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文史沙龙 > 文史语吧 > 正文

陈允豪作品《敌后纪事》之侦察班

发布日期:2025/10/9 9:42:59  阅读:14  【字体:
 

陈允豪

侦察班成立以后,我们就立刻出发,向敌人的据点南洋岸方向前进,到离敌三里多路的一个小庄子上住下,这里距离我们的队部有十里远近。我们这两个班不但是部队的尖兵,而且是校部的眼睛,责任是不轻的。

班上同学都没有实际战斗经验,有两个是阜宁县教私塾的先生,也有中学毕业的学生。吴排长是唯一有游击战争经验的同志,他在山西太行山上打了两年游击战,随八路军一一五师的一个纵队南下的。在这种关头,同学们更迫切需要军事常识,吴班长就临时做了我们的军事教员。他有一段对于游击战争的话,对我们提高信心起很大的作用。他说:“你们不要以为敌人来势汹汹,他是没有老百姓拥护的,它在瞎摸瞎撞,譬如小孩子玩的捉迷藏,一个人蒙住了眼睛,到处瞎摸,就算它两臂张开到了我们面前吧,我们还可以在它手臂下穿过去,还可以在他屁股上打他两下。”

我们在小庄子上,一空下来就闲谈,谈着国内外局势,也谈各人家乡的情形。家乡总是可爱的,涟水的同学就说老黄河边上小白藤山芋多么甜,花生多么香;盐城西乡的同学就夸水田里的长鱼(黄鳝)多么鲜美,阜宁东乡海边草荡地区的同学,也说草荡里的咸水鱼骨头最细,一到秋天晚上满地爬着螃蟹,只要点一盏灯,一晚可捉十来斤。总之没有一个人不说自己的家乡好。

我们每天派出一两个侦察组,化了装到敌人据点附近不到一里路的地方侦察敌情,从附近老百姓那里了解据点里的动态,每天向队部写书面报告。这样的日子,从紧张到松懈起来,三天风平浪静,可是第四天敌人就出动了。

那天早上,我带了一组四个人,向南洋岸方向走去。这天雾浓得对面望不见人,半里路外的房子也只能迷迷糊糊望见一点淡淡黑影。因为三天无事,我们也有了些太平观念,在稻头、(玉米)高粱田的小径中,向西北方向大摇大摆的走去。走了不到一里路,过了一座小桥,对面来了男女两个农民,一个手里还抱着小孩子,一个背着被子,因为大雾,又是在青苗遮住人的田埂上,人到面前才看清楚,那个男的一见面就把手一挥:“同志,快走,鬼子出来了!”再问他多少鬼子,他也说不清,只说:“不少,一大趟!”一边说他就带着妻儿走我们只得赶回小庄上,与吴排长商量。商量结果,,一部分同志先撤退,我与吴排长带了六个同志在后,一定要打一下,主要不是想打退敌人,而是使得后面队部知道敌人出动,可以防备。

我们的背包,都由先走的同志带走,只留着手榴弹和步枪。我们很快就占领了大路旁边一个乱坟场,吴排长在最前面,我第二。八个人,八条枪,准备来一下火力侦察,打响以后,就可以了解敌人的大概情况。

大路紧靠着河道,路基在河堤上,很高。只见一行黑影象一条蛇一样的游过来,离我们有一百公尺远近的时候,吴排长下令一起开火。一连打了三排枪,只见前面走的两个黑影卧倒下去。敌人的轻机枪、重机枪、掷弹筒一起向我们开火了,有十多个敌人从河堆大路上冲了过来,吴排长的手榴弹先打响,我们也一起掷出了手榴弹,敌人全卧了下来,我们就绕着乱坟场向后撤退,敌人的成排枪子在我们头止横飞乱叫,我们也不理它,只是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奔跑,一口气走了三里路左右。校部派来的阻击部队到了之后,我们就松了一口气,一点人数,还是八个,有一位同志肩膀上中了两颗机枪子弹,在跑的时候也没有觉得,停下来才觉得痛,赶快就把他送到医务进攻的敌人被我们阻击部队打退了,敌人在回头的路上烧了十多间民房,后来查明,这次出动的敌人有六十多个鬼子,一百多伪军。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