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建湖文史资料 > 正文

巍巍丰碑血铸成(史德林)

发布日期:2016/8/14 15:26:45  阅读:2677  【字体:
 

 

1943年春,盐阜区取得了第二次反扫荡的胜利。盐阜人民、串场儿女欢欣鼓舞、喜气洋洋,举行隆重的庆功大会,欢庆伟大的胜利,三师副师长张爱萍即兴赋《苏北反扫荡祝捷》一首,诗云:

 

寇烟滚滚漫云天,敌伪两万杀声喧。

党政机关尽疏散,军民武装齐动员。

赶筑河坎人进退,忙挖路壕村相连。

大树丛中瞭望哨,敌退我进巧周旋。

地阵人海张罗网,我明敌暗陷深渊。

降魔伏妖逾两月,集零为整鬼窟歼。

挥戈直指敌伪区,横扫滨海下小尖。

欢庆胜利的同时,人民并没有忘记新四军广大指战员,为解救串场儿女而献出年轻生命的烈士们,人民在烈士精神鼓舞下激起更加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日伪的仇恨,决心同日伪决战到底,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同时一个强烈的愿望在广大军民的心中萌生,即要以一种永恒的象征,让千秋万代来怀念在盐阜大地上为抗日而献身的烈士们,用他们的精神激励后人。人们纷纷要求为烈士们建造一座丰碑——新四军阵亡将士纪念塔。

新四军第三师和盐阜区地委、行署决定在阜宁县芦蒲乡寿安寺旧址上建塔。建塔工程由盐阜行署主任曹荻秋、新四军八旅政委李雪三、艺术家芦芒组成建塔委员会,由芦芒负责设计。建塔工作从615日开始,915日胜利峻工,塔高16.6米,背枕雄伟的旧黄河东大堤,面向东方广袤的黄海大平原,巍然矗立于蔚蓝色的天空,10里之外都可以看到,塔顶为铁铸的身高8尺全副武装的威武雄壮、手举钢枪的铁军战士形象。

925,盐阜各界人士隆重举行纪念塔落成典礼暨追悼大会。出席大会的有苏北区党委书记、盐阜区参议会参议长、新四军三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副师长张爱萍、参谋长洪学智、政治部主任吴法宪、七旅旅长彭明治、八旅政委李雪三,盐阜行署主任曹荻秋、盐阜地委副书记刘彬,各界人士代表,新四军数千官兵及地方群众近万人。

黄克诚宣读祭文,曹荻秋作悼词,到会人员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坚定了坚决跟党走,和新四军一起战斗,坚持“反扫荡,反蚕食,反伪化”斗争的决心,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纪念塔的正面镌刻着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的题词:“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两侧为三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副师长张爱萍、地方著名人士王冀英、王朗山、陈曙东、杨幼樵、邹鲁山、乔耀汉诸先生的诗与词。

黄克诚的题词是:“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精神不死,浩气长存。”

张爱萍的题词是:“为民为国,转战南北,杀敌致果,虽死犹荣。

 

壮志未成,后继有人,建塔立碑,永表忠烈。”

背面镌刻着盐阜著名士绅杨芷江先生敬撰的序文和塔铭。

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铭并序

民国癸未春,敌寇以数万兵力,扫荡我盐阜区。铁蹄所至,村市为墟;据点成丛,刁斗相应。而我英勇新四军部队,运动于罗网之中,艰苦支持,有难言者。乃能应付有方,整饬行列,伺机反击,义不回顾,卒将大小据点摧毁十数处。其中骇人耳目、策立其勋者,厥有三役焉:一曰单港之役,二曰陈集之役,三曰八滩之役。其争战之激烈,牺牲之重大,洵有可歌可泣者矣。然此三役者,咸为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之功。若分晰言之,则单港之役,第二十二团任之也;陈集之役,第二十三团任之也;八滩之役,第二十四团任之也。三团成功,后先辉映;光荣历史,阅久弥彰。本区各界人士,为上慰忠魂,下励来者,爰公建烈士塔以表扬之。塔成,征文于余,余为之铭曰:

癸未仲春,敌寇肆虐。纵横蹂躏,夷我城郭。广置据点,密似罗网。我军神勇,穿织如梭。伺暇蹈隙,乘机观变。倏现倏隐,闪烁如电。或避其锋,或摧其坚。视宜而动,所向无前。单港首试,猛如乳虎。斩将搴旗,光耀千古。陈集继作,制胜出奇。聚敌歼灭,靡有孑遗。八滩虽微,地居孔道。扼我咽吭,浴血申讨。凡兹三役,烈烈轰轰。夺敌之气,成我之功。呜呼烈士,作鬼犹雄。名垂金石,并塔永崇。瞻怀凭吊,孰不动容?视伊懦怯,愧恧其终。

唐碧澄《悼盐阜区新四军殉国烈士》:

士生今日何劲节,天限斯人甘短折。笑他伎俩若鲸鱿,看我心肝侔石铁。敢御强侮敢撄锋,一颗头颅一团血。但求马革裹吾尸,不愿沙场訾我劣。为国为民捐身躯,尽义尽忠显壮烈。伏波铜柱李陵碑,前人模型后人例。抗日先声戚继光,后先辉映难磨灭。巍巍宝塔告垂成,赫赫勋名永芳洁。威风豪气干云霄,鬼神森森守此碣。

王冀英《盐阜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诔》:

呜呼!自古人生谁不死?得其所哉奇男子。奇男洞识世界潮,私利弗图害弗计。华夏相传最文明,不重斗争重礼义。优点翻成孱弱点,犬羊窥伺狡焉起。猃狁匈奴曾内向,周汉余风今邈矣。东晋南宋逮朱明,累朝不竞遭轻视。刺激不深谋不坚,攘臂一呼趋一致。敌挟狂风暴雨来,狃于沈阳视易易。壮哉我军赋同仇,三战岛夷三得志。誓死杀敌愿已酬,舍身救国勋尤异。同胞额手庆更生,胥出牺牲壮士赐。睡狮伸足便扬眉,吐尽胸中不平气。烈士在天何所期,前车未远后当继。复仇原为后死责,不灭倭奴誓不已。古代平倭碑尚存,此塔巍然相对峙。呜呼!陆氏崖山同一死,惟博忠名标青史。孰若保守我汉疆,激扬我民意,国脉重攸关,民生多受裨。如我坚持正义艰难奋斗诸奇男,心版弗谖永永矢。

乔耀汉《悼盐阜区新四军殉国》:

 

却敌歼倭志已雄,沙场白骨傲东风。

山河百战弥增壮,铜柱勋名第一功。

 

频年烽火欲凌云,天怨人愁孰可闻。

淮海留得干净土,平夷全仗戚家军。

 

扶桑骄气暗朝暾,行驾长鲸逼寇门。

碧血头颅拼早掷,千秋高义震乾坤。

 

烈胆忠肝去不还,嵯峨一塔耸乡关。

群伦欲吊伤心地,励节须齐万仞山。

杨幼樵《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落成》:

 

老来气节最尊崇,自古英雄爱英雄。

我为塔成致敬礼,临风拜奠酒三盅。

 

人心不死国不亡,士不贪生国必强。

正义旌旗坚如铁,高潮压倒旧扶桑。

 

敌人残酷万家愁,爱国男儿不共仇。

扫除寇氛安我业,疆场一死足千秋。

 

陈曙东《悼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

抗日摧倭何热烈,短兵拼沥沙场血。苦战原为报国仇,炎黄自是多奇杰。海甸妖氛连连起,东风惆怅暮云低。不惜牺牲寻壮果,崇隆勋绩震华夷。新军踊跃呼河渡,惊退虾夷无限数。闾里生灵获苟全,浸见光明是前路。崇德由来在报功,巍峨一塔竖苍穹。群伦企仰神鬼护,砥石砺节树高风。君不见燕然勒石何辉耀,前人英烈后人肖。又不见铜柱铭勋至煊赫,迄今艳说扬陈迹。斯塔斯人万口传,岂第芳徽坐竹帛。

王朗山《题盐阜区新四军殉国烈士纪念塔》:

自古中华称大国,历代英雄争逐鹿。惟有德者乃获居,残暴不仁终败北。谁期海外一岛夷,崛起东方存大欲。藉词同种又同洲,迭次兴戎思征服。当年兵力尚弱单,深入往往受挫辱。而今居然富而强,称帝自雄无缚束。出师渡海侵我华,东省特区相继覆。国军声言不抵抗,中央另自有计划。延至一九三七年,衅启芦沟恣穷黩。华南华北暨华中,铁蹄到处施狼毒。蹂躏盐阜更有加,抢掠资财和谷畜。妇女被污房舍焚,嗟我区民成鱼肉。爱国之士浩然叹,愁煞疮痍寓满目。深知御侮共有责,苦无实力堪接触。救星幸有新四军,开拓盐阜极神速。进逼敌人各据点,分布要隘潜伺伏。一经遭遇及作战,敌人仓皇转退缩。侦悉敌人准扫荡,化整为零散乡曲。恶意狡谋不获逞,佯称我军被驱逐。变更方略图伪化,隐冀愚民能俯属。群众各自争气节,宁死不甘作奴仆。军民合作趋统战,坚持到底志愿足。有时相机猛进攻,不嫌风栉与雨沐。乘敌无备径夜袭,不避霜栖与露宿。突击冲入敌老巢,敌人霎时遭歼戮。全区大小数百战,扫荡暂告终一局。综计伤亡敌较多,尤多消耗鲜收获。我军伤亡数较少,捐躯为国为民族。命殒沙场虽可惨,堪为盐阜造幸福。维时区民庆安堵,各营各业免穷促。斯为战斗之效果,烈士所赐洵优渥。推原领导皆名将,韬略经纶充满腹。军中将校及尉士,胥受相当之教育。咸知此身为国有,临阵那惜为血浴。战功媲美戚家军,精忠远绍岳武穆。更有行政贤长官,治事神详无复饣束。坐镇后方善运筹,胜算早已操帷幄。战时军中需要繁,应接毫不惮烦渎。激励前方战斗员,挺进冲锋不畏缩。战后纪念烈士功,传留非第藉图录。军政协议建一塔,征工营造兴土木。继长增高迅完成,阐扬事绩资翰墨。摛词端不尚谀词,汇事记功存实录。烈士身殒精神在,终古英名光竹帛。见塔如见烈士容,肃然起敬致静默。惟愿瞻仰斯塔人,慎勿徒然炫远瞩。仍须联合各阶层,勤勤恳恳向叮嘱。加强团结续奋斗,赶走倭奴赴鸭绿。堪教烈士慰忠魂,收复失地靖大陆。有德者昌残暴亡,永远中华称大国。

 

值得一说的是,原塔于1943915日胜利竣工。1947925日被国民党军队炮火击毁。1959年,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黄克诚大将建议,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拨专款,按原样修建。现塔正面刻有刘少奇的亲笔题词:“浩气长存”。背面有陈毅、杨芷江先生的碑铭,塔基四周竖立12枚铜质炮弹及10块各高2.6米、宽1米的大理石纪念碑,镌刻着新四军三师政治部于19439月所征集的《新四军盐阜抗日阵亡烈士塔落成典礼大会纪念册》所载1742位烈士英名。

 

 

 

[相关链接]

关于“平倭碑”

王冀英先生词中有“古代平倭碑尚存”句,指阜宁人民有抗击倭寇—日本侵略者的光荣传统。据史载,阜宁在清雍正九年(1731)设县之前,称庙湾。明代庙湾仍为海边盐场,倭寇多次入侵,遭到庙湾人民的强烈反抗和打击。为了纪念庙湾人民抗倭斗争的胜利,淮安府曾在庙湾场的东关帝庙内立平倭碑一座。其碑文为:

时嘉靖丁已夏五月,有大洋倭寇四千余众,突犯江北通泰海滨地方,内外警动。彼该协守浙直副总兵卢镗,奉总督浙直福建等处军务、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胡宗宪钧牌,及该总督漕运兼巡抚凤扬等处右都御史王浩,提督操江右佥都御史高捷,总督漕粮巡抚应天等府地方右都御史赵忻、巡按直隶监察御史马斯臧,苏淞常镇淮徐等处兵备副使于德昌、监军主事叶可成、淮扬等府知府姚鋐、刘崇文等,同知唐维、山阳等县知县田孔阳等,计议齐助兵船粮饷器械,随统游击史符,指挥彭鹤年、杨伯乔、周官、土官彭志显、张志宪、伍维统,定海卫义民李武、张达,及钦依海防把总贾勇等,率汉士等兵三千余名应援。杀至湾头杨子桥、王家庄,三战三胜,贼皆挫败而走。六月十五日,追至淮安庙湾地方。十七、十八等日,于蛤蜊港海口,与贼鏖战。用鸟嘴铳打沉贼船20余只,伤死寇贼无算,俘斩首从,夺获兵器及被掠妇女,解报。残倭大败,负伤坠胆,逃遁开洋,地方遂宁,军民安堵。是役也,固由将士之用命。督抚按道府县勤劳,皆赖国祚之威灵,神圣之显赫,此所以南都运道,俱保无虞。理合捐修关帝庙宇,立石建碑以识之,庶垂永久。

平倭碑是当时庙湾军民协力同心抗击倭寇的历史见证,让人们看到倭寇侵袭扰掠之本性,这次日军发动的大规模侵华战争,也是其侵略本性所决定!此碑与新立之“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盐阜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应该成为警示后人“毋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永恒教材。

1928年此碑曾由当时县政府移入民众教育馆。抗战爆发后,著名文化人阿英曾慕名前往拜瞻,但夙愿未偿,据讲为当地民众防日寇毁迹,掩埋地下,虽至今此碑杳如黄鹤,但庙湾人民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永存史迹,铭刻于千万世后代的心中。

 

录自《串场涛声》中共建湖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