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备份栏目 > 建湖续志 > 正文

《建湖县志(1986~2008)》第一卷 区位 环境 人口:第三章 环境质量 环境保护

发布日期:2011/10/17 15:03:45  阅读:3555  【字体:
 
 
第三章 环境质量 环境保护
 
      80年代建湖环境质量较好,90年代环境污染日渐严重。2000年以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近年来全面关停小化工,环保力度加大,环境质量下降趋势得到遏制。从监测情况看,2008年底,地表河流水质20项指标除石油类外,其它各项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县城大气、噪声等主要环境质量指数均在国家规定标准以内。
 
第一节 环境质量
 
      一、水环境质量
 
      1.地表河流水质。境内主要河流有西塘河、黄沙港、串场河、戛粮河、射阳河、通榆河等。2008年,地表河流水质以石油类、氨氮、有机类污染为主。参评的23项指标年均浓度值,西塘河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水标准(Ⅳ类水域),其它5条河流符合Ⅲ类水标准(均为Ⅲ类水域)。全县河流均按Ⅲ类水来统计污染指数,参评的21个项目的综合污染指数为6.078,均值型污染指数为0.289。6条河流中戛粮河水质最好,其综合污染指数为5.154、均值型污染指数为0.258,水质属尚清洁级。西塘河、通榆河、串场河水质其次,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6.051、6.683和6.663,均值型污染指数为0.288、0.318和0.317,水质属尚清洁级。黄沙港、射阳河水质最差,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7.190和7.954,均值型污染指数为0.360和0.398,水质属轻污染级。
 
      2.县城地表水饮用水源水质。县城地面水厂1994年建成投产,居民饮用水源以西塘河地表水为主,日供水能力5万吨。2008年,饮用水源水中的10项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均符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标准,水质达标率为97.5%,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为5.647,均值型指数为0.269,属尚清洁级,污染物以有机类为主。
 
      2001~2008年,县城饮用水源水质良好,除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石油类偶有超标外,其他指数均达标,各项指标年均值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水标准。
 
      二、大气环境质量
 
      自1996年对县城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以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3项指标均符合《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县城降尘平均值亦在标准范围之内。2008年,县城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3项指标年日均浓度值分别为0.015毫克/立方米、0.015毫克/立方米、0.095毫克/立方米,降尘5.6吨/平方千米。
 
      三、声环境质量
 
      道路交通噪声。机动车是道路交通的噪声源。自1996年开始对县城交通噪声进行监测以来,对照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历年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均未超出标准。
 
      功能区噪声。县城区域划分为文教区、混合区、工业区和交通干线两侧四类功能区。2008年,县城文教区白天噪声均值为49.0dB(A),混合区噪声均值为54.4dB(A),工业区的噪声均值为53.6dB(A),交通干线两侧功能区噪声均值为58.1dB(A),四类功能区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均符合相应的功能区标准。
区域环境噪声。自2001年起,在县城建成区范围内采用250×250米网格布点设测点101个,网格覆盖15.6万人。2001年,等效声级各点噪声均值为55.5dB(A),超出国家一类区标准0.5dB(A),其余年份均符合一类区标准。
 
第二节 环境保护
 
      一、机构
 
      1.管理机构。县级管理机构。1986年,境内环境保护工作由建湖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负责,内设环境保护办公室和环境保护监测站。1989年,成立县环境保护局,内设人秘股、监督管理股、自然环境保护股,下设县排污收费站和县环境监测站。1997年,内设办公室、综合计划股、法制股、污染控制股和监理股。2002年,改股为科。2004年12月,污染控制科更名为建设项目管理科。2008年,内设办公室、建设项目管理科、法制宣传科、科技科、综合计划科。
 
      镇级管理机构。1985年起,各乡镇相继成立环境保护办公室,兼职农业环保员改为兼职环保员。1997年起,各镇设立专职环保干事,形成县、镇两级环境监督管理网络。
 
      部门、企业管理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规定,土地、水利、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实施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其他依法行使环境监督权的部门、资源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统一监督管理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原则,组成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管理体系。企业均明确分管环保的负责人,克胜集团、剑牌公司等较早设立环保科室。
 
      2.监测机构。1978年,成立县环境保护监测站,隶属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89年,更名为县环境监测站,为县环保局下属单位,技术业务受市环境监测部门指导。至2008年,配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80多台大型仪器,承担县境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环保工程设施验收监测、污染事故及纠纷仲裁监测和委托样品监测等项任务。
 
      3.监理机构。1989年,成立县排污收费站,隶属县环保局领导。1994年,更名为县环境监理站。同时成立上冈环境监理所、近湖环境监理所。1997年,县环境监理站更名为县环境监理大队,并增设颜单环境监理所。2000年,3个环境监理所更名为环境监理中队。2002年,撤销颜单中队、上冈中队、近湖中队。2003年,县环境监理大队更名为县环境监察大队,2006年更名为县环境监察局。2007年,县环境监察局内设办公室、水源中队、一中队、二中队和三中队5个机构。
 
      二、环境监测
 
      1986~1990年,主要对全县污染源进行监督性监测。1991年,对县城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县城环境噪声、地下水和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例行监测。此后监测内容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主要包括大气、水质、噪声和酸雨的例行监测,土壤、振动及污染源监测,污染事故调查监测,“三同时”(污染治理配套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验收监测,环评现状监测和室内环境监测等。至2008年底,全县共有专业环境监测人员17名,监测用房1500多平方米,专用监测车1辆,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分光光度计等各类监测仪器设备90多台(套)。
1.环境质量监测。县城大气环境质量监测。1991年起,布设县政府大院、县监测站、县粮食局3个测点对县城总悬浮颗粒物进行监测。1994年,增加对二氧化硫项目的监测。1996年,县城增设近湖织布厂东大气测点,监测项目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2001年起,调整为县教师进修学校、县中医院、县监测站3个大气测点,监测项目未作调整。测定时间分别为冬季(1月)、春季(4月)、夏季(7月)、秋季(10月)的中旬,连续采样5天,每天定时采样4次。2002年,开始执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的24小时连续采样法。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1989年,对西塘河、串场河、戛粮河、黄沙港4条河流的8个断面,设13个测点进行监测。2001年,监测断面调整为西塘河、黄沙港、串场河、戛粮河、射阳河、通榆河6条河流的9个断面,设14个测点进行监测。其中,省控断面为西塘河陈堡和黄土沟,市控断面为西塘河建北桥、唐桥、串场河董家桥、通榆河潭洋桥,县控断面为戛粮河荡中、射阳河小河南、黄沙港王家渡。全年监测6次,逢单月中旬按《江苏省地表水标准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的20个必测项目进行。西塘河唐桥为县城饮用水源监控断面,每月监测1次。2008年,在西塘河县城饮用水源上游黄土沟断面建成1座水质监测自动站,每日定时监测,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溶解氧等。
 
      城市环境噪声监测。区域环境噪声监测。1991年起在县城建成区内进行噪声监测布点。1997年,根据国家标准和县城范围的扩大,采用250米×250米网格布点,共设测点87个。1998年起,县城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分为四类:Ⅰ类区(居住、文教区);Ⅱ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合区);Ⅲ类区(工业区);Ⅳ类区(交通干线两侧)。至2000年,共设测点101个。2005年起,在县城建成区范围内,网格覆盖15.6万人,每年11月份监测1次。道路交通噪声监测。“九五”期间,在县城建北路(今冠华路)、湖东路(今明星路)、老建宝路(今秀夫路)和湖中路4条主干道上共设置10个测点。具体测点为:建北路—农药厂家属区、县齿轮厂、县麦芽厂;湖东路—东宝制衣厂、大理石厂;老建宝路—华星阀门厂、针织内衣厂、县水产局;湖中路—湖中菜市场、湖中小学。“十五”期间,在县城冠华路和秀夫路3条主干道上,按路段设置9个测点。具体测点为:冠华路—农药厂家属区、县中行、县麦芽厂、县益民食品厂、东宝制衣厂、大理石厂;秀夫路—中医院南侧、针织内衣厂、县液化气站。每年11月份监测1次。
2.污染源监测。1986年,县政府工业污染源调查办公室对全县污染源进行综合性普查,以1985年为普查基准年,全县共调查18个区域25个行业。1989年起,污染源调查转入以监视性监测为主,每年不定期对各主要污染源及已建环保设施进行监测,监测的具体项目根据污染源性质而定,一般污染源每年监测1次,重点污染源每季监测1次,总量控制单位污染源每月监测1次。是年,县环境监测站建立水质监测制度,监视水域的水质变化,并承担污染事故现场监测,参与污染事故调解处理。
 
      3.首次污染源普查。根据国家环保部门统一要求,以2007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时期资料是2007年度。2008年3月,全县428名普查员、92名普查指导员及24名录入员共普查6011个对象。其中工业源1329个,规模以上生活源351个,集中式治理设施2个,农业源4329个(包括种植业1188个,畜禽业1395个及水产养殖业1746个)。是年12月,完成普查数据的终报工作。
 
      三、环境治理措施
 
      1.污染治理责任制。1986年以来,逐步建立环保责任制,县、镇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企业法人代表为主要责任人。每年年初,县政府与各镇、各部门和重点企业签订环保目标责任状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结合全县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任务,与相关镇、部门和企业签订总量削减责任书,并将其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重要内容,作为各镇、各部门干部政绩评定、选拔任用和奖惩的依据。在各类评先创优活动中,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
 
      2.企业污染治理。1986年,通过“三废”综合治理,共减少废水排放206万吨和废气排放900万立方米,综合利用获利71万元。1990年起,对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情况实施考核。2001年起,对重点污染企业实施重点监管,当年列为环境统计的企业达45家。经过治理,环统企业逐年减少。截至2008年,废水治理设施有14套,日处理废水2.39万吨,烟尘和二氧化硫全部实现达标排放,环统企业减至24家。
 
      2001~2008年,县环统企业外排废水达标排放;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呈下降趋势,二氧化硫和烟尘去除率逐年递增,粉尘排放量和去除率基本持平;固体废物全部综合利用。
 
      3.城市环境整治。随着城市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发展,建湖县城区原有水陆交通格局也发生变化。1992年起,县城部分河段先后填平筑路,建港沟上的湖中桥、建中桥和神台桥先后改为平桥。工厂逐年增多,大量工业、生活废水排入城区河道,部分河道河水变黑发臭,水污染问题日渐突出。1998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县城污染源进行治理,城内工厂逐步向外搬迁,并于2000年由登达集团公司出资兴建县城城北污水处理厂,县负责污水管网投资与建设。2005年7月,县城城北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2009年7月,县政府回购城北污水处理厂,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效率。)
 
      烟尘控制。1986年起,分期分批改造全县工业锅炉,提高能源利用率,防止烟尘污染。1990年,县政府下发《关于建湖县烟尘控制区管理办法》,西塘河以西、建港沟以南、原建宝路(秀夫路)以东、跃进路以北区域为烟尘控制区。1994年,实施《建湖县城烟尘控制达标区建设方案》。当年对县城内炉、窑、灶作出限期治理,组织专门力量,指导各单位改进燃烧工艺,培训操作工人,至年底建成30%烟尘达标区。此后逐年分批对各类炉、窑、灶进行限期治理,到1998年,县城烟尘控制达标区覆盖率达85%。1999年,重点治理锻打炉和浴室业锅炉烟尘,当年共改造锻打炉7座、更新锅炉2台、安装除尘装置20多台,将污染严重、难以治理的9家企业搬迁出县城。至年底,县城烟尘控制达标区覆盖率达100%。2000年起,重点治理工业和三产业烟尘。是年3月和6月,县政府两次下达66家企业限期治理任务,6家企业于当年完成搬迁任务,4家企业被强制拆除锻打炉6座、更新锅炉1台,新上消烟除尘装置8台(套),基本实现县城烟尘达标排放。2001年,县政府决定对4家重点烟尘污染企业实施限期治理。2003年起,通过发展集中供热,着重加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2004年,森达热电厂建成投产,一期工程覆盖企业热汽用户10余家,剑牌农药、新业化工、森达生物和永林油脂等用煤大户并入供热线网。
 
      噪声污染控制。1990年11月,县政府下发《关于建湖县城噪声管理暂行办法》,对县城噪声功能区进行划定,并逐步开展县城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干线噪声和功能噪声的监测。同时对噪声超标单位征收噪声超标排污费,促使企业主动治理污染。1994年起,实施《建湖县城噪声功能控制达标区建设方案》,通过对达标区范围内的各类噪声源登记监测,当年建成30%噪声达标区,到1998年建成70%噪声达标区。1999年开始,加大对中考、高考期间噪声排放监理力度,保证考生有安静的应试环境。
 
      4.排污费征收。根据国务院《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所规定的方针政策、收费范围、征收标准、财务制度和使用原则,1986年县环境保护办公室共征收县直和市直企业超标排污费4.84万元。1989年,县排污收费站成立,对市、县属42家企业单位共征收超标排污费28万元。1990年,扩大到全县170个企业,共征收超标排污费41万元。1991年起,征收范围扩大到水、气、噪声超标排污费,共征收56万元。此后每年的排污收费征收范围及数额逐年扩大。1999年开始,对固体废物及放射性污染征收排污费。至2008年底,征收范围扩大到全县所有企事业单位,共对6230余家企事业单位征收排污费,累计征收排污费及罚款3874.7多万元。
 
      5.“三同时”制度。 环境管理执行“三同时”制度始于1978年。1989年,先后对县乙炔气厂、有机化工厂、裴刘农化厂和建阳棉织厂等4个企业的项目建设,坚持按“三同时”要求落实治污措施,投资总额达229万元。1990年,实施“三同时”建设项目7个,执行率达71%。2000年起,执行率达100%。1986~2008年,全县共有2500多个项目建设执行了“三同时”制度。
 
      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989年起,执行法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将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调查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状况,评估建设项目污染物种类、数量,预测其排放方式、扩散范围、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中的环保措施提出建议或对策,最后一并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1990年起,由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全县中小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997年起,全县环保审批率达100%。2002年,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更名为县蓝天环境科学研究所,并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成为全县环评工作主要机构。1986~2008年,环保部门共审批中小型环境影响项目5665项,否决污染严重、难以治理的项目30多个。
 
      7.环境信访及污染事故的处理。1997年,出台《建湖县环境污染事故纠纷调查处理程序》、《建湖县环境信访规定》等文件,专门成立环保信访处理领导小组。2003年,制订《建湖县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方案》,12369举报电话24小时开通,实行首问负责制、外出执法跟踪管理制,并采取及早防范、控制源头、提前介入等方法,减少污染矛盾发生,信访量得到抑制。1997~2008年,接待来电2185次,来访437人次,处理来信334件,信访结案率达100%。
 
      四、科研
 
      1.科研机构。1990年,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成立,与环境监测站合署办公。2002年,站、所分开,各自独立建制。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更名为县蓝天环境科学研究所。
 
      2.科研项目课题。1985~1986年,完成省级研究课题《建湖县工业污染源调查与评价报告》。1986年12月,召开生态县规划咨询会,讨论如何利用生态经常学原理来指导全县生态农业建设。1987年,建湖县酒厂《酒精废液罐式厌氧发酵及沼气发电等综合利用》课题列入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89~1990年,完成《建湖县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评价及其对策研究》,分别对全县县直和乡镇工业污染源的来源、种类、排放、危害、治理及效益作了详细分析,并提出污染源控制对策。2001年,县环境监测站编制《1996~2000年环境质量报告书》。2006年,县环境监测站编制的《2001~2005年环境质量报告书》获盐城市环境质量报告书评比二等奖。1989~2008年,县环境监测站承担环境监测年鉴的编写工作。2002~2008年,县蓝天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全县绝大部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编制工作。
 
      五、宣传
 
      1.社会宣传。主题日宣传活动。从1986年起,每年围绕“5·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举办内容丰富的主题日宣传活动,从5月下旬至6月下旬通过组织环保知识竞赛、文艺晚会和环境咨询一条街等活动大力做好环保宣传工作。森达集团董事长朱相桂被授予2005年“江苏省环保形象大使”称号。
 
      “四进”宣传活动。2004年,在县级媒体上公开全县76家企业环境信息行为。2004~2005年,开展环保进社区、进企业、进村镇、进学校的“四进”活动,建成一批省、市、县级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环境友好企业。
 
      专题培训。1986年以来,通过举办讲座和培训形式,对厂矿企业干部职工和科技人员进行环保知识培训。2003年以来,每年邀请专家开办生态知识讲座,强化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年均培训上万人次。
 
      广播电视宣传。1996年,在县电视台开设“乡镇长谈环保”专栏。1997年,与团县委、教育局联合开展“保护蓝天碧水”志愿者行动。1998年,县淮剧团创作环保题材淮戏《今夜月更明》获市法制宣传剧本二等奖,并入选省普法文艺调演节目;与县妇联联合开展以“妇女、家园、环境”为主题的宣教活动,培训妇女骨干近200人。2000年,在县广播电台开设“同一片蓝天”节目,录制和播放环保新闻、专题片,每周一播;在电视台设立“环保之声”专栏,每月1期。2005年,县环保局和县淮剧团联合举办以“畅想绿色”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是年5月24日,与省电视台《零距离》节目组合作,在县职教中心举行“走进绿色”大型广场文艺演出。
 
      2.学校环境教育。90年代初,从最初的一、两所学校开展课外环保兴趣小组活动,逐步向所有学校渗透扩展。1994年,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省百万中小学生环保宣传和作文竞赛等系列活动,高作镇唐界初中学生姚海艳的《水乡之“水”》、县中学生韩翔的《我的小鸟》和吴一兵的《绿色银行存款记》等3篇作文获一等奖。全县中小学乃至幼儿园都已将环境保护列为教育内容之一,并积极进行“绿色学校”创建活动。2007年,建立中小学环境教育基地,县实验小学建成国家级“绿色学校”。至2008年,有8所学校建成省级“绿色学校”,26所学校和幼儿园分别建成市级“绿色学校”和市级“绿色幼儿园”。
 
      六、执法
 
      1986年,县政府对县豆制品厂的废水、县无线电标准件厂的噪声、县电镀厂的电镀废水等实行限期治理。1994年,对19个污染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对县农药厂、县光明印绸厂不执行“三同时”和云梦池浴室烟尘超标等3个企业责令停产并进行处罚,对5家企业实施限期治理,上冈染化总厂一分厂被责令搬迁,县针织内衣厂等10个企业被责令限期整改。
 
      1995~1996年,县人大、县政府联合发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环境执法检查。1998年,依法否决5个重污染、难治理项目,环保审批率达100%。1999~2000年,对全县170家企业排污口进行规范化整治。
 
      2003年起,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等部委局《关于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县发改委、经贸委、监察局、环保局、工商局、安监局、司法局7个部门联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2004年,在严肃查处市挂牌督办的38家违法企业基础上,确定114家县挂牌督办企业。2005年,组织对全县700余家企业实施拉网式检查,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企业进行立案查处,建立重点污染源、固体废弃物、放射源管理台账,禁止在集中饮用水源地和通榆河保护区内新上污染项目。2007~2008年,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企业进行立案查处,对全县43家小化工企业分4批予以关停取缔。
 
      1986~2008年,全县共立案查处987家企业,其中对237家企业实施行政处罚,对209家企业实施限期整改,对117家企业实施限期治理,对147家企业实施关停取缔,对28家企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节 生态建设
 
      一、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县建设
 
      2001年3月,启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2002年6月,建湖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列为第七批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2005年8月,省环保厅对建湖县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组织调研,10月国家环保总局验收组对建湖县生态示范区建设情况进行考核验收,确认建湖已达到国家考核验收标准。2006年3月,建湖县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第四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2002年10月,县委、县政府委托南京农业大学区域农业研究所编制《建湖县生态县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03年12月,该《规划》通过省环保厅组织的专家评审,2004年5月县第十五届人大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办、县政府办、县环保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各乡镇相应成立组织和协调机构。根据省发改委、环保厅《关于加快制订生态市、县规划的通知》和省环保厅关于《生态市、县(市、区)建设规划编制(修编)工作的指导意见》,县政府于2006年7月委托原编制单位对《规划》进行修编。2007年9月,《规划》(修编稿)通过省环保厅组织的专家评审。2008年3月,经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批准,并正式实施。
 
      《规划》以2005年为基准年,提出到2015年全县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对生态型农业、生态型工业、生态型第三产业、生态型旅游业、水生态开发与保护、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化建设作了全面规划;提出通过10年努力,把建湖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三产协调、经济发达、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文明进步、高标准的国家级生态县;到2015年,全县经济总量、综合竞争力达到全囯较发达县市水平,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具有较强技术与产品创新能力的绿色产业体系;力争2014年提前达到生态县建设各项指标。《规划》共设计69个重点工程项目,投资总量预计46.38亿元。
为推进生态县建设,县政府先后印发《建湖县十大类重点生态工程项目2007年度建设任务考核办法》和《建湖县十大类重点生态工程项目2008年度建设任务考核办法》,县监察局、环保局印发《2008年度生态县建设专项效能监察工作实施意见》,建立生态县建设行政效能责任追究制度。
 
      1.产业结构调整。“七五”期末,建湖由典型的农业县转变为以工业为主体的县份,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二、一、三”次序。“九五”期末,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次序向“二、三、一”转变。“十五”期间是建县以来经济结构调整成果最显著的时期。农业上积极转变传统的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肥等多元结构转变,推广无公害绿色蔬果生产、高效链式生态养殖、立体种植、草牧种养模式。工业上立足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传统产业、产品的升级改造,以鞋业、机械、电子节能灯等支柱产业作支撑,形成以石油机械、节能灯具、皮鞋及鞋材为主导的工业经济体系。至2008年,生态休闲旅游、房地产和现代物流业为主的现代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2.生态农业建设。围绕沿荡特水、沿岗特经、内圩畜禽三大特色区域,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创建绿色食品品牌。到2008年底,全县共建成粮油、畜禽、水产、蔬菜园艺等无公害产品基地42个,面积达3.3万公顷。近湖、建阳、蒋营、沿河等8个镇建成无公害优质大米生产基地,上冈、冈东等4个镇建成无公害专用小麦生产基地、蔬菜基地,恒济镇发展成为“藕乡”,庆丰镇建成“菇业之乡”。一批农产品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上冈镇南庄村以炕孵工程为纽带建成千亩(66.67公顷)免施化肥增产增效生态复合种植模式示范区,通过市级循环经济试点验收。2008年,农用地膜回收率达94.28%,规模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处理率达100%、资源化率达53.5%。
 
      3.生态林业建设。2001年起,启动建设生态防护林及高标准农田林网、绿色通道、庭院经济林园和城镇绿化建设四大工程,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至2008年,全县营造成以意杨为主,其他树种为辅的优质生态防护林带,造林面积1.82万公顷,林木覆盖率达14.8%。
 
      4.生态工业建设。1986年起,走科技效益型发展之路,重点实施清洁生产推广工程、废物回收利用工程、工业污染集中控制工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逐步实现工业污染防治的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的有效转变,实现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的目标。2004年12月,编制《建湖县循环经济规划》,实施森达环保热电、裕安公司医疗器械及美容美化产品等150多个投资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生态优势转化为建湖工业经济的竞争优势。克胜集团等5家企业获得省“清洁文明生产乡镇企业”称号,江苏信得石油机械公司等5家企业率先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森达热电按照循环经济再使用、再循环、减量化的原则,减少能源消耗,把粉煤灰等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克胜集团推广先进的生产工艺,强化污染治理,向绿色精细化工转型,建成300吨低毒低残留农药生产线。东华纺织公司加大技改投入,更新精梳设备,利用天然彩棉纺纱,减少污染,打造纱线生态品牌。至2008年底,全县有20家企业通过省级清洁生产审核。
 
      5.生态旅游建设。规划开发省级风景名胜区——九龙口风景旅游区,将产业化旅游观光、生态农业观光、古文化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娱乐融为一体,展示苏北浓郁水乡风情,分三期建成小镇旅游服务、湖滨度假娱乐、水上休闲观光和湿地生态教育四大功能区。2001年,启动首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到2005年,投入1200万元,完成龙珠岛的扩建、绿化工作,对九龙口核心区的9条骨干河道进行疏浚清淤、退田还湖,对湖荡芦苇进行更新、补植和修复。
 
      6.“环境优美镇”建设。 1996年11月,确定颜单镇为“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示范镇”创建试点,2001年12月获省环委会命名。2002年12月,上冈镇开始申请创建市级“环境优美镇”,2005年通过验收并授牌。此后,蒋营、恒济、沿河、高作等镇均先后通过验收。2006年,蒋营镇申报创建省级“环境优美镇”。2007年,近湖镇启动国家级“环境优美镇”创建工作,2008年,创建规划通过省环保厅组织的专家评审,经县政府批准后正式实施。
 
      7.生态城镇建设。2001年起,通过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群众参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县城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镇管理日益规范,现代化的城市规模、园林式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通过对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源和通榆河水污染防治区污染源专项整治,在地面水厂取水口及各泵点建立水源防护标志牌,建立水源监测防护网络和饮用水源预警应对机制,对影响水源水质的上游5个镇一律禁上化工项目。2007年,除保留8家较大的化工企业外,关停其他所有小型化工企业。通榆河水污染防治区禁止一切水污染项目,所有营运船只安装油污防治装置。
 
      8.生态村建设。创建工作起步于80年代中期,全县确定58个生态试点村,推广立体化、循环型等6个生态生产模式,取得初步成功。进入90年代,生态村创建层次提高。1994~2000年,建成庆丰镇董徐村、荡中乡跃进村2个省级生态建设示范村和3个省级百佳生态村。2001~2008年,先后建成4个省级百佳生态村、3个省级生态村和12个市级生态村。
 
      二、“绿色建湖”建设
 
      2007年12月,盐城市委、市政府作出大干三年建设“绿色盐城”的战略部署。2008年1月5日,县召开“绿色建湖”建设动员大会,全面启动“绿色建湖”建设,把“绿色建湖”建设作为“十一五”后三年农业工作的1号工程,高起点谋划、高强度推进。按照森林覆盖率年增长2.5个百分点要求,编制《“绿色建湖”建设总体规划》,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绿色建湖”建设的意见》。县成立“绿色建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宣传组和督查组,具体负责“绿色建湖”建设的协调、宣传、督查等工作。
     
      2008年,全县共栽植苗木400万株,新建完善绿色通道523千米,新建农业林网1.28万公顷,营造成林1690公顷,折实造林3615公顷,苗木平均成活率达85.7%,其中盐徐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工程、颜单镇七里村围村林、建阳镇新建硬质路绿色通道、建宝公路绿色通道等重点工程苗木成活率达94.2%。8月,为加强对苗木的管护,县农林局会同县公安局、工商局、交通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林木管理的通告》,取得明显成效。经市政府年终考核,建湖农村绿化列全市第一名,综合排名全市第二。
 
      1.县城绿化。2008年,通过公开招标,择优选取施工队伍,严格按图施工,先后实施完成丰收路(秀夫路至建宝线段)道路绿化、建宝线景观绿化带二期工程、20千米景观林、高速入口建宝线两侧景观、人民路(冠华路到原大桥段)景观改造、双湖公园一期前期准备工作、湖中南路(镇南路至唐桥路段)道路绿化等工程,并对镇西路、湖中南路、建宝线道路绿化和高速入口建宝线两侧景观绿地进行补植。年底,新增绿地约50公顷,栽植各类乔木约3.91万株,满植小灌木约340万株,县城绿化率达35.4%。县绿化管理所及时安排专业人员指导督促东方华庭、世纪鑫城、万嘉时代广场、秀夫苑小区、金色家园、达源花苑等小区的庭院绿化工作,全年新增庭院绿地1.8万多平方米。
 
      2.村镇绿化。将绿化纳入小城镇总体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制订完善城乡一体绿地系统规划,明确小城镇绿化用地、布局和近期建设重点。2008年,近湖、庆丰、上冈、建阳等6个重点镇的小城镇绿化已取得初步成效。按照渠边各栽植1行,生产沟、小圩堤各栽植2行,主林带各栽植3行的“123”标准,坚持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原则,采取林权拍卖或树随田走等办法,加大农田林网栽植力度。是年,林网控制率达100%,其中一、二级林网控制率达85%。规模园艺基地建设成果显著,建湖(昆山)现代园艺示范区新建67公顷采摘园,近湖镇新建67公顷珍稀植物园,上冈镇新建67公顷葡萄园,芦沟、恒济等镇新建33公顷规模园艺基地,草堰口食用菌基地新增林菌套种面积67公顷,栽植各类苗木2万多株。按照户平均植树20株,村庄绿化率达35%的要求,完成村庄绿化及四旁植树150万株;按照每个镇1个围村林和3个新农村林业示范村建设要求,建成15个围村林和45个新农村林业示范村。乡镇圩堤绿化面积50多公顷,戛粮河圩堤新增绿化面积13公顷,共栽植意杨8400株,苗木最高3.5米以上,塘距4×4米;通榆河圩堤绿化工程共栽植意杨2200棵,苗木最高4米以上,塘距4×5米。
 
      3.道路绿化。2008年,为营造“建一条路、造一片林、绘一幅画、成一路景”的人文景观环境理念,全面启动实施绿色通道建设。按照高速公路两侧各30米以上、国省道两侧各20米以上、县镇道两侧各15米以上、通村硬质路两侧各5米以上的标准,在国省干线15千米、县道6千米、乡村道310千米,合计全长331千米的境内道路上开挖隔水沟,整理土地,抬高林基,实施植树造林。是年,全县共开挖隔水沟单侧长度504.7千米、土方210万立方米,造林总长度达206.4千米。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