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历史人物 > 正文

王荫:盐阜文化的钟情者

发布日期:2013/7/30 16:24:36  阅读:2293  【字体:
 

 

王荫,原名王春友,一位盐阜人熟悉的文化工作者。他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创作不断,至2012年春已是九十一岁高龄的他,仍一如既往坚持写作。是年57日老人溘然离世那天,案头上仍留有其身前创作,即将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反映新四军盐阜抗敌斗争史,长达20万字的《凤凰展翅迎铁军》的书稿遗作。

 

的确,他一生酷爱文化工作。从自编自唱建湖地方小淮戏到后来为发展盐阜地区的文化工作一直情有独钟,倾心投入,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了老区的文化事业,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盐阜文化的钟情者和守望人。如今人们在缅怀老人的同时,更为盐阜地区能有这样一位艺海骄子感到骄傲与自豪。

 

1922年王荫出身时,其父正在苏州城里拉黄包车。旧中国,由于战乱,困苦的穷人总是“望子成龙”。青年时代的王荫,1937年随母回故乡建湖高作农村,他没有辜负父辈的期盼,小学毕业后,便成了“文化人”,当上了小学教师、校长,并在东峰乡组建农村业余剧团,兼编导于一身。194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春去秋来,在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中,他始终为文化教育的繁荣追求不懈,那时的盐城地区叫盐阜区,区党委办了《盐阜大众报》,他自编自唱的小调等向报社投稿,报纸接二连三地发表,这使他的写作热情一发不可收拾,白天工作、干活、宣传抗日,夜晚创作。在他的带动、关怀和指导下,弟弟春才、春瑜亦脱颖而出,名扬盐阜,声震故里,兄弟三人成了水乡建湖有名的“文坛三兄弟”。

 

王荫爱好文艺,对地方淮剧更是厚爱有加。抗战时期,他一边宣传抗日,一边编写淮戏唱词,且直接参演,并在编演过程中不断改进提高。建国后的1952年组织上让他担任盐城专区人民剧场经理及专区实验淮剧团指导员后,工作热情更是高涨。1954年与人合著了第一本“处女作”《淮剧曲调介绍》,不久,又编创了《淮剧的起源与形成》和《淮剧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贡献》等两部新作,并在有关报刊上发表。1956年,因其文化艺术才华出众,被调到盐城专署文教处任文化艺术科科长,从此,更是以满腔赤诚,倾情文化工作,特别是改造创新淮剧事业,使实验淮剧团发展成为江苏省淮剧一团、二团与青年淮剧团,与上海淮剧团南北争辉,成为淮剧界的两面旗帜。

 

上世纪80年代起,他带头贯彻落实党在新时期的文艺工作方针政策,继续笔耕不懈,亲自组织和参与了《打碗记》、《一字值千金》等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剧目的创作和演出,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称赞,一些淮剧名家名旦都亲切地称他为老师。

 

出色的文学艺术才能获得了上级的认可。1981年,王荫当选为盐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接着又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并被收入《中国文艺家传》。1989年又受到国家和省文化厅、省文联表彰,并被评为全省“十大集成”工作先进个人,王荫在钟情淮剧事业传承光大的同时,放大视野,积极为盐阜大文化的发展多作奉献。几十年中,先后编辑、整理了千余篇地方文史稿件,并被数百家报刊采用,其中:与严锋合作编写的《中国民间文学集盐城市故事卷》、《盐城市歌谣谚语卷》由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与张玉良共同编辑的《拍案惊奇(二)》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注重革命斗争史料的调研和编篡,是王荫致力盐阜文化工作的又一重要方面。上世纪80年代初,盐城市筹建新四军纪念馆,王荫先后用8年时间奔走全国采访了包括原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防部长张爱萍等多名新四军老干部,陆续篡写出陈毅在盐城的报告文学和叶挺、乔冠华、胡乔木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人物传记等珍贵历史资料;纪实文学《邹韬奋盐阜历险记》,邹家华副总理读后,专门致信感谢,并作为佳作,存放到上海“邹韬奋纪念馆”。

 

王荫是位历经沧桑的文化工作者。不论是在职还是离休后,他对自己所钟爱的事业,一直保持着不锲不舍的情节,即使“文革”间蒙受打击,处境极其艰难的时刻,也丝毫没有放弃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如今,老人走了,不仅使王氏家族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优秀成员,而且也使盐阜地区失去了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骄子。

 

王荫去世后,盐城、北京等地的不少单位、领导及亲朋纷纷前来吊唁或发来唁电、挽联,送来花圈,表示哀悼;遗体送达盐城殡仪馆那天,近百人前往与这位盐阜文化名人作最后告别。“寿越耄耋六世同怀懿德,名扬盐阜八方共仰高风。”这是对王荫人生的真实写照。

 

转自《高作神韵》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