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历史人物 > 正文

敢斗洋人的县知事马为瑗

发布日期:2014/1/13 10:27:09  阅读:2016  【字体:
 

 

据《盐城县志·人物》所载:马为瑗(1860-1915),字慕蘧,盐城西北乡(今建湖县建阳镇马厂村)人,出生地邻近九龙口。“为瑗胚胎前烈,笃学砥行,有经世之志。”意思是说马为瑗禀性刚烈,刻苦好学,正心修身,是个治世的人才。他一生从政,正直清廉,做了许多利国惠民的事。最值得称颂的是他反对洋人入侵,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尊严。其毕生业绩,已由姚永璞写进《循史传》,赵尔巽编入《清史稿》中,他是建湖县在清代史册上唯一被立传的人。

马为瑗,家学渊源,其祖马松年(监生)、父马绍闻(贡生),都是有学问的人,且“行义并彰,名昭邑乘”。他幼年就读于“后乐堂”马氏读书精舍,受到了良好的基础教育。20岁那年,与家兄马为瑄“同膺乡荐”,一时传为佳话。继而又得到瑞安黄体芳和长沙王先廉两位经师的辅导,学业大为长进。其间,清廷与英国政府签订了《烟台条约》,与俄国政府签订了《伊犁条约》,马为瑗为这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痛心疾首,愤慨不已,无心埋头读书,遂放弃学业,谋求救国之道。光绪七年(1881),他由廪贡生纳资入京城,被授予东城兵马司指挥。在职两年后,取得知县资格,遂赴顺天府侯补。光绪二十六年(1900),英、美、德、法、俄、意、奥、日八国,为了扑灭中国义和团反帝运动而组成联军入侵天津、北京等地。这时,光绪、慈禧弃宫逃至西安,朝廷文武官员大半离去,可马为瑗却临危不惧,坚守岗位,“出仓粟三百石,济危城民食”,安定了民心,稳定了京城的社会秩序。他还将平价卖出粮食所得的2000两银子如数上缴善后局,以备公用。此举深为顺天府尹的赏识。不久,“府尹嘉其能,委署东安”,后调任三河、大城、宝坻等县知事。

清代后期,列强除对我国进行军事的经济的侵略外,还派了许多传教士(牧师)来我国广设教堂传教,以便从思想文化上侵略。这些传教士以及教徒中的不法分子,常常倚权仗势,煽动民教相仇,贫苦乡民不识其阴谋,忿而捣毁教堂,洋人以此为藉口,向清廷索要巨款赔偿。地处京畿的东安、大城、三河、宝坻等县,此类案件更多。马为瑗署理东安县时,县城法国教堂被受迫害的乡民拆毁,法国牧师直接找到清廷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李鸿章慑于洋人威势,承认赔银10万两,让洋人重建教堂。马为瑗得知,“抗疏力争”,终于迫使李鸿章将赔银从10万两减为2万两。当时,一些不法教徒倚仗洋人势力,经常掠夺良民财产,逼使两千多民户颠沛流离。马为瑗查明实据后,亲自督率兵勇,逮捕了首恶分子,并依法一一判刑,无一幸免。这一行动大长了中国人民志气,可也触痛了洋人的神经。法国公使为此向清廷提出抗议,顺天府尹召马为瑗与法国牧师公堂对讯。马为瑗应用大量确凿的罪证,理直气壮,义正辞严,驳得该牧师理屈词穷,窘态毕现,悻悻然俯首而退。公堂上下无不动容,感到扬眉吐气。顺天府尹见他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竭力支持他施政于民。

光绪二十九年(1903),马为瑗在丰润县任知县时,为抗洋教,在辖境内创办小学堂140所,县设劝学所作其管理机构,还资助学生出国留学。为振兴实业,又在县内设立了工艺局,以便利平民习艺手工,同时还“率民垦荒地四百余顷,疏通黑龙、还乡两条河流各百余里,以利灌溉,方便交通”。由于他理政有方,民心安定,百业兴旺,声誉大著。不久,马为瑗奉调署理蓟州知州,一到任就清查出隐藏的土地56千亩,把补报的田、山赋款全部充作地方教育经费。正因为他政绩卓著,受到了清廷光绪皇帝的召见,赏戴花翎,两次传旨嘉奖。继任滦州、遵化等州知州,后又将他提升为道员。但他看到清廷的腐败,认为“民生调蔽,非实业莫能挽救”,毅然辞官,力谋实业救国。

民国四年(1915),马为瑗出资创办“遵化、承德间煤矿”(今唐山开滦煤矿),刚刚就绪,不幸病逝于北京,终年56岁。马为瑗做官,经历8个州、县,历时15载,不贪不占,箧无长物。旅梓归葬故里,路过盐城时,盐城知县王素沂率各界人士于城西小学开会追悼。著名实业家张謇写了一副挽联:“一轮明月,两袖清风”。盐城学者宋泽夫的题联为:“大名已千古,清风剩一棺”。这两副挽联言简意赅,颇能概括马为瑗的一生。

 

转自《塘河流韵》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