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建湖文史资料 > 正文

清末至抗战前的盐城西北乡教育

(王观悦 马效良 郑步礼 李世安)

发布日期:2015/11/23 14:56:52  阅读:2491  【字体:
 

 

建湖地区在民主建政前隶属盐城县,因位于县城西北方,故俗称盐城西北乡。它虽是偏僻乡村,但教育尚算发达,在废科举前,即有较浓厚的学习风气,上冈、建阳、楼夏等集镇,学子成群,书声不辍。楼夏庄曾一榜中过18个秀才,一时传为佳话。举人、进士亦不乏其人,稍后还出现了一批东渡日本的留学生,可调人文荟萃,人材辈出。

 

清末至辛亥革命前

 

清朝晚期,教育仍沿旧制,县城设官学,乡村遍设学馆(私塾),一些地方还设有义学和社学以补其不足。光绪二十四年(1898)实行变法(即“戊戌变法”),制订出《京师大学堂章程》,始初步形成学校体系,而境内草堰口人季龙图(后为双榜进士)于“戊戌变法”的前一年——1897年,即在盐城创办养正女学,开西北乡有识之士兴办近代教育之先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刘铎、冯滋深在上冈镇创办南沙小学堂(今上冈小学)。光绪三十一年(1905)诏停科举立学校后,盐城知县陈树涵即在泰山寺设县学堂,季龙图和其同乡举人陈玉澍同在该学堂主讲,他们提倡废庙兴学,创办地方教育,一时,西北乡热心教育事业人士也闻风影从。次年(1906),季龙图、马为珑与陈启睛等创立盐城学会(后改名为盐城教育会),陶鸿庆、季龙图先后任会长。光绪三十四年(1908),盐城设劝学所,知县王绍曾委上冈的刘铎为总董。全县划成36个学区,随后改为40个学区,今建湖境内即有19个。每个学区设劝学员、宣讲员各1人,主管本学区的有关事宜。当时办学所需经费,主要依靠私人捐助和向学生征收。自乔舍人乔炳提出抽收估产,本厘,猪、牛、水凫五项捐款充作教育经费的建议被采纳后,地方办学经费始有较为可靠的来源。

 

据地方志记载,继1903年南沙小学堂开办后,境内相继创办的学校有:李绳武在湖垛北开办的左新舍初等小学,邵喧在上冈开办的文庙初等小学,杨彦林在荡杨庄开办的日新两等小学,徐为瑛开办的东吉庄高等小学,夏嵩、乔炳在楼夏庄开办的开明高等小学,崔杰、陈缄三等在芦沟寺开办的集成两等小学。除此,还有李村、沙村、肖家庄、江家庄、东夏庄、楼夏庄、湖垛镇、裴刘庄、草堰口、后李村、树村、乔舍、陶庄等地,也陆续开办了初等小学,总计初、高等小学堂23所,成为苏北兴办近代教育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

 

辛亥革命后至抗战前

 

辛亥革命后,政权更迭,民国共和。依照江苏暂行市乡制规定的精神,盐城县将全县40个学区并为25个市乡。境内有常盈、三丰、楼冈、湖垛、建高、上冈6个市和草堰、梁垛2个乡。县劝学所改为“教育款产经理处”(民国7年即1918年复设劝学所,民国12年即1923年改称“教育局”),作为全县教育行政和经费管理的机构。款产处的首任主任为邑人夏嵩。各市乡设学务委员1人。全境学校体制亦多随之变动,有的成为国民小学,有的成为高等小学,有的还增设了幼稚园。如集成两等小学堂改为集成高等小学,日新两等小学堂改为湖垛市立第一高等小学;民国六年( 1917),楼夏庄开明高等小学改为县立第四高等小学;民国八年( 1919),上冈市立第一高等小学改为县立第五高等小学;民国九年(1920年),建高市立第一高等小学改为县立第六高等小学。至此,全境62乡共有市、乡立国民小学、两等小学堂123所。县立6所高等小学中有半数设在境内。此外,常盈庄(今蒋营)还创办了县立农业补习学校第二校。

 

西北乡当时面积仅占旧制盐城县的三分之一左右,但全县高等小学却有一半设在境内,以致高小毕业生数逐年增加,要求升学者也日益增多,于是中等教育乃应运面生。郝儒林就是境内中等教育的首倡者。他继民国二年( 1913)创办“淮东政法专门学校”之后,于民国十三年(1924)在其家乡建阳镇创办私立“建溪中学”。该校举行建校典礼时,省教育厅、县教育局均派员指导,知县王寿炯专程亲临祝贺,盛况空前。民国十四年(1925年),孙大鹏自献良田500亩,楼房12间,在钟庄独资兴办私立海南初级中学,规定无力上学之贫苦农民子弟可以免费,对其中成绩优秀者,还给予生活补助,以全其求学之志,使之成材。同年,夏嵩、乔炳亦献出一部分祠产,加上附近的士绅、商户的资助,在楼夏庄创办了私立群英初级中学。这三所初中都有固定校舍,固定经费,师资质量较高,课程设置正规,教学成绩显著,深得社会好评,盐、阜、淮、宝地区慕名就读的学生纷至沓来,盛极一时。

 

民国十八年(1929年),盐城县行政体制变动,将25个市乡合并为1 4个行政区。境内楼冈、常盈两市合为第十一区,上冈市和草堰乡合并为第十四区,湖垛市和梁垛乡合并为第十二区,三丰市为第五区,建高市为第六区,洪桥一带为第四区的一部分(辛庄地区分属阜宁县的第七区和第十三区)。各区仍设教育委员1人。民国十九年( 1930),为发展民众教育,境内又开办了楼村、蒋营、陈村、上冈、建阳、马厂、裴刘、草堰、楼夏、湖垛、中舍等11所民众学校。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各区设立教育会,设常务干事1人,境内有会员290人。民国二十二年( 1933),学区由7个改为5个,境内分属一、二、五3个学区,规定教委每学期视察本学区学校至少2次。同时,以完全小学为主,包括附近初级小学若干所,成立了1 5个协进团,共同协作,研究教材,改进教学。民国二十三年( 1934),邑人陈家鸿回盐任教育局局长。次年(1935),全县各级小学一律改为县立,教师工资统一由县局按月拨发,废除各市乡教育经费单项征收制度,统由漕粮附加征收。这一重大改革,博得了全县教师的拥护,也为盐城地区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当时西北乡的集镇乡村,几乎都有学校。上冈文庙,孟家庄复兴庵两处还创办了通俗教育馆,朱尤庄普兴庵成立农民教育馆,将民众学校改为民众识字班,一般一保一班。后又在上冈筹办鸿文中学(即上冈中学),学校不断增多,教育教学质量也不断提高。据上冈、楼村等小学校史记载,当时西北乡县立高等小学毕业生报考初中的绝大多数榜上有名。上冈小学毕业生皋学炳(现任《北京公路》编委会主任,高级工程师),报考扬州中学独占鳌头,上海《申报》曾作过专题报道。每次举行全县性的作文、演讲、体育等竞赛活动,冠、亚军大都被境内学校所夺取。这一年,省督学王德玺率5人两次来西北乡视察,对各校印象极好。在视察群英初中时,认为该校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办学成绩不亚于省立中学,后省教育厅还赠给该校“办学蜚声”匾额一块,以示嘉奖。另据《上冈镇志》记载,抗战前,上冈一镇即有各类大学生66人,其中有些还出国深造。如王伯钧留学美国,得硕士学位,陈锺浩留学德国,得博士学位。这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追根溯源,是与他们在中、小学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不无关系。截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全境共有中学3所,完全小学15所,初等小学260所,教师388人,学生11250人。这一时期是西北乡学校教育最兴旺的时期。

 

在这一期间,学制和课程设置,前后亦有变动。民国元年(1912年),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壬子学制》的规定,小学学制实行七年制,即初小四年,高小三年。民国十四年(1925),改为“四、二制”,即初级四年,高级二年。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根据教育部修正规程,小学划为低、中、高三级:一、二年级为低级,三、四年级为中级,五,六年级为高级。中学学制,民国十四年(1 925年)以后,实行“三三”制,初、高中修业年限均为三年。在课程设置上,小学于民国四年(1915年)增设“读经”课,初小选读《孟子》,高小选读《论语》。民国十四年(1925),小学“修身课”改为“公民”课,改“理科”为“自然”课,增设“英语”课。民国25年(1936年),执执行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教学科目,开设公民训练、国语、算学、公民、地理、历史、自然、常识、美术、劳作、体育、音乐(唱游)等科,取消“英语”课。境内初级中学兴办之初,执行全国规定的《课程标准纲要》,开设国语、外语、公民,历史,地理,算术、图画、手工、体育、生理卫生等课程。民国十八年( 1929)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学课程暂行标准》,开设党义、国文、外语、历史、地理、算术、自然、生理卫生、图画、体育、工艺、童子军等课程(高中课程略)。

 

在这一时期,境内学校虽发展较快较多,但私塾亦同时大量存在,以蒙馆居多,不过不少塾师鉴于时代潮流日新,私垫教材单一陈旧,教法呆板,亟需改良,因而仿照学校,增添新的科目。据建阳镇离休教师顾宗立回忆,抗战前夕,他在李庄教私塾时,除汉学外,就增设了算学、音乐,体育和美术等新课。

 

教育经费问题,境内办学所需经费,除向学生征收有关费用外,主要靠向人民群众征收捐税。据民国十九年(1930年)《盐城县志》记载,以教育之名征收的捐税有440多种。一旦年岁不丰,田赋代征不旺,浮捐杂税大减,教育经费即拮据异常。民国十八、十九两年,因年成歉收,加之当局不知节流,管理不善,以致收入日蹙,教师月薪常数月不发。此外学产收入也是教育经费来源之一。据统计,民国廿五年( 1936),境内共有学产熟田3770亩,柴草田3400亩,基地6.7亩,浴池1所,津贴稻3300斤。另有上冈文庙社产若干。

 

抗战前西北乡教育,虽较清末有较大的发展,但在学校领导下,开展并坚持敌后教育,在敌人眉毛底下办学,在弥漫硝烟中育人,成绩斐然,被誉为盐阜老区教育上一颗明珠。

 

录自《建湖文史选辑》(第三辑)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