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历史人物 > 正文

李树滋先生轶事(李世安  马效良)

发布日期:2014/5/13 14:32:04  阅读:2153  【字体:
 

 

李树滋( 18681947 ),今建湖县高作镇口河头人。他饱读经书,学识渊博,诗词书法,无所不精,且为人正直,有较强烈的爱国之心。在清末民初,政权更迭,社会风云多变之际,不随波逐流,洁身自好,民主建政时期,赞成共产党抗日救国主张,热情支持抗日民主运动,深为我党和社会各界人士所称道。现选其鲜为人知的轶事几则述说如下:

 

不应乡试

 

青年时代的李树滋,好学上进,成绩优异,光绪丙戌年,应淮属岁试,名登榜首,旋又补廪,乡里皆以奇才目之。按正常情况,象他那样水平,秋闱乡试夺魁是意料中事。可是,几次乡试,他都没有参加。到手的功名不要,人们都感到诧异和费解。

 

李树滋为什么不参加乡试呢?原来清代科举翻度规定,考生只能在本人户口所在地报名应试。李树滋祖籍安徽,其父从商在盐城,经营有方,生意兴隆,便在盐城西北乡高作街东的口河头置下田产。李树滋离家随父就读,县试时,是李家打通关节谎报籍贯所为,但乡试对考生户籍审查严格,手续繁多,一旦发现谎报,就要取消考试资格,革去已到手的功名。所以,他考虑再三,权衡轻重,只好忍痛放弃乡试,另找深造门路。后经他业师陈玉澍推荐,考入南菁书院。毕业后,东渡扶桑,留学日本,学兼中外,成为盐城士林中屈指可数的人物。抗战前,曾被开封大学聘去担任教授多年。

 

与张謇的交往

 

清末甲午科状元、南通实业家张謇在创办通海垦牧公司时,得知盐城西北乡李树滋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便重金礼聘其为公司内勤,负责文牍工作。李树滋对此不感兴趣,借故不就。张謇爱其才,改聘其任家庭教师,使爱子张孝若随其读书学诗。在此期间,李树滋还兼负续修《张氏家谱》之责。张謇在和李树滋的多次接触中,发现其对文史亦有精到的研究,即向南通地方当局推荐。南通当局特聘其指导编篡《南通县志》。李树滋离开南通回乡后,张謇还特意派其子张孝若专程至日河头看望李树滋先生。辛亥革命后,张謇追随袁世凯,张、李之间的交往始逐渐稀少。

 

力劝马玉仁抗日

 

1937”7·7”事变不久,日军侵占南通,通榆一线告急。李树滋看到盐阜一带还没有一支象样的抗日武装,心急如焚。想来想去,只有找马玉仁。马虽出身盐枭,名声不好,但带过部队,杀过清兵,剿过散匪,打仗还有一手。现在虽然隐迹海隅,但对其旧部仍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如能重整旗鼓,倒是一支抗日的力量。于是,他雇舟东下,专程至马的住地中兴桥。李树滋见了马玉仁开门见山地说:“伯良(马玉仁的号),如今国难当头,日寇已打到家门口,将军身为炎黄子孙,怎能坐视不理?理应抗日才是!”马玉仁面有难色地说:  “李老先生言之有理,不过我马某今非昔比,手里一无兵,二无枪支,只是个光杆司令,抗日没有军队和武器可不行啊!李树滋道:“没有军队,可以扩军,只要你主张拿定,广大人民会支持你的。将军莫要犹豫,一心抗日!马玉仁听了颇受启发,连连点头称是。于是李树滋便为马玉仁代笔上书。后来马玉仁通过扩军,组建了一支抗日部队,毅然走上了抗日的道路,并被委为苏北沿海第一路军游击司令。

 

马玉仁为国捐躯后,李树滋特地写了一首追悼诗:“噩耗飞来愤满胸,叹非廉颇气如虹,恨无笔扫千军力,尽斩倭奴慰鬼雄。”在为马玉仁举行追悼会那天,李树滋担任主祭人,对马玉仁将军作出了较高的评价。

 

乐育英才

 

抗战前,李树滋受江苏省教育厅代理厅长的邑人冯竹侯之聘,从开封返回盐城西北乡创办盐城县育才国文专修学校。原定校址在盐城,后因抗战爆发,即建在李的家乡高作镇口河头。为了解决办学中的困难,李树滋把自己的房屋腾出来做校舍,还令在苏南工作的儿子李华桐(复旦大学毕业)、侄子李华栋(大专毕业)回来当教师。这所学校最兴盛时有150多名学生。后来战争形势日趋紧张,外地教师陆续离校,李树滋仍带领子侄坚持敌后办学,将专修学校改为育才补习团,为抗日建国培育人才。为了适应抗战的需要,补习团增设时政课,教唱救亡歌曲,自编抗战教材,鼓励学生投身到抗战洪流中去。在盐阜区第一次参军运动中,育才补习团即有3名学生报名参军参战。民主建政时期曾任建阳县县长的刘捷三和建阳县首届参议会参议员马一卓,都是育才补习团培育出来的进步青年。

 

改名遇春

 

李树滋曾用名雨春,民主建政后改用遇春。提起改名还有一段来历,那是八路军、新四军挺进盐阜不久,陈毅同志来到盐城西北乡慕名登门拜访了李树滋老先生,请他出山参政,共同抗日。李树滋把陈毅将军专程来访看成是他毕生最大的荣誉,除表示矢志为抗日效力外,还当场吟诗一首:“风流儒雅雄冠客,诗句多从马上催。旧友迢迢同隔世,战云抡扰乱成堆。将军北上红旗展,高士群歌白雪来。文化村中生意满,尘氛扫尽笔花开。”吟毕写于纸上,署名“李遇春”,敬赠陈毅同志。他激动地说:“老朽漂泊半生,晚年识荆,不啻枯木逢春。”逢,即遇也,从此李即以“遇春”为名。

 

其时,李老先生虽年届古稀,但精神矍铄,抗日热情很高,先后被邀请出席建阳县首届参议会和盐阜区首届临时参议会,为陈毅同志倡建的《湖海艺文杜》首批会员,在动员参军、锄奸反特、挪军优属、减租减息,以及反“扫荡”的斗争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19417月,日寇发动对盐阜区第一次大“扫荡”,他和杨幼樵、蔡仰山等开明绅士一起,协助做好我党政机关的隐蔽和转移工作。是年9月,他又参与建阳县建县的筹备事宜,连夜书写《建阳县政府成立布告》。为了表达对新生活到来的喜悦心情,还参加了胡子秧歌队,走向村头,走向街道,尽情地扭,尽情地唱,那种扭的劲儿,唱的味儿,常常使围观的人捧腹大笑。他又带领乡亲慰劳新四军,帮助军烈属代耕代种,运用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主动为挂彩的战士治疗伤痛。他在搞好育才补习团的同时,积极参加冬学运动,给民兵和妇女上课,他创作的《抗日之歌》,获得陈毅同志好评,称赞他是我们党的同路人。

 

录自《建湖文史选辑》(第四辑)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