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地名志 > 正文

名镇上冈(夏瑞庭、严锋)

发布日期:2014/4/2 11:13:20  阅读:2640  【字体:
 

 

苏北平原上纵贯南北的通榆公路,它象一条卧龙似地联结着黄海之滨的大小城镇。这条公路的中段原为宋代名臣范仲淹兴筑的海堤——“范公堤”,在这道堤上有一名镇——上冈。

 

上冈,今属建湖县,位于南往盐城、北达阜宁、东至射阳,西抵建湖的十字形水陆交通线的中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她在历经沧桑之后,正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吸引着海内外人士的关注。

 

海涂成宝地盐运作中枢

 

上冈,旧称南沙,其南端有一横亘绵延的黄沙岗,南北长十多华里,东西宽两华里,高出地面三丈有余,沙质纯净细匀,是天然的建筑材料。这一带状沙岗,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因黄海潮汐和海岸东移逐渐沉淀、淤积由海涂而成为陆地,终于形成为海边居民躲避海啸肆虐的安全地带。每逢海潮暴涨时,人们就相互呼唤“上冈子哆”,于是,上冈的地名即由此而来。

 

上冈镇孕育于盐业兴盛的秦汉之际,当时只有少量居民以烧盐捕鱼为生。到了宋代,由于盐业日益兴旺。为了保障盐业生产的发展和盐民的安全,北宋天圣年间,为民请命的范仲淹出任盐官,目睹海潮为害,上疏宋仁宗。经皇上准奏后,他出任兴化县令期间,征集四万民夫筑堤。历时四年余,筑成了二百八十一华里的海堤,史称范公堤。范公堤的建成及其堤下串场河的开凿,为上冈提供了便利的水陆交通,从此,上冈便逐渐形成商人的聚居地和商品的集散地。

 

元朝顺帝时,上冈镇适应农业、渔业、盐业的发展需制作农具犁耙以及劳动人民钩蛏挖蛤,捉蟹捕鱼的工具。海滩猎户将捕获的野鸡、野兔等猎物和渔民的水产品运来镇上销售的日益增多,附近灶民(即盐民)也来镇购买各种生活必需品,因此米行、糖坊、酒肆、茶馆相继产生,集镇市场初具规模。

 

明代,大地主宋氏由安徽迁至上冈,一眼看出这里是生财的宝地,便弃农经商,经营盐业,后来终于成为上冈的巨商大贾。另有大小地主、官绅、商民数千家,亦集资在此经销盐业,远销江浙等地。至此,上冈已成为沿海岩上运输中转的枢纽。

 

清乾隆三十年,新兴场公署迁到上冈代管政务,上冈成为盐城北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此,上冈镇大兴土木,筑起了文庙、武庙、泰山院、三官殿、魁星楼等建筑。在抗日战争以前,上冈镇还曾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旅游胜地,镇上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如“范堤烟雨”、“南沙春游”、“魁星楼阁”、“东岳泰山”、“沙明晚眺”、“铁铸潮声”、“永利通道”、“观梅赏雪”、“龟壳小桥“、“龙王宝塔”等十景,均可供人欣赏。

 

工商趋兴盛文教出贤能

 

上冈真正发展成为一个繁华的闹市,是在清末民初。民国元年,上冈设市。那时,南通的清末状元张謇,致力于“实业救国”,着意筹划在苏北兴办工业,创办了“大纲公司”(今上冈粮库旧址),在沿海地区“废灶兴垦”,把原来的盐场改为棉田。上冈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水陆交通,为沟通苏南棉纺工业与沿海棉垦区的联系提供了有利的市场条件。稻麦等农产品的贸易也日趋兴旺。一年四季,车来船往,农商汇集,络绎不绝。上海、苏州、无锡的棉纺织厂纷纷来此购棉,仅无锡申新一厂就开设有十几家棉花代购站。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各行各业的繁荣。二十年代,上冈已陆续办起了电灯厂,电话局、邮电局、汽车站、机米厂、袜厂、中国农民银行,市镇规模日趋扩大。

 

三十年代中叶,是上冈工商业发展的兴盛时期。全镇五千多户中,从事工商业者占全体居民总数近五分之一。南北东西两大街的两旁,店铺、工场林立,楼房、瓦房鳞次栉比。工业尤以鸿鑫蛋厂最为出名,传说是镇江人许炳辉、许炳元兄弟二人引进外资创建于清朝同治八年,开始与美国协和洋行签订合同,每订一百吨蛋制品,先预交七十吨货款,继而发展有英国、德,国、日本、葡萄牙等国订货。蛋厂有瓦房九十九间,职工二百余人。以鸡蛋为原料,辅以食盐、蜂蜜烘制成透明酥甜的蛋白片,薄如纸,赛冰糖。还烘制盐黄、甜黄、飞黄等品种,每天生产用鲜蛋二百篓,每篓一百斤,其成品蛋白片三十公斤一箱,盐黄、甜黄、飞黄一百五十公斤一桶,出口运销美国协和、英国办达、葡萄牙茂昌等外商公司。盐黄专销日本,甜黄专销德国。同时,王义记酱油也最享盛名,这种“三伏”酱油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曾在1915年参加过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得了奖状。饮食服务业勃兴,菜馆十余家,冠以“四海春”,“悦来亭”、“天福居”、“王亦园”、  “菜根香”、“兴盛”、“东盛”、“天兴”、“大方等各式雅号,以色、香、味闻名,各具特色。大小茶食店亦有数十家,糕果、酥糖花色多样,大糕软、甜、细、香,手搓成团。刘氏桂花汤圆、袁氏的小馄饨、周氏芝麻团、施氏蒸糕、顾氏糖粥等均有名气。“草炉饼”也是上冈的传统熟食。早在清朝咸丰年前就开始制作,其成品达到“金顶铜底玉镶边”,饼面飘香,甜而不腻,饼肉似海棉,松软爽口,饼底酥脆有焦香。另有小商小贩经营的杂货店铺几十家,市场相当活跃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对上冈小学的创建影响甚大。“范堤绵亘,串场河长,上冈小学居中央……”这就是二、三十年代上冈小学的校歌。上冈小学,清光绪二十九年由清朝的贡生徐旋池、刘镶创办,地点在武庙,原名为南沙小学堂,开始只有一个班级,以后发展到四个班级,宣统二年改为崇范小学。到1928年正式命名为上冈小学。从创办起,这所苏北闻名的小学,对发展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公办学堂还有上冈中学、上冈女子小学、泰山院小学,六度安小学、文庙小学、三官殿小学。除招收本镇青少年入学外,还接纳四乡八集住校学生。上冈的学生考取高等院校者甚多,其中有些学生毕业后出国留学取得了更高学位。如王伯钧南洋大学毕业,成为英国牛津大学硕土;陈宗浩在德国为法学博士,陈中凡更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学者,进步的大学教授。他们幼年都就读于上冈小学。陈中凡教授19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在国内十多所高等学府执教六十余年,教泽遍海内,桃李满天下,在国内外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声望。

 

几番罹浩劫  众志作干城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随着日寇南侵,兵匪啸聚,外患内乱,民不聊生,加之黄沙河疏浚整治后,棉业市场沿河东迁,上冈的工商业也日渐凋敝。特别是1938年春,日寇侵犯,上冈首次沦陷前惨遭日机狂轰乱炸,交通堵绝,商业大户纷纷逃亡。尔后日寇侵占上冈六十八天,烧、杀、掠、抢,繁华的市镇几成一片焦土。据有人统计,这一次,日寇侵占上冈,纵火烧毁瓦房一万六千多闯,草房一万零三百多间,一百二十三人被杀害。

 

1941720(农历六月二十八日),敌人再度占领上冈,日伪军互相勾结,灭绝人性地屠杀革命群众。今上冈西大桥河西是当年日寇活埋人的场所,大曝场(今日上冈粮库旧址)是敌人杀害群众的刑场。当时有许多群众在此惨遭杀害。上冈人民犹如陷入万丈深渊,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上冈的工商业也就由盛到衰,以至一蹶不振。镇江许家在上冈经营达七、八十年之久的蛋厂,贵重物资被日寇抢劫一空,所有厂房设备付之一炬。“上冈十景”也大都被日寇破坏无遗。

 

但是,在抗日战争中,苏北人民是英勇不屈的,早在抗日初期,陈克天等同志活动于上冈。流浪上冈的失学青年和进步绅商民众强烈要求抗日保家,进步知识分子唐小石、赵敬之等发起成立了盐城县抗日总动员大会十四区分会(当时上冈属盐城县十四区),并组织“盐城县第十四区青年抗日救亡服务团”,宣传和组织群众抗日保家。

 

驻上冈一带的国民党常备二旅数百爱国官兵,一次在上冈东二十里外大缺口一带阻击日伪军,消灭敌军三十余名,二旅官兵也付出重大代价。二旅官兵获胜归来,上冈群众纷纷前来慰劳,杀猪宰羊,并集资修建抗日阵亡将士陵墓。上冈近郊的二旅坟就是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将土墓地,每年清明节各界人民都前往祭扫(今上冈贸易市场)。

 

1940年秋,八路军南下,进驻上冈,积极宣传我党抗日统一战线主张,发动和组织各阶层群众抗日,成立了工、农、青、妇抗日救亡组织。敌后各阶层人士团结抗日的新局面从此在这一带形成。

 

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上冈人民为夺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历尽艰辛,全力以赴,终于在1948年获得了己命运的主人。

 

摘自《建湖文史选辑》(第二辑)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