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西塘雅集 > 书画 > 正文

脉脉风情 缕缕墨香(杨锡浪)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唐晓斌书法艺术赏析

发布日期:2013/3/13 15:13:52  阅读:6406  【字体:
 

 

就文字而言,能上升到艺术高度的,看来唯有中国书法,此亦中华文明之一绝。然而在全球十几亿华夏子孙中,自然并非所有人等书写的汉字皆为艺术,真正的汉字书法艺术必须站在哲学的、生活的高度统筹笔法、墨法、章法,真正通透其情趣、晓悟其意韵后,创作出的作品才能称为艺术。

 

万丈高楼平地砌,根基之重要不言而喻。书法艺术一样,没有扎实的根基,其书法只能是海市蜃楼,坛花一现。而打书法之根基,入古乃简单唯一之路径。唐晓斌先生潜心钻研书法三十多个春秋冬夏,上至甲骨、锺鼎金文,下到明清行楷,摩碑临帖,轮回近百遍,篆隶行楷诸体皆得韵味,其隶书、行书更在盐城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晓斌的隶书远宗汉简,近涉晚清民初,张迁碑、乙瑛碑等经典遗作,清代邓石如、伊秉绶、郑板桥等著名墨迹都是汲取养份的源泉;晓斌的行书取法二王,兼融颜真卿、米芾、王铎、傅山等诸家艺术个性,其作品风格淡雅,情趣盎然。著名书法大家沈鹏看了晓斌先生的书法作品后评价,清正恬静,不燥不闹,从容自然,且体现师承传统,有古人法。

 

中国书协原副主席李铎箴言:学书之道,惟勤与悟,勤能补拙,悟则生灵,此学书之妙途也。习书多年,晓斌的勤奋自不别说,但最能源解晓斌书法作品如此成绩的还是他体悟书法艺趣用心程度。唐人写隶,丰肥甜熟,失去了隶书的本真;元明赵孟頫、文徵明写隶,取法唐人,了无创意。晓斌先生坚守艺术精神的自觉体现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其隶书线条的创新性正是从斑驳残缺中悟出翰墨纸本中那种如镌如铸的金石味,书迹笔划更富于意蕴、力度、沧桑感。西岭烟霞生袖底,东洲云海落樽前两句楹联,原始、本真、稚拙、质朴,又自由、旷逸、率性、恣肆,自主开放地表达释放了一种真性情真感受。

 

书法艺术贵能生韵,有韵才能生动,这一点在行草书的创作尤为重要。晓斌先生在行草书的创作中,为了表现线条的张力,加强字的动感,曾独行阿勒泰,师法顽强不屈的大树,体悟曲折有力的根茎,求书法之自然韵律。《采莲入南浦》长卷是晓斌先生行草书艺术的经典代表,作品以顺势用笔为主导,其用笔起伏、走留、疾迟深藏诸多技巧,运行节律把握不紧不慢,换锋换墨处饶有意味,看似无意却是有心,整幅作品虚实相生,乱而有章,猷劲多姿,意韵斑斓,从容大方的笔情墨趣能反映江浙一带文化底蕴和文雅风貌,令人玩味不尽。

 

  斯文在天地,至乐在山林。走游名山名水,饱览自然美景,快乐如仙;同样,赏鉴晓斌先生的充满意趣的作品,我们除了感受到流淌其中的脉脉风情和缕缕墨香,心中似乎更有了中国的书法艺术为何为当今世人所热衷痴迷的答案。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