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专业志 > 正文

农科工作者 汗水写春秋(陈金鹏 沈长满)

—— 农业老科技工作者在建湖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2014/8/18 14:26:43  阅读:2796  【字体:
 

应歌屐履印湖乡  施展农科业绩煌。

春色满园关不住  老区建设步康庄。

建湖是革命老区。我们生在老区、长在老区,工作在老区,退下来以后,又在老区开发促进会发挥余热20多年,深知老区的过去和现在、变化和发展。建湖这块热土,战争年代,不少志士仁人在这里流了血;和平建设时期,又有不少科技工作者在这里流了汗,正如毛泽东同志诗词所说:“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老科技工作者中有不少既是政协委员,又是老促会成员,他们对建湖农业经济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令人可歌可颂。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五个心”上:

热心——他们对农业科技事业一片热心。人不管做任何事情,心就要一在这件事情上,这样才能有蓬勃向上的朝气、积极进取的锐气,也才有创造的活力。建湖农业历史上是小农经济,一熟水田,产量低而不稳,好的田靠车口田块能亩收二、三百斤;一般中间田(二截田)能收一、二百斤;尾截田(又叫尾碱田、三截田)亩收不足百斤。农业合作化以后,农业技术力量开始加强,他们首先着眼于良种的推广。1953年开始做了水稻种子文章,引进试种了南特号、中农4号、34号,逐步淘汰了种植多年的三十子、六十黄、顶芒籼、早五日、苞头齐等农家土种,单产每亩上升一百多斤。1956年开始沤改旱,籼改粳,又引进了早沙粳、银粳、黄壳早、早白粳、农垦57和农垦58等,产量虽有提升,但粳稻需肥量大而农田回旱以后地力不足,农科工作者们一直为粮食过纲要(亩产800斤)而努力。到1970年又在复种指数上做文章。推广双三熟,实行稻、麦、棉、绿肥轮作,前作稻引进二九南一号、二九六一号、矮南早一号等,后作稻引进东方红一号、南粳8号等。“三熟制”虽然产量有所提高,但前作、后作农时季节非常吃紧,农民辛苦程度太高,不适宜大面积推广。1976年开始推广种植杂交稻,产量得到大步攀升。建湖种植杂交稻,首要功绩要数农业技术干部万晶生同志,他1975年冬赴湖南省参观学习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研究员培育的三系杂交水稻,带回2斤杂交稻种子,1976年在县良种场试种1.21亩,收获总产1340斤,平均亩产1107.4斤,比本地常规稻增400余斤,试种期间,时任县委书记李培亮组队参观5次,大为振奋,决心推广杂交水稻,于是年底组织100余人“南繁”,在海南岛制种120亩,1977年在全县搞多点试种,在402个大队试种了100余亩,无一减产,平均亩产867斤,比全县多年常规稻单产656斤亩增211斤,增产32.2%1977年底又组织“南繁”,1978年杂交稻面积扩大到28万多亩,全县平均亩产达970斤,自1978年开始,县内大面积制种,杂交稻种子丰裕,使此后10多年全县杂交稻一直保持在4050万亩,占水稻面积60%以上,最高年份达58万多亩,使水稻产量连跨了几个台阶。1978年上纲要(亩产808斤),1983年达千斤(亩产1035.5斤),1987年追超1100斤。1977年至1990年全县累计种植杂交稻550余万亩,平均亩产1051.9斤,比常规稻亩产843.84斤,亩增208.13斤,14年累计增产粮食10.4亿斤。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食口性好的粳米受到广大人民喜爱,而且种粳稻的经济效益高于籼稻。粳稻占领市场,摆在技术干部面前,发展粳稻种植势在必行。1983年,高级农艺师王曰贵同志试种1.7亩日本粳稻“明玉”,亩产近1100斤,未达到汕优63产量水平,为筛选适宜本地种植的粳稻高产品种,1986年初从外地引进20个品种试种比较,东北、宁夏等地北方品种,从始穗到齐穗的时间跨度长达1726天;南方品种生育期则大为缩减,只有武进湖原种场的武育粳3号比较理想——播种至始穗125天上下;株高100cm以下,株型紧凑、叶挺,分蘖性能较强,抗性较好,本质符合国际一级标准,王曰贵同志去湖原种场购回了原种,1987年试种60亩,亩单产1184斤,1988年扩大面积多点试种300亩,单产1227斤,1992年全面推广,1994年,全县实现了籼型杂交水稻向粳稻转移。“武育粳”成了全县当家品种,时过30多年后的今天,仍在建湖大面积种植,最高亩产已达1500斤以上。

由于广大科技人员关注农业、热心农业,使建湖农业生产—为主又是粮食生产,品种由土到良、米质由差到优、产量由低到高,一步步跨越式向前发展。

专心——他们对农业科技研究专心致志,并获得了丰硕成果。科技工作者们出了校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就能理论结合实际,坚持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并在实践中发现新的课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寻求新的科学方法,加以解决。例如在推广种植杂交稻过程中,发现绿肥茬、大麦茬、小麦茬“三茬”产量高低不一样:绿肥茬高于大麦茬,大麦茬高于小麦茬,主要是季节的影响,在高级农艺师黄务涛等同志努力攻关下,实行大面积温室无土育秧,小苗株寄,因茬栽培,大中小三苗配套,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据19781979年两年调查,317块绿肥茬小苗,亩产1249.4斤,359块大麦茬中苗,亩产1170.9斤,220块小麦茬大苗,亩产1234.4斤。在此基础上,他们科学总结了一个县范围的水稻实施亩产超千斤栽培技术体系,归纳为6个方面内容,即:以杂交稻为主的品种布局;以温室寄秧为主的育秧方法;以大苗为主的三苗配套;以叶龄模式为指导的促控技术;以培肥地力为主的农田建设;以综合防治的植保技术。这套栽培体系,得到省市主管部门的肯定,其中温室育秧、小苗株寄、大苗栽培、三苗配套,在全市、全省(主要苏北)乃至全国不少省市推广应用。

棉花搞营养钵栽培,首先是上冈农技站搞起来的,他们觉得棉花产量上不去,主要原因是播期迟、光能积累少,全市他们头一家搞起了营养钵栽培,但上冈以东沙壤土好脱钵,而油泥土却脱不下来,主要泥土粘性重,要得好脱,就要改变油粘土的结构和性状。1970年冬天,上冈农科站站长卞国礼和农技员王洪贵在宋楼村二队亲自动手挖锹翻土,春节一过,又将土翻二遍,谷雨一过又翻了第三遍,功夫不负有心人,土壤通过冬冻、春翻、春晒,结构性状改变了,春分到了开始脱钵,终于成功。

建湖籍的农业技术干部王兆唐同志,他研究昆虫出了名,家里曾经养过30多种虫子,有人曾耻笑他为“痴子”。其实他那里是关爱虫子,而是研究虫子与作物生长的密切关系,他共研究新发现4种新昆虫,新定种名:麦茎谷蛾、榆跳象、藜中华娟蛾、蓄角胫叶甲。论文发表在国家《昆虫知识》等刊物上,填补昆虫图谱的空白,编入应用有关书刊上,编入大学教材。当时农业部粮油局局长陈宗烈曾来信祝贺过。后来的农技干部吴爱国又对麦茎谷蛾的防治作了进一步研究的探索。1982年三麦新虫害麦茎谷蛾在盐城市建湖、射阳、阜宁、滨海等县大爆发,重发区麦苗株被害率4070%,白穗率达30%左右,对三麦生产的威胁甚大,由于麦茎谷蛾是一种新发生的麦类虫害,对其防治技术是空白,吴爱国同志被安排参加了盐城市麦茎谷蛾研究协作组,驻扎在麦茎谷蛾重发区的上冈公社宋楼大队追踪麦茎谷蛾越冬越夏场所,研究其防治方法,到次年1983年底协作组在《江苏农业科学》杂志上发表《麦茎谷蛾发生危害及其防治》论文。其研究成果获县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盐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开始对小麦高产抗赤霉病品种选育研究。一个偶然的机遇,即1989年小麦赤霉病在我省特大发生,上冈乡同心村120亩泗阳936小麦高产片因赤霉病特大发生,病穗率100%,病情严重度均为4级,基本绝收,5月下旬各县植保技术干部到现场进行了解剖析,吴爱国同志参加现场解剖,回来路上,他想:这田里难道一个幸存的健株都没有吗?如果有会不会是天然抗病突变基因单株?于是他又回到那块重灾田头探个究竟,经过两天的努力,初步确定13个无赤霉病的优良单株,从1990年开始,坚持10年的不懈努力,经过选择—淘汰—再选择直到性状稳定,终于在2000年主持育成我省多抗性小麦新品种,由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建麦1号”(苏种审第388号)。江苏省农科院鉴定结果表明:建麦1号小麦新品种兼有中抗赤霉病、中抗纹枯病、中抗条锈病、高抗梭条花叶病、耐穗发芽、抗倒伏的饼干专用的特性,被推荐为江苏20012003年重点推广的小麦新品种。

尽心——尽心尽力,忠于职守,做领导参谋助手。尤其是负责病虫测报和气象预报的,可以说是终年坚守岗位,定时发布信息。花心诚同志反映:他在几十年工作过程中,都是站在第一线,为掌握每一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情况,即深入田间地头,炎阳烈日下赤脚下田,月黑星稀时带灯上路是寻常事,所以当班经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由于经常赤脚下田,十个脚趾全部泛黄褐色,腿上多少条被稻叶割破的伤口,要到秋后才能全愈。

科技工作者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对农业生产的指挥策划最有发言权,领导对他们也是无比信赖的。在上个世纪60年代,技术干部颜祖泽同志抓全县病虫防治,在农田管理期间,几乎每天到县有线广播站进行科技讲话,传递虫情和防治方法,当时全县农村已经村村户户通广播,他在广播上讲了五、六年治虫,有人曾经和他开玩笑说:“颜技术员广播一响,农民同志黄金万两(指水稻丰收)。”这说明他们工作到位,深得干群满意。1960年,夏插期间,第一代螟蛾大爆发,颜祖泽同志及时向时任县委书记王鹏做回报,并提出螟蛾全集中在小秧田里,面积小,是防治的大好时机,王书记当即作出决定:把治螟的药连夜发下去,不向农民收钱,由县财政报销;在县农干校学习的县直机关和乡镇的300多名科级干部停学3天,一人包一个大队,把螟虫治掉再回来学习。由于落实及时,那一年秧田治螟打了一个大胜仗。

钟庄绿化,全县首屈一指。这要归功于技术干部卜云龙同志。他由技干转为该镇副镇长以后,狠抓河圩绿化、道路绿化,可以说就全县而言,钟庄镇是意杨栽植时间最早,栽植数量最多,栽培成活率、完好率最高的乡镇。林业的发展,既改变了钟庄的生态环境,又为村里和农户增加了不少的经济收入。现在树木已经成材,该镇新河村每年伐树一万株,栽植一万株,农民收入前几年排在全县第三名。

科技工作者们,“各出所学,各尽所知”老技术干部曹汉民同志,1959年分配到建湖,当时只有他一人搞病虫测报,常常一人到田间点诱蛾灯,有许多公社还没有农技员,他请示县委、县政府批准,办了植保员培训班,由各公社选派12名初、高中生到站学习,时间一年,先后培训3100余人,平均每公社达23人,其中25人取得农艺师职称,也有不少人走上了镇领导岗位。王伟真同志毕业于蚕桑专业学校,1961年到建湖后,一直从事蚕桑专业技术服务,对建湖发展蚕桑生产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原来建湖除上冈蚕种场有200亩桑园外,其他各地几乎没有成片桑园,在他努力工作,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到1988年,全县发展桑园面积累计达8万亩,全年养蚕8万张,生产蚕茧4万余担,蚕茧收入5000多万元。

苦心——吃大苦,耐大劳。建湖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尚处于交通闭塞状态,而农业技术干部整天和田头打交道,下乡工作除了定时定点有小轮船乘外,其余均靠两条腿奔走。有一年冬天,农技干部张振国同志,接上级通知,要他去南京参加全省农业会议,因受强寒流影响,大河封冻,轮船不通航,陆地无公路、无汽车,唯一途径是徒步走,沿着小道傍晚从建湖出发,一直走到第二天天亮才到达盐城,然后搭乘汽车去南京。1983年农技干部花心诚同志,跟随时任县委副书记陈金鹏下乡防台抗台,两人各带背包一个,解放鞋一双,从县政府大门出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一路记,走遍了钟庄、辛庄、冈西、高作四个公社,7天时间没有在公社食堂吃过一顿饭,都是在村里农户家用餐,吃到炖蛋小鱼咸已经很不错了。庆丰镇农技干部马崇云参加搞不育系株行圃试验,他就在试验田旁边梨园角上搭一座帐蓬,一张竹床,一顶蚊帐,日夜守候在试验田旁边,亲执其劳,从播种、栽插,到除草、治虫、花粉镜检、人工授粉,一直到种子收获。以后他又带领6个人去海南岛繁育种子,从197812月初到第一批种子播种至翌年4月种子收割,5个多月时间,每天都在田头搭的小棚子里,其他6人轮流作陪值夜班,由于当时田鼠危害猖獗,施毒铒药都刹不住。种子播下地就要通夜值班,一眨眼田鼠就把秧苗根部的胚乳吃掉了,苗会全部死光,值夜班就在田埂上不停地转悠,吼民歌、唱淮剧,驱寂寞,闹动静,吓老鼠,除此,还要防范畜禽糟蹋,当地猪、牛、家禽都是散放,一有疏忽,就能被其破坏。

爱心——热爱建湖老区,倾心发挥余热。许多科技工作者,初来建湖,感到不习惯,尤其是大城市来的同志,看到建湖当地只有托把宽的一条南北小街,几十家商店,两三家饭馆、一个浴室,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与农村好不了多少,一颗铃铛心油然而生,有的看形势蹲蹲再说,有的想拔腿走人;可是在实际工作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逐渐对建湖产生了感情,爱上了他们的第二故乡。出生在上海的农技干部花心诚说:我来这里已有一个甲子之年,现在爱上这里,一来这里是革命老区,政治上有光荣感;二来这里是地球之肾的湿地之都,生活上有幸福感。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吴越灵韵共楚汉雄风、淳朴勤劳兼聪明睿智,我虽然已是西山晚霞,但依然那样热烈、那样执着,忘不了建湖这片希望的田野,心中依然鸣奏着青春乐曲,谱写着生命的华章。有多少科技工作者退下来以后,“只知自奋蹄,不管黄昏晚。”继续为老区发挥余热,长期管天的气象干部张振国同志,退下来以后,仍协助县环保局领导从事农业生态调查,并亲自动笔,写了“庆丰董徐村农业生态建设经验”。原来是农技干部,后当上近湖镇镇长的张应安同志、冈东社区老农科站站卞国礼同志,现在都在镇和社区供职老促会理事长,为老区三农工作继续发挥余热。特别是在县老促会科技服务中心的万晶生、王曰贵、张定琪等同志,退休不退志,承担研究开发水稻两系杂交稻制种任务,它名为“两优培九”。他们从1998年起,先在3个镇搞试验示范,全身心地扑在制种技术研究上,他们查阅分析了42年的气象资料,找出了亲本的最佳抽穗扬花期,经过反复验证,父母本花期相遇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父母本同时抽穗或母早12天,父本在任何情况下不能提前抽穗。又如后期施肥问题,不是一概不能施,凡在穗分化前退淡落黄的秧苗就可施肥;如果秧苗颜色深绿的就不能施。4年多来,他们亲自动手搞观测记载,抓第一手资料,共列项26个,取得数据4万余组资料,掌握高、低常温杂本生育动态变化的系统资料,撰写技术材料22篇。万晶生同志深有体会地说:“技术开发的成败,关系到千家万户致富奔小康的大问题,我们肩上的担子比在职时还重。”在生产期间,他们到田头,面对面向农民传授技术。各个制种基地,最少去15次,多至21次,核查叶龄,看亲本生长态势,镜检幼穗发育过程,试验点上每一条田埂都留下了他们的汗水。1999年亲本抽穗期间,连下11天雨,他们就在田头观察11天亲本在雨中的开化习性,有时中午吃饭不方便,就吃自带的饼干和自来水。几年来,尽管这样辛苦,但从未向制种农民要过一分报酬,也从未到农户家吃过一顿饭。多少农民感激他们,请他们吃酒、吃烟,都被他们婉言谢绝。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搞“两优培九”制种,由开头3个镇扩大到10个镇46个村,1.7万余户,制种面积3.16万亩,4年指导制种,没有一户失手,处处成功,累计生产优质种615.7万公斤,纯度:3年达到99%以上,1年达到98.7%,与国家规定一级种子标准纯度达到98%完全超标。累计增收3366.5万元,其中:农民增收2212万元,村组干部增收98.5万元(生产1斤种子提取0.10元服务费),县、镇种子部门经营收入1056万元。庆丰镇2001年制种2437亩,亩产246.2公斤,总产60万公斤,农民亩产增收1304.9元,比长常规稻增收2.73倍。被县老促会聘为常务理事农技干部张玉明同志,跑了46年田埂(其中包括退休后10年),现在还在跑。他推广三系籼粳杂交中粳甬优26402013年在县内芦沟镇淳化村采用钵苗育秧栽插3.1亩,理论产量亩产1774.6斤,实产1680斤;采用肥床旱育稀植中苗单本栽插2.1亩,理论产量亩产1621.4斤,实产1578斤。2014年又在建阳镇瓦瓷村春鹏粮食种植家庭农场,近湖镇高马村王进粮食种植家庭农场、芦沟镇北村蓝田农机专业合作社、冈西镇东徐村4镇布点扩大示范种植300亩,预计亩产17001800斤。如果试种成功,推广后,可大幅度提高我县水稻单产,为我县稻麦两熟亩产1.1吨粮、1.2吨粮、1.3吨粮作贡献。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靠一代又一代贤才接力前进,现在进入一个全新时期,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岗的农技干部们,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是你们可以大有作为的黄金时代,望你们发挥聪明才智把老区建设再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古语云:勉旃!勉旃!

 

201484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