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西塘雅集 > 散文小说 > 正文

重温,是为了不忘记(李仕春)

发布日期:2014/2/19 17:06:20  阅读:1813  【字体:
 

 

2013年立夏。“宅”在家里看冯小刚执导的《一九四二》。编剧是那个写了“故乡”系列(《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以及《一腔废话》、《一地鸡毛》的河南延津籍作家刘震云。《一九四二》更像是用冯导的电影镜头述说的刘震云的“家史”。而我,更喜欢改编前充满历史意味的书名《温故一九四二》。回望或者讲述历史,原来大可不必在穿越中“戏说”,完全可以用抵达人心的手法实录。

 

同著名的美国汉学家史景迁那本《王氏之死》展示“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不同,《一九四二》更注重以“小人物命运折射大历史变迁”。于是,有了两条线的叙述路径,小人物的命运,还有历史的宏观背景,而这两条路径都凝结于一九四二年河南灾荒的焦点。灾荒衍生出吃的问题,吃是天下苍生的底线,能够填饱肚皮,意味着可以活着,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而没得吃,则宣告死亡与覆灭,这才是最大的绝境。

 

对小人物而言,这是一九四二年的生存事件,但影片却以蒋中正一九四二年新年告全民书的腔调中开始。于是,饥荒不仅成为平头百姓、芸芸众生世风的试金石,更尖锐地考验着非常时期的政府“良心”。

 

面对饥荒带来的死亡威胁,潜伏在平头百姓中的“恶”往往会以血腥、暴力的方式出现,家有囤粮的地主老财家破人亡成了必然的宿命,更何况还有战争、日寇铁蹄的巨大威胁。在坚硬的死亡威胁面前,一切都是脆弱的,没有什么比拥有一升米填饱肚皮更加的现实。不停的逃亡,前赴后继式的死亡,在历史的大网中其实逃无可逃。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吃无可吃,在活命的绝境中卖女儿、卖老婆,无论自愿或者自救。风雪中衣衫褴褛、孑然一身的张国立成了身陷绝境重围的饥民的缩影,让人无法不悲从中来!

 

饿殍遍野,政府何为?亲历饥荒一线的美国记者费尽周折才见到“日理万机”的蒋委员长,告知真相却因为蒋委员长“维护政府声誉”而被“一笔带过”,节节溃败的国民政府军频频与民争利,把屠刀举向饥肠辘辘、手无缚鸡之力,却又频遭日寇敌机轰炸的灾民,被逼无奈下的所谓政府救济被军队截留甚至变价转卖,打着“救济”的幌子不法商人把算盘敲向了灾民的女儿,一边是成千上万灾民的哀鸿遍野一边却是国民政府歌舞升平寻欢作乐,甚至为了欢迎美国特使进行一遍又一遍的闹市彩排……视民生疾苦如无物,政府的“恶”被放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人祸”原来猛于“天灾”,如此烂到根子的国民政府岂能不政息人亡?

 

一九四二,抗战,河南大饥荒,三百多万人饿死,已然翻过的黑暗中国的一页。难忘影片接近尾声时“老祖母”的那声意味深长的诘问:这么闹心的事,你还提它做什么?新世纪初夏的阳光正好,一切都平和而安静。“后事不忘前事之师”,天灾难免,期望人祸不再,这是应该永远回荡的历史警钟!

 

转自《塘河》杂志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