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西塘雅集 > 散文小说 > 正文

故 土 的 人 脉(李世安)

发布日期:2011/10/18 11:47:28  阅读:2889  【字体:
 
 
 
 
    在江淮地区,特别是盐阜一带,若同姓人会面,少不了一句“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口头禅。这句俗话,是从清代下叶传下来的,那时人们从民间续修宗谱中得知,这里的先民多为五百年前“洪武赶散”时由南方迁徙而来的移民,如今的居户便是移民的后代。“洪武赶散”给地旷人稀的盐城西北乡(今建湖县域)带来了人气和活力。也可以说,“洪武赶散”是故土的人脉之源。
 
    盐城西北乡在淮河南岸。民谚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历史上的淮河流域,曾经很富庶,黄河夺淮改道以后,地处淮河下游入海口的盐城,从此多灾多难,民不聊生。到了元末,由于长期战乱,盐城西北乡已是田荒灶废,杳无人迹。据《建湖县志》(首志)记载:“境内明初以前有资料可考的不到十姓,这与元末江淮间战祸空前惨烈,人口十不存一有关。”而江南则人多地少,矛盾尖锐。朱元璋统一全国后,为了缓解矛盾,尽快发展江淮地区的经济,即对江南采取移民政策,对江淮实行屯田制度,并将淮安府列为移民屯垦的重点地区之一,而西北乡又是淮安府盐城县的屯垦之重点。
 
    移民屯垦除经济上原因外,还有其政治背景。朱元璋的政敌张士诚,在苏州称王多年,后被朱元璋所灭,他一旦得了天下以后,为报复拥护张士诚的苏州富户,就将江南的大批富户迁至江淮一带,其土地一律充为官田。凌兰薪编纂的《凌氏谱·凌氏源流考》也这样记载:“元末张士诚据吴门,明主百计不能下,及士诚兵败身虏,明主积怒,遂驱苏民实淮、扬两郡”。
 
    “洪武赶散”是一次带有强迫性质的大规模移民。朱元璋对江南移民实行极其严酷的高压政策,规定迁移对象除江南富户、张士诚之官吏、将士家属及战俘外,还有各郡无田雇农、无业游民、多丁户的青壮年。他下令于苏州西郊阊门成立遣配机构,将以上迁移对象集中至阊门,按闾里村落编伍,由武装统一押送,途中号令森严,管理周密,至徙地落籍。徙地官府按屯田规定,安排无主荒地给移民,“插草为标”,就地垦植。不从者则杀,并罪及原籍亲戚。同时,又将各地罪犯流放于此,充当灶民。事情发生在洪武年间(1368—1398),故民间把这种强制性移民称为“洪武赶散”。据建湖籍台湾学者左武章先生考研,“洪武赶散”还有另一种说法,由于“徙籍异地”是强制性的,不从者则杀,致所谓“赶杀”一词曾流行于时,因“罪徙”为先人讳,为政者讳,故后来就将“赶杀”改称“赶散”。盐阜各地所编志书,因避讳而绝口不提“赶杀”一词。直至清康熙中叶,朝相张玉书在编纂明史中始有公开叙述。对于盐城移民的后代来说,“洪武赶散”是他们挥之不去的疼痛记忆。如今在建湖一带还流传一首古老的《编罢谣》,其谣曰:“编罢编罢螺螺,螺螺不吃回头草,逮住江南往北路,拤紧啦,捏紧啦,莫把前面花姑娘看见了”。这正是移民们在迁徙途中难以忍耐的感受。首句“编罢编罢螺螺”,是指“编成路伍遣送移民”之意。“不吃回头草”,表达移民们在被押送时无可奈何的心情。“逮住江南往北跑”句,与以上提及用武装遣送是互为佐证的。最后两句是怕所带随身之物被“洪军”抄去的那种惶恐不安的心情。
 
    “洪武赶散”使盐城迅速改变了民户稀少、农田荒芜的景象。明洪武初,一次从苏州、松江等地即迁来4000余户,第二次又迁来万余口,以后连续几次迁徙,而且多数是配置于盐城西北乡。史料表明,盐城早在汉时已有3万多人,唐时达到5万多人,然而在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徐达、常遇春进取淮安时,盐城县仅剩下2.1万人,仅20年后,激增至61810人。几乎相当于前数的3倍。“洪武赶散”客观上使得人口骤增,超过了唐时的水平,优化了本地区的人口素质。因此,强制移民尽管不够人性化,但是对于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却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西北乡地处射阳湖,古称射陂草地,已荒芜多年,以渔樵为业的居户极少。明初大批移民置此开垦,据清乾隆三十七年《左氏谱·祭祖文》曰:“先祖垦荒滩以精卫衔石之劳,筑围堤以愚公移山之志,艰苦多少岁月,难考几许春秋,改不毛为良土,革泽国为膏腴”。其艰苦程度想象而知。当初的标地为后来“二里一舍,五里一庄”的村落布局铺垫了基础。笔者在各家宗谱中见到从江南迁来的移民即有30多个不同姓氏,其宗谱皆有“插草为标,圈地开荒”的记述,至今这里仍留有不少标地的名称。西北乡王氏原为明初苏州移民之后,其“迁盐始祖”原有兄弟五人,仅留季弟住原籍,余皆入迁境内瓦屋庄。其后人丁滋生,由原官府分配的“标地”不足以存活了,便陆续迁至桑台寺、沙村荡、长北滩、沙湾、三岔等处垦荒,自成一支。沿冈王姓,其先氏亦为苏州移民,最初落籍新兴场当灶户。人丁增多后,由盐务衙门续派滩地,增添锅钅敝,王家灶之名缘此。原籍苏州的崔、冯二姓,有故戚之谊,明初迁徙前两姓编入一伍,一路同遣西北乡,插标编户。崔姓卜地取大崔庄名,冯姓卜地取冯家墩名,落户生根,而今子孙繁茂。顾、路、杨、刘等姓,最初徙地海安、山阳等处,后来看到西北乡自然资源丰富,环境又好,其后代便纷纷移迁境内,重新创业。有些从江南多丁户抽来的移民,每到大忙之时,其江南老家即来人帮工,农闲时徙地也有人到江南挣钱,后来有的移民还把子女寄居在江南读书,甚至江南也有人到江北做生意,这么来来往往,使原来封闭的西北乡开始流动起来,南方人的生活意识,给予这块土地以新的活力。
 
    江南的移民,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推动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射阳湖周边在荒废前虽然长过水稻,但都是懒种田,一次性播种,收成碰年头;而江南长水稻则先培育小苗,然后用人工栽插,发棵大,产量高。移民们在这里推广了江南的先进生产方法,一改老祖宗只播不栽的旧习。这里水源很广,就是没办法把水提取上来浇灌庄稼,以致无法扩大种植面积,移民们按照江南天车提水的原理,研制了八桅大风车,一部风车能灌溉五、六十亩土地,解决了西北乡农田用水问题。原先盐阜地区没有铸造工业,耕田所需的铲头犁铧江南才有,这里农民只能用本地铁匠打的铁锹和铁钯来翻土,既费力,又不见工。自苏州以铸造为业的周氏家族被迁徙湖垛西乡后,根据屯垦需要,重操旧业,专门生产适合垦区使用的铲头犁铧,不但供应本地区,还畅销苏北里下河各地,后来又铸造香炉、假山、狮子、八仙等工艺美术铸件,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再如,湖垛南乡李家庄专营鞭炮业的李氏;建阳河南制香业的陈氏,他们都是移民后代,手艺祖代相传,久盛不衰,这对西北乡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移民把江南文化的因子、崇文重教的理念带到徙地,使西北乡文化得到了空前发展。夏氏原在吴中是富户,且世代书香,明初被迁徙至境内芦沟河南,后裔分布在北夏、南夏、东夏、楼夏等地,仍以耕读课子传家。该姓明清屡登科甲,其楼夏一支曾一科出18个秀才,被邑人传为佳话。盐城历史上没有出过状元,但清初出过一名榜眼(进士第二名,仅次于状元),他就是西北乡大孙庄的移民后代孙一致,官至侍读学士,为顺治、康熙两帝的文学侍臣。早在明万历间,西北乡长建里就有景忠书院,为官立讲学肄业场所。后来,原在苏州以儒业为生的马氏后代,又在北马厂的后乐堂建立读书精舍,亦称文士院,不仅造诣了马氏子弟,还为邻里学子提供了习业场所。盐城文士有不少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饮誉海内外的“十八”团杂技,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得益于江南南派杂技元素的注入,使其艺术形式和表演手段呈多元倾向。自“洪武赶散”江南有不少杂技艺人被迁徙“十八团”,原来在都市受戏曲排挤的本地杂技艺人也陆续回乡安居,“十八团”成了杂技家族聚居之地,最多时有200多户,其中名闻遐迩的“杂技十大家”(班社),有一半是江南移民中的杂技高手。随着人的文化成分重组,南北两派杂技艺术的融合, “十八团”杂技队伍更 加壮大,节目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充实,技艺更加高超,影响也日趋广泛,“十八团”由此在杂技界逐渐形成了一个著名的标识。
 
    【编者注】李老此文还当启发我们关注,淮剧兴起与苏州移民的关系,欢迎有识者赐稿。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