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建湖文史资料 > 正文

建湖发展杂交水稻及钟庄水改旱情况回忆

发布日期:2016/9/29 10:39:12  阅读:3289  【字体:
 

 

建湖杂交水稻:三苗配三茬,平衡夺高产

 

  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们建湖县一直是全国杂交水稻的样板县。

  我县从1976年小面积试种籼型杂交水稻,每亩产量比当时种植水稻品种提高了近一倍。1977年,三级干部齐上阵,多点示范,平均产量近千斤,高产点超过1100斤,广大干群齐赞:“杂交水稻好!” 1978年,全县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2万亩,总产增两成,一举突破了800斤《纲要》关。随着杂交水稻低成本、稳产高产配套系列技术如温室育小苗、单本寄栽、三苗配套、大苗栽培、叶龄模式栽培、茬口配置、增施磷钾肥、碳胺夜施、适时适度控苗等的日益完善,杂交水稻单产水平逐年上升,后来基本稳定在1300斤上下,高产田块甚至达到1500斤以上。

  杂交水稻在我县的推广应用速度是任何一个水稻品种都无法比拟的。这是与县委高度重视,并采取强有力措施分不开的。1978年,县委成立建湖县推广杂交水稻指挥部,时任县委副书记的陈金鹏任总指挥,县农业局局长万晶生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各有关部门都成立相应的工作组织,可以说集全县之力、大打一场推广杂交稻种植的“人民战争”。杂交水稻的推广,为我县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湖全县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并在种植模式上努力创新技术,也促进了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的改革、创新,丰富和发展了水稻栽培学,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

  “三苗配三茬、平衡夺高产”栽培技术为我县在国内首创。对绿肥、油菜等早茬口,用温室21心的小苗直接栽插;对大麦茬等中茬口,用温室小苗在寄秧田单本穴寄后长至6-7叶、带4-5个健壮分蘖的中苗栽插;对小麦、绿肥留种田等晚茬口和低产薄地,用温室小苗在寄秧田单本穴寄后长至10叶前后、带7-8个健壮分蘖的大苗栽插;对秧田茬则按需要基本苗数留足大苗继续培育。这样,既解决了秧龄长与茬口晚的矛盾,又节省了秧田。大苗栽培还具有特别的优势:能取得全部的低节住优势分蘖,栽插后就已形成良好的丰产骨架,省肥省力易控苗;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栽培条件,保持比较稳定的穗粒结构和较高的产量,改变了晚茬口低产的历史状况,实现大面积平衡增产;抗逆性强,病虫草害较轻;群体合理,田间管理工作较简便,促控易掌握。

  建湖县杂交稻种植及栽培模式创新,得到国家农业部的高度重视。1979年,农业部在建湖召开全国杂交水稻推广现场会,与会人员观摩了我县蒋营(今九龙口)亥河、福园,建阳建东,近湖桥东、严桥、裕丰等地的种植现场。1984年,农业部又在我县召开全国现场会,重点推广“三苗配三茬,平衡夺高产”及大苗栽培技术,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农业技术人员观摩了上冈大团的现场,并听取了黄务涛、万晶生、王曰贵等人的技术讲座。会上,向全国各地的专家散发了建湖县农学会编印的《建湖杂交水稻栽培技术体系》一书。这两次现场会,对于杂交水稻及新技术在全国的推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98610月,首届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来自21个国家、地区的259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在会议上,袁隆平题词称:“本届学术讨论会是杂交水稻面向世界、促进人类和平幸福事业的一次学术经验交流大会。”袁隆平与国际水稻研究所费马尼合著的《杂交水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中,把江苏籼型杂交水稻列为小面积高产纪录的范例,而当时江苏杂交水稻主要种植地为建湖和丹阳,建湖单产为全省最高。在这次国际盛会上,时任副县长、农科所所长的黄务涛代表建湖县作了题为《杂交水稻栽培株形的研究》的学术演讲,并被收入《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建湖首创的杂交水稻叶龄控制栽培模式,先后被收入《水稻栽培学》、《三苗配三茬,平衡夺高产》等全国高等、中等农业院校教材,这一模式至目前仍被四川、湖南、湖北及东北等稻米主产区广泛应用。

 

                钟庄水改旱:水田改旱田,一熟改两熟

 

  我县地处里下河腹部,是里下河地区的“锅底洼”。钟庄更是“洼中洼”,地面真高多在1米以下,如东荡村地面真高仅0.7米。境内河流密布,但出水不畅,地下水位高,四水投“塘”,极易受涝渍。1967年时钟庄共有耕地6.97万亩,其中水沤田6.3万亩,旱田仅占不到10%

  水沤田常年泡水,本地人称“老沤田”,“泥烂淤活水又深,一脚陷到大腿根”,耕作极为艰苦。除极少数农户有水牛耕作外,95%以上的农户以人代牛——人工耕作,本地人称“拉田”。每年春天(尚有薄冰)至插秧前“拉田”三遍,水稻收割后至初冬(已见薄冰)再“拉田”三遍。“拉田”时,前边3-4个人,每人一条“拉田辫子”套在肩上,辫子尾端一根草绳扣牢在木犁前端,几人排成一列纵队拉着木犁用力同步前进,第一人还需手持木杖,以防摔倒,后面的人则手搭前面一人的肩膀,木犁后尚有一人扶着犁尾随犁前进(叫做扶犁)。栽秧前,四人“拉”一张耙,耙上站一人压重,叫“拉耙平田”。从早到晚,吃四顿饭,用尽气力,一张犁只能“拉”2.53亩田。天冷时,人冻得直颤;天热时,光着上身,仍大汗淋漓。特别是大腿被泥浆水浸泡后,裂出许多血口子,又疼又痒,夜里睡觉腿还在颤抖。收割水稻,更是泥水里滚,泥水里爬。这样的老沤田,就是如此辛苦的劳作,一年也只能长一熟水稻,亩产高时也不过200斤上下。

  在中央方针政策指引下,在县、乡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1966年,钟庄开始耕作制度改革。1967年,钟庄乡在建东、红旗大队搞试点进行沤改旱轮作制。水稻收割后,排尽田里水,降低地下水位,9月底至10月人工粗破垡,点播小麦,穴上覆盖磷肥,加强冬春管理,次年夏收亩产小麦160200余斤。经过广大干群努力,沤改旱种麦成功。1968年,全乡推广沤改旱。经过两年,存在多年的老沤田绝迹了。

  为了改变老沤田底子的土地冷、板、粘、瘦、渍等不良理化性状,增强土地通透性、增加土地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在沤改旱成功的基础上,引进棉花、油菜、绿肥等作物,实施水、旱轮作和粮、棉、油、绿轮作。即水稻与旱作物轮作,粮、棉、油、绿34年一轮作。1974年,全乡粮食种植5.83万亩,棉花8.8万亩,油菜4.1万亩,绿肥5.2万亩,复种指数达1.68。当时,陈金鹏在钟庄乡任党委书记,逢会必说轮作,到村必问轮作,下田必指轮作,使轮作深入农民心底,农民也都赞轮作好。

  在推广轮作的同时,引进水稻以南京11号,小麦以泗麦、扬麦系列,棉花以泗棉,绿肥以黄花草为主。通过多个新品种推广种植,使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水稻亩产达600斤,小麦亩产400斤上下,棉花亩产籽棉近400斤。耕作和栽培制度的改革,使广大农村干群深刻体会党的英明正确,党对农村、农民的关怀,坚定了农民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