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备份栏目 > 建湖县志 > 正文

《建湖县志》概述

发布日期:2011/10/17 14:59:02  阅读:8161  【字体:
 
 
                                            
    建湖县位于江苏省东北,盐城市的中西部,东枕通榆公路,西襟射阳湖。地理坐标在东经119°33′~120°05′、北纬33°16′~33°41′之间,南北长43.7公里,东西宽48.7公里,总面积为1154平方公里(校注:据2003年国土部门最新土地资源调查及补测结果,县境总面积为1160.04平方千米。),其中水域占19.58%。1987年底全县总人口75.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6%。全县领属5个镇,13个乡。县治所在地建湖镇。
 
    县境地处苏北里下河地区“三大洼”的下洼,平均地面真高1.74米,汛期雨水偏多时易成涝灾。腹地干流东西两塘河,南承高、宝、兴、泰诸湖之水,北注射阳河与东流黄沙港入海。温带季风气候明显,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无霜期212天。传统物产有“稻麦蒲柴藕,鱼蟹鳖蛋虾”,素称“饭稻羹鱼”之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享有盐阜区的“小乌克兰”称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产不断发展,现为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
 
    全境平畴沃野,沟河纵横,圩区棋布,长堤环绕,绿树掩映,呈现一派水乡风光。境西湖区,景色绝佳,“九龙口”之奇,“永浮墩”之怪,神奇莫测,闻名遐迩,有水乡“西湖”之美称,令人流连忘返。
 
    县城建湖镇,位于县境中部,交通便利,陆上公路成网,内联乡镇,外接全国;水上航运畅通,北达滨海、射阳,南抵高港、上海;邮电发达,通邮率100%,村通话率96%;工商企业繁荣,集市贸易活跃,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县域原是古淮夷地的一部分,春秋初,地近古干(邗)国。干亡,吴国掩有其地;吴亡,地属越;越亡,地入楚。秦和汉初为射阳县东境,其后射阳、盐渎分治,县境大部为盐渎县辖地,只有西南临湖地区仍属射阳。至东晋义熙年间,射阳县废置,盐渎改称盐城,县境的东部仍属盐城,西部划属新设的左乡县。唐时全为盐城属境,此后大致相沿未变。1941年秋,根据当时斗争形势的需要,决定划盐城县西北乡部分建立建阳县。因境内建阳镇而得名。后因与福建省建阳县同名,于1951年取建阳、湖垛两镇的首字改称建湖县。
 
    建湖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千百年来,境内农民和灶丁曾多次揭竿而起,反对封建压迫和外来侵略,勾勒出一幅幅壮烈的斗争画卷。其中有南宋初年的守土抗金斗争,南宋中叶胡海兄弟领导的饥民聚众起义,明末的农民、灶丁起义,清初的两次武装抗清斗争等等。近代以来,县内先后发生过夏家桥贫民响应太平军下扬州的武装暴动,北七灶灶民反对大纲公司强占灶地的斗争,陈桥乡民捣毁厘捐局关卡的壮举,以及湖垛镇学界青年铲除土皇帝小江三的斗争等。1938年日军入侵县境后,地方民团多次袭扰来犯之敌。
民主建政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献粮献物,参军支前。地方抗日武装先后配合新四军作战300余次,歼敌近千。从苏中“七战七捷”开始到渡江战役,全县共出动民工20多万人次,民船10万多只,提供的军需粮秣难以计数。先后调出开辟新区的干部1000余人。有1800多名优秀儿女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本世纪20年代后期,境内已有了中共地方组织,领导过建阳镇附近农民的反验契斗争。阜宁县首届县委会在草埝口河北大唐庄成立,并建立境内的第一个党支部。抗日战争爆发后,部分党员以个人名义,团结进步青年建立救亡团体,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秋,中共淮属三地委派人来县境树家桥组建中共盐城县工委,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开展迎接八路军南下盐阜的准备工作。1940年夏,撤销原工委建制,在县境前李府重建中共盐城县委,基层组织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同年10月上旬,八路军五纵队一支队渡淮南进盐阜平原。自此,境内进入了历史的新纪元。
 
    1941年夏,第一次反“扫荡”斗争开始,新四军军直机关、华中局机关一度迁至境内西塘河两岸。党政军领导人刘少奇、陈毅、赖传珠、黄克诚、张爱萍曾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反“扫荡”斗争。同年秋,抗日斗争进入了最艰苦复杂的阶段,刚刚立县的建阳人民面临严峻的考验。党和民主政府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团结和领导全县各阶层人民,坚持游击战争,不断取得反“清乡”、反“扫荡”、反占领、清匪、除奸、反特、反摩擦斗争的胜利,发展壮大了人民武装力量,保卫和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经过8年艰苦斗争的建阳人民,终于迎来了全境的解放。
 
    1946年秋,全县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贫苦农民获得了翻身解放。是年底,蒋介石发动的内战席卷县境,一些逃亡地主、汉奸、恶霸拼凑起来的顽政权和反革命武装组织——还乡团,尾随国民党主力部队占领通榆线上冈、草埝口、新兴场、沟墩等集镇,向翻身农民反攻倒算,残杀地方干部,妄图颠覆革命政权。为了保田保家乡,全县广大青年踊跃参军,组成保田大队,与还乡团展开了殊死的斗争,终于消灭了反革命复辟势力,迎来了沿冈乡镇的再次解放。
 
    建国后,建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发展较快。而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由于发生“左”的错误影响,如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1958年的“大跃进”、“共产风”、瞎指挥;1959年底和1960年的“反右倾”、“改造政治落后队”,对生产力造成了严重破坏,年平均递增率下降到-3.2%。在“三年调整时期”,贯彻执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年平均递增率又上升到17.4%。在第三、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虽然地方干部、群众对错误路线进行了抵制,但给各项建设事业仍带来了严重灾难。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工农业生产开始上升。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系统地进行了拨乱反正,纠正“左”的错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农村到城镇逐步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贯彻“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注重搞活流通,建湖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第五、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年平均递增率分别达到11.53%和11.2l%。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后3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主攻六五四三,实现财政翻番”的战略目标,在加强农业基础的同时,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乡镇(村)工业,迅速改变了单一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较快,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递增率达13.36%。198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99435万元,比1949年增长31.2倍;国民收入58017万元,人均768.91元,比1986年增长17.94%。
 
    建湖是传统的农业县,向以生产粮食为主。建国前,水利设施差,农业技术落后,无力抗御自然灾害,基本处于“望天收”状态,粮食产量甚低。1949年,全县拥有耕地100余万亩,而粮食总产只有12587万公斤,亩产92公斤,人均生产粮食250公斤;棉花只在沿冈一带少数地区种植,总产9万公斤。建国后,党和政府引导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重视改善生产条件,突出水利建设。50年代,以防旱为主,着重解决提水工具不足的问题;60年代,全面兴修圩堤,建立防洪排涝设施,改机灌为电灌,实行机电并举;70年代,彻底改造旧河网,建设新圩区,降水抬田,防渍治渍;80年代,大搞联圩并口,形成挡得住、排得出、降得下、灌得上,旱涝保收的水利系统工程。全县38年中,农田水利建设共挖土4亿多方,原来零零碎碎的小圩区,已改建成为206个大圩区,建闸1400多座,修筑圩堤1912.3公里,农业机械总动力共有21.9万马力,平均每马力负担4.1亩农、田,其中排灌动力近10万马力,有效灌溉面积91.48万亩。从1966年开始,经过5年努力,把50多万亩老沤田全部回旱,变一熟为两熟,提高了复种指数,发展了棉花、绿肥种植,实现了稻、麦、棉、绿轮作。以后又在三麦、水稻的品种布局和栽培技术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1976年引进高产型杂交水稻品种以后,为全县粮食高产稳产找到了新路子。1981年,全县粮食总产第一次跃过了5亿公斤大关。1987年,杂交稻面积发展到56.4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73.1%,平均亩产552公斤,创历史上水稻高产记录。是年,粮食总产达到6亿多公斤,比1949年增长3.8倍,比1978年增长57.1%;棉花总产达693.8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71倍;油料总产达1245.2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43.57倍,比1978年增长15.96倍。建湖又是全国重点淡水鱼县之一,以养为主,养捕结合,年产鱼虾9000吨左右。1985年发展稻田养鱼3万亩,名列全省之首。建湖农民对国家的贡献也越来越大。1978年至1987年的10年中,共交售商品粮23亿公斤,平均每年售粮2.3亿公斤,商品率达42%,农业人口平均售粮347.8公斤;共交售皮棉8486万公斤,平均每年售棉848.5万公斤,人均11.5公斤;共交售油料1489.5万公斤,平均每年149万公斤,人均2.25公斤。此外,还交售肥猪161.66万头,家禽458.99万只,禽蛋2051.75万公斤,鱼类、水产品338.69万公斤。1987年,农民纯收入人均581.43元,比1978年增长6.05倍。
 
    县境工业基础薄弱,起步较晚。50年代寥寥无几,60年代屈指可数,70年代稍有发展,80年代后期才走出低谷。1950年,全县只有3家地方公营和私营铁工厂,11家碾米厂,23爿私人小作坊,432名职工,年产值折合成新人民币为591万元。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全县先后新建了机械、化肥、缫丝、纺织等骨干工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建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其中乡镇工业以特有的生命力破土而出,迅猛发展,在全县国民经济特别是乡镇经济中确立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六五”期间,全县工业生产的年均递增率为16.53%。1987年底,全县拥有全民和集体工业企业1277个(内含村及村以下工业835个)。其中农药、机械、纺织、化工、建材、食品、花炮、服装、粮油加工等为骨干工业,职工总数85771人,占总人口的11.37%;工业总产值67121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67.5%,比1949年增长94.34倍,比1978年增长4.22倍。有35种工业产品获得省优、部优称号。丝绸、纺织品、服装、化工、食品、机械配件等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
 
    80年代以来,建筑业的队伍日渐壮大。1987年,全县有建筑企业36个,职工逾2万人。1984年和1986年,县建筑公司和庆丰乡建筑公司两次派出队伍赴科威特施工。国内施工点遍布大庆、上海、新疆等9省1市。
 
    建国前,境内商业不发达,多为客商来本县开设商店,经营药材、香烟、南北货等。建国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商业市场日趋繁荣。1987年,全县商品零售额达35349万元,比1978年增长2.6倍。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4513万元,是1978年的3.25倍。对外贸易商品收购总额3375.67万元,比1978年增长14倍。金融市场日趋活跃。1987年全县投放现金74546万元,回笼现金69527万元,现金投放是1978年的5.39倍,年末各项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分别是1978年同期的3.04倍和13.46倍。其中城镇储蓄存款和农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是1978年同期的11.52倍和4.46倍。1987年财政收入3035万元,比1978年增长81.4%,财政支出3901万元,比1978年增长2.3倍。但由于工业不发达,仍然是全省13个财政补贴县之一。
 
    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教育、科学、卫生、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1949年,全县只有2所初中,400多所小学,在校学生只有17000人。1987年,全县有幼儿园492所;小学565所,2658个班级;各类中等学校119所,704个班级;电大分校l所。在校学生近16万人,教职工近7000人。1982年起,连续4年被省评为普及小学教育县,1986年被省表彰为基础教育先进县。
 
    全县有各种科研机构20个,各类中级专业技术以上职称的知识分子98名,科研项目遍及农业、工业、医疗、建筑等各个领域。至1987年全县获省以上科技成果奖18项。县农药厂唐湖、章希知研制的“粉锈宁”获国家经委、科委、化工部“六五”科技攻关奖。
 
    古往今来,建湖人文荟萃,英雄辈出。南宋左丞相、民族英雄陆秀夫,明代英宗年间的镇国大将军颜彪,清初大名士孙一致,晚清爱国诗人陈玉澍,抗日殉难将领陈中柱、马玉仁以及当代已故名人陈中凡、乔冠华等,都出生于此。县境是全国著名的“杂技故乡”之一,淮剧的发祥地。全县现有文化馆、工人文化宫、图书馆、专业淮剧团和杂技团各1个,乡镇文化站18个,影剧院23个,书店和售书点137个,文化专业户30多个,群众文化活动网点初具规模。1987年,县杂技团赴加拿大、日本演出。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也较快。建国初期,医疗卫生人员少,缺医少药,群众治病比较困难。1987年底,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80个,卫生技术人员1500人,平均千人口拥有医生2名;病床1711张,平均千人口拥有2.32张。县人民医院已成为门类齐全、设备较完善的医疗技术中心。天花、霍乱、黑热病、斑疹伤寒、回归热、炭疽、钩端病、丝虫病、梅毒、雅司等l0种传染病,已在境内消灭,人民健康水平有很大提高。计划生育成效显著,全县18年中少生17万人左右,1987年出生率为15.3‰,自然增长率为9.9‰。体育运动活跃,竞技水平不断提高,1977~1986年,全县共获省以上金牌30块,先后向省级以上体工队、体育队、体校输送人才182人,1987年被国家表彰为体育先进县。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改革在深入,建设在发展。建湖75万勤劳勇敢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决心开拓进取,励精图治,为振兴中华,建设新水乡而努力。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