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备份栏目 > 建湖县志 > 正文

《建湖县志》大事记之一:古代部分(至1840年)

发布日期:2011/10/17 14:59:01  阅读:4175  【字体:
 

 

                                   古代部分

春秋初叶(公元前?~474)县境为吴国辖地。
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越灭吴,境地属越。
周郝王九年(公元前306)楚灭越,境地为楚将昭阳封邑。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正月,封刘缠(即项伯,归汉后赐姓刘)为射阳侯。县境为射阳侯国封地。
汉武帝元狩年间(公元前122~119)置盐渎县,境地为其属地。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封刘胥为广陵王,境西射阳湖为广陵王国封地的一部分。
汉宣帝年间(公元前73~50)广陵国相胜之,奏夺广陵王刘胥的射陂草地,以赋贫民。
汉光武帝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广陵侯国改广陵郡,射阳、盐渎为其属县。今县境西属射阳,东属盐渎。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曹操恐滨江郡县为孙权抢夺,下令“内徙”,境地人户逃散一空,纷纷过江而东。
孙军攻占与境地一河之隔的射阳城,曹军来救。屯兵境西荡区,后攻射阳城,孙军退。
三国时期(220~265)地属魏,废盐渎县。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复射阳县置,次年复盐渎县置,境地分属如旧。
晋怀帝永嘉五年(311)永嘉之乱后,北方大族多南渡,境内亦有大批中原人口迁入。
晋安帝隆安年间(397~401)县名改作盐城,境属不变。
晋安帝义熙七年(411)设山阳郡,立左乡县,境西部属之。
梁武帝太清三年(549)东魏取梁山阳郡,次年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北齐政权,地入北齐。
隋炀帝大业九年(613)义军领袖韦彻据盐城,地为韦彻掩有。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淮南东道黜陟使李承屯垦射阳湖,创筑捍海堰以障海潮,并在境西部建成一片内河水系。
唐僖宗乾符四年(877)黄巢起义军曾厉兵秣马于县境北部。
南唐年间(937~975)新兴场建置。今县境沿冈地带为其北部灶区。
后周世宗显德四年(958)十二月,柴荣取南唐江北之地,地入后周。
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十一月,海潮浸田,多民被溺死。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兴化县令范仲淹奉委更筑捍海堰,征工4万多人,克服种种困难,经近四年之努力,修起南北长181华里的大海堤,后人为纪念范仲淹主持这项工程的功绩,将捍海堰称作范公堤。今县境东沿冈一线即属其北端之一部分。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大旱,卤水过境至兴化。
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八月,大雪三日多。
绍兴三年(1133)四月,明州守将徐文叛宋,率所部海舟60艘,官军4000余人,投靠伪齐刘豫,据盐城,并于境内古基寺等处设栅寨。
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海飓风大作,海潮浸溢,境内一片汪洋。
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黄河在河南阳武决口,滔天浊水洪流南下,境地尽沉于水。
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天旱,楚州(今淮安)胡德、胡海率饥民起事,过射阳湖,经县境转冈门,饥民依附日众。淮东制置使黄度下令招抚,胡德归降,其弟胡海坚持不从。次年三月,黄度遣卞整率兵讨之。胡海战死。
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山东红袄军义军领袖李全,率部占据楚州,于今建阳镇西南扎墩一带大造战船,并在射阳湖演习水战。
端平三年(1236)十月初八日,陆秀夫生于长建乡长建里(今建阳镇)。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境内大旱,蝗虫为害。冬无雪。民多疾病。至元十七年、十九年均有蝗害,飞蝗蔽日,所过之处,禾稼俱尽。
元仁宗延祐年间(1314~1320)新兴场开凿运盐河(即今县境东部之串场河)。
元顺帝至正十年(1350)张士诚起义反元,境内有灶民响应。
明太祖洪武年间(1369~1372)境内有苏松等府之民迁入。
明成祖永乐九年(1411)海潮溢堤,动员40万人加筑捍海堰。
明宪宗成化二十、二十一年(1484~1485)上年秋至次年冬,大旱,庄稼无收。斗粟易一孩。
明孝宗弘治十四至十六年(1501~1503)第一年春至第三年秋,均大旱,草木无存,大饥,人相食。第二年,地震有声,城垣倒塌。
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夏大旱,秋大水,冬大疫。石米二千钱,民相食,饿殍载道。饥民起事。次年复旱,饥民死于道路者比比皆是。
嘉靖七年(1528)五月,不雨。七月,蝗大起,食禾苗并及衣服、书籍,民皆饥饿,逃散他乡。
嘉靖十七年(1538)盐城县丞胡鳌督修范公堤境内堤段。
嘉靖十八年(1539)七月三日,东北风大作,继海啸,陆地水深丈余,民、畜溺死与房屋漂没.难以数计。咸潮入境直至兴化.七年不能种稻。
嘉靖三十年(1551)淮水大溢,农田尽没。次年复如是,
嘉靖三十六年(1557)刘景韶破倭于庙湾,追至匣子港。
嘉靖三十八年(1559)二至八月不雨,大旱,大疫,死者无数。
是年,明廷派通政使唐顺之巡视盐城,为抗海上倭寇,即令沿范公堤一线增兵设堠(烽火墩,用于报警)。县境草埝口旧高墩、朱家墩、五里墩,即是当时烽堠的遗址。
明穆宗隆庆三年(1569)六月,大水,海潮高涨,数百里浩淼为大洋,溺死者不计其数。七月,淮水又在高家堰、黄浦口决堤。
隆庆六年(1572)七月二十七日,黄河骤涨,一夜平地成汪洋,黎民逃散。
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五月十一日夜,淮水暴发,淹没境内房屋农田,人畜死伤无数。
万历二年(1574)七月二十四日晚,大风,暴雨如注。次日,风势更狂,拔树掀屋。继海啸,黄、淮水并溢,居民房舍漂没。八月,明廷下诏赈济。
万历三年(1575)淮水决高家堰、高邮湖、清水潭、丁志等口,境内一片汪洋。
万历四年(1576)正月,高邮清水潭决口。十一月,淮、黄交溢、境内乃至整个里下河地区一片汪洋。
万历五年(1577)闰八月,淮水冲决高邮、宝应湖堤,境内受灾特甚,居民逃亡者三分有二。
万历七年(1579)在上年大水灾之后,是年复受水灾之害,饥民结筏浮箔,采芦心、草根为食。
万历十一年(1583)总漕尚书凌云翼,委兴化县令欧阳东风督浚由沙沟至神台的西塘河。
万历十九年(1591)暴风淫雨,淮河暴涨,平地水深丈余。
万历三十五年(1607)夏旱,卤水倒灌,河井水皆咸。秋,黄淮交溢。
万历四十二、四十三年(1614~1615)皆大旱,河底行人,遍地生烟,五谷无收。接着连续四年皆旱,飞蝗蔽日,声如雷,食尽稼,草无遗。
万历年间(1573~1619)扬州推官李春开奉委挑浚戛粮河。
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黄、淮、运河俱决,里下河为巨浸。
天启五年(1625)夏旱秋水,民不聊生,鬻儿女者盈市衢。
明思宗崇祯四年(1631)三月,射阳湖水咆哮,唐桥支姓家屋中出泉。七月,大雨倾盆,淮黄暴涨,冲决苏嘴、建义两口,平地水深二丈,村落尽没,老弱淹死,少壮逃避或登舟攀树,百里无烟,啼号不绝。
是年,加修范公堤境内堤段。
崇祯五年(1632)六月,黄河水溢,运堤亦溃,海潮又逆冲范公堤,境内尽没于水,死者难以数计。
是年七月十日,有官兵运米船载米数十万石停泊于湖垛庄(今建湖镇),当地起义民众以船百余艘从东南方向列阵进袭官兵船,官兵发炮阻击,义民登岸纵火,烟起,官兵眯目,义民趁机夺粮船而走。
崇祯十三年(1640)蝗虫蔽天遮日,疫病流行,岁大饥,人相食。石麦银二两。次春大旱,麦不秀穗,瘟疫盛行。
清世祖顺治六年(1649)五月,大雨,河水漫溢。六月,运堤决口,大水。
顺治九至十一年(1652~1654)三年皆旱灾,禾苗皆枯,人畜无饮水,河干裂如龟板。
顺治十五年(1658)淮黄交涨。
大孙庄人孙一致京试中试一甲第二名(亚元,俗称榜眼)。
清圣祖康熙四年(1665)七月,台风拔树,海潮侵入,人畜房屋漂溺无数。
康熙七年(1668)六月十七日地震,民居多倾塌,压死者无数,复遭淮水。
康熙八、九年(1669~1670)连续两年,运河决堤,高田水深四五尺,直至第三年春,积水未退。
康熙十一年(1672)四月,清水潭决堤,麦田尽沉。五月,蝗虫起。六月,淫雨大作,灾荒益甚。
康熙十二年(1673)运河决堤,水势暴涌,禾沉水底,民多溺死。
康熙十八年(1679)大旱,河湖尽涸。
康熙十九至二十一年(1680~1682)淮河在清水潭决口,田禾尽沉,直至第三年水尚未退。
康熙二十四年(1685)运堤决口真武庙,又大雨,平地水深丈余。次年又决清水潭,饥民栖范公堤上如蚁集。
康熙三十五至三十七年(1696~1698)运河决堤,连续三年大水。第四年又黄淮交涨,运河坝决。
康熙四十四年(1705)五月至八月,淫雨不止,平地水深数尺,邵伯堤决,民舍尽淹没。
康熙四十五年(1706)都统孙渣齐督浚流经境内的射阳河、串场河。
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夏,蝗食禾。七月十八日,暴雨大作,海潮冲毁范公堤,房舍漂荡,溺死人畜以万计。同月下旬,河道总督齐苏勒赴灾区查察,安抚灾民。
雍正七年(1729)原位于串场河东之上冈、草埝两闸,因久圮而重建。
雍正九年(1731)盐阜分治,境内朦胧、埝头、陈桥等里划属阜宁县。
雍正十年(1732)二月雨雪,间以黑豆。七月,大风雨,海潮涌进,陆地水深尺许。十三年后的乾隆十年,同样出现二月雨雪,间以黑豆,夏季,田禾遭水淹。
清高宗乾隆一至七年(1736~1742)前二年大水没禾。第三年二至六月不雨,运河水枯竭。第四年,蝗灾,继大水,瘟疫流行。第五年,海潮漫溢。第六年,大水,卤水伤禾。第七年,夏秋淫雨,运河溃决,街市水深三尺。
乾隆八年(1743)盐城知县黄垣,按照江南总制尹继善颁布的修筑圩岸条规,发动修筑圩堤。按田亩划分筑圩长度,业主出食,佃户出工。第一年筑高三尺(市尺,下同),次年续增高三尺,第三年完成,堤顶高八、九尺不等,堤底宽一丈二三尺不等,“圩田障水”之法,全面实施,并颁有护圩条规。境内庆丰堤、万丰堤(扁担圩)、南北恒丰圩,均兴筑于此时。
乾隆九年(1744)知县黄垣复浚东、西塘河。
乾隆二十一年(1756)运河决堤,夏大疫,死者无数。
乾隆二十五年(1760)境内地段之串场河,得到再次疏浚。
乾隆二十六年(1761)运堤决,开坝4座,发大洪水。至次年秋,水仍未退。
乾隆五十年(1785)大旱,三月至次年二月不雨,河干井涸,夏秋无收。
清仁宗嘉庆九年(1804)新兴场盐课司署由新兴镇北迁上冈镇,并设文、武坛庙。
嘉庆十年(1805)六月,淮水骤涨,开五坝放水.下河州县尽成泽国。
嘉庆十五年(1810)盐城知县陈霹劝民筑堤。境内西南之恒庆圩、五丰圩、义兴圩等,均兴筑于此时。
清宣宗道光二年(1822)放归海坝,下河州县陆沉。
道光六年(1826)昭关坝开,境内平地水深六尺,高低田尽淹。
道光十一年(1831)六月十八日,运堤决口马棚湾,平地水深五尺。岁大饥,人相食。
道光十五年(1835)大旱,蝗灾,卤水倒灌至马家荡。
道光十六年(1836)十月,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林则徐,由淮安雇船微服来境内,查勘估测皮汊河挑浚工程费用。后具疏题浚兴工。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