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历史人物 > 正文

姜效诗传略(陈衡志  顾宗立  李世安)

发布日期:2014/5/5 15:52:42  阅读:2101  【字体:
 

 

姜效诗,字礼廷,或作鲤庭,别字水心,晚年又号耕辰。清光绪八年( 1882 )农历七月初九生于今建湖县(时属盐城县)建阳镇南街。父姜秉卿,是个饱学之士,教过书,行过医,母陆氏,为书法家陆海之姊,以工琴棋书画而名闻乡里。效诗兄妹四人,自幼受家庭熏陶,均能诗词。他排行老大,三个妹妹中数二妹姜纯(号挚深)才华尤为突出,早年毕业于南京女师,后与邑人陈石模(已故,原为县政协三届委员)结成伉俪,终身以教书为业。

 

效诗先生聪敏早慧,喜读书,五岁进家塾,先拜周淀亭老先生为师,次年又受业予杨紫衣老先生门下。年十二,即应县童子试,名登榜首。十五岁入顾村祁氏精舍,继续深造。十七岁赴淮安,一举中式秀才,由是文名大噪。旋从陈玉澍老先生游,与陈中凡等朝夕切磋,学业更有长进,并开始有述作间世。年二十,又往南京应乡试,经房师推荐,预选中,后因停科举未得再试。年二十三,聘贵州镇远镇总兵、花翎侍卫祁以德的侄女为妻室。

 

丙午辱(1906),任教于马家荡孙氏馆。又二年,马为琳来聘,遂移居辛安厂。宣统三年(1911),应孟义臣之聘,任城区高小教员。不久,经盐城县民政长金泽苍(元润)推荐,出任县劝学所(教育局)编辑。民国七年(1918)宋泽夫任劝学所所长,先生倍受器重,先后被聘往宋村、上冈、大冈、楼村、建阳等县立高等小学和县立城西,私立群英等中学教授国文及史地学科。

 

民国二十五年(1936),胡应庚,陈中凡先生特聘其参订《续修盐城县志》。

 

抗日战争爆发后,效诗先生徙居西官乡东官村(今建阳镇职工村)避乱,设馆授学,以维持生计,课余常作诗赋词鼓舞军民抗日斗志。

 

1938531,驻扎在沿河口的国民党部队五十七军某营与日寇激战告捷,先生特前往慰问,并向抗日阵亡将士敬献挽联志哀:  “以赤血报国,奋勇直前,若辈汉奸,能无闻名愧死?虽白骨成尘,游魂不散,此番冤债,终需结算清还!”

 

抗战胜利后,先生被友人聘至南京、长沙等地执教。全国解放后返乡,曾担任建湖县政协一、二届委员。在此期间,写下了不少歌颂党、歌颂革命形势的诗篇。如《庆祝新洋港闸建成七绝》:“石壁铜门上接天,沧洲处处化桑田,移山填海荒唐语,今日谁知在眼前。”充分反映了他对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胜利的无比兴奋和喜悦的心情。

 

1960年农历三月初一,先生因病治疗无效,不幸与世长辞,终年七十九岁。

 

姜效诗先生是县境教育界的老前辈,学识渊博,经史声韵,天算医药,旁逮阴阳术算家言,靡不通晓。未等而立之年,即在盐城士林中颇有盛名。当年宋泽夫先生曾说过:盐城文士首推“二姜”,一为沙沟(旧属盐城)老姜——姜书钦,字子敬,同洽癸酉举人,一为建阳小姜,即姜效诗。他治学严谨,讲解详明,深受学生爱戴,乡里敬重。先生善于辞令,言语幽默诙谐,常常语惊四座,令人捧腹。他曾为一伪区长做过一副对联,上联是,“本是小区区,何怪没品为非,做出那匪徒模样”,下联是,“居然上长长,不过长头缩尾,略变些婊子形容”。诗中对伪区长竭尽嘲讽挖苦之能事,体现了自己的憎恶之情。

 

先生著作较丰,有《水心诗抄》十卷、《一得录》一卷、《鹤塘随笔》二卷,《建湖方音谱》一卷等。

 

录自《建湖文史选辑》(第三辑)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