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历史人物 > 正文

中国“保尔”吴运铎在西北乡(李世安)

发布日期:2012/4/3 16:50:25  阅读:3167  【字体:
 

 

吴运铎是我党兵工事业的开拓者。抗日战争时期,他为新四军的装备科研工作立下了特殊功勋。吴运铎撰写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曾教育了几代人。195010月,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当时人们把他比作苏联卫国战争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称他是中国“保尔”。

吴运铎,(19171991),湖北武汉人,是煤矿工人的后代,在“工运”中入党,1938年初,参加南方红军游击队,抗战期间随部改编为新四军。19411月,“皖南事变突围时,吴运铎身上多处负伤,他坚持用两条腿从皖南走到盐城。其时,新四军刚在盐城重建军部。由于队伍扩大,武器弹药十分匮乏。新成立的军工部在岗门(今龙冈镇)筹建兵工厂,正筹没有内行人管理。吴运铎搞过枪械修理,军工部长韩振纪便跟吴运铎商量,等他枪伤痊愈后,让他来坐镇兵工厂,并委其担任该厂的政治指导员兼工务主任。现在的任务就是要他住院养伤,伤愈后尽快上任。吴运铎急切地说:“战士们打敌人不能没有武器,军工生产一刻不能耽搁。万事开头难,关键时刻我不到位,住进医院心也不安!”韩部长晓得他有个犟脾气,没办法说服他,只好让他带着枪伤走马上任,并再三交代卫生员,要按时给这个犟人打针换药。

创办兵工厂,首先要有一批军工技术骨干。过去部队里只有修械厂,没有造过枪支弹药。吴运铎上任首要工作就是访贤求能,请师傅出山。他听说建阳南乡有个叫张毅甫的“土专家”,制造过猎枪、“土闷子”,就与韩部长一道登门聘请他前来当师傅。张毅甫听说部队要造枪打日寇,十分热心,他还介绍了建阳东郊的周庵冶匠,精铸造,有的还谙机械技巧,就一并请来十几位冶匠、铁匠当助手。由于在西北乡招聘的巧匠多,就因人因地制宜,在西北乡的十八团(今庆丰镇)张家庄建起炮弹厂,以生产迫击炮弹和手榴弹为主;龙岗兵工厂只是车炮弹,以修械为主。吴运铎虽是总负责,但主要蹲在张家庄,这就是吴运铎在自传里所说的“西郊兵工厂”。

张家庄的炮弹厂是白手起家。据张毅甫的大儿子张景福回忆,当年他随着父亲张毅甫一起去张家庄炮弹厂工作,生产炮弹的工具和机器全靠自己设计制造,吴运铎跟工人们吃住在一起,共同研制了化铁炉子、造型箱、冲压机、收口机等设备。这些自造的设备,虽然都是以人工为动力,但在战时特殊情况下,却解决了我军的军工设备问题上的燃眉之急,保证了兵工厂及时投产。

试制迫击炮弹是当时兵工厂最紧迫的一项任务。吴运铎过去也没有制造过炮弹,他依靠这班能工巧匠,突破了炮弹生产工艺。从设计到摸索,从制模翻砂到精加工,从安引信到填火药,都亲自动手。试制炮弹,在生与死之间仅一步之遥,危险性很大。吴运铎总是哪里有危险,就到哪里去,一刻不离实验工场。工人们都十分敬佩这位胸怀报国大志的军工技术干部的忘我精神。在吴运铎和工人们的共同努力下,很快试制成功,并生产了一批又一批81-82迫击炮弹,受到军工部好评。

抗战初期,我苏北驻军使用的手榴弹,弹壳内基本上装的是黑火药,爆破力虽大,但杀伤力不太理想。吴运铎深感不安,打算将其改用梯恩梯炸药。制造这种炸药的关键问题就是要有雷管。可是,懂雷管这方面技术的,在当时当地却很少,初在小阜庄搞试验时,还发生过一次事故。在“谋葛会”上,张毅甫介绍了他先前造“土闷子”用水银加硝酸加酒精造雷管的技术,吴运铎采用这种方法装成雷管,一试果真灵光,威力达到预定效果。自此以后,驻军都用上黄色炸药的手榴弹了。

为了支持军工生产,西北乡人民群众主动献铜献铁,保证原材料及时供应。请来的师傅手艺好,觉悟高,为了抗日不计报酬,夜以继日地战斗在工场。吴运铎为之深为感激。为扩大军工生产,吴运铎决定利用西北乡的有利条件,在周庵所在地的马厂村成立造枪工会,生产部队所需要的步枪,正在筹建之时,日伪开始对盐阜区发动第一次大扫荡。进入7月中旬以后,局势愈来愈紧张。军工部指示炮弹厂,立即组织疏散,把能带走的机器,包括已装好的成品炮弹、手榴弹全部带走;把毛坯的炮弹壳和榴弹壳藏到河里。厂里部队编制的工人,由吴运铎带领,与龙岗镇修械厂工人汇合一起转移。炮弹厂在地方招来的师傅就地疏散。当建阳一带的师傅,过了塘河从夏岔回家的路上,已听到敌人下来“扫荡”的枪声,幸亏炮弹厂在三个小时前撤离,才免遭敌人袭击。

从此,吴运铎告别了西北乡,他带了一批部队工人,经阜宁的三马庄,奔往淮南新四军二师根据地建立新的兵工厂。但他与盐城西北乡人民在兵工战线上结下的情谊,尤其是对抗战所作出的贡献,将永远载入苏北老区的革命史册。

相关链接:

19419月,建阳县(建湖县原名)建立后,县政府和县总队就着手恢复军工生产,仍请吴运铎在此培养的地方军工师傅出山,在马厂村正式成立造枪工会,为抗日生产步枪。由于吴运铎先前已与张毅甫父子拿出试制步枪的方案,因此很容易攻关。在没有枪管的情况下,张毅甫就用钢元打孔,来复线则由张景福负责制作。后来在马厂造出的这种步枪被命名为“马厂造”步枪,射击力还不错,曾受到我三师黄克诚师长的称赞。如今,新四军纪念馆还展有从地下挖出的这种铸有“马厂造“步枪的器件。根据反扫荡斗争的需要,县政府又在建阳胡家小圈设立了榴弹厂,在榴弹壳模制造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原先是用木模翻砂,废品较多,张毅甫带领周庵冶匠前去指导,改用铁模浇铸,爆破力、杀伤力一下子提高了十多倍,且质量又好,受到前方将士们的欢迎。为适应战时环境,敌情严重时,造枪工会和榴弹厂工人就把机器和工具搬到船上,隐蔽在芦荡里生产,每年都为前方提供几万发炮弹,使建阳地区一度成为我军军工生产的重要基地,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