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地名志 > 正文

抗战初期的上冈中学

发布日期:2016/5/19 10:53:03  阅读:3778  【字体:
 

 

在串场河、范公堤中段,有一千年古镇,名曰上冈。因范公堤筑成后,每逢海潮来袭,驻地盐民就互相呼唤“上岗子”(上范公堤)以避海潮而得名。明代中叶,上冈形成集镇,后新兴场盐课司署也北迁上冈代管政务,成为盐阜地区腹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民国初年“废灶兴垦”,上冈设市,成为盐城最大的棉花集散地。

 

抗日战争初期,在上冈汇集了以唐君照为首的一批中共地下党员,先后发起创办“盐城县十四区上冈青年抗日救亡服务团”和“盐城县第一中学生补习团”,组织开展了颇具声势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成为点燃盐阜抗日烽火的发祥地之一。镇上有一所上冈初级中学,校内有许多的进步教师和学生,在抗日救亡活动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

 

上冈中学的创办可以追溯到1930年前后。办学之初,仅设初中一年级,一个班级,开设国文、数学、美术、体育等基础知识课,第一任校长为南京高等师范毕业的孙仲强。学生入学不收学费,利用学滩田产收入,开支学校一切费用。

 

193810月,上冈中学学生达到150多人,一、二、三年级各设一个班,教职工约20人。唐小石、陈宗泽、陶官云、唐采庭等均为思想进步教师,在该校任教。他们经常带领学生围绕国家大事同反动势力的代表校长朱晓晴争论,开展进步思想教育和抗日宣传活动。

 

青年教师唐小石将报道八路军、新四军将士们在前线顽强杀敌的文章,交给学生沈文渔刻印出来,发给同学们作辅助教材;组织沈文渔、徐启轩等同学出刊名为《火花》的墙报,张贴在学校礼堂的东山墙上,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师生们都来观看,在校内和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唐小石还教唱《大刀进行曲》等歌曲,公演《三江好》等话剧,激发学生们抗日救国的热情。还重视同驻上冈税警总团官兵的关系,每当该团出征或凯旋,都组织欢送、迎接或慰问。一次,李其实的常备二旅第三团在大缺口、靠鱼湾同日本侵略军打了一场阻击战,毙敌10余人。师生们都来送征和迎归,极大地鼓励了参战官兵,扩大了抗日影响。

 

老师陶官云在班级内组织学生读报团,宣传红军长征和抗日的事迹,提供报纸消息给学生传阅,还写成讲稿让冯岚英同学在全校演讲会上宣讲,宣读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新闻等,引起校方的责难和打击。有一次陶老师因领导学生高呼“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口号竟被校方辞退。

 

朱晓晴还明令禁止“异党”活动,采用填表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测试,表格中特设一栏“你最信仰的人是谁?”学生分别填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唐小石、陈宗泽、赵敬之……一个叫吴正甲的学生被带到朱晓睛办公室里,要他交出幕后指使人(意指唐小石、陈宗泽等进步教师)。薛志刚、詹正功、杜朝权等同学在门外声援,抗议说:“既然你们要学生填,学生当然可以填自己心目中的人。如果一定要按照你们的想法填,那还要学生填什么?!”经过学生们义正词严的责问,朱晓晴理屈词穷,只好把吴正甲从办公室里放出来。

 

有个挂名教师叫王雨润,要学生参加“后方勤务训练课”考试,进行奴化教育,李甫青、吴正甲、薛志刚、詹正功、杜朝权、崔国华等十几名学生拒绝考试,走出教室,集体宣示:“要开除一起走,坚决地罢课!”

 

此外,学生还揭露朱晓晴抽鸦片、克扣学生膳食费的劣迹,强烈要求他公布学生的伙食费账目等等,这些斗争都大长了进步学生的士气。

 

由于日寇盘踞在上冈附近的陈家洋、卢公祠、合德,经常到上冈骚扰,日机又不时地飞来狂轰滥炸,学校不得不于1939年春西迁庆丰北秦庄的秦氏宗祠,后又迁至沿河北朱家墩的李三庙,实行隐蔽教学,师生食宿均分散在群众家。

 

1939年秋学期开学后,一些没有随迁的学生闲在家里。唐小石、陈宗泽、赵敬之等决定筹办一个中学生补习团,为他们补课,以便继续开展抗日救亡工作。补习团设在上冈地主陈晓园家的大楼里,唐小石负责两头兼课,地下党员董立负责学校工作。教师有夏松、陈宗泽等。9月初顺利开学,但开学不久,因形势紧张,补习团迁址到上冈北舍利寺,后又迁盐城福慧庵。补习团除了上文化课,还教唱抗日救亡歌曲,宣讲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战绩,教师徐亚云还组织学生学习毛泽东的《论持久战》。11月,树海老师带来一个农民打扮的教师石峰(化名杨汉章),负责讲抗日形势,教唱《你的家乡在哪里》等流亡歌曲,为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培养骨干力量。12月,补习团要组织一批学生去皖东解放区受训,被反动当局发觉。特别是反动校长朱晓晴的出卖,韩德勤下令逮捕唐小石、陈宗泽、赵敬之等进步教师,赵敬之因未得及时转移而被捕。补习团被迫暂时停办。

 

19401010,八路军第五纵队一支队两个团途经上冈,一大早,上冈中学进步学生李甫青、吴正甲等同学闻讯来到街头,只见八路军战士坐在街道两旁休息,没有一个人离队,也没有一人到老百姓家中干扰,市民、学生、群众都跑出门和他们有说有笑,亲如家人。

 

经多方营救获释的赵敬之回来了,被盐阜区抗日民主政府任命为盐城县十四区区长兼上冈中学校长,李甫青等又分头动员同学复课。

 

19417月,日寇对盐阜区实行第一次大扫荡,上冈中学西迁舍利寺。学生在刘大谟等民运队员的组织领导下,成立了学生服务团。后来一部分人去盐城抗大五分校学习,一部分人参加华中鲁艺分校学习,都成为革命的骨干力量。

 

720,日寇侵占了上冈,上冈中学被迫停办。尔后,日伪接办上冈中学,还邀来一个日本翻译教日语,一批进步的教师留在冈中,新四军派往地方的干部陈宗慧被营救出狱后,也来冈中教书。在他和原有进步教师的协作下,开展了一系列抗日宣传工作。陈宗慧积极印发革命传单,揭露汪伪汉奸的丑恶嘴脸,号召沦陷区人民积极行动起来,打击日寇,争取抗战早日胜利!

 

学校有不少学生非常向往解放区,有的学生因此受到迫害。有一个叫陈兆煜的学生,秘密串连几个同学,准备一起赴延安,不幸走漏了风声。一个伪乡长将陈兆煜和他的母亲一起找去训斥,后经多方疏通,陈家送了一头牛才算了结。当时,舍利寺一名小和尚因受到师生们的影响,毅然脱下僧袍参军抗日……无论日伪如何防范、迫害,上冈中学仍有不少学生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投奔了解放区。

 

为了缩小目标,学校实行分散教学是重要对策之一。日寇大扫荡时,上冈中学在十四区西北偏远的杨东舍办了一所杨村补习团。1945年秋,日寇投降后,杨村补习团迁回上冈,并改名建阳县海南中学上冈分校,学校由唐君鄂任校长,杨学贤任教务主任。在此期间,上冈中学还进行过两次有意义的活动。

 

一是伪军第二方面军、新编国民党第二路军的第四军军长赵云祥宣布起义,盐城和平解放后,他的部队由赵云祥、戴心宽带领,去东坎整编。途经上冈时,上冈中学师生列队于通榆公路两侧,表示对赵云祥、戴心宽反蒋起义的欢迎!

 

二是盐城解放前夜,申德辉和多名同狱难友被伪军投入石灰坑活埋,申德辉烈士的灵柩由盐城运往家乡董家桥安葬。棺船沿串场河北上,沿途群众自发地站在河边送别,寄托哀思。上冈中学师生在校长唐君鄂带领下,胸戴白花,伫立于上冈西河沿及大桥上目送棺船过境,个个面色凝重、悲泪横流,真正上了一堂生动直观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课。

 

抗日战争期间,上冈中学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抗日人才,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