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文明楷模 > 正文

改嫁不改孝心的好儿媳——记盐城市第二届道德模范戴安云

发布日期:2014/12/25 15:34:33  阅读:1738  【字体:
 

  戴安云,女,1970年出生,建湖县庆丰镇高丰村人。2009年被评为建湖县第一届身边好人,2010年被评为盐城市第二届道德模范。

  曾获得 “江苏省十佳嫂嫂”荣誉称号的戴安云,改嫁不改孝心,用瘦弱的身躯挑起两个家庭的生活重担,用无私的爱心换来公婆四人的幸福晚年的事迹,在水乡建湖被传为佳话。

 

 

坚强撑起不幸的家庭

 

 

  1990年,22岁的戴安云与邻村青年李江结婚了。婚后生活虽艰苦,但其乐融融。然而第二年春天,24岁的李江因肝癌去世。“这个家可怎么办啊?”面对残疾的公公、多病缠身的婆婆、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丈夫生病欠下的2万元债务,戴安云一遍遍地问自己,沉重的家庭重担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她更加伤心难过。

  接下来的几年,不幸接二连三地发生:婆婆去世,小姑患肝癌去世,小叔肝炎发病住院。谈到那些痛苦的日子,戴安云眼角噙满泪水,“当时真想一死了之,但是如果我走了,这个家也就散了,我经常彻夜难眠。”

 

 

始终不变的改嫁条件

 

 

  戴安云舍不得丢下这个家,她把痛苦深埋在心里,振作精神挑起家庭重担,带领全家坚强地生活。她每天尽量开心地干活、服侍老人、照顾孩子。遇到老人心情不好,无名地发脾气,她总是让着,从来不红脸。她用行动感染家人,老人和孩子的脸上又渐渐地露出了笑容。

  为了一家人过上好日子,戴安云每天起早贪黑,白天在庆丰机电站上班,晚上回家忙七亩责任田,还为老人端茶递水,为孩子洗衣晾被…… 看着戴安云每天忙里忙外,十分辛苦,公公不忍心拖累她,于是托人给她介绍对象,不少亲友也劝她改嫁。

  “可是这个脆弱的家怎么办?体弱多病的老人怎么办?”戴安云怎么也不忍心离开这个家,无法割舍需要慰藉的老人。经老人和众亲友的多次劝说,戴安云提出“跟我结婚,必须继续照顾这个家庭”的条件,对此,不少人打了“退堂鼓”,但戴安云初衷不改:“如果接受不了这个条件,我就不嫁。”

  面对不变的改嫁条件,村里有人说闲话,她感到特别难过,常躲在角落独自流泪。199312月,严加东被戴安云的善良所感动,愿意与她共同分挑家庭的重担。出嫁时,为了不使公公感到孤单,戴安云坚持将5岁的孩子留下陪伴老人。

 

 

两家公婆一样的孝心

 

 

  10多年来,戴安云用行动践行不变的承诺。她对李家不离不弃,每周回到李家看望老人、干农活、做家务、洗衣服。2006年,她还为公公配备了亲情小联通,每天打电话嘘寒问暖。农忙时,她总是先忙李家的田间活;逢年过节,总要将李家老小接到身边团聚。一次,她接到公公的电话,由于遭遇暴雨袭击,房子有破漏,她及时帮助修缮好。

  戴安云对严家公婆同样无微不至地照顾。20048月,婆婆雨天摔倒造成骨裂,住院治疗一个多月,戴安云白天上班,晚上骑车三十多里,到医院陪护。婆婆的伤腿时常疼痛,一到下雨天,就疼得特别厉害,为了缓解婆婆的腿痛,戴安云四处求医问药,她遵照民间偏方要求,到左右邻居家灶膛间寻找“土鳖子”,将200多个“土鳖子”熬成膏药,给婆婆敷在腿伤处,直到婆婆腿痛完全消除。李家婆婆见人就说:“媳妇熬制的25副膏药,贴好了我这条腿,她对我们太孝顺了”。公公耳聋,又是老年痴呆,发病时经常光脚跑,脚上都是泥,不管什么时候回家,戴安云像哄孩子一样,给公公洗脚,出去一次就洗一遍。为防止公公外出走丢,她在公公外衣后背上缝一块布,布上面清楚的写着“我家爷爷摸不着家,请好心人帮忙联系我”,并注明了联系电话。2008年的一个深夜,83岁的公公突然发病,戴安云丈夫在安哥拉打工,她一个人把公公背到马路边,送到建湖县院治疗。公公瘫痪在床3个多月,她精心照料,没有睡过一个完整觉,没有吃过一顿安心饭,直到老人安心地走完了最后的人生旅程。

  十多年如一日,戴安云就这样奔波着、忙碌着、劳累着,用她瘦弱的身躯诠释着什么叫善良,什么叫孝心,什么叫人间真情……她用无私的爱、纯真的情赡养长辈、抚育儿女,谱写着一位朴实农村妇女平凡而崇高的人生赞歌。

 

 

 

转自《建湖文明网》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