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乔冠华研究 > 正文

乔冠华与新华社首个海外分社(万京华)

发布日期:2013/9/20 9:20:57  阅读:2818  【字体:
 

 

新华社历史上第一个海外分社,是194751日正式成立的香港分社,主要任务是抄收新华社播发的电讯稿,编辑出版后在香港发行。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第一任社长的,是后来曾任中国外交部部长的乔冠华。

 

周恩来部署建立香港分社

 

新华社香港分社是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和部署建立的。1946年夏,国民党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与此同时,国民党统治集团还加紧采取步骤破坏和平谈判,国共和谈的大门逐渐关闭。在国统区工作的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已做好了撤回延安的准备,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计划以香港为据点开展统战和宣传工作。而出版党的报刊及创办新华社香港分社,也是周恩来所做的重要安排之一。

 

为加强党的对外宣传,同时也为革命胜利储备干部,夏衍、章汉夫、乔冠华、刘思慕、龚澎、廖沫沙、金仲华等一批文化名人和国际问题专家先后被安排到香港。

 

夏衍、乔冠华等人到香港后,主要担负宣传文化战线的工作。1029日,周恩来致电中共中央转方方、林平并香港工委,指出:目前香港成为南京、上海的二线,而香港本身也要建立三线工作。争取出版英文杂志和《群众》。《群众》可标明是沪版在港翻印。新华社香港分社由章汉夫、乔冠华负责。

 

乔冠华领导创建首个新华社海外分社

 

章汉夫抵达香港后负责筹办《群众》杂志并任主编,乔冠华则肩负筹建新华社香港分社的任务。

 

乔冠华过去在香港工作时曾与港英当局打过交道,因而比较熟悉情况,新华社香港分社是以其个人名义申请登记的。当他把准备成立新华社香港分社的文件交给港英当局后,对方很快就批准了。乔冠华后来曾经回忆:1946年我第二次去香港,直到19499月,前后三年。”“我去香港,组织上交代,到香港公开设立新华社,并且争取取得英国的承认。英国当时对中国也采取了两手政策,一方面和蒋介石拉得很紧,另外对我们也不拒绝,所以也同意了我们的新华社在香港设立分社,同意我们收集新闻材料,向香港报纸及世界其他报纸发稿。有了这样一个身份,凡我们党跟港英当局在政策方面的交涉,都由我来出面和他们办。这个分社就是我们新华社的第一个海外分社。”

 

为香港分社的筹建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还有黄作梅。他是香港本地人,抗战胜利后担任东江纵队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在分社筹建过程中,黄作梅负责与港府有关部门打交道,成为乔冠华的得力助手。香港分社成立后,乔冠华主要负责对外联系和其他事务,还为香港报刊特别是为中共主办的《华商报》写文章,分社另外的具体业务由副社长萧贤法主管。

 

新华社香港分社的初创时期

 

香港分社创建时期,工作人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部分是中共南方分局在香港出版的原《正报》月刊编辑部的编辑,该刊在《群众》杂志从上海迁到香港后停办;一部分是南方分局地下电台的报务员,负责抄收陕北新华社电讯稿;还有一部分是东江纵队驻香港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负责总务、交通、发行等事务。

 

据时任香港分社党支部书记兼中文电讯组负责人的杨奇回忆,香港分社最初的社址设在九龙尖沙咀弥敦道1723楼,与中共中央香港分局书记方方的住处相隔四个门牌。香港分社于194751日正式对外发稿,到71日已有《星岛日报》、《华侨日报》等多家报社和一些外国通讯社订阅,电讯稿费每个月只收500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分社都只是抄收新华总社发出的中英文电讯稿,印发给报社等用户,并没有采访香港新闻的任务。大约到了19485月以后,才有选择地编发一些中共和民主党派在香港重大活动的新闻发回总社。香港分社成立后,不仅向香港报社和订户发稿,还积极向国际友好人士和爱国华侨开展宣传工作。同时,一些外国通讯社驻港机构,也曾根据新华社电讯稿编写新闻稿。

 

1949年上半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乔冠华等很多干部奉命北上到中央工作,在此期间,黄作梅从伦敦调回香港,担任香港分社第二任社长。

 

转自《北京青年报》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