的几间房子献出来做了乡学。并考虑到这里三面临水,乡童上学不便,请兄嫂捐资在附近水上修建了一座木桥。由于陆氏世系为景忠堂谱,就把这座桥定名为景忠桥。明万历年间,桥得重修,并在读书处立有“宋丞相陆公读书处纪念碑一方。今天,该桥己变成一座三孔水泥结构的大桥,横跨于建港沟的南北。

 

明代,在盐城西南五十里有陆秀夫的衣冠冢和祀田,墓前立有“宋左丞相陆秀夫墓”题碑,附近为“祭庄”,拨有墓地十八亩,以其收入花息供岁时祭扫之用。盐城城内西门大街建有“陆忠烈公坊”的过街牌坊,景象壮观。儒学街上也建过“丞相陆公故里碑”,上镌“海国孤忠”四字,今均不存。

 

嘉靖十年(1531),在文庙西边(今儒学街西陆公祠巷内)始建陆公祠,几经修建,成为三进两厢加后院的祠宇宽闳,庄严古朴的建筑群,有“中流砥柱坊”、“仰止堂”、“表忠亭”,“浩然堂”等建筑和陆秀夫塑像、画像,名人题匾,挂联、诗词,碑刻,祭器等陈设。清末至解放前,陆公祠几经战争摧残,房屋破败,陈设毁散。解放后,该祠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修整,作过盐城县博物馆用房。“文革”期间,博物馆被“砸烂”,原房屋被占为民居,弄得面目全非。1984年,盐城市人民政府对之作了大规模重修,恢复了三进两厢的规模和祠厅陈设,重新开放,供人瞻仰。明朝万历年间知县苏茂相为陆公祠题诗石碑上的悼诗依然十分清晰:浮海南奔拥六飞,孤臣血泪洒朝衣。石衔精卫心犹壮,鼎抱龙髯愿不违。粤屿草荒枢密冢,崖门花满侍郎矶。可怜旧国还祠庙,正笏忠魂归未归?

 

由明至清,封建统治者和地方士大夫,都对陆秀夫大加褒崇,赐谥(忠烈)、建祠、立碑、筑坊、给祀、题咏,称赞他“成仁取义,大节凛然,亮节孤忠,光昭史册”,“子载孤忠”,“南海流芳”。并把他的牌位与“进士同榜,丞相同朝”的文天祥的牌位一起,从祀文(孔)庙,同“文宣王”、“万世师表”的孔圣人共享千秋万代的祭祀,这都是为了着力宣扬他至死不渝的忠君臣节,“以奖忠义而激懦顽”,以维持儒家的“纲常名教”,巩固封建统治。

 

“骂名留得张弘范,义土争传陆秀夫”(1958年董必武《游崖山》诗)。今天,我们颂扬陆秀夫,则是为了把他的事迹作为对年青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以激励他们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炽热感情。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