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文史通讯 > 文史建湖 > 正文

塘河锦路——镇村文化史料专辑之芦沟镇

发布日期:2017/6/20 10:56:40  阅读:8599  【字体:
 

 

   

芦沟素描

华中根据地的璀璨明珠——大崔庄

百年古驿大头铺

古盐名镇裴刘庄

盐城西乡肖家岸

 

 

芦沟素描

彭淑玲

 

  芦沟因芦沟河而得名。相传唐高宗咸享五年,一芦姓官员为灌溉运输的方便开了东西流向的河,连接县境的东西二塘,高姥塘与张歧塘,即今天的东塘河、西塘河。人们感念他的功德取名芦沟河,当地最大的寺庙也跟着叫芦沟禅寺。绕着芦沟镇的,除了芦沟河,还有张家河、塘港河、袁港河、夏岔河、马嘶沟河、七里沟河、东塘河等。

  《盐城乡土地理》记载,楼冈市东为三丰市,市治芦沟寺,在芦沟河南岸,距县治六十里。也就是说,当年三丰市的政府机构就在芦沟寺。民国时的三丰市包括今天的近湖、沿河全部、庆丰及永丰、龙冈一部分。三丰市又分为许多小乡,分别为崇义、大同、清廉、立诚、德润、和丰、淳化,这些用字是那个年代教化的价值观。经过各种政治运动之后,只有大同、淳化这两个地名还使用着。

  镇中心在大崔庄,大崔庄是崔氏聚集地,庄子四面环水,一条小街贯穿东西。旧时崔氏是望族,民间有“崔、祁、马、郝”四大姓之说,盐城县志上有这样一句俗语,南金北郝,不抵崔家一角,崔家是排在第一位的,是盐城最富有的地主。崔家遵循耕读传家、积善修身的古训,家族里出了不少有德行的人。修扩盐淮驿道、设江阴义渡、修建芦沟寺、扩建泰山寺、倡建华严庵等,都有崔家子孙的一份热心。旧时芦沟境内有影响的地主,除了大崔庄的崔家,就数肖家岸的肖家了。肖家岸,因肖姓人家居住而得名,肖有时候也写作萧,岸在当地方言中发窝的音。

  裴刘庄原为裴刘镇政府所在地,后撤乡为普通村庄。庄上有老银杏树为县级文物。庄上的裔氏比较有名望,为书香世家。裔家光绪朝出了进士裔步銮(字子锡),一直在京城做官,先后任过吏部主事、员外郎、京仓监督。芦沟大同村有叫大头铺的庄子,原名为垛头铺。这铺是递铺的意思,明代时负责传送淮安府和盐城县官府之间的文书,东接龙冈的冈门铺、新河庙铺,西接颜单的走马沟铺,称为盐城西驿道。

  建湖文坛,诗盛东南。陈缄三、凌苍山、徐梦仙等小有名气的清代诗人都是芦沟人。19952月,芦沟镇成立县境第一家民间诗社蒹笳诗社,出刊过《蒹笳诗声》季刊与蒹笳丛书。蒹笳二字可以这样理解,美妙的诗同时也是风雅的歌,土生土长的音乐,属于我们灵魂的诗。

  陈吴庄人陈缄三,光绪贡生,候选训导,在河南洛阳、安阳等地做过总务科长等职,创办过吴家庄私立小学,书法小有名气,在盐城上海两次印手书《课子十戒诗》。徐梦仙,字羡苏,意为羡慕苏东坡的才情,年青时守寡,有独立思想,是命运与才情有如李清照的女子。凌葛庄人凌苍山,字兰孙,康熙四十四年应召进京,在内廷供奉,后乞归故里,著有《春秋镜》等书,《续修盐城县志》中洪武赶散的说法就是依据凌兰孙编的《凌氏家谱》:元末张士诚据有吴门,明主百计不能下,及士诚兵败身虏,明主积怒, 遂驱逐苏民实淮扬两郡 。明嘉靖二十五年贡生凌云翼,做过河南永宁县知县。顺治十一年恩贡凌嘉瑞,做过太和教谕、含山训导。乾隆年间乡儒凌寿民,为淮阴丽正书院落成写过序,与郑板桥有交往。康熙三十一年,乡儒凌宗吕与榜眼孙一致、隐士宋曹一起为民请命,没有结果。后来,凌宗吕受乡民之托,变卖田产,进京告御状,康熙亲自审阅了他的奏疏,其他的地方也效仿这里,享受减免钱粮的政策。

  镇上曾有唐朝武则天时期的芦沟禅寺,194177日,新四军军部在芦沟禅寺内组织盐城县学生夏令营,群英、亭湖、景鲁、时化、上冈、鲁艺、新安旅行团等十几所学校学生,在这里接受关于如何拯救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教育。19405 月,青年人肖高化名高兰戈,从延安出发,一路上走了6个多月,来到这里,任区宣传委员、区书记,靠着勇气与智慧赢得了乡民的敬重,高兰戈建国后曾担任重庆市组织部副部长。

  除了寺庙,芦沟还有牌坊,肖家岸、大崔庄、汪嵇庄各一座,大头铺一座,最近的一座建于1927年,距今天还未超过百年,那些贞节烈妇的故事,今天听起来直觉得荒诞,是鲁迅先生说的杀人的礼教。

 

 

华中根据地的璀璨明珠——大崔庄

朱明山   徐杰范

 

 

  大崔庄位于芦沟镇的中部,南接盐淮高速,扼建湖县东入口,北枕芦沟河,东临古刹芦沟寺,231省道在庄东穿镇而过,西依县境东南主要泄洪通道骨干河,距县城十公里,芦沟镇政府所在地,现有居民三百余户。大崔庄虽非兵家必争之地,但她是古盐邑的重要市镇之一,更是新四军华中根据地的一颗璀璨明珠,为全民抗战和解放全中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龙凤呈祥——从崔家庄到大崔庄

  大崔庄原名大垛子,本是一片荒滩野地。唐宋时期,这里是低洼湿地,人口稀少。元末明初,战乱频仍,居民四处逃散。“洪武赶散”年间,有崔氏三兄弟从苏州阊门被赶至苏北。老二治海公被赶至淮安府盐城县新丰乡一带,后选择在今大崔庄东南的“荒八十”掘井结庐,安家落户,老大、老二则被赶至海安、阜宁落脚谋生。

  芦沟地区地势低洼,当时是水乡泽国,芦苇密布,蒿草丛生,麋鹿、獐狼、狐狸、野兔遍地奔走,天鹅、白鹤、大雁、野鸡到处飞翔。治海公来此跑马圈地,插标为田,栉风沐雨,筚路蓝褛,开荒垦殖。历经几代繁衍后,形成一个小小的村落,名为“崔家庄”。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为了耕种和居住的方便,又西迁几百米,形成了今天的大崔庄。这里头还有一个传说。乾隆年间,崔氏族人在今庄址的野地里割牛草,发现草丛中一只野鸡被青草蛇死死缠住。崔氏族人大喜,认作祥瑞之兆。推断此地必是一块风水宝地,迁居于此必定人丁兴旺,财源茂盛。因而崔氏族人就迁址到此建屋居住。真正的原因,乃因当时正逢康乾盛世,天下太平,人口快速增长。“荒八十”一带已经容纳不下这众多的人口,只好迁址,另辟新居了。再后来,崔氏族人播迁四方,东南西北又多了几个崔家庄,因为迁盐一世祖居此,则更名为大崔庄了。

后起之秀——兴旺的大崔集镇

  大崔庄成为盐城西乡有名的集镇,当在清晚期。最初集镇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四千平方米,居民几十户,人口超百人。民国年间为鼎盛时期,集镇面积约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一万平方米,居民超20户,人口有五、六百余人。日伪占据前,大小街巷三横六竖,外加转角西街,共有十条立砖铺地的街道。其中主街为东西走向,宽约4米,与大崔西河垂直,全用大城砖铺砌。两侧店铺林立,鳞次栉比。据统计有商号15家,中药店3家,饭店4家,熟食铺6家,肉案子4家,磨坊4家,豆腐坊4家,浴室2家,布店一家,还有不少零星摊贩,是盐城西乡的主要集市之一。另有一家木材行,一爿家具店,一家小印刷厂,六家老式蒸汽机米厂,生活设施完备,商业服务齐全。当时的大崔庄黑压压的瓦房一大片,全是小瓦望砖五柱落地的老式瓦房。据说有200多间,另有砖墙草苫的房屋百余间,一派兴旺景象。

  查阅古代志书可知,大崔集镇的繁荣与驿路的改道有一定的关系。元明两朝,直至清初,大崔庄前面有一条横贯东西的古驿道,东接新河铺,西通大头铺。大头铺在大崔庄的西北方向,是明朝的十大集市之一。康熙年间,古驿道被大水冲毁后,驿道向北改走旱路,大头铺被废,人烟繁盛的崔家庄取代大头铺的地位,逐步形成了新的市镇。乾隆末年,在崔庄西迁后,崔氏族人将古驿道从庄子南移到庄子北,崔氏宗谱有载。驿道一直到大跃进年代才被毁。

号角声声——抗日救亡在大崔

  大崔庄上姓氏多。有崔、陈、张、赵、戚、宋、王、苏、虞、汤、朱、夏,但以崔姓为主,后十一姓多为大崔庄成集市后迁来。崔氏族人有尚武之风,清代中晚期以读书习武而科举登第者不乏其人。例如:崔印,道光壬辰科武举人;崔涛,清同治武举人;崔承霖,清同治庚午科举人,官中宪大夫;崔楹,清武义尉;崔恩霖,清恩赐中书;崔粤清,恩赐翰林院侍诏……。大崔庄上地主多,最大的地主为崔同甫,有十二顷土地。其次为大玉子、二玉子、三玉子的父亲崔玉甫,有土地600亩。另外还有崔汉图,崔汉山等只有五六十亩地的小地主,还有一些崔姓的富农。地主富农多了,他们培养的知识分子也就多了。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但没有成为封建秩序的维护者,反而成了剥削制度的掘墓人。在国难当头的抗战时期,大崔庄上的知识分子在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或拿起笔,做刀枪,办报办刊,宣传抗日救亡,或投笔从戎,驰骋敌后,成了建政初期的基层骨干,有力地发挥了知识分子的桥梁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更有人血洒刑场,践行了自己以马列主义为纲领的誓言。

  1938年下半年,盐城景鲁中学毕业生崔津(化名林凡,大崔庄人),自发创办《伟声》杂志,宣传抗日。他邮购当时的救亡刊物《抗日救亡》、《扬子江前线》、《抗日烽火》、《展望》等,汲取鲁迅、郭沫若、邹韬奋、朱自清等革命作家的营养,精心选编成散文、诗歌、故事、战地消息等短篇诗文,分别辑成《抗日》、《烽火》、《民族救亡》等刊物。除第一期油印外,均为铅印,十六开本,每期200300份,通过同学将刊物发至西迁到芦沟寺的盐城县女子中学、肖家岸的景鲁中学、黄土沟的省临中以及亭湖中学。纸张依靠相好的同学解决。后因经费无来源,于1939年下半年停办,共出五期,对宣传抗日救国、鼓舞民族自信心起了很大作用。后来崔津入党,并被选为盐城青年救国联合会负责人,担任过芦沟寺夏令营的供给科长。

  1939年初夏,日寇侵占盐城,进步报纸《力报》社由盐城迁至大崔庄,报社就设在崔福海、崔福镇的家里。该报由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创办。主编吉震镛,编辑肖怀九,录稿杨发龙。他们靠一台收音机,收录新闻、消息,然后由一家张姓印刷厂承印,每期发行量200300份,发行范围东至肖家岸,西至楼夏庄,南至裴刘庄,北至陈吴庄、凌葛庄,人工递送叫卖。其宗旨是宣传抗日救国,鼓动全民抗战。《力报》在大崔办报近一年,后因资金短缺,无钱买纸而停办,但其影响却十分深远。

  大崔庄人崔鉴在盐城亭湖中学读书时,与胡乔木一起加入共产党,他积极组织同学罢课集会,上街宣传抵制日货、反帝驱日等游行示威活动。1931年夏季,学校为县党部所迫,开除了他的学籍。当局派兵到大崔庄追捕,后在其五叔崔福尧家中躲藏得免。后来,他从南方返回苏北进行抗日救亡活动,不幸在泰州被捕,后牺牲于镇江。他在一封家信中附了一首五言古风,中有“星点燎原火,可见国运昌,平生有抱负,马列为我纲”、“风云任变幻,难更我主张”的豪迈磅礴的诗句,以一腔热血实践了自己的理想。

中原播火——芦沟寺的抗日夏令营

  大崔庄向东一华里,有一座千年古刹—芦沟寺。相传建于唐代,历朝香火鼎盛,信徒如云。19417月,在新四军和盐阜区党委的直接领导下,盐城县青年抗日救国会和盐城县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在这里举办了抗日青年夏令营。参加夏令营的有盐城中学、私立上冈中学、亭湖中学、省临中、景鲁中学,时化中学、群英中学的师生以及华中鲁艺抗大的学生,新安旅行团的团员等(后期还有涟水、阜宁的学生来参加),合计850多人。学生被编成四个大队,12个中队,36个区队。总队长郭铭,副队长周一萍,大崔庄的崔津任供给科长,负责营员的伙食及后勤工作。抗大五分校的副校长冯定,政治部副主任谢云晖,训练部部长薛暮桥等同志均来夏令营讲课。鲁艺戏剧系主任许晴、音乐系的章枚、何士德带着鲁艺文工团来此演出,并指导营员的文艺美术活动。章枚、何士德教学生唱歌,学生在芦沟寺庆祝了“七七抗战”四周年。通过听报告、听讲座,参加讨论会,观看演出,学习马克思主义,接受抗日救国教育。夏令营原定一个月,后来只举办了半个月,因日寇发动第一次大扫荡而提前结束。刘少奇、陈毅等领导原定要来讲话,也未来成。这次夏令营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在盐阜区的抗日救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散营以后,不少学生追随新四军、共产党,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革命道路,成为开辟和建设苏北抗日根据地的骨干力量。

锄奸剿匪——根据地的坚强堡垒

  清末民初,大崔庄一带盗匪猖獗,匪患严重。民国十九年匪乱,大崔庄几个地主大户的保卫团头子徐某某、侯某某,勾结西荡土匪,开来近百条匪船,塞满大崔庄河道,劫去几船物资,还抢走了大崔庄西南舍人家的女儿。194011月,盐城县第五区抗日民主政权初建时,各乡均成立了民兵组织,站岗放哨,维护治安。1941年春,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召开建军大会,朱士林、夏期瑞等30名代表参加。三月份区政府组织100多人的常备队,地方武装从此走向强大。后来成立第六区时,区政府设在大崔庄,各乡成立基干民兵组织,让地主献枪,发动富户捐粮,购买枪支弹药,严防日伪及土匪包围新生政权。建政初期,境内土匪私通日伪,内外勾结,在境内连续作案,妄图颠覆民主政权。土匪头子“四阎王”,青天白日就在大崔庄西头打劫商船,向我区政权示威。区政府决定清匪,先击毙了土匪头子周某某,后又在大崔庄东头高坡上击毙了“四阎王”。1941年秋,又在大崔庄北头小北舍一次枪毙土匪伪军12人。剿匪行动,巩固了新生政权,大长了人民的威风。整个抗战时期,日伪对我区侵扰频繁,罪行累累。第一次大扫荡时,日伪乘坐3只汽艇从南盐河窜入大崔庄,被我区中队和乡中队袭击后,逃向湖垛镇。1941年冬月19日,1944年腊月初八日,日伪军又两次偷袭大崔庄,在区委领导下,区队对入境之敌进行了坚决的抵抗,虽然武器装备悬殊,但凭着区队指战员的机智勇敢和对地形的熟悉,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正规军亦曾两次驻扎大崔庄。1940年—1942年期间,黄克诚32233连官兵曾驻扎大崔庄,19442月至19457月,我新四军114团亦曾驻扎大崔庄,使大崔庄成了名符其实的坚强堡垒。日伪第一次大扫荡后的19427月,伪军胡冠军部旅长阎斌带领300人占领了大崔庄,他们经常从大崔庄出发到沿河、近湖一带抢劫财物,奸污妇女,烧毁民房,作恶多端。19442月,我建阳县总队在正规军配合下进攻大崔庄据点,生俘伪营长及以下20多人。至此为止,阎旅盘踞大崔庄18个月后,宣告彻底灭亡,大崔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锄奸反霸,开展根据地建设,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工厂、医院——华中根据地的可靠后方

  抗战结束后,大崔庄成了我根据地的可靠后方。19463月,因战争形势的需要,第二野战军的军工二厂曾迁至大崔庄东面的潘家庄、肖家岸、肖家舍。为了支援前线,地方干群僧俗人等积极配合,做好后勤工作,招募临时工人,帮助生产。芦沟寺的德月和尚带头献出寺中二人合抱的银杏树给兵工厂做步枪枪托和手榴弹木柄。肖岸的华严禅寺捐献了寺中同样粗细的白果树。所幸这棵白果树生命力顽强,老根又绽新芽,经过七十年生长,又长成了直径70公分,高约20米的参天大树。

  19468月,二野后方医院苏北二分院迁至大崔庄。二十多条木船将300多名伤员,30多名医护人员,十多名战士以及医疗、伙食用具,从南方运来。这些伤员主要是在黄桥、丁季、草埝战斗中负伤的。院部设在崔汉图家,院长兼指导员姓张,医疗队长是个钱姓女子。手术室就设在崔玉甫的南厅内(现米厂烘干机处)。300多名伤员分住在崔姓地主的空房子内(现芦沟粮管所内)。也有少数伤员住在群众家里。分院共设四个食堂。地方政府积极协助安排伤员食宿,专门派一村长购买粮草、蔬菜,每天还安排30多名妇女为伤病员洗衣服,洗医疗纱布。逢年过节,地方政府还派人联欢慰问。医院在大崔庄先后接收了近一千名伤员,因伤势严重救治无效而死去的约200多名,大部分被安葬在今双庆村毛家舍南边的大荒里,至今坟墓犹在,可惜没有姓名和墓碑,笔者曾经去祭扫过这些无名烈士墓,但见荒草萋萋,坟包座座,令人不胜唏嘘。19472月,分院离开大崔庄,迁往阜宁硕集,在大崔约半年时间。

蒹笳诗社——全国诗词之乡

  大崔庄有崇教传统。清宣统二年九月,大崔庄的崔杰和陈吴庄的陈缄三,即在庄东芦沟寺内创办“集成高等小学堂”,崔杰还担任了三丰市的学董,负责劝学事宜。日伪侵占时期,旅长阎斌为了树立个人威信,曾在大崔庄办过“崇斌中学”,当时招收新生一个班,40人,校舍设在地主崔玉成家瓦屋内,后又迁至崔福尧家里。阎斌败逃后,学校停办。解放后,大崔庄完小更是闻名遐迩。1956秋,大崔庄东头新建了一所标准较高的双轨初中,是全县著名的老五所之一。1968年秋,芦沟初中改为完全中学,招收裴刘、芦沟、沿河、近湖的高中新生两个班。几十年来,大崔小学和芦沟中学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合格新生和高素质人才。

  在这文化底蕴深厚,诗文源远流长的沃土上,如今又绽放出蒹笳诗社这一朵奇葩。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乡土诗人、《芦沟社志》主要撰稿人余士林先生,邀集离休干部田云飞、冯仰之、徐勋、肖耀球以及退休干部夏咸尧,老教师徐凤阳等人自筹资金,自发集会,研究诗词,互相唱和,交流新作,不断向外省市和国家级诗刊投稿,成绩斐然。他们自费印刷《报春花》、《童心集》、《刺玫瑰》、《夕阳红》等诗词选集,形成诗社雏形。经多次活动,创作队伍扩大,诗词质量明显提升。在芦沟镇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们终于在大崔庄成立盐城市第一家民间诗词组织——蒹笳诗社,创办了全市第一家镇级诗刊《蒹笳诗声》。“蒹”指没长穗的芦苇,“笳”是古代的民族乐器,取名“蒹笳”,意在突出诗社的基层性和民间性以及作品的乡土气息。芦沟镇在200912月被授予“江苏省诗词之乡”,201012月,又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全国诗词之乡”。该社首任社长余士林,继任社长朱耀超,名誉社长季如华,诗社顾问王学林。

日新月异——今日大崔庄

  今天的大崔庄,旧貌换新颜,明珠放异彩。新镇区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一万多人,主要街道四横三竖,柏油路,水泥路宽阔平坦,四通八达,将大崔庄融入了上海、南京等大都市的三小时经济圈。沿街铺面,楼房高耸,汽车来往,川流不息,人群熙熙攘攘,货物琳琅满目。古镇展英姿,小城谱华章。工业区、开发区气象宏伟,布局严整;住宅小区楼群巍峨,配套齐全,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疑似人间仙境,不愧风水宝地。镇机关大楼高大雄伟,气势非凡。融达公园小桥流水,曲径凉亭,绿柳绕河池,老圃吐新花,居民徜徉其中,流连忘返。日新月异的大崔庄,真是今非昔比了。

 

 

百年古驿大头铺

袁干和   徐杰范

 

  大头铺是芦沟镇大同村的一个古老庄子,距今年约有600年历史。庄址原是一个高墩子,地面真高2.1米,东面和南面是东大河,现称窑厂河,连接芦沟河。墩子东侧有一座七孔木质桥梁,建国后是东边乡民步行去建湖的一条主要通道。大头铺是三个村民小组的聚居地。主要有陈、张、刘、嵇、祁、沈六大姓氏,共213户。

  相传于明朝中期,有一个叫顾长州的乡人在京城当官,因触犯了朝廷王法,畏罪潜逃,朝中张榜通缉。此人逃至垛头铺驿站,被官差黄金标识破抓获,按圣旨就地处决,当场剁去顾的首级,从此后人们把垛头铺改称为“剁头铺”。此地名年深日久,人们认为“剁头铺”难听,即将“剁”字改成“大”字,称之为“大头铺”。此地名一直延用至今。大头铺人丁兴旺,乡民勤劳勇敢。民国元年(1912)镇境隶属盐城县三丰市,市境周长60公里,平畴沃野,沟渠纵横,盛产稻、麦、大豆、鱼、虾和荷藕、菱角等农副产品,农户将这些主、副食品拿到集市销售。当时三丰市境内以洪桥、小阜庄、孟家垛、裴刘庄、大头铺集市最为活跃。

  据盐城县志记载:大头铺,古名垛头铺。称铺者邮递驿站也。明万历十一年(1583)盐城县设有传递官府文书的急递站,分西北、西南两条驿道(道宽为五马并行的官道)分别与兴化县,西北的山阳县(今淮安市楚州区)相接。古代的陆路交通起源于驿道。驿道是当时的主要交通路道,除传递皇家文书的驿马奔驰外商旅亦驾车借此运输物资。西路驿道由盐城总铺经冈门铺、新河庙铺,垛头铺、走马沟铺、马家荡、清沟铺入山阳地界淮安府。铺与铺相距约25华里,每铺有45人,设12时晷1个,以验时刻。铺门前置立铺门牌1个,匾额1块,常明灯一付,簿书2本,每人制爽板一副,铃攀一副,缨抡一把,棍一根,回厉一本,公文到铺不论多少,随到随送,昼夜不停,逐铺接力传递。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因洪水泛滥此驿道废置,改行北旱路道。

  驿道遗址至今犹存,即庄子正中的南北小街,立砖铺地,笔直而平坦,向庄子北延伸而去。几位老人当场向我们指认,并转述了老辈人叙说当时的繁华。驿站由盐城经龙冈、新河庙,从崔家渡越东塘河往本镇杨成村马路生产队,田曹村大祁舍北,大崔庄南面,转向西北来到大头铺,然后由大头铺再转向西北,越西塘河到唐桥庄,然后向西往走马沟而去。

  建政初期,大同村的陈家功、孟宪富、阮金奎三同志积极投身革命,1942年春,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组建大同乡第一个党小组。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大同村人民踊跃投入参军支前工作,积极开展对敌斗争。1941年秋后,村民张永学、嵇维礼、沈玉山三人准备去苏南做工,到湖垛拍通行证照片,走到老鼠孔(今县渔种场)处,受到敌岗哨(伪军)的盘查,张永学向站岗的哨兵说了好多好话都没用,哨兵还用枪托捣了张永学几下,三人又气又急,他们对伪军下乡扫荡早已恨之入骨,此时更是仇上加恨,三人一使眼色,趁伪军脱鞋子的时候,张永学猛地冲上前卡住伪军的脖子,沈玉山夺下他的长枪,扔进河里,接着张永学使劲一扭,伪军便面朝后断了气,为防止这个伪军复活,他们将伪军的尸体拖到河边柴滩旁,两脚朝天将其“倒栽葱”插入淤泥。这三人空手除敌的佳话,至今仍流传在芦沟大地。

      改革开放后,大同村人民积极开创科技兴贸、科技兴富之路,促进农副业生产稳步提升。1978年,大头铺庄在芦沟镇全镇率先开展杂交稻制种,如今已成芦沟镇特色品牌。201012月经农业部等五部委领导和专家评审,芦沟镇荣获“中国杂交稻制种繁育第一镇”的称号。在畜牧业生产上,他们科学饲养长毛兔,2001年全村100多户村民饲养了8000余只长毛兔,产值达160多万元,全村人平达600元左右,是全镇饲养长毛兔专业村。全村电力、给水、排水设施较全且设备先进,固定电话、移动通讯设施齐全,广播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以上。

 

 

古盐名镇裴刘庄

徐杰范   朱耀超

 

  裴刘庄东依231省道,西邻骨干河与沿河镇相邻,南望古老的西盐河,北接陆家湾,东边与范吉庄为邻,沿淮高速从北面斜穿,裴刘庄踞守建湖东出口。本世纪初新修的东西主街为水泥大道,向东有新修的柏油马路直通盐都区的古村新河庙,向西连接老建裴公路,直达县城。裴刘庄东距盐城市区25公里,西离县城14公里,水陆交通发达,自古以来,就是盐城西乡的著名集镇。

  裴刘庄距今约有600年历史。据《刘氏宗谱》记载,明初“洪武赶散”时,刘氏先祖德清、德升二兄弟偕表兄裴氏从苏州迁徙至盐城西乡盐河北岸姜神台落脚。裴刘庄一带当时为沼泽荒地,表兄弟三人插草为标,划地为界,搭建茅庐,拓荒种植,形成了早期的小村舍。并登版籍南直隶淮扬道淮安府新丰乡124图。因表兄裴氏乃舅家,为不忘母恩,遂将裴姓冠于前,得名裴刘庄。因人口繁衍,扩展到四庄八舍。后来裴姓家族逐步迁移到裴刘庄东北约十里之外的地方去耕种,成了今天的裴家圢(今属田曹村),所以现在偌大的裴刘庄虽然姓氏很多,但并无一家姓裴的,原因即在此。如今的姓氏繁多,有徐、裔、郁、杨、叶、陈、夏、赵、潘、张、吕、范、李、刘等诸多姓氏,刘氏占绝对多数。

  明清时期,裴刘一带属新丰乡新丰村。乾隆中期,裴刘庄已是古盐城县的十大名镇之一。民国时期行市乡制时,裴刘一带为三丰市。三丰市最后一任董事长是裴刘人周肃三。民国十六年,撤销市公所,成立三丰市行政局,改董事长为行政局长,裴刘乡光荣村徐家墩人徐茂亭任三丰市行政局长。民国18年改行区乡闾邻制,民国二十二年又改为区乡保甲制。1941年我党建政时属盐城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五区,成立建阳县后仍隶第五区。解放后,裴刘庄属芦沟区裴刘乡,“大跃进”时又改为“联星人民公社裴刘工区”。1962年,新设裴刘人民公社,公社管委会所在地为裴刘庄。200011月,改裴刘乡为裴刘镇,20016月份,芦沟、裴刘二镇合并为芦沟镇,镇政府驻大崔庄。裴刘庄成为芦沟镇的一个社区。

  裴刘庄最值得称道的是1933年初,曾建立县境内最早的党小组。1931年秋,中共江苏省委巡视员薛味五从上海来盐,成立了中共盐阜县委员会。第三任书记是嵇荫根。1932年夏,在盐城贫儿院工作的裴刘人刘必余、经嵇萌根介绍加入了地下党组织。他入党后经常回家乡裴刘庄活动,先后发展了刘于田、杨秀清等人入党,建立了裴刘庄党小组,并担党小组长和盐阜县委员会。刘必余后因叛徒出卖而被捕,致使裴刘党小组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裴刘庄党小组直接隶属于中共盐阜县委。

  抗战时期,驻盐日寇多次经盐河西行至裴刘、芦沟,登岸扫荡。1942年驻大崔庄的伪军旅长阎斌也经常派兵南下袭扰,裴刘庄居民深受其害,我抗日民主政府亦率领地方武装对日伪军进行阻击,给来犯之敌以沉重打击,裴刘庄一带处于“拉锯”状态。后政府组织当地人民在南盐河筑坝,使日寇的汽艇再也不能横行霸道。

  裴刘庄教育历来发达。晚清时期,裴刘庄科举兴盛。从道光26年到光绪6年,裴刘庄裔氏家族即出了进士一人,贡生三人,加上裴刘庄北面的陆家湾的一名贡生瞿鹤龄,小小裴刘庄取得贡监以上的功名就有五人之多。科举登第是有家族渊源的,裔氏家族的4人中,其中裔氏父子最为人们称道。父亲裔大生,同治12年贡生,长子裔步鳌,光绪元年岁贡生。这个岁贡生虽非正式的举人、进士,但也属正途,很难取得,因此时人将岁贡生亦称为岁进士。步鳌后来未入官场,开馆授徒为业,颇负盛名的进士许桂棻、解元万人杰等均出自其门下。他的弟弟裔步驹,清附生,收集父兄的锦言懿行,垂为家范。另一个弟弟裔步銮名气更大,更响亮。

      裔步銮(18381901),字子锡,清同治九年(1870)乡试举人中式,光绪六年(1880)进士,初授吏部主事,后迁员外郎,充京仓监督。裔步銮作为品行端正的贤士大夫,将德行操守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对官场陋习深为不耻,因而沉滞部曹二十多年,难得升迁,只能任个六品的京仓监督。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慈禧裹胁光绪帝仓惶西逃,将一座繁华的都市扔给了外国人。裔步銮忠于职守,上班如常,全不顾街上流弹飞舞。联军纵兵劫掠,乱兵闯进裔的住所,见裔大义凛然,端坐室中,遂上前牵扯裔的袍角,裔毫无惧色,正言怒斥,乱兵见裔凛然不可侵犯,当即离去,留下一段“裔步銮正气退洋兵”的佳话。裔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在生死关头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后被大学士徐桐上表保荐,擢升为记名监察御史。坟址原在裴刘医院河边,文革中迁至今231省道与裴刘新街交界处之西南角,坟前香火不断。有感于他的临难不苟、不畏强暴的英勇行为,有文史爱好者曾倡议为其修墓立碑,供后人瞻仰。

  宣统元年正月,裴刘人刘钟汉、刘炳麟在裴刘庄创办“培元初等小学堂”,后改为“三丰市第一国民学校”,校长刘炳奎。著名外交家乔冠华幼年曾在此读小学,因为乔的母舅家即在裴刘庄东北。

  1958年大跃进年代,裴刘庄办起了初中,双轨,1971年办起了高中,撤乡并镇后仍有学校两所,芦沟中学南校区和裴刘小学。从本世纪初起,蒹笳诗社开展“诗教进校园”活动,活动辐射到裴刘小学。通过不断探索,成效显著,先后荣获盐城市“诗词特色学校”、江苏省“校园诗教先进单位”等荣誉,2010年又被授予“中华诗教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裴刘庄人才辈出。刘正确,南京医科大学教授,省泌尿外科主任,是驰誉全国的外科专家,抗美援朝时曾任江苏医疗队队长。刘守岳1964年考取清华大学,后为石油领域专家。刘芳芳,2008年获南京大学考古学博士学位。还有一位裴刘庄出生的黄埔生黄师绂值得一提。黄师绂(19192012),19381月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2期(武昌),曾参加抗日战争,后任第七兵团上校团长。1949年秋,该团积极响应中将司令裴昌会的起义主张,率先起义成功。后在解放军某部任团长3年,因肃反扩大化,被错当历史反革命,遣送回乡劳动改造30年。1982年平反,定为行政18级,享受离休待遇,曾任县政协79届常委,盐城市黄埔同学会委员。黄师绂与前国民党“行政院长”、“国防部长”郝柏村先生有“三同之谊”,即同乡、同庚、同学,同时黄师绂的父亲黄守一又是郝柏村在盐城第二高等小学读书时的老师,后二人同时报考黄埔军校,同时被录取,黄在步兵科,郝在炮科。19994月,郝柏村从台湾回大陆探亲、祭祖,专门邀请其去盐城宾馆会面,两位老同学在分别了半个世纪后终于相遇。

  裴刘庄虽然古老,但古迹并不多。庄子后边一公里外盐城至淮安的古驿道早已荡然无存(大跃进年代被毁),如今剩下的只有老小街上铺成人字形的小青砖在诉说着这座古镇的繁华。幸好庄子西头的一棵近百年历史的古老的白果树见证了小镇的百年沧桑。这白果树乃刘氏宗祠的遗存。原来有三棵,其中两棵大的据说1941年毁于战火。一株小的幸存了下来,树龄也近百年了。如今树高约30米,直径近一米,每年果实累累,1987年被列为县级保护。白果乃雌雄异株,单株的白果何以结果?遂为乡民啧啧称奇。其实,今天看来单株白果亦能结果,是因为方圆几里之内必有其他的白果树在播撒花粉,在一定的温度、湿度下,靠着春风的运输,照样能传花授粉。

  裴刘土特产品不多,白糖果子为人称道。裴刘果子,历史悠久,遐迩闻名。每年春节前后,盐河两岸,东塘河东、骨干河西,乃至县城湖垛,盐城市区也有许多居民慕名前来购买,或自己品尝,或馈赠亲友,销量达数万斤。如今陆氏裴刘白糖果子选用优质糯米磨粉,搓条,切段,然后用素油烹炸,后再沾裹白糖汁,香甜爽脆,绵糯宜人,入口即化,进水则烂,实是老少咸宜的佳品。近年来又增加了无糖品种,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如今的裴刘庄,在改革开放的阳光普照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兴旺,制造业十分发达,厂房高大,厂区整洁。昔日的弹簧厂、阀门厂均生机焕发,生意做到了国外。集市贸易繁荣,二里长街门店林立,摊贩如云,盐河两岸的居民穿梭往来,选购生产生活用品,出售自家的农副产品。撤镇以后,作为一个地区的行政中心的功能虽然消失,但作为芦沟镇内的第二大庄子,营业所、邮电局、医院、学校、敬老院、车站等机关单位仍在,继续发挥作用。整个裴刘庄公共服务设施齐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芦沟镇敬老院。敬老院原为裴刘乡所建,座落在231省道边,房屋高大整齐,巍峨的门楼古色古香,院内花木成荫,环境优雅舒适,设施配套齐全,是著名的省级示范院。五保老人在此安度晚年,居住条件好,活动场所佳,饮食丰富多彩,美味可口,老人其乐融融,引得许多居家养老的老人啧啧赞叹。

  刘氏宗祠的敬德堂是移风易俗的典型。原址先后办过农技站、工厂、油坊,后逐步破败。2004年,几户刘氏宗亲购作刘氏文化活动中心,后又改建成宗祠。宗祠内设“敬德堂”,可存放骨灰盒500只。节约用地、改善生态,成为殡葬改革的典型。《建湖日报》曾专门报道过。

  裴刘港,裴刘庄人的母亲河,从南盐河蜿蜒而来,经过几次疏浚,港口修了水闸,建了泵站,清澈的河水淙淙流淌,留下一路欢声笑语,裴刘庄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盐城西乡肖家岸

徐杰范

 

  出大崔庄往东,越过231省道,沿着水泥公路东行约三公里,即是肖家岸。这是一个以肖姓人家为主的大庄子,北面是一大片鱼塘,波光粼粼,小荷才露尖尖角,鱼苗初放静静游;东面、南面、西面是无边的绿野。小麦顶芒带刺,正在孕穗,油菜初褪黄金甲,角子饱满,丰收在望。

  庄子呈长条状,沿着一条小河沟从东向西延伸,约有几百米。高低错落、红黑斑驳的瓦房枕河而列,庄就是岸,岸就是庄,肖家岸的得名正源于此。不过这“岸”却读作碗的入声,明显的吴方言遗存,现今的苏州、无锡人仍这么读的。这表明肖氏的先祖也是从苏州阊门迁移至此,且有肖氏宗谱为证。

  将庄子一分为二的小河,昔日绿水潺潺,船只如梭,如今早已干涸,连片的房屋依河而建。高低错落,呈现出许多不规则的图形。小街上铺地的小盐城砖也已破碎,令人顿生沧桑之感。庄子中间有一大片空地,一棵大可合抱的银杏树枝繁叶茂,傲然挺立,据说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是古代华严庵的遗存。

  过去的肖家岸可是盐城西乡著名的古村落,是一个重要的地标。民国时期,直至解放后,许多海外来鸿只要大书七个字:“盐城西乡肖家岸”,就能准确送达。

  此处人杰地灵。清朝中后期的百年之中,小小肖家岸的肖氏家族就出了6名秀才,3名贡生,1个举人。而且这十人中,除了嘉庆年间的秀才肖泰交外,其余九人均出自肖培绪家族,这实在是一个奇迹,应该是“诗书报国,孝义传家”的家风的良好传承吧。肖向荣,字葵村,号魁春,恩贡生,生于道光丙申三年,卒于民国初,吏部注册就职直隶州州判。《建湖县志》中介绍他“孝事父母,生平以利人济世为怀,与陈玉澍、陶鸿恩等倡修天妃闸(今电厂东老北门闸)以御海潮。热心地方公益,扶持危难,消除争端无虚日。义名流播远近。宣统元年(1909)举孝廉方正”。他的长子肖翰臣1895年江南乡试举人。县志中说“他以知县身份发安徽候补,奉命赈济泗洪等处水灾,亲至村落了解灾情,分轻重缓急规划其事,以劳瘁卒。”值得一提的是,父子二人均参加了光绪盐城县志的纂修工作,任分纂,为地方史志工作做出了贡献。

  到了民国年间,肖家岸因有良好的读书上进氛围和肖氏族人诗书报国的情怀,故文脉不断,人才辈出。民国时期,出现了许多的大学生,因而产生了许多国民党的军政人员以及新中国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举人肖翰臣的堂兄肖藩臣生了七个儿子,全部考上了大学,且皆为行业翘楚。大儿子肖鸿恩,北京大学毕业,国立中央大学教授,曾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解放后在甘肃省人民政府工作,历史学家,硕士,著有《秦汉史考》;二儿子肖源恩,上海法政大学毕业,民国时盐城县贫儿院院长;三儿子肖淑恩,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原在北平铁道部工作,后任北京丰台火车站站长,著有《铁路学通论》;四儿子肖涵恩,法政大学毕业,留学德国、美国,现定居海外;五儿子肖济恩,大夏大学毕业;六儿子肖潭恩,北京朝阳大学毕业,国民党中央军校政治教官,现居台湾;七儿子肖灌恩,中央大学毕业,国民党航空政治部主任,现居台湾。《三字经》中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看来这个肖藩臣比宋朝的窦燕山还要厉害。“教七子,登高榜,学有成,名俱扬。”肖翰臣的另一堂兄肖元臣的四儿子肖厚恩,字海千,安徽法政大学毕业,1939年任民国政府广西省移山县县长,1942年任安徽省中央银行行长。

  1938年夏初,日寇占领盐城后,盐城私立景鲁中学曾迁至肖家岸办学两年。景鲁中学为山东盐商于1923年资助创办。景者,景仰也,鲁者,山东代称,景鲁者,景仰山东人,景仰孔子之意也。旧址在盐城北门外原望海楼(今盐城人民公园北边,原市结核病防治院处)。迁至西乡的原因是因日寇的魔爪还无力延伸到广大的西部农村,同时该校校长肖寿轩是肖家岸南边几百米肖家舍人,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毕业。在肖家岸办学时有五个班级,校址即在严华庵,学生200多人,1941年夏季,因日寇发动大扫荡而停办,学生也全部解散。学校解散后,笔者父亲曾在该校得到一件木刻的教具,是一幅浮雕的中国地图,大小为40×30CM,中国版图略呈桑叶形,用针眼大的虚点划分各个行省。

  今天的肖岸仍有斑斑古迹可寻,让人们得以回眸古村的旧日容颜。首先是牌坊,光绪年间,曾建有一座节烈牌坊,四柱三门式。明清时期,大凡有科举登第者的古村都少不了这些牌坊。笔者在胡乔木的家乡胡顷庄(今鞍湖张本村)也见过,1966年春仍保存完好。牌坊种类很多,有功德坊、百岁坊、孝行坊、节烈坊等多种名目,不过建筑样式倒是大同小异,都是大理石做材料(亦有木制的,恐不多),四柱三门式,其他的形制如一门式、五柱四门式则极为罕见。肖岸牌坊残存石板一块,系侧门上的横额,上刻有“孝妇”二字。从家谱上看,这些被旌表的孝妇有6人。另有节妇在10人以上。这些节妇,都是青年守寡,终生不改嫁,为丈夫守“节”。想想她们在封建的节操观念的禁锢下,孤枕独眠,寂守空房,流干了多少相思之泪,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啊!府县长官的旌表题词在赞颂她们“冰雪双清”、“清操励俗”的同时,也承认她们“荼苦筠清”,读着这些题词,不免使人感到寒气彻骨,沉重的石头牌坊压碎了多少妇女的幸福之梦啊!

  肖家岸人好礼佛。小小村落曾建有著名的古刹—华严庵。昔日的华严庵殿宇森严,梵音嘹亮,名震盐城西乡。几百年来,信徒如云,香火鼎盛,堪称一方之胜。据现存的一块石碑上的“重修华严庵碑记”所载,华严庵初建于明朝天启五年(1625)。经过历年“恢刹制、扩僧田”,渐具规模。清初康熙、雍正年间黄淮肆虐,但“刹岿然存”。后黄河北徙,刹无水患之虞,竟于同治八年(1869)毁于大火,将这座已有244年历史的古刹烧成一堆断壁残垣。三年后肖家岸人在丰收之余,又重修此庵,地基加高三尺,复修前殿、中殿、后殿及两庑,并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勒石题记。由当时的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徐兆丰撰文,举人肖翰臣书丹。建成后又存在了七十多年,抗日战争被毁。庵中原有三棵巨型银杏树,胸径一米多。二野军工厂在此生产时都被锯掉,木材被用来制作手榴弹柄和步枪枪托。所幸其中一棵,后来萌出幼芽,七十年后又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这就是开头提到的那棵树,县里已经为它挂上了古树名木的保护牌。如今树冠如巨伞,绿荫赛凉亭,成了肖家岸人纳凉和谈古论今的最佳场所了。庙里的小和尚贯香一直厮守此庵,七十年代初去世。

  古老的肖家岸还有一处红色古迹,即第二野战军的军工二厂的水泥机脚。19463月,由于战争形势的变化,军工二厂由南方迁到了肖家岸以及周边的潘家庄、肖家舍。厂长是吴运铎、肖飞,财供股长姓杨。全厂有二百多名工人,全部是军人,女同志占30%。有时也在地方招雇一些临时工。据世代居住在肖家岸的老教师刘忠玉老人回忆,他家是做烧饼的,兵工厂订购烧饼,他父亲和哥哥每日早晨用小匾将烧饼送去,然后再将空匾端回。这时工人就会将烧饼钱如数放在空匾内。烧饼两个铜板一个,从来不少一个子儿,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称赞,他们说,“新四军就是不一样!”另外,如肖家岸的金三爹爹就被请去为兵工厂做饭。后来兵工厂迁走了,金三爹爹也跟着走了,踏上了革命道路。工厂纪律严明,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工厂有三个车间,翻砂车间设在潘家庄,有冲天炉用来化铁水;枪支修理车间设在肖家岸,有车床,用来车枪管、枪机。现今遗存的机脚就是当时用水泥和碎砖瓦浇筑用作安装车床用的。装配车间和靶场设在肖家舍。主要生产炮弹、手榴弹、枪支,同时也修理从前方运来的废枪支和炮座。材料来源除组织人员从本地收购废铜、废铁、废锡外,还有从前线运来的废枪支、炮架、弹壳,以及从各地寺庙弄来的金属菩萨像,地方政府也从地主家弄来些铜板、杂铜、杂铁、杂锡等。至于步枪托子、手榴弹柄所用的优质木材则比较紧缺,华严庵的三棵白果树,芦沟寺的几棵白果树以及其他寺庙的白果树都被锯来用了,仍然不敷运用。据肖岸75岁的老人肖家骅回忆,军工厂的伙食由地方政府采办,除了用江淮票以外,有时用冥币或牛皮纸写几行字,盖个图章就能当钱使用。

  可惜的是,军工厂的大机脚子已被拆毁。据肖家岸七十多岁的老工人居会友老人回忆,那大机脚子系水泥浇铸,宽一米多,长二米多,高约一米,原来就在他邻居家的小院内,后来邻居九十年代砌厨房才把它平了。据老教师刘忠玉回忆,这个大机脚子是用来做发电机底座的。当时的兵工厂有一台巨大的德国产柴油发电机组,就安装在它上面。平时车床用电靠它,到了晚上,灯火通明,照明用电靠它。肖家岸是芦沟地区最早用电的村庄。由于战争形势的不断变化,军工二厂于19472月奉命迁往阜宁杨集、滨海八大家一带。

  军工二厂的厂长吴运铎太有名了,党史、军史都有他的名字。六十年代是全中国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他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为了新四军、解放军的军火生产,乃至研发新式武器枪榴弹,呕心沥血,数次因爆炸受伤,全身简直没有一块好的地方。他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是六十年代的畅销书,小学、初中语文教材都选载了选自该书的“劳动的开端”这一章节,教育了几代人。他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在书中具体写了他带领兵工厂转移到肖家岸、肖家舍一带继续进行军工生产的经过。

  民国时期的肖家岸曾经很热闹。一条东西向的青砖小街,两边店铺林立,鱼桶、肉案子、豆腐坊、烧饼店、染坊、澡堂子、铁匠铺、杂货店一应俱全。还办过一家机米厂,用蒸汽机碾米。穿庄而过的小河淙淙流淌,河边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河里泊满了渔船、粮船、生意船。一座小木桥横跨两岸,将庄南庄北连为一体。庄子外围还有一条小河,犹如玉带束腰,护卫着肖家岸的居民。庄子外面,一望无际的平畴绿野,肖家岸犹如蔚蓝色的大海中的一座美丽的岛屿。日寇的炸弹打破了乡野的宁静,美丽的盐城惨遭蹂躏,景鲁中学西迁来到这里,后来新四军也来到这里,二野的军工厂也来到这里。笔者曾想过,二野兵工厂、景鲁中学为什么要迁来这里呢?盖因此地,不仅“人杰”,而且“地灵”,肖家岸周围有四条大河包围着,东有东塘河,西有西塘河,南有盐河,北有芦沟河,肖家岸正是四河环抱的腹心地带,四条大河形成天然屏障,进可攻,退可守。而且这里是里下河水网地区,沤田成片,敌人兵力不易展开,相对比较安全,又是老解放区,群众基础好。今天看来,肖家岸远离交通线,远离大集镇。大河阻隔,交通不畅,有点闭塞。我想不远的将来,随着公路网的不断延伸连接,古老的肖家岸一定会四通八达,重现昔日的繁华。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