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文史沙龙 > 名作欣赏 > 正文

敌后纪事之小板凳队

发布日期:2025/10/9 9:26:49  阅读:16  【字体:
 

陈允豪

抗大同学二千余人,一共编成士三个队,其中两个女生队,十一个男生队。一、二、三队都是部队里调来的连排干部,打仗有经验,其他队都是新同志。有时为了应付紧张情况,抗大的学生兵也参加打仗。因为保守机密,作战时番号是另定的,不说是抗大的。但抗大同学有个特点,每人背包上绑一个小板凳,为了便于随时随地可坐下来学习,听报告,因此老百姓叫我们“小板凳队”。由于三队在秦南仓打了个胜仗,一队在上冈打了个胜仗,打死了日本鬼子二十余人,“小板凳队”的威名就传开了。

这两次仗,是在敌机轰炸以后,敌人知道大批的炸弹,没有把这革命的学府炸散,就趁新四军主力在外线作战的时候,派了两支轻装部队来袭击我们。一路是从兴化城出发的,进攻盐城西面的要地秦南仓镇;一路是从海边上的合德镇出发的,

进攻盐城、阜宁交界处的上冈镇。我们那个新生队,配合老大哥一队保卫上冈。一队早上先出发,我们下午出发。盐城到上冈有四十五里,我们背了背包、步枪、手榴弹急行军,一个钟点走十四里路。到新兴场的时候,已经可以听到清脆的重机枪的声音,再走一程反而静寂下来。我们问了一下刚从前线下来回校部报告作战情况的通讯员,说是敌人是打退了,但有可能卷土重来。这时候心里上松弛起来,脚步也没有以前快了,一个钟头只走十一二里,到达上冈镇的时候,天已落黑,在一个祠堂里休息,等队长来传达命令。

半夜里队长开会回来了,队伍立刻集合站队,命令很简单,要我们这个队,组织一个二十个人的勇敢队,到上冈与罗公祠之间的某地去打伏击,配合正面的一队同志作战。勇敢队员要自动报名,上级批准决定。

我当时对上级的号召,怀着两种心情:一方面认为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一方面又感到自己身体正有点病,怕跟不上队伍,影响其他同志作战。因为从盐城出来,半路上就掉了队,落在顶后面,背包还是其他同志帮我拿的。同时又没有作过战,对战场还是有点摸不透底,有点害怕。因此,我没有很快站出来报名。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第一班班长,他是淮海区调来学习的,有些作战经验。他叫王智谋,毕业后在射阳县工作,后来当区长,在一九四四年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了。在他牺牲的那个乡,群众为了纪念他,改乡名为智谋乡,这是后话。当时他站出来以后,很快就有七位同志站了出来,也有上海来的戴眼镜的大学生。我这时耐不住了,个人的一切顾虑都抛得干干净净,也精神抖擞地站了出去,好象什么病也没有了。

自动参加勇敢队约有三十几个人,队长和指导员研究了一,要不了这么多,因为可能还有其他任务,只选了二十一个人,我因为坚决要去,没有被剔掉。

我们由指导员及一个排长率领,渡过了三条河,走了十来里路,就到了上级指定的伏击地点。在乱坟堆里,我们抱枪而卧。春天的深夜天气很冷,肚子又饿,但大家没有什么畏缩,都兴奋的准备打一次“处女战”。

天色微明,春风阵阵,上冈方面已经打起来了,机枪、步枪、掷弹筒、手榴弹的声音,交织成春晨的交响曲。

可是横在我们面前的河对岸的公路上,别说敌人,连只小狗也不见。我们开始抱怨起来,留在上冈不是一样可以打仗吗?指导员叫我们不要慌,说敌人退却时可能会走这里。

到中饭时候,上冈的枪声也停了,但敌人始终没有在我们阵地前出现过。

大队部派人来联系了,叫我们立即归队。并告诉我们,进攻上冈的敌人退了,被打死了十多个。我们一队牺牲了四个同学,一队队长陈贤义同志也英勇牺牲了。

我们带着沉重的心情回到了上冈,又很快的赶回盐城。整整二十四小时只吃了一顿饭,跑了一百多里路,没有睡一分钟。

这次战斗结束以后,敌人不敢轻易进犯,开始准备“大扫荡”。我们学校开了一次庆祝上冈;秦南仓的胜利,及追悼陈队长等烈士的大会,并动员准备对付敌人的“扫荡”。

在敌人大规模“扫荡”的前夜,我们还是抓紧这空隙时间进行学习。在一九四一年五月,第一期的同学都毕业了,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有的到部队去,有的到地方上去做群众工作。

我们队上留下了十多个同学,分配在学校里做第二期的训练工作。我也留在校内的新生队做教育干部工作。第二期的学习更为艰苦,在紧张激烈的反扫荡斗争中进行的。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