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西塘雅集 > 散文小说 > 正文

李世安文史散文三篇

发布日期:2011/10/18 11:47:00  阅读:2794  【字体:
 

 

                              古韵今风话塘河

     塘河缘于古老的高姥塘、张岐塘、油葫芦塘(港)名。据地方史志记载,唐代淮南黜陟使李承在盐城西北乡(今建湖县)西境屯垦射阳湖时,曾对内地湖塘进行一次整治,引用旧湖塘,疏浚开拓,把原“积水塘”浚成“活水河”,使境内水系得到构通,形成了三条塘河,因其浚于唐代,亦称“唐河”。后来,人们按照地理方位,称高姥塘为东塘河,油葫芦塘为北塘河,张岐塘为西塘河。

     塘河流经范围较广,是建湖水系的主要动脉。东塘河目前南起新河庙,向北流经古基寺、五港口、三官殿至吴湾入北塘河,全长25公里。北塘河从港口向东,流经高风港、薛家庄至吴湾与渔深河相接,为东塘河与西塘河下游的调度河道,全长9公里。西塘河纵横县境中部,源自兴化沙沟镇附近的谢家荡(旧与建湖同属盐城县),向北流经黄土沟、楼夏庄、唐桥、近湖镇、东陈堡、黄沙港,西联盂兰河、建港沟,上承兴化、宝应流入的落水,汇集县境西部雨水入黄沙港及射阳河,是建湖排洪、灌溉、航运综合运用的骨干河道,全长63公里,为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

      西塘河中段的近湖镇,旧为湖(水)中一垛(滩),名“湖垛”。原先这里地薄人稀,只有垛北“神台”有几户人家做买卖。“神台”系古人祭祀河神之处。明万历二十年(1592),总河尚书潘季驯委兴化县令欧阳东风督浚西塘河沙沟至神台段,使台畔张岐塘与沙沟水路贯通,故古塘河又被称为“神台河”。不久,扬州推官李春奉委重开东塘河中段的高姥塘,西穿建阳的建港沟,两河在神台交汇。盐城通往府城淮安的官道——古基寺至官渡段,随河堤而成,又途经神台,从而激活了湖垛,湖垛也由此成为县境水陆交通的枢纽。到了清代中叶,湖垛已跃入盐城八大镇行列。湖垛的兴起,得益于塘河。当年西塘河上的“一桥十渡”,构通了城乡交流,曾为湖垛带来多少繁华岁月。值得一提的是,横跨在湖垛塘河上的活动桥,机械操纵,中间一截桥面可开可合,来往大小船只可以直接扬帆而过,俗称“洋桥”,在当时苏北里下河地区还是独一无二的。由于交通便利,东部高田的大米,西南部沿荡的水鲜,北部的大豆、高粱,均在此集散。西塘河畔,买卖兴隆,店铺货栈,构成沿岸繁华长廓,热闹非凡,煞是可观。

     新中国成立后,曾对西塘河进行了两次拓浚。一次是1958年,拓浚影响城区排水和航运的湖垛一段;另一次是1972年,结合黄沙港二期整治工程,重新疏浚了从黄土沟至东陈堡河段,形成了现在的西塘河规模。西塘河成为建湖水绿城市的名片,那是改革开放后的大手笔。首先推进了撤渡建桥工程,将塘河上的“隔岸招”(渡船),全部改架现代化桥梁,相继建成了气势不凡的建湖大桥、新世纪大桥、南环大桥、中环大桥,进一步拉近了塘河两岸的距离,又为县城平添了几分壮观。九十年代末,结合旧城改造,搬迁了临河建筑,沿河建成现代化居民小区,2003年,县委、县政府斥资在驳岸内打造“外滩”,开辟了沿河十里风光带,多元装点,格调高雅,形成集游览观光、民俗民情、地方风味小吃、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西塘河文化带。西塘河南端的城南双湖公园,为城市文脉,这里建成的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集中了全县的文化资源。其中重要景观之一的民俗文化一条街,内涵丰富,文韵十足,成为塘河文化的凝聚地。

     近年来,在八十万水乡建湖人的精心打造和努力呵护下,西塘河已成为一条风光生态航道,河中绿波荡漾,碧水生清;两岸树绿花香,百鸟飞翔。人行至此,流连忘返,大有船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的感慨。

                          又到“五谷”挂果时

  芒种过后,建湖几处景区内五谷树又是一番景象:枝叶间似雪的繁花开始凋谢,取而代之的是一串串稻谷状的果实,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于是,人们总是驻足流连于五谷树下,尽情观赏,以一睹“五谷”挂果奇观为快。

  五谷树是奇树,甚至可以说奇甲天下。这种木犀科雪柳属的落叶灌木,春天开花,夏天结果,深秋落叶。奇就奇在每年结出的果实形状各异,有时像水稻,有时像高梁,有时如玉米,有时则又仿佛小麦、小米之类的谷物,“五谷树”便由此得名。在特殊年份,结出的果实还有像鱼、虾或绿豆的。更为奇特的是,五谷树对生态环境特别敏感,具有预报当地年成丰歉的功能,当年的果实形似稻谷,则水作物丰收;形似高梁,则旱谷丰收;若果实呈鱼、虾形,则当年水势必大;呈绿豆状,则大旱。多少年来甚是灵验。比如1940年,此树结的果实像绿豆,当年夏秋应了遭大旱,百日无雨,境内河底干涸能走人。1991年结出的果实似小鱼,这一年果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这几年结的都是稻谷状的果实,农作物年年获得大丰收。五谷树全身都是宝,其“嫩叶可代茶;枝条可编筐;茎皮可制人造棉;亦栽培作绿篱”。难怪人们视五谷树为“建湖一绝”。

  五谷树久负盛名。明清两代文人雅士题诗撰文的颇多。明隆庆间,赵善政所著《宾退录》云:“胡惟庸(洪武时宰相)家有一树,名‘五谷’,夏月其实若稻麦者,则其年大有,若为鱼形,则其年大水”。万历间,南京学者周晖的《金陵琐事》里写到当时南京有两株,“不但结子如五谷,亦有似鱼蟹之形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建湖籍的明史专家、学者王春瑜先生,曾撰文向海外推介故乡的五谷树,吸引了不少文化人前来探奇揽胜。

  五谷树亦与佛教有缘。我国当代著名高僧茗山法师生前曾告诉笔者,五谷树素洁、淡雅,且有灵气,与莲花一样,是佛教的象征。抗战前,盐城西北乡(今建湖县境)多数庙宇都有五谷树。每年五谷树开花、挂果时季,僧徒们都要净手采摘其花果供奉佛爷。在民间,人们把五谷树奉为神灵,旧时做“嘉苗会”,也少不了拜祭五谷树,求树神保佑地方五谷丰登。当地农民在种庄稼前,都要到五谷树下,焚香祈祷,看树上结什么果实,就种什么庄稼。直至今天,仍有少数信男信女,到五谷树下磕头烧香,求树神降福消灾,这显然是一种迷信,但足见五谷树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五谷树生来并非中国元素,我们建湖则是它的第二故乡。《建湖县志·古树木栏》云,五谷树乃明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从域外带进中国,以后国内始有种植。据明顾起元《客座赘语》记述,明万历末,南京已不见此树踪影了,然而清光绪版《盐城县志》却有五谷树的记载。古建湖五谷树从何而来,传说有二:一说最先是由明英宗女隆庆公主和驸马游泰(建阳镇交睦村人)从京城带回盐城西北乡,距今已有500多年;另一说是古收成庄(今九龙口镇)一渔民出资从南京移植过来的,经过多少代人的驯化、培育,不断地被注入本土民俗内容,不断地被融进建湖人的文化与生活之中,才使这舶来品在水乡扎根,并形成颇富东方情调的五谷树文化。五谷树是建湖一宝,是建湖的骄傲。我曾听到一个久居意大利经商的同乡说,在那里见到了一种“气象树”,不由想起故乡五谷树,前年五谷树挂果时节,特托同行从建湖捎去几串果实,因为五谷树就是他梦中的家乡。

  如今,建湖不少地方都有五谷树。“五谷树”已成为建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九龙口镇有个以五谷树命名的五谷村,村里有株五谷树,树高10米,粗可合抱,树龄已有200多年,是出神话故事最多的地方。该镇九龙口风景区和收成老街,均有几株五谷树,并享誉一方。在建阳陆秀夫纪念馆和南林寺大院内也有几株,镇郊瓦瓷村还有几株,都有8米多高。尤其是陆秀夫纪念馆景区那株五谷树,不知是何缘故,这几年繁衍特别快,在树本周围滋生了不少新枝,现有一人多高。目前该馆正在规划林地,打算在馆内建座“五谷园”,彰显五谷树的风采,使五谷树真正成为景中之景。

 
                              风车咿呀呀地转

 
  很多年以前,水田地区的主要灌溉器械当数水车,而利用风力带动水车则专称风车。我的家乡建湖处于里下河腹地,土肥水丰,地平如砥。风车在这一带被沿用了好几百年,脚车与牛车的威力远远比不上它。它那高大的八卦型骨架,威风凛凛地站在田头,老远就能映入你的眼帘;它转动时发出的咿呀呀的声音,一如行吟诗人的轻声低唱,极具音乐的韵律美,让你陶醉,让你着迷。

  建湖八桅大风车的历史,可以一直上溯到明太祖洪武年间。那时的里下河地区,土地广褒而人口稀少,为了开发这片宝地,朝廷着力推行屯垦政策,将苏州、松江一带的大批居民“赶散”于此。这批来自太湖之滨、鱼米之乡的移民,为里下河地区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尤其是建湖,东临黄海、西濒射阳湖,域内沟河港汊密如蛛网,水源十分充足,只是缺乏大型提水器械,以致无法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岂不令人惋惜?其时江南已开始用天车(多部水车串连在一起)提水,让水翻过坡顶,以浇灌另一侧的农田,但天车只适用于丘陵地区,不能照搬到平原来。由此人们想到了船上的帆篷,便在利用风力上动脑筋、打主意,风车于是应运而生。

  风车是盐城西北乡(今建湖县境)先民智慧的结晶。在研制过程中,当地的一批能工巧匠,特别是那些有经验的老木工,充分发挥了聪明才智。最后制成的风车,采用八面辐射式车型,正中立一车心轴,与车辋固定在一起;辋外侧嵌有一圈木齿(棱锤),与跨轴一端的齿(拨桩)成“十”字交差;四周支架上竖有八根桅杆,桅杆上各挂一张蒲织的帆篷。当田里需要上水时,人们只须将蒲篷扯起,风吹动八张蒲篷作追逐式的圆周运动,从而使车心轴、车辋一起跟着转运,辋齿则带动跨轴作纵向转动,跨轴另一端的齿(水拨)就逐个拨动水车的榷子柫板,河水就被一格一格地提上岸来,沿着沟渠,流到需要灌溉的大田里。这种八桅风车不受风向的限制,不论风从何方来,它都朝着一个方向转。风小时扯满篷,风大的扯半篷。风车的所有部件都用木料制成,一律用榫头联接、组合,不用一钉一锔。真可谓造型美观,设计科学,取材方便,经久实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为建湖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

  “弟兄人八个,围着柱子坐, 一阵风儿起,一个撵一个”。现今六十岁以上的建湖人,都是听着、哼着这样的《风车谣》跨出摇篮的,几乎无一例外。我幼年在私塾念书时,曾看过一本《农用杂字》,据说是清代社学(设于乡社间的学校)所用的教本。书不厚,那上面就印有八桅风车八八六十四个部件的名称,书面上端还配有精美的插图,像动力系统的桅、篷,传动系统的车心轴、跨轴,提水系统的槽桶、柫板、拨,升降系统的横担、提担、力索、人字架等等,应有尽有。可惜这类书籍后来见不到了,以致如今还有许多旧时的农具、农活,人们只记得它们的名称,却再也写不出那些个字来。

  到了清末民初,纺织工业兴起,出现了以布作篷的六翼风车。它是向风而立、作上下转动的,人们称它为“洋风车”。用洋风车带动水车提水,占地面积较小,比八桅风车轻便,但须要根据风向随时调整它的方向,而且灌溉面积也只有八桅风车的一半,仅二、三十亩田。因此,建湖人还是钟情于八桅的,一直把它当个宝,甚至将它人格化。每年春节,人们总会用一张大红纸,写上“大将军八面威风”七个大字,贴在车心轴上,还在风车边上摆出几样果蔬,当作供品,让“车神”享用,以求在新的一年里人安车顺,水肥田丰。

  抗日战争时期,身躯高大的八桅风车曾被老区军民用作传递信息的工具,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消息车”。桅杆上蒲篷的颜色及其张合程度的不同,分别表示敌伪军的各种动向,以便群众及时转移,避开敌伪的“扫荡”。    
 
1941年日寇侵驻湖垛镇(今建湖县府所在地)以后,八桅风车惨遭浩劫,大件被日伪军拆去构筑工事,小件被用作夜间照明以壮胆。仅塘河东十八团(今庆丰镇)一带,被拆毁的八桅风车就有两百多部。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水乡人民治好战争创伤,努力恢复生产,八桅风车的雄伟身影重又出现在建湖大地上,它那咿咿呀呀的吟唱,比往日更加欢快,像是在庆贺自己的新生。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农村普遍建立了抽水机站,尔后又有了电灌站,机灌与电灌逐步取代了车灌,风车也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它在发展农业生产中曾经发挥过的巨大作用和它那伟岸的风采、动人的吟唱,在人们心中留有极其美好的回忆,始终无法抹去。

  风车是农耕文化标志之一,既具实用性,又具地方性,更以其优美的造型、精巧的设计和如歌的声响,带给人美的享受。我在孩提时代最爱与小伙伴到“车口”,去捕捉被车水带上来的小鱼小虾。“车口”可是个“天然蓄鱼池”,那里水声潺潺,水花飞溅,游鱼成群接趟地喷水嬉戏,我们极少有空手而回的时候。风车附近零星地块里种的蔬菜,成活率极高,长势也比其它地块里的好,绿油油的,吃起来特别鲜嫩。

  今天,人们如果想一睹八桅大风车的风采,那也不难,就请去重看一遍《柳堡的故事》吧!想当年,这部影片在建湖放映的时候,那真是万人空巷,观众如潮,赞美之声,不绝于耳。特别让建湖人感到亲切的,正是那影片中频频出镜的八桅大风车,一首《九九艳阳天》的插曲,让无数人为之倾倒,满城乡都在传唱。几年前,盐城市民俗博物馆特地请了一位八十多岁的庆丰老木工,为该馆制作了一部八桅大风车,供人们参观、欣赏。一时,盐阜一带的许多旅游景点和生态园区都起而仿效这一做法,增添了新的看点。

  今当建设生态环境、提倡低碳经济、发展旅游农业的大潮,人们对节能环保的八桅大风车的怀念之情更加强烈,也就毫不足怪了。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