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乔冠华研究 > 正文

青少年时代的“乔氏三兄弟”(李世安)

发布日期:2014/9/17 20:06:46  阅读:5276  【字体:
 

 

乔冠华的外交生涯广为人知,但乔氏同母三兄弟青年时代的一段经历却鲜为人知。最近,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询问知情人,并缀合成文,以飨读者。

 

乔家在盐城西北乡十八团东乔庄(今建湖县庆丰镇东乔村),是个中等地主家庭。因几代都是读书人,堪称“书香门弟”。乔冠华的父亲乔守恒、叔父乔守清皆为饱学之士,开明但无意仕途。乔冠华在《临终前身世自述》中说:“父亲给我的印象很深,他喜欢画中国画,喜欢自己做诗,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的教养、教育都是很有影响的。”母亲刘氏,生有三男五女,长子名冠军,次子冠鳌,冠华最幼。冠华3岁时,生母病故,父后来续弦又生一男两女。

 

乔家子女童年时都是在二叔乔守清开办的家塾启蒙读书的。冠华5岁入塾,10岁随二哥冠鳌进入盐城县立第二小学插班读高小。1925年高小毕业后,兄弟俩考入宋村亭湖中学读书。该校是盐阜区著名的爱国名人宋泽夫创立的,其子宋我真时任校长。宋我真经历过1919年“五四”运动,学校办得很出色。在这里,乔氏两兄弟第一次看到了《新青年》,读到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的作品,从而开阔了视野,开始思考一些社会问题。随后,两人又转入由美国教会在盐城开办的淮美中学。在淮美中学读书时,他们积极参加了一系列震惊盐阜的学潮活动:砸土地庙,主张中国人当淮美中学校长等等,前者激怒了落后的民众,后者激怒了洋校长。结果,冠鳌被停发毕业文凭,冠华被校方除名。尔后,乔冠华转入淮安中学,并借此跳过初三直接上了高一,因他能说会道,被同学们推选为学生会的宣传部长。可是不久,他受革命思潮影响,继续“不安分”,撰文反对学校专制,又一次被学校开除。后转到南京钟南中学,再次借机跳了一级,从高一直接进入高三毕业班。1929年夏,16岁的乔冠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国内有名的清华大学,他在同级中年龄最小,被誉为“苏北神童”。

 

乔冠军比乔冠华大八、九岁,冠鳌、冠华小学毕业时,他就中学毕业了。毕业后,被县劝学所聘用,分在盐城守府街小学当教员。那时,盐城已有地下党活动,城内开始建立读书会、补习团、民众夜校等党的外围群团载体。怀有革命理想和远大抱负的乔冠军闻风而动,即在集仙堂街小学内办起一所民众夜校,聘请进步青年胡扬为教员,利用夜校讲台,向贫苦民众子女宣传进步思想。

 

1932年初,原在北平团市委工作的胡乔木(原名胡鼎新)因团市委遭到破坏,暂时回到盐城隐蔽,并从事党的宣传组织活动。当时盐城有一个文艺团体,叫“综流文艺社”,但主办人比较右,为改变这一状况,根据胡乔木的意见,让乔冠军、胡杨等进步青年插进去,通过活动,采取选举办法,使进步青年占了上风,控制了“综流文艺社”的权力,理事会由5人组成,乔冠军任会长,理事有陈小可、还寄萍、胡扬等人。在胡乔木、乔冠军等人的努力下,“综合文艺社”除了组织青年读书外,还办了《海霞》半月刊,在盐城出版。这个刊物不定期,是32开小册子。内容主要是发表散文、小说、诗歌等,宣传反封建独裁、争取民主自由。当时胡乔木不便公开露面,就委托乔冠军担任刊物名义上的主编。发行对象主要是一些学校的进步学生和社会上的一些进步青年。城内几所中学由各校传达室代售,西北乡则由乔冠军的二弟乔冠鳌代为发售。乔冠鳌学生时代就是党的同路人,初中毕业后(因闹学潮没有毕业文凭),被父亲留在家照管田务,时而到附近几所小学教唱抗日歌曲,张贴抗日标语,对推售《海霞》这份工作也非常尽力,刊物一到手,就很快推售出去。《海霞》在盐城影响慢慢大起来,引起了国民党的注意,也因此该刊只出了三期就改为《文艺青年》。《文艺青年》是8开4版1张大纸,名为周刊,实际不定期。当时在清华大学读书的乔冠华,也积极支持此刊,曾翻译日本左翼作家小林多喜二等人的短篇小说,还有爱因斯坦、柯勒惠支夫人等人反对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宣言,发表在《文艺青年》上。这个刊物出了五期后,因地下党盐城县委书记蔡道生被捕叛变,形势紧张,于1933年暑期被迫停刊。胡乔木遂转移到上海,并考入浙江大学;乔冠军也返回老家东乔庄避风。其间,乔冠鳌在家还掩护了一名受伤的地下党“左同志”,藏在家里护理半个多月,待伤愈后才安全转移。

 

是年冬,因受立山路线影响和国民党顽固派的“清洗”,盐城境内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不久,乔冠军悄悄地离开东乔庄,转移到上海隐蔽。乔冠鳌在家乡曾用“乔一波”名义参与组建“东北义勇军后援会”,为抗日募款。同时还组织抗捐等活动,后因行动过激,引起国民党盐城党部怀疑,第二年匆匆离开家乡,也到上海去谋生。

 

从1933年12月以后,近4年时间,盐城境内党组织活动基本停止。隐居在上海的乔冠军、乔冠鳌兄弟俩无法与盐城联系。其时的乔冠华,在日本留学期间因参与日共的秘密活动,被日本警方驱逐出境,而后又去德国留学,参加了中国留德学生抗日救亡组织——反帝大同盟活动,24岁获得德国杜宾根大学哲学博士。“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乔冠华从德国留学回国,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不幸的是,早期就参加地下斗争的乔冠军、乔冠鳌未等到新四军东进盐城,就英年早逝了,令人可惜。乔冠军留下两男两女,长子乔宗明到了当兵年龄就参加抗美援朝,是侦察兵,在朝鲜战场上英勇牺牲,冠军一门成为烈士家属。

 

转自《塘河》杂志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