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环境对乔冠华外交实践的影响
游育林
百寻参木发于根本,千尺危楼起于平地。乔冠华是从盐城建湖走出去的我国著名外交家和国际关系专家,从1913年出生到1929年初进入南京中(钟)南中学,在家乡度过了少年时代,1933年大学毕业回家乡看望父亲和家人,还小住了一些时间。故土无言,而教育、文化、民风、社情等环境每时每刻都在滋养着他的生活,既影响着他的成长,也影响着他后来在外交战线的成功。家乡的一方水土,给了他最初的灵气,终使他成为共和国外交战线的一代英才。
故乡造化了乔冠华基本的外交潜质。乔冠华出身于江苏盐城西北的东乔庄,也就是今天的建湖县庆丰镇东乔村。里下河水乡农民勤奋的劳作、诚实的为人、宽厚的胸怀、不屈的志气,构成了当地淳朴的民风,乔冠华来到人世间,就接受着家乡环境的熏染,他知道“乡下农民种稻田是非常辛苦的”。生活在当时农村的大环境里,对农民和下层群众的同情,使少年乔冠华产生了寻求社会出路的欲望。家庭氛围给了乔冠华走出乡关的高远志向。现存的东乔庄乔氏家谱所传家规中有“急公忠”的条目,一个“急”字为乔氏家族把国家放在极重位置作了清晰的注脚。乔冠华父亲乔守恒为中等地主,但思想开明,重视对每一个孩子的教化,乔冠华的两个哥哥曾和他一起到中学读书,在乔冠华之前就参加革命,异母弟弟和侄儿还上过朝鲜战场,外甥女也很早参加部队工作,这种家庭应该是紧跟时代脚步的家庭,是个追求真理的家庭。乔冠华还有一位教书育人的叔叔,是乔冠华的第一任老师,私塾教学虽然传统、古板,但给了乔冠华丰富、广博的知识,使他对中国历史有了清楚的了解,也种下了胸怀天下的种子,约10岁后,“要外去”成了他常挂在口边的一句话。旧社会读书是农村少年的奢盼,而乔冠华小小年纪,就被送进家乡的小学、中学读书,使他有了感悟新世界,接受新思想的机遇,幸运地看到了《新青年》、《海霞》杂志,听到了陈独秀、李大钊等名字,知道了辛亥革命,知道了北伐战争,也知道了中国所受的屈辱,更接触到了“五四”运动,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接触到了新潮人士,包括早期革命人士,坚定了他忠于祖国,报效人民的志向。在亭湖中学入学的秋天,北伐军过境,学生会组织的游行,使他有幸参与宣传反对封建迷信,反对列强瓜分中国活动。在家乡读了三个学校,被开除三次,给了他特殊的人生经历。1928年初,乔冠华被亭湖中学开除,在家乡先行者的组织下,参与和发起了两个惊世骇俗的行动:一是砸土地庙,二是出墙报宣传反封建、反帝国主义,成立“奋斗社”组织,参与主编《强报》,还写了发刊词,提出的口号是:鬼神不可信,迷信太愚蠢,国家太孱弱,列强动脑筋(想瓜分)。号召“同胞们,快觉醒”。还在墙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洋鬼子已在扣(叩)门》。很明显,这些特殊经历使少年时代的乔冠华已经开始把家乡的事情放在国家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已经懂得把中国的问题和世界发生的大事联系在一起研究,已经在寻求救国为民的道路。从少年开始,乔冠华就爱上了收集和保存各种地图,说明在家乡所受的教育和熏陶中,他对外边的世界产生了浓厚兴趣。所有这些,形成了乔冠华职业外交家的潜在素质,才有他在外交战场上纵横驰骋的后来。
故乡涵养了乔冠华足够的外交自信。外交生涯中,乔冠华面临大事镇定自若,每一次外事活动都对设定的目标充满信心,除来自祖国的坚强支撑和领袖们的正确决策外,足够的自信也是他重要的个人因素。人的自信不是天生带来的,其中家乡的涵养起了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作用。大户人家的孩子,门边不敢出的不在少数,而乔冠华生在一个农村里下河地区的环境里,他得到了家乡的呵护,也在社会中成长。是在和家人、邻里、农民的相处中,是在生活的历练中,养就了儿时乔冠华自强自信的性格,有一种天地不怕的胆气。几岁就敢捉住水蛇,在手上自由玩弄。是家庭省吃俭用,送他入私塾、进学校,不仅使他产生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在乡里、学校里“闹点风潮”,为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奠定了思想基础,也极大地提高了他的组织才能,增强了后来在外交实践中的自信。乔冠华在诗书中领略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悠久文明,也认识了祖国的尊严、人民的尊严、人格的尊严。腹有诗书气自华,家乡为他创造的学习条件,使他打下了丰富渊博的知识基础,也使他具备了驾驭语言和文字的能力,能说会道,敢于辩论,自信“天下文章李杜乔”。正是从家乡求学开始,他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逐步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因而在后来的外交生涯中,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正义在胸,真理在手,很多大事决胜在笑谈之中。不论哪个国家,不论哪个人物,他都有足够的勇气和对方谈判、辩论,而最终占据上风。他敢于同基辛格、尼克松、田中角荣、瓦尔德海姆、葛罗米科等人打交道,出入联合国大厦如履平地。纽约的开怀大笑,是他在外交上足够自信的最好表现。
故乡锻就了乔冠华高超的外交才干。乔家曾世代功名,晚清家乡大学问家陈玉澍在为乔家助修家谱所作的序中彰乔家“嘉言善行皆审视而详记”“咸入礼门”。乔冠华父亲乔守恒早年饱读诗书,通古博今,辛亥革命暴发阻止了他的功名之路,但他秉持崇书尚学的家风,对子女的教育一直没有放松,以至乔冠华在学校里写的作文拿回去,他一篇篇地看。担任乔冠华家塾老师的二叔重视教育的启蒙引导,保护了乔冠华活泼活跃的天性,练就了他的敏捷思维、快速反应。尽管三次被学校开除,但没有动摇家庭给他求学的目标,每一次开除都让他进入更高层次的学校就读,加厚了乔冠华的知识基础,所以他才能到南京中(钟)南中学跳过两级,一步考入高三,并在毕业时以优秀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少年时期的良好教育,使得乔冠华对古诗文情有独钟,“很喜欢中国的诗书,也喜欢写诗词,能背很多诗词”,“一种是老师教的,一种是听哥姐们念时背下来的,比我自己背的多好几倍”。以至对古汉语、古诗文的拥有和掌握,达到令人仰止的程度。因而在后来的外交工作中能够厚积薄发,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在与异国外交对手谈判时,旁征博引,据理力争的同时,常常引用数句古诗,既贴切,又含蓄。还能时而风趣地说上两句俏皮话,缓和紧张气氛,打破僵局,充满了外交艺术。厚重的学养,使他对国际上每一个重大事件,都能敏锐察觉,并能看到实质,最终用文字表述成章,早年无数篇国际评论出于他手,晓于中国人民,传向世界各地,让当今的人都不能不为之折服。正因为如此,成为职业外交家后,毛主席和周总理才让他参与或负责朝鲜停战谈判、日内瓦会议、联合国大会等等外交大事要事。一个晚上写成毛主席的“五.二○”声明,没有坚实的思想和文化功底,光有茅台酒,应该说是不可想象的。
故乡培育了乔冠华超常的外交风范。受到家风、民风的影响,乔冠华从基本懂事开始,就能与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对庄邻更是和善友爱,从没摆过大户人家“少爷”的架子,在东乔庄可以说是口口相传。乔冠华几十年的外交生涯中,特别是担任外交部长这样的领导职务以后,坚持团结同志,在重大外交要务的处理上,能够充分听取别人的意见,因而在外交战线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这和家乡的培育不能说没有关系。家乡农民的勤劳和付出,父亲、叔父及故乡读书人的勤劳和付出,无声地哺育着乔冠华的学习精神,使他从幼年开始,就在经受学习做事的磨砺。三更灯火五更鸡,常是冠华读书时,家乡故居后边的启明桥以及岛上的遗迹是最好的见证。后来到中学读书和在家乡从事反帝反封建活动,从来不怕吃苦,不知疲倦。这种勇于吃苦、连续作战的精神在后来的外交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重大外事活动中,连续工作十几个、几十个小时成了乔冠华的家常便饭,即使在生病之中,他也绝不会放下手中的工作。这种为了事业忘我工作的精神,是儿时学习做事不顾疲倦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乔冠华生长在一个严格规范的家庭环境之中,受到的也是严格规范的教育,培养了他后来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小时候他看过的书,绝不会随意乱放,总是摆得平平整整。进中学住校,“集体生活开始不习惯,后来却从中得到了不少的好处。” 就连被子也折得整整齐齐。留学日本期间警察在搜查住所时,发现他的物件每一件都整齐有序,包括扔在纸篓的废纸片,都整齐地排列着,使日本警察看出他是一个有教养的人。这种作风自小养成,一直带到外交工作上,每一项工作都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成为外交战线的佳话。
- 上一篇文章: 探索和遵循文史资料工作的规律(卞晋平)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