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专业志 > 正文

建湖农业的历史回顾(万晶生)

发布日期:2015/5/27 16:21:11  阅读:3982  【字体:
 

 

 

第一  关于建湖的耕作制度

我县地处里下河腹部,地势低洼,历史上是一熟水田地区,五十年代仅有近湖、高作、建阳等西高田地区有一些稻麦两熟田,沤田面积占80%以上。为了稳定土壤肥力,沤田秋季要拉三遍,春季亦要拉三遍,一年泡沤时间达9个月之久。

为了提高复种指数,1958年随着“大跃进”的浪潮,全县大面积进行“沤改旱”,但由于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条件跟不上,结果以失败告终,且带来很大的“后遗症”——土壤板结,耕作层变浅,土壤有效磷被固化,肥力下降,造成大面积减产,加上遭遇1962年的自然灾害,粮食紧缺,农村出现饿死人的现象,尤以天美(现沿河镇)、高作、芦沟、秉文(现钟庄社区)等公社较为严重。在认真总结“沤改旱”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七十年代进行新一轮的“沤改旱”并取得全面成功,全县都成了稻麦两熟田。由此同时在建湖西区推广种植棉花和绿肥(主要是苕子),逐步实现稻麦棉绿轮作制度,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大面积持续增产奠定了基础。1976年引进、1977年示范、1978年推广种植杂交水稻,到1990年全县累计种植杂交水稻550余万亩,增产粮食10.4亿斤,杂交水稻面积和单产名列全省前茅,成了建湖农业生产上最辉煌的时代。为了适应建湖群众喜吃粳米的习惯,九十年代开始逐步扩种了粳稻,至1993年杂交水稻就全部退步建湖的历史舞台,同时绿肥面积亦锐减,全县实现水稻粳稻化,形成了稻麦连作制。由于稻麦成熟较晚,麦子和水稻全部进行了寄种。目前全县传统的手插秧不到10%,机插秧的面积约占20%,寄种直播面积达70%以上。


第二  关于建湖的稻麦品种

建湖水稻历史上多是早、中熟品种,如三十籽、六十六黄、顶芒籼、邵金籼、早五日、苞头齐等,最迟的品种是9月上中旬成熟的“小对子”。五十年代实行“土改良”,水稻上推广中农4号、中农34号。麦子上小麦占60%以上,品种主要是大黄皮;大麦占30%,品种主要是六棱子;元麦不足10%,主要作为接秋口粮。沤改旱后实施“籼改粳”,水稻上推广早沙粳、银粳(因南北气候差异大,第一年种植失败),早白粳、农垦57和农垦58。六十年代粳稻面积进一步扩大,且以晚熟的农垦57、农垦58为主打品种,此时,籼稻仍保留一定面积,主要品种是金刚30号;麦子主要是小麦面积大幅度增加,品种主要是扬麦系列;为了调剂茬口,大麦仍保留一定面积,品种主要是尺八大麦;元麦由于产量低,加上粮食丰富而退出历史舞台。1977-1990年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主要品种是南优系列的一号、二号和汕优系列的一号、二号。麦子品种没有太大的变化。粳稻化后,目前的水稻品种主要是淮稻系列和徐稻系列,麦子品种仍是扬麦系列的品种。

 


第三  关于建湖的杂交水稻

我们建湖是一个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区。原来产量很低,上世纪50年代初单产只有二、三百斤。此后通过治水改土、改革耕作制度,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的实用技术,水稻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后,产量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1975年冬,我参加了以全国劳动模范、省农科院副院长陈永康同志和省农林厅粮油处处长、农业工程师蔡士元同志为带队的江苏省代表团赴湖南省参观学习,重点是学习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研究员培育的三系杂交水稻,并带回2斤杂交稻种子。1976年在县良种场试种1.21亩,收获总产1340斤,平均亩产1107.4斤,比常规水稻亩增400余斤。试种期间,县委书记李培亮同志先后五次组织有关方面同志参观考察,看到杂交稻的增产优势,大为振奋,决心大种杂交水稻,在县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于1976年底组织100余人“南凡”,率先在海南岛制种120亩。由于第一年制种没经验,加上气候不佳,制种产量较低,只能进行了多点试种。1977年除8个渔业大队外,全县402个大队试种3100余亩,无一例减产,平均亩产867斤,比全县当年常规稻单产656斤,亩增211斤,增产32.2%1977年底又组织“南凡”,计划1978年杂交稻扩大到30万亩。但此举却遭到地区,特别是地区农业局的反对,他们认为建湖杂交稻由上年的3000余亩,一下子扩大到30万亩,是盲目冒进,而且杂交稻全部要搞温室育秧,是一刀切,风险太大。4月底为了大造大长杂交稻声势,县委、县政府召开两万人大会,公社和县城20个会场,特邀省农科院副院长、杂交稻育种专家邹江石研究员来湖作报告,报告前地区农业局作栽站站长找到邹江石,说他传达地委的意见,要邹不要随便表态,但邹没有理会这一套,在大会报告时,大谈了杂交稻的优势和发展态势,对建湖大长杂交稻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月初地委分工在建湖的副书记熊仁明同志分别召开县委常委会、县委常委扩大会、县三干会,传达地委意见,要建湖积极慎重地推广杂交稻,因地制宜地搞好温室秧,说白了就是不要盲目冒进,不搞一刀切。群众概括这次会议是:“转弯子、慢步子、露籽子”。由于思想发动充分,准备工作扎实,多数公社、大队在贯彻地委意见时有些“阳逢阴违”。如近湖公社党委在杨庄大队召开生产队长以上干部大会,传达地、县委会议精神,看了温室育秧、小苗寄栽现场,并请几个生产队长在大场上进行落谷稀撒种表演,明确宣布:达到陈永康一立方寸三粒种标准的,可以搞露地秧,达不到的仍搞温室秧。结果没有一个人达标,全公社全部搞了温室秧,保证四万亩杂交稻的落实。当年除芦沟、辛庄两个公社搞了部分露地秧外,全县温室育秧面积达92%,杂交稻面积达28万亩(因种子问题加上部分公社搞露地秧多用了一些种子,没有完成30万亩计划)。地、县杂交稻之争,对建湖而言既是压力,更是动力,促进了建湖自上而下憋着一股劲扎扎实实地抓好杂交稻生产,从种到收县委、县政府召开的现场会就达16次,几乎每周一次(除大型现场会外,一般都是县农委主任王正根同志主持,县农业局副局长崔淳年同志负责会议组织,农业股股长万晶生作技术发言,县委副书记陈金鹏同志做总结部署),因而各项措施抓得都很到位,杂交稻长势非常喜人,获得了全面丰收,全县平均亩产970斤。为了检验杂交稻生产成果,县委书记李培亮于9月下旬率领14名农业干部和农技人员,花了半个多月时间,跑遍了除荡中公社以外的16个公社,按照科学规范要求进行杂交稻田间测产,测了120多块田,理论单产都在1100斤以上,部分田烘干后的实产,亩产都超过千斤,最高亩产达1300多斤。全县上下,特别是县领导和农业部门同志悬着的心,终于定下来,踏实了。与此同时,地委副书记熊仁明同志也带领地区一帮人进行调查考察,在全县跑了15个公社,到处是一片大丰收的景象。向地委回报后,不久地委就在建湖召开了全地区公社书记以上干部现场会,接着各县市组织生产队以上干部到建湖参观,一时间建湖的大街小巷人头窜动,热闹非凡。此后建湖杂交稻得以顺利发展,加上自1978年开始县内大面积制种,杂交稻种子丰裕,全县十多年杂交稻面积一直保持在40-50万亩,占水稻面积的60%以上,最高年份达58万亩,使水稻产量连跨上了几个台阶,1978年上纲要(亩产808斤),1983年过千斤(亩产1035.5斤),1978年再超1100斤。19771990年全县累计种植杂交稻550余万亩,平均亩产1051.97斤,比常规稻亩产843.84斤,亩增208.13斤,14年累计增产粮食10.4亿斤,为粮食持续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全县杂交稻的发展速度、规模和产量水平,在全市、全省均名列前茅。

杂交稻的发展,也带来了水稻栽培技术的变革与创新。如温室育秧、小苗株寄、因茬栽培、大中小三苗配套、平衡增产;寄秧田分期抽行留苗,改善秧苗生长环境,全面提高秧苗素质;研究大中小苗的促控技术,建立三苗栽培叶龄模式;采用农业、生物、药剂相结合的植保综合防治技术;形成了一套以一个县为范围的水稻实施亩产超千斤的栽培技术体系,归纳为六个方面的内容,即以杂交稻为主的品种布局,以温室寄秧为主的育秧方法,以大苗为主的三苗配套,以叶龄模式为指导的促控技术,以培肥地力为主的农田建设,以综合防治为主的植保技术。这套栽培体系在八十年代得到省市主管部门的肯定和推广应用。

建湖杂交稻的推广、应用,李培亮、陈金鹏、黄务涛、崔淳年、万晶生及县杂优办公室的同志作出了较大贡献。

2014410


第四  关于建湖的两系杂交水稻

两系杂交水稻“两优培九”(培矮64S×9311)是江苏省农科院以副院长邹江石研究员为首的“863”课题组应用两系法育成的亚种间中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1996年育成,1999年定名(原为编号65002)。建湖1997年引进,与此同时我被省农科院聘请为该院特约研究员,汇同王曰贵、张定琪、张玉明等同志组成“江苏省两系杂交稻开发应用建湖专家组”。一方面开展“两优培九”两系杂交稻试验、示范和栽培技术的研究,19984个乡镇种植1728.4亩,亩产达728公斤,最高亩产达825.5公斤,创造了建湖水稻高产纪录。199910个乡镇种植27362亩,虽然天气不佳,但仍获得亩产644.2公斤的好收成。后因优质稻米(两优培九米质经国家检测中心测定,淀粉、蛋白质等9项指标,6项达国际一级米标准,3项达国际二级米标准),市、县粮食部门加价收购的承诺不兑现,加之籼米群众食用不习惯,栽培面积迅速萎缩。另一方面组织“两优培九”两系杂交稻种子生产和制种技术研究。几年制种面积不断扩大,制种产量不断提高,制种技术不断完善。至2001年累计制种6.73万亩,产量由1998年的亩产246斤,提高到亩产422.9斤,最高的草埝口种子场12.5亩制种田,亩产612.9斤,创造了全省最高纪录。通过开展科学实验和不断总结大面积生产实践经验,形成了亩产400斤以上两系杂交稻制种技术操作规程。我曾连续两年在南方8省市两系杂交稻制种培训班上讲课交流。建湖专家组曾应邀赴安徽、河南和江苏等省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为了消除一部分群众的疑虑,促进两系杂交稻制种面积的落实,我们专家组连续两年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开展制种技术承包服务,累计承包面积9300余亩,承包指标为亩产250斤,合同规定减产一斤赔一斤,超过250斤,超产部分,按四六分成,专家组得四,农户得六,签订了正式合同。结果实收亩产达412斤,按合同结算专家组应获奖金271.2万元(3个承包人人均奖金90.4万元),结果分文未取。专家组的无私奉献精神获得群众赞扬。为此省农科院奖励建湖专家组2万元。由于制种技术逐步被群众掌握,自2003年我们退出了开发行列,需要这方面的技术指导我们专家组随叫随到(县粮棉原种场的制种技术服务延续到2009年),直至目前全县两系杂交稻制种仍保持在5万亩左右。每年创造的社会效益在5000万元以上,但专家组未收过群众一分钱。

建湖两系杂交稻的推广、应用,万晶生、吴友俊、王曰贵、张定琪和张玉明等同志作出了较大贡献。

 

 

2014412


第五  关于建湖的直播水稻

目前建湖水稻的三种栽培形式中,传统的手插秧面积已不到10%;机插秧面积约占20%左右;直播稻面积是大头,占到70%以上。如何对待直播稻,在干部群众中有不完全一致的认识,有的把直播稻说得一无是处,要大力缩减栽培面积;有的把直播稻说得好上天紧紧抓住不放。我们认为对直播稻要认真分析总结,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地正确对待,既要看到它存在的背景和优势,也看到它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风险,积极创造条件,采取针对性措施,趋利避害夺取丰收。

一、直播稻的生育特点。根据调查观察,与其他水稻栽插形式相比,直播稻在生长发育上有六个不同的特点:

1、生长发育推迟,生育期缩短20天左右。

2、总叶片减少1.5-2张,单片叶生长加快。

3、分蘖节位低,正常情况下第一节节位开始分蘖,有的0节位就开始分蘖,分蘖不缺位,分蘖较多。

4、每亩总苗数多,群体大,成穗率降低,但每亩有效穗多,比手插秧一般多3-5万穗。

5、穗型较小,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均减少(一般减少15-30粒)。

6、扎根浅,土壤表层根系多。

二、直播稻的优劣势

直播稻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比较省工。直播稻是将稻种直接播入大田的一种栽培方式,减去了育秧、栽插两个生产环节,大大节省了用工,确保稻作生产变得简易、轻松。但是直播稻整地要求高,田要平整(包括种麦时田就要平),否则花工反多,直播稻要定量播种、均匀播种,否则移苗补缺、间苗疏苗花工反多。

二是比较省本。目前人工插秧、机插秧花费较大,每亩150元以上,特别人工栽插,不仅劳动强度大,栽秧工难找,且栽插质量有时难以保证,直播稻大大节省了这方面的开支。但搞不好种子费用、化除费用、农药费用加大,降本增效不显著。

三是比较稳产。除节省秧田种麦,每亩增60-70斤夏粮外,相对于手栽秧直播稻比较稳产,因为目前请人栽插,大都是边密、中稀。栽插密度不够,基本苗不足,往往穗数不足,产量不高不稳,而直播稻分蘖节位低分蘖多,苗足穗多,产量相对较高较稳。否则苗太多,病害重,倒伏重,产量反而不高不稳。

直播稻的劣势,主要是六个方面风险较大:

1、后期遭遇低温危害的风险大。根据我县50年气象资料分析,96100%安全齐穗期,914-18日为80-90%安全齐穗期,延至920,安全齐穗的保证率只有70%。据观察直播稻610前播种可以保证9月上旬安全抽穗;6月中旬及其以后播种的安全抽穗的风险加大,易遭“寒露风”袭击,影响灌浆结实。目前的危险在于:一方面应用的大宗品种都是150天左右的中晚熟品种,另一方面近几年后期未遭遇低温影响,早播迟播均获丰收,一部分干群的季节观点淡薄。

2、苗期遭遇洪涝灾害的风险大。由于播种迟、苗小,6月中下旬进入梅雨季节如遇强降雨将严重影响秧苗生长,甚至造成灭顶之灾。

3、倒伏的风险大。由于直播稻播量较大,基本苗较多,扎根较浅,且横向扩展,根量表层分布多,“根倒”风险大;加之播量较大基本苗较多,群体较大,节间拉长,“茎倒”的风险也大。

4、病虫害特别是病害危害的风险大。由于直播稻田群体较大,田间通风透光不好,容易发生纹枯病、白叶枯病、稻瘟病之类的病害。

5、草害的风险大。直播稻播后,稻苗和杂草同步发育生长,且杂草生长速度快于秧苗,如不及时防除,极易造成危害。

6、高产更高产的难度大、风险大。直播稻由于生育期缩短,叶片减少,因而制造的养分相应减少,形成颖花分化减少、穗型变小灌浆不足,粒重减轻,高产更高产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

由于直播稻存在的上述风险,今后随着经济发展和插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直播稻面积将逐步缩小,但一段时期仍将保持一定面积。

三、直播稻稳产高产的栽培措施

根据直播稻的生育特点和优劣势,采取针对性的栽培措施,实施趋利避害,实现稳产高产。

1、选择生育期较短的高产品种。为避免“寒露风”对直播稻生育后期的影响,选用全生育期150天左右的大穗型品种。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中熟中粳如徐稻3号、武运粳21号、淮稻5号等均适合作直播稻。

2、抢早播种,适量播种,精细播种。播种期最好5月下旬、6月上旬播种,最迟不超过620。一般每亩播种量6-8斤不超过10斤。认真搞好种子处理,精细整地,确保田面平整,畦面硬软适中,沟渠畅通。出苗2叶后按时间苗、疏苗、匀苗、定苗,每平方尺留苗15-20苗,每亩基本苗控制在8-10万苗。

3、科学施肥。根据直播稻的生育特点,坚持前足、中准、后稳的施肥原则和“三基三追一补”的施肥方法。即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和复合肥,21心时追施促蘖肥,叶龄余数3.5叶时看苗施促花肥,余叶1.2时及时施用保花肥,看苗酌情补施粒肥。

4、合理水浆管理。生长前期即幼苗期、分蘖期保持田面湿润,露灌结合,干湿交替,促进出苗扎根分蘖;中期,当总苗数达到需要数的70-80%搁田,要反复搁,多次搁,搁到田不陷脚土表露白;后期干干湿湿,防止断水过早。

5、及时清除杂草,认真防治病虫害。采取“一封、二杀、三补”的办法搞好化除。苗期注意防治稻象甲、稻蓟马、条纹叶枯病;中期防治纹枯病和螟虫;后期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褐飞虱、螟虫、稻卷叶虫等。

6、清除自生杂稻,坚持轮耕交替,保持持续增产。


第六  关于建湖的温室育秧

我们建湖的水稻温室育秧是1956年开始搞的。当时是为了配合水稻插秧机试插,利用县农场育蚕的催青室,搞的是有土育秧。由于没经验,室温控制不好,秧苗窜高,加之插秧机又不过关,栽后断苗、死苗多,连试两年均以失败而告终。1976年恒济农科站搞无土育秧试验成功。我们1977年赴湖北省麻城、孝感学习温室育秧经验后在恒济公社举办了全县农技员温室育秧培训班,并在当年全县3100亩的杂交稻上全部搞了温室育秧。1978年全县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县委县政府要求全部搞温室育秧,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落实。

1、选用典型,发动群众。县抓了四个大队作为“双改”(即一改常规稻为杂交稻,二改露地秧为温室无土秧)的先行试点。他们是近湖公社的严桥、裕丰、杨庄大队和建阳公社的建东大队。每个大队77年杂交稻面积都在500亩以上,78年杂交稻面积计划都在80%以上,全部要搞温室育秧。各项工作如思想发动,物质准备,技术培训等都在点上先行先试,积累经验,然后召开现场会全面推开。各片、各公社都抓了一个先行点,以此层层发动,统一思想,以点带面。

2、充分做好物质准备。据测算:新建一座45m2的标准温室共需砖头1.5万块,石灰4000斤,水泥1000-3000斤,毛竹30支,杂棍50根,杂竹300斤,大柴1500斤,薄膜30-40斤。全县要新建1000多座温室需要大批材料。为此,一方面坚持自力更生,发动群众筹材,因陋就简,节约代用,因材建室。建阳公社28个大队,除每个大队建一个标准温室外,推广杨沟大队土法上马的经验,全公社250个生产队,队队建了土温室。另一方面县、公社想方设法尽力给予支持。其中县里下拨的砖瓦1200多万块,毛竹5000多支,石灰1600多吨,水泥400多吨,杂竹20余万斤。通过上下努力,全县新建标准温室1020个,加上前几年建造的温室,全县标准温室达到1586个,育秧室面积7.3m2,满足了全县的育秧需要。

3、反复搞培训,让群众掌握技术。在前两年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培训力度,其特点:一是早,秋收结束后即开展了自上而下的培训;二是广,参加培训的人员除四级干部、四级农技员外,还有参建温室的木工、瓦工,以及参加温室育秧的操作手;三是多,参培人数超历史,杂交稻栽培受训人员达20余万人,温室育秧人员达12.6万多人。

4、加强领导,抓细抓实。全县上下建立了一条线领导,有一套班子专抓。县成立“双改”指挥部,县委书记李培亮、副书记陈金鹏任正副指挥。下设办公室,县农业局副局长崔淳年任办公室主任,我当时是农业股股长任办公室副主任,整个办公室有46人(包括大部分南凡骨干),分三条线(蹲点试验组,调查研究组和综合推广组)开展工作。各公社都成立了“双改”领导小组,由一名副书记挂帅。各大队除一名负责人专抓外,并成立12-18人的育秧专业队。县、公社、大队干部制定了十三条工作责任制,生产队和育秧专业队有8-10条岗位责任制,并分段检查验收完成情况。春播开始后,从县委领导同志做起,在全县农村都坚持做到“四个一”,即每人拿出一个单位(大队或生产队)的品种布局和育秧分期落谷计划,学会一套杂交稻和温室育秧技术,亲自试烧一批温室秧,种好和观察记载好一块杂交稻早期试验田。为了检查温室育秧成果,春节后开展了自下而上的温室秧苗观摩评比活动,一时间城乡锣鼓宣天,秧担飞舞,使杂交稻温室秧更加深入人心。

1978年全县杂交稻温室育秧面积25.76万亩,占杂交稻面积的92%。几年来实践证明,温室育秧不仅争得了季节上的主动,而且从根本上杜绝了烂秧,提高了秧苗素质,省种、省肥、省药,增产、增效。据全县7879两年659块田调查统计,温室秧比露地秧亩增粮食51-71.8斤,增产5.26-7.4%,特别是在杂交稻用种量少、种子精贵的情况下,搞温室育秧对保季节、保面积、保密度更具有现实意义。按照当时的种子数量,如果搞露地秧,全县杂交稻只能长10万亩左右。1978年全县杂交稻温室育秧面积占92%8%的露地秧,用掉20%以上的种子,全县实长杂交水稻28万亩。至1990年全县累计温室育秧面积556万余亩,增产粮食3.5亿斤,在全市、全省是独一无二的。

建湖温室育秧的推广、应用,李培亮、陈金鹏、黄务涛、崔淳年、孙喜榴、万晶生及县杂优办公室的同志作出了较大贡献。万晶生、孙喜榴、黄务涛三人1978年曾因此获省政府表彰奖励。(奖状存在县档案馆)

 

 

 

2014412


附:建湖的节能灯事业

为了减轻财政负担,提高场圃职工生活水平;为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确保职工家属和子女就业,我们县农业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先后兴办了五个工厂(节能灯具厂、电子器材厂、精密合金器材材、针织内衣二厂、车船灯具厂),并在不长时间内就有三个实现了利税过百万元,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成为当时县属企业的骨干工厂,职工达1500余人,这在农业部门是史无前例的,在全市也是绝无仅有的。

县良种场是解放初兴办的农业事业单位,有职工200多名,而土地却不足200亩,经费原来是财政包干,后实行财政补贴。振兴农场经济,改善职工生活,办工厂是唯一的出路。1985年年中我们获得一个重要信息,解放军第63研究所有一个节能灯项目,且以10万元的技术转让费,正在与安徽洽谈中。于是76日我和潘为人、颜立亚(时任良种场场长)冒着35℃以上的高温赶赴南京63研究所,经建湖老乡、该所赵工程师的引见,63所马明方政委、黄报奇总经理和节能灯项目技术负责人沈维民工程师会见了我们。我们放低姿态向所领导作了回报,反复强调建湖是革命老区,是刘少奇、新四军战斗过的地方,但很穷,经济发展滞后,我们诚心实意要引进节能灯项目,目的是振兴老区经济,改变落后面貌。所领导很同情我们的处境和想法,当场表态终止与安徽的洽谈,支持老区发展经济,把节能灯项目落户在建湖,不要一分技术转让费(待建厂投产后按产值1-2%的比例提取费用),并派以沈维民工程师为首的6-7人专家组常驻建湖,帮助筹建节能灯厂。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在县财政局薛如群副局长带领下,我们跑省财政厅、跑市财政局,争取到38万元的无偿援助资金(其中省厅支持30万元)。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于19866月建湖县节能灯具厂建成投产。成为建湖县、盐城市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节能灯厂。该厂经过1989年底扩能改造,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职工由原来的几十人,增加到500余人,节能灯管的产量由原来的100余支,增加到3000余万支。为2000年后建湖县节能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基础性贡献。目前全县有100余家节能灯厂,在2/3的厂中有建湖节能灯具厂的老职工。其中一家最大的节能灯厂——建湖日月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建湖县节能灯行业协会理事长徐向阳同志,原为建湖县节能灯具厂的副总,该厂的技术厂长,生产厂长和大批骨干都来自建湖县节能灯具厂。由此可见,建湖县节能灯具厂在建湖的地位和贡献了。

建湖县节能灯具厂的创建和发展,万晶生、徐向阳、薛如群、颜立亚、潘为人、徐守宏等同志作出了较大贡献。

 

2014412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