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地名志 > 正文

堤与河(彭淑玲)

发布日期:2014/4/15 14:59:10  阅读:2371  【字体:
 

民国初期,上冈小学的校歌里有这样的歌词,“范堤绵亘,串场河长,上冈小学居中央。”这样的表述,有一种留白的意味,唱起来更有一种传统的古典主义温情。上冈小学西的范公堤,是古老的锁海防潮大堤,像沧桑粗犷的父亲。依傍而走的串场河,是古老的运盐河道,像苦难坚韧的母亲。从唐大历开始,串场河与范公堤一直是相伴相依的,河绕着堤行,堤沿着河走。历史久远的堤坝与运河,构成了盐城历史的脊梁,它们之间甚至有了一种阴阳和谐的互补与对应。

 

范公堤

1

《通鉴地理》说,盐城在唐前为海中之洲。这块海中之洲,说的大约就是今天204国道的位置,基本上代表秦汉时期的海岸线。从这条线往东,就是浩瀚的黄海。黄河夺淮之前,海潮倒灌是盐城的主要水患。每一次海水倒灌,盐亭良田遭淹,庐舍牲畜漂浮,饥饿贫穷随处可见,遍地荒凉。盐城县志中有太多的文字与海水倒灌有关,海水倒灌,既影响了煮海为盐的海水质量,又破坏了农耕方式的百姓生活,民间有海水倒灌三年寸草不生的说法。

唐大历年间(766779年),淮南黜陟使李承为御海水泛滥,沿着海岸线筑了一条捍海堰,取名常丰堰,祈祷常年丰收之意。因督筑者为李承,又名李堤。李堤北起沟墩(今阜宁县),南抵大团(今大丰县)以南,长70多公里。阜宁三灶乡的丰赐墩是李堤的源头。

 

2

北宋天禧五年(1021),范仲淹来西溪接任盐仓监,西溪早年是东台的一个古镇,宋开宝七年(974),海陵监移如皋,在西溪设盐仓。盐在历代朝廷都有重要的地位,但盐仓监职务很低,只是管理盐场的生产和储运,相当于盐务管理所所长。

范仲淹在任盐仓监期间,因海堤损毁海水倒灌影响盐的质量,上书江淮漕运副使张纶请求修筑海堤。修筑海堤是泰州府和兴化令的份内之事,对于一个盐仓监来说,请求修筑海堤似乎有点多管闲事了。他的上书完全属于越职议事,弄不好就是一个遭人诟病的把柄。当时就有人指责范仲淹越职言事,范仲淹回敬道,我乃盐监,百姓都逃荒去了,何以收盐?筑堰挡潮,正是我份内之事。想想也是,筑堰挡潮确实也是盐仓监的份内之事。他一生一直秉持着这样的自信与担当,这样的自信与担当也使他成为知识分子操守遵循的典范,直到今天。幸运的是,他的越职议事得到了同样有怜悯天下苍生之心的张纶的支持,并上书宋仁宗,张纶是范南都学舍的同窗。天圣元年(1023),经张纶举荐,朝廷任命范仲淹为兴化令,负责海堤修筑。范仲淹带领4万民工,主持重修捍海堰,那年才34岁。

在那个纯粹靠人力手工的年代,修筑海堤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海浪不停的冲刷,潮涨潮落,无法确定海堤线的具体走向和高低水平,第一天筑起的海堤常常第二天就被冲毁。范仲淹从海边渔民喂猪桶沿漂着一圈稻糠的生活现象中得到启发,采用稻糠撒海、着陆成堤的方法固定了海堤线。范仲淹不只是一个只懂得读书的书生,他更是一个专业的水利专家,这专业的知识不是从书本或经验中习得,而是来自有心、用心。在范仲淹的智慧面前,我们真的是世故而无趣的。

筑堤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时值隆冬,雪雨连旬,海浪吞没了来不及撤离的上百民工。范仲淹在《宋故卫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神道碑铭》中有这样的记载,“雨雪大至,潮汹惊人,而兵夫散走,旋泞而死者百余人。”这样的开工不利,使原先的反对者抓住了把柄,到处散布流言,谎称死人上千,更有人趁机上奏朝廷,工程被迫停工,并派淮南转运使胡令仪查勘实情。我们能够想到这时候的政治气氛,还有范仲淹面临的压力,弄不好可不止是丟官的事情。幸运的是,胡令仪同样深知海堤修筑的重要,察看后与张纶联名上奏朝廷,力主修堤,获准复工。一波三折的是,修筑中途范仲淹的母亲突然去世。北宋时期,理学风行,全国上下以孝为先,按照当时制度,范仲淹须放下一切事务,回家守孝。守孝期间,张纶接手,范仲淹多次写信给张纶,说明修堰的意义,如有事故,愿独担其咎。如有事故,愿独担其咎。范公的道义就在这九个字里,这也是范仲淹为人可爱可敬的地方,也更能理解他后来为什么三次被谪贬,依然热血豪情,坦荡真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是范老先生的锦心绣口,夸夸其谈,而是他的信仰与气概。

天圣六年(1028) 海堤竣工,长一百八十里。《辞海》范公堤条目载,“堤成后滨海泻卤皆成良田。束内水不致伤盐,隔外潮不致伤稼,农子盐课,皆受其利。”从此堤东煮海为盐,淮盐胜雪,堤西桑麻遍地,稻谷飘香。

有意思的是,为了巩固海堤,范仲淹命人用砖石加以围衬,并在堤内植草插柳,在水利的功用中融入风景的美。潇潇烟雨,柳丝满堤,文学家的审美成就了古盐城八景之一的“范堤烟雨”。清人高岑题《范堤烟雨》诗曰:

拾青闲步兴从容,清景无涯忆范公。

柳眼凝烟眠晓日,桃腮含雨笑春风。

四围碧水空蒙里,十里青芜杳霭中。

踏遍芳龄一回首,朝暾红过大堤东。 

 

3

叶兆言的《江苏读本》中有一篇文章《人生曰盐》,是这样写范公堤的,“范堤又名范公堤,以知名度而论,或许还不足以与杭州西湖的白堤苏堤媲美,但是说到它的气势,它对民生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却远比白堤苏堤更为出色。”

海堤的修筑像是一场生生不息的接力,范仲淹、张纶、胡令仪,都为海堤的修筑付出了心血,阜宁庙湾场原有三贤祠,三贤者,范仲淹、张纶胡令仪也,清康熙二十年除夕毁于火灾。阜城还有三贤巷。明朝万历年间盐城东门外有范公祠,前筑一亭,叫景范亭,今为东闸新村。今天的仿古庙湾城里有新的三贤祠,射阳河南岸和市区的水街有范公的塑像。可见世风公论自在人心民意。

说到范公堤的修筑,还要提一个人,滕子京。范仲淹在《君墓志铭》上这样写道,“又与予同护海堰之役,遇大风至,即夕潮上,兵民惊逸,吏皆苍惶不能止。君独神色不变,缓谈其利害,众意乃定。”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又和我一同参加守护海堤的差使,遇到大风刮来,当晚潮水涌上来,士兵和百姓因担心而逃跑,官吏都惊慌害怕,不能停止,惟独君神色不变,缓缓地谈论着海堤的利害关系,大家的心绪才安定下来。范仲淹因此视君为一生的知己。作为同科进士的范仲俺与滕子京同护海堰的历史也成了文人笔下的美谈。 

4

大海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远听如天崩,横来如斧戕,脆弱的海堤哪里经得起汹涌的海潮侵袭。在范仲淹之前或之后,范公堤有过多次修筑记录。

北宋开宝年间(968975年),泰州知州王文祐增修捍海堰。

元朝大加修筑,起自南通的吕泗场迄于盐城的庙湾场,亘三百余里。

明永乐九年(1411),总兵官陈碹带民夫40万人修筑海门至盐城海堤。

嘉靖十七年(1538),县丞胡鳌督修境内范公堤。

……

前后筑堤非一人,至今群口推仲淹。在众多的历代修筑者中,范公是最有名气的,至今人们仍然记得他。他的名气,更多的来自于他与众不同的情怀与胸襟,并非份内之责却主动担当,遇到困难后不逃避退让,论功行赏时谦虚低调,将功劳归于张、胡二公,称自己仅仅是始谋之。据说范仲淹还捐出自己的官俸,补贴筑堤费用。更让人惊叹的是,范仲淹还根据修堰的经验和得失写出了《堰记》,这几乎是一个专业水利人员做事的思维与方式了。他的政治价值观就是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件事,无关功名与利禄,只有纯粹的热情与努力。乾隆十九年进士仲鹤庆写下了诗句“海水有时枯,公恩何日已”,歌颂他的百年功德,我想,他是配得上这样的歌颂的。

大海慢慢东移,范公堤自清代起与捍海已没有任何联系。1932年,范公堤阜宁至东台一段,改为通榆公路。后来,公路又演变成204国道。再后来,204国道改造拓宽,古老的范公堤,只剩下大丰市草堰镇境内的一段遗址。我思范公,水远堤长。今天,老辈的人依然会说这条路叫范公堤,提到范公堤,依然一往情深。这是范公用智慧与人格修筑的一道人心大堤,也是他留给盐城历史最好的礼物。

 

串场河

1

串场河的形成与范公堤有关。筑堤自然要取土,取出的士筑成了范公堤,沿堤挖出的地方形成了复堆河,这就有了堤依河立,河随堤行。

唐宋年间,串场河边不远就是黄海,串场河两岸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盐场,历史上曾经有“烟火三百里,灶煮满天星”的诗句。闪着白光的晒盐池,低矮的茅草屋,赤膊烧火的盐工。东台安丰场平民诗人吴嘉纪在他的《陋轩诗》这样描写盐工的生活,“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夏天烧盐,冬天长草,串场河边有的不是美丽风景,而是历史的苦难与辛酸。

最初,各盐场的盐靠人背肩挑,运出海滩到集散地再转运外地。后来,复堆河成了各盐场之间的运盐河道,原来是南北方向各成一段,并不相连。有意识地开挖是从宋朝开始的,有具体文字记载的历史是宋咸淳五年(1269),两淮制置使李庭芝利用范公堤下的复堆河,开浚今串场河南段。李庭芝为南宋抗元名将,两淮制置使是负责边防军事设置的官职,相当于清代总督。复堆河将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何垛、丁溪、草堰、小海、白驹、刘庄、伍佑、新兴、庙湾等十三大盐场串联起来。从此,这条复堆河有了自己的名字,串场河,串,就是把大大小小在盐场串在一起的意思,也叫官河,大盐河。因当时的泰州盐运分司设在东台,以东台海道口为界,串场河又分南北两段,由海安向北流经富安、安丰、梁垛至何垛场,为南串场河,由海道口向北流经丁溪、草堰、白驹、刘庄、伍佑、盐城至新兴、庙湾,为北串场河。如今,这些盐场多半成为村庄或小镇。

 

2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串场河也不是一天挖出来的。后来又经历朝历代无数次的疏浚,直至乾隆三年全线挖通,全长180公里。据清嘉庆《东台县志》载,在元、明、清三朝的497年中,串场河先后疏浚过12次,其中元、明各2次,清8次。

串场河还有一个民间俗称,叫下河。我们说的里下河平原,指的就是里河与下河之间的平原,里河是里运河,京杭大运河最早修凿的河段。悠悠串场河中,还有十八道闸,分别为沟墩闸、草堰口闸、上冈闸、天妃越闸、天妃闸、石石达闸、大团闸、刘庄北闸、刘庄南闸、一里墩闸、白驹北闸、白驹中闸、白驹南闸、草堰北闸、草堰闸、草堰南闸、小海越闸。早年的串场河,有些地段采用梅花形杉木桩基、条石底板、矶心墩墙,下游设木桩、防冲槛、叠梁式木梯闸门,与今人相比,古代人在水利方面同样具有高妙的智慧。

历史上这条河是热闹的,河面上映照着落日的血光与生存的泪光。盐工们扛着沉重的盐包,脊背上的汗水噼叭噼叭地掉进河里。纤夫们在岸边一步一步吃力地拖着船行走。那纤夫里,那盐工里,一定有我们的祖先。船满载着白花花的盐,向南抵达扬州码头,辗转进入长江航道,或向西经淮安运送到安徽湖南江西,或者向北走京杭大运河抵达京城。串场河的汗水成就富甲天下的古代扬州,丰富了一个又一个朝代的银库。

3

每一条河都是有灵魂的,串场河的灵魂是苦难的,一种极度粗糙的苦难。串场河,民间也叫它“穿肠河”,是榨干了历代千百万盐民血汗的穿肠之河。串场河的每一滴水都会记得盐民的血和泪。

650年前的一个晚上,在草堰镇的北极殿,盐民出身的张士诚高举挑盐的扁担,掷地有声地说,不如反了吧,然后领着穷苦的盐民弟兄沿着串场河一路走向江南,上演了一场反抗官府的盐民起义,十八支火把,十八根扁,逐鹿中原十四年,开始了年号天佑的大周王朝,和朱元璋争夺天下,最后兵败南京。

19478月,为筹办苏皖边区第五行政区高级专科学校,教育家赵敬之去行署请示汇报工作,在穿越串场河封锁线时,遭遇敌人的便衣队,跳入河中后不幸中弹牺牲,串场河的水因烈士的生命再一次疼痛忧伤。

古老的串场河从南向北延伸着,成了盐城的一条地理分界线,把广袤的盐阜平原分为两半,连泥土都是两色的。对于盐城来说,串场河的历史,就是盐的历史,盐城自身的历史,旧时的人称串场河西为乡里,串场河东为海里。我记忆中的串场河水是瘦的,没有江南的丰腴与妩媚,流速平缓,像极了里下河平原上的人,朴素真诚,从容大度。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