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备份栏目 > 建湖续志 > 正文

《建湖县志(1986~2008)》第一卷 区位 环境 人口:第二章 自然环境

发布日期:2011/10/17 15:03:41  阅读:4964  【字体:
 
 
第二章 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质 地貌 
 
      一、地质
 
      1.地质构造。县境地处苏北里下河拗陷带。此地质构造是在震旦系到中生界三迭系海相、陆相交替沉积的基础上,又发生燕山运动的断拗,并一直延续到现代,促使苏北平原的地质构造产生许多北东方向的断裂和褶皱。在此作用下,因沉陷幅度大小不一,平原北部为盐阜拗陷,南部为东台拗陷,两拗陷间为建湖隆起带。此带在北纬33°10′~33°25′之间。县境以串场河为界,分东西两部分,东部属海滨平原,西部属江淮平原。
 
      2.地层属性。地层为第四纪覆盖层,岩性为松散粘土、砂质粘土。地耐力为12吨/平方米~14吨/平方米。县域第四纪沉积层及其承载力,根据钻孔资料,自地面向下大致为:
 
      亚粘土层:黄色,厚1米~3米,承载力12吨/平方米~16吨/平方米,上部有0.5米厚的耕植土。
 
       粘土层:褐色,黄褐色,有少量铁锰结核,厚2米~6米,承载力16吨/平方米~20吨/平方米。
 
      粉砂层:黄褐色,顶板埋深10米~20米,厚3米~14米,属中密~密实状态,承载力16吨/平方米~22吨/平方米,为良好的工程地质层。
 
      县境草堰口至大团口一线以西,为古泻湖堆积平原,占全境土地的大部分。由地面向下1.5米左右,每每发现贝壳残骸堆积,呈白色粉粒状,厚度2厘米~3厘米不等。古泻湖堆积平原潜水线深亚区为全新世砂土。亚粘土类夹沙含水层,厚约20米~30米,潜水埋藏深度小于1,涌水量0.01升/秒~0.08升/秒,水温15℃~17℃,地下水为西东流向。下中更新世流砂承压含水组,与粘土互层分布,含水层顶板埋藏深度为140米左右,水质好,水量大。串场河以东地区为冲积平原,中下更新统属海相沉积层,含有海相瓣腮类化石;上更新层属滨海相沉积,为浅灰、灰色亚粘土及粉夹灰色粘土;全新统亦为滨海相沉积,为棕黄色、褐黄色亚粘土夹淤泥。
 
      二、地貌
 
      1.陆地成因。约在五六千年前,县境为黄海的一个浅水海湾。其上河在逐渐隆升为陆地的过程中,下河区仍继续沉陷。其时,古淮河口还在今淮安市以西。淮河是一条清澈而狭窄的河道,水动力较小,携带的泥沙量不多,沉积不明显。全新统后期,气温回升,河水又复上升,海岸向西后退,为第四纪最后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海侵,海浪直扑西部山麓附近,现今苏北平原当时成为一个宽广的海湾。后由于淮河和长江三角洲不断向东推进,海湾退缩,同时东西又受海浪横向冲击,长江与黄河、淮河输往海中的泥沙经海流再搬运,在下河区的东缘海底缓坡上,即现在的老204国道(范公堤)位置上,淮河南岸沙嘴和长江北岸的沙嘴间,形成一南北走向的弧形脊状沙堤。随着沙堤的成长,和南北冲击扇连接在一起,构成四周封闭而中部凹陷的地形,使这片残留的海湾成为泻湖。其后,由于长江、淮河大量泥沙沉积,逐渐形成现在的里下河平原。分布在县境的九里荡、沙村荡等,就是古代泻湖的遗迹。
 
      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如农田水利和堤防设施建设等,加速泻湖淡化、河流和湖荡沉积以及土壤脱盐过程,对境内平原的形成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里下河平原四周高而中间低。县境即平原的一腹部洼地,是里下河三大洼的下洼,由此向外趋向盆地边缘,地面逐渐升高,到里运河、新通扬运河、串场河沿岸平原的周边地面真高在3.5米以上。全境地面真高大部在2米以下,比邻县低0.4米~1米不等。
 
      2.地貌分类。县境整个地势平坦低洼,由于东北沿冈一线和西部走马沟两岸略高,地形剖面呈马鞍形。根据地形地貌,县境大致分为5个类型区:
 
      沿冈地区。县境东部为古海岸线。距今4500年前,长江江流夹带泥沙向东北海底沉积,逐渐形成3条南北走向的沙脉,其后湮为平田。地势高于西部,平均地面真高2米以上。
 
      沿海区(又称沿海垦区)。沿冈以东,明代尚为浅海,明中叶以后逐渐淤积成滩涂;明代后期和清代辟为盐灶。民国初年,废灶兴垦,始辟为农田。平均地面真高1.6米左右。
 
      中部低平田区。沿冈以西,东西塘河两岸,古为沼泽地带,有若干湖荡分布其间;其后,湖荡逐渐湮为平野,地势低洼,地面真高在1.3米~1.9米,最低的只有0.7米。
 
      西部高平田区。走马沟两岸是县境西部的隆起地区,地面真高在2.2米左右,习称“西高脊”,又谓“西高田”。
 
      沿荡区。县境西和西南沿荡地区,原为荡滩地,地面真高1米左右。
 
第二节 气候 物候
 
      一、气候
 
      1.四季气候
 
      春季(3~5月):天气多变,乍冷乍暖,多大风、连阴雨天气。平均气温13.8℃,月际之间递增明显,均达5.5℃以上,日际变幅更为突出,时而跳跃式上升,时而急剧下降。平均降水量为174.1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8.0%。1986年以来,最长的连阴雨达12天,出现在1989年。
 
      夏季(6~8月):天气炎热,雨水集中,多台风暴雨。天气炎热,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高温日数主要集中在7~8月,连续高温日数最长达11天,出现在1994年7月。降水集中,平均降水量达538.5毫米,占年降水量的55.6%,其中梅雨是最常见的连阴雨天气。夏季也是台风、暴雨之季,季风气候明显,盛行东南风。
 
      秋季(9~11月):天气日渐回凉。平均气温为16.5℃,其中10月、11月,月平均气温下降幅度明显,分别达5.5℃和6.7℃。降水明显减少,平均降水量164.3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7.0%,主要降水集中在9月份。秋季连续4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多在9月和10月上半月,平均每年一遇。深秋之时,常是秋高气爽,晴空万里。
 
      冬季(12月~次年2月):天气寒冷少雨,寒潮时有入侵。入冬后,县境受强大的冷空气团控制,季风气候明显,多偏北风,天气寒冷。平均气温3.0℃,12月~次年2月各月平均最低气温分别为0.3℃,-1.7℃,-0.2℃。降水较少,平均降水量92.2毫米,仅占年总降水量的9.5%。
 
      2.气象要素
 
      日照 年均日照时数为2171.7小时,年均日照率为49%。日照时数最多年份达2455.7小时,年日照率达55%,出现在1995年;日照时数最少年份仅为1927.0小时,年日照率44%,出现在1989年。5月份平均日照时数为214.7小时,为全年最多月;1月份平均日照时数为148.9小时,为全年最少月。年辐射总量为116.5千卡/平方厘米,太阳能资源丰富,全年以8月份为最大,12月份为最小。
 
      气温 年均气温为14.8℃,年际变化较大。最高年份达15.8℃(2007年),最低年份只有14.0℃(1986年)。1月份平均气温1.6℃,7月份平均气温27.0℃,年较差为25.4℃。极端最高气温为37.9℃,出现在2004年7月22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3.1℃,出现在1990年2月1日。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为3.8天,无霜期为207天。
 
      地温 年均地表温度为17.3℃,最高年份达18.7℃(1994年),最低年份16.4℃(1991年)。极端最高地温为68.9℃,出现在1994年7月9日;极端最低地温为-19.5℃,出现在1990年2月1日。
 
      降水量 年均降水量为969.1毫米,年际变化很大。最多年份为1991年,达1658.4毫米;最少年份为2004年,只有459.7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占年降水量的63.6%,冬季雨水最少。全年≥0.1毫米的雨日平均为100天。
 
      蒸发量 年均蒸发量为1383.9毫米。蒸发量最高的月份是6月,平均为176.4毫米;蒸发量最低的月份是1月,平均为41.9毫米。
 
       风力 境内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冬季,常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多偏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多东南风;每年7~10月上半月,时有台风入境。县境年均风速2.9米/秒,其中以3、4月为最大,平均风速为3.3米/秒;10月最小,平均风速为2.4米/秒。全年风向以东南风最多,年风向频率达17%,西风最少,年风向频率只有6%。以1月、4月、7月、10月代表冬、春、夏、秋四季,冬季(1月)平均风速为2.7米/秒,盛行北风,风向频率达21%,西南风最少,风向频率只有5%;春季(4月)平均风速为3.3米/秒,盛行东南风,风向频率达21%,西风最少,风向频率只有5%;夏季(7月)平均风速为2.9米/秒,盛行东南风、南风,风向频率均达21%,西北风最少,风向频率只有4%;秋季(10月)平均风速为2.4米/秒,盛行北风,风向频率达19%,西南风最少,风向频率只有5%。瞬时风速达8级(≥17.0米/秒)称为大风,年平均大风日数为6天,最多的2000年达12天,最少的1987年、1995年只有1天。
 
      在全球气候异常的大背景下,1986年以来,境内气候特征表现为:气温升高,暖冬现象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灾害性天气)增多,造成的损失增大。与1960~1985年相比,年均气温升高0.6℃,其中冬季平均气温升高1.1℃。年平均降水量减少30.7毫米,但旱涝灾害明显多而重,1986~2008年中4年旱年、5年大旱年,7年为涝年、4年特大洪涝年,而1960~1985年中旱涝年分别为6年、7年,且程度相对较轻。龙卷风出现频率增高,4~5年一遇变为3年一遇。年均日照时数减少47.8小时,年均蒸发量增加34.2毫米。
 
      二、物候
 
      千百年来,境内人民积累了利用动植物物候现象来观测、预测天气和气温变化情况的经验。1986年前,县气象局曾观测鹭天鸟、蟾蜍(癞蛤蟆)和柳树、韭菜发芽等动植物的物候来预测早春天气回暖的早迟,为农业生产服务。随着气象现代化观测手段的不断提高,1986年以后,这项工作已停止。境内民间流传的部分俗语和农谚常常包含有物候观察的内容。比如,“杨柳萌芽早,初春温度高。”“燕子低飞兆风雨。”“蛙声清脆雨转晴。”“霜重见晴天。”
 
第三节 土地资源
 
      一、土地面积
 
      1984年9月,成立建湖县土地资源调查办公室。1987年7月,第一次摸清全县土地资源家底,得出土地总面积为115441公顷,比历史上沿用的111100公顷多出4341公顷,沿荡农业区增幅最大,沿海农业区次之。其中耕地72969.60公顷,比1985年统计上报的61013公顷增加19.59%;园地1105.60公顷;林地128.70公顷;牧草地78.40公顷;居民及工矿用地12415公顷;交通用地2627.20公顷;水域25625.70公顷;未利用地490.80公顷。
1993年初,县国土部门在1987年土地利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调查,进一步查清全县土地资源。县境土地总面积116177.40公顷,其中耕地69662.90公顷,园地2022.20公顷,林地542.30公顷,牧草地78.40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3134.90公顷,交通用地2773.40公顷,水域27429.50公顷,未利用地533.80公顷。
2003年,根据省、市国土部门的要求,对全县土地资源进行补测修正。结果为: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16004.60公顷,其中耕地64829.50公顷,园地3274.70公顷,林地603.80公顷,牧草地74.10公顷,其它农用地10554.10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4375.5公顷,交通用地1009.2公顷,水利设施用地3276.2公顷,河流水面11074.5公顷,湖泊水面627.2公顷,苇地4486公顷,滩涂1272.4公顷,未利用地547.4公顷。
 
      二、土壤种类与分布
 
      根据1985年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境内土壤分为4个大土类、7个亚类、12个土属。
 
      土类 境内土壤分为水稻土、盐土、潮土、沼泽土4个大土类。
 
      水稻土。在长期淹水种稻和脱水耕种的过程中,熟化而成。
 
      盐土。长期受海水浸渍,在滨海盐渍母质盐生植被下形成。
 
      潮土。受地下水影响和旱耕熟化作用而形成。
 
      沼泽土。地表终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水分长期呈饱和状态,还原性较强,有机质得不到充分分解,以泥炭和腐殖质在土壤中积累,同时进行还原状态下的离铁潜育过程。
 
      亚类 境内土壤共分为7个亚类。水稻土土类中划分4个亚类,即渗育性水稻土亚类、潴育性水稻土亚类、脱潜性水稻土亚类和潜育性水稻土亚类。盐土土类中有潮盐土亚类,潮土土类中有灰潮土亚类,沼泽土土类中有腐泥沼泽土亚类。
 
      渗育性水稻土。土体发育处于水稻土的初期阶段,为年轻的水稻土类型,潴育层和犁底层发育不明显。境内此亚类主要分布在串场河以东地区和县境西北部。
 
      潴育性水稻土。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形成,上体发育完全,犁底层和潴育层明显,渗育层有锈色斑纹,下为潴育形成的淀积层,多由湖积平原地势高的稻麦两熟田发育而成。境内此亚类主要分布在西高田区和内圩地区。
 
      脱潜性水稻土。所处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土壤长期处于潜育状态。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和沤改旱,已摆脱潜育环境原潜育层下移,基本无亚铁反映,但仍有潜育的遗迹。土体干湿交替作用不太明显,脱潜发育稍差,沤改旱后大多发育成此亚类。境内此亚类主要分布在中部低洼田区和沿荡内圩地区。
 
      潜育性水稻土。地下水位一般在30~50厘米与灌溉水相连,发育很差,土体没有明显的干湿交替过程,常处在积水潜育的情况下,没有渗育层的发育,渗育层部位高,在犁底层以下即已出现。此类土壤由柴滩开垦种植水稻而形成,境内主要分布在沿荡外圩地区。
 
      潮盐土。滨海盐土经长期旱耕熟化和自然淋洗,向潮土方向演变的一种过渡土类型,处于脱盐阶段,1米深土体全盐含量小于0.2%,具有较好的耕作层和较厚的心土层,理化性状较自然土壤有较大变化,但土体和地下水均含有一定盐分。境内潮盐土主要分布在串场河以东地区。
 
      灰潮土。发育于江淮冲积物经海浪作用堆积的古沙堤上,在旱耕熟化过程中,曾伴有石灰淋溶过程,上层石灰含量逐渐减少,剖面构形与盐土相似。境内灰潮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岗地区。
 
      腐泥沼泽土。未垦植的自然土壤,多系芦苇滩,有草渣层。境内西南柴滩均属此亚类。
 
      土属 土属主要根据成土母质的类型、属性和地貌、水文条件等区域性因素划分。县内土壤共分为壤质盐性土、油泥土、红沙土、淀浆土、缠泥土、勤泥土、乌泥土、覆盖勤泥土、烘泥土、草渣土、岗沙土、壤性潮盐土12个土属。
 
      三、湿地
 
      县境西部和南部濒临射阳湖,西部由建港沟河口向南经马荡、沙庄到射阳湖镇,沿线长26千米,南部由射阳湖镇向东经九里、黄土沟到盐河的西河口,沿线长14千米,是一片湖荡湿地,总面积141.30平方千米,其中芦苇滩地126.56平方千米,浅水湖泊7.68平方千米,滩内沟河6.57平方千米,水产品和水禽资源丰富。尤其在蒋营镇小沙庄境内,湖荡中有蚬河、莫河、林上河、钱沟河、安丰河、新舍河、溪河、涧河、城河9条沟河汇于一岛(龙珠岛),形成“九龙戏珠”的奇丽景观。参见第十九章第七节《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
 
第四节 水资源
 
      县境一般年份雨量充沛,加之地势低洼,水面积比例大,水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水资源在时段及地区的分配上不尽均匀,丰水年和汛期的地表径流以及大量客水因无拦蓄调节措施,全部废泄入海。在干旱年份和高用水季节,供水需外来水量补给。江都站虽为里下河地区开辟了可靠的补给水源,但由于建湖地处下游受益不显著。1986年以来,水环境污染加剧,水质状况亦不容乐观。
 
      水资源分区 按全省水资源区划,县境分属里下河腹部区和斗北区。通榆河以西属里下河腹部区。这部分圩区又以西塘河为界划为两个片,西塘河以东称圩区东片,水面积为71.98平方千米;西塘河以西称圩区西片,水面积为84.22平方千米(不含荡滩)。通榆河以东属于斗北区垦区片,水面积为14.80平方千米。
 
      地表水资源 境内地表水资源源于大气降水,河川径流由大气降水在地表汇流形成。县境雨量充沛,但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比值为3.61∶1。1986~2008年,县域平均径流深260.8毫米,径流系数0.26,径流量2.97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是指赋存于新生代第四系松散层的岩土空隙中的饱和重力水。县境浅层地下水矿化度M<2mg/L的淡水面积为612平方千米,可适当开采利用2mg/L≤M≤5mg/L的半咸水面积为496平方千米,其余面积为不能开采利用的M>5mg/L的咸水。境内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量为1.04亿立方米,其中淡水资源量为5173.9万立方米。
 
      水资源总量 境内水资源总量为地表水资源量(地表径流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之和减去重复计算量。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淡水(M<2mg/L)量为5173.9万立方米,作为资源量参加水资源总量计算,半咸水和咸水不能作为资源。据此,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49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442.3立方米,每公顷平均5824.5立方米。
 
19862008年建湖县不同年型水资源总量
 表1-1
项目分区(片)
多年平均
丰水年(P=20%)
平水年(P=50%)
枯水年(P=75%)
特枯水年(P=95%)
垦区片(万立方米)
2535.60
3751.60
2052.00
1167.60
-33.60
圩区东片(万立方米)
16998.80
24778.30
14019.40
8355.90
702.10
圩区西片(万立方米)
15389.90
21913.50
13059.10
8328.60
1958.30
全  县(万立方米)
34924.30
50443.40
29130.50
17852.10
2626.80
占有量
人均(立方米/人)
442.30
638.80
368.90
226.10
33.30
公顷平均(立方米/公顷)
5824.50
8412.00
4858.50
2977.50
438.00
 
      外来水量 县内无引水工程,但当抽调河网水源和下游开闸或用水时,势必有上游水量进入。其外来水量按水文巡测资料推算:平水年(P=50%)外来水量为2.99亿立方米;枯水年(P=75%)外来水量为3.57亿立方米;特枯年(P=95%)外来水量为4.06亿立方米。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里下河地区水资源调控能力得到增强,特别是宝应翻水站等工程的投入运行对县防洪防旱意义重大,汛期可减少上游客水流量,减轻防洪压力;旱年可以增加上游来水量以缓解本地旱情。
 
      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 在完成各种不同年型用水量和可利用水资源量(供水量)计算的基础上,为分析现状条件下各种年型水资源供需余缺情况,以河网蓄水量为载体进行分区(片)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结果得知:县平水年(P=50%)废泄水6852.1万立方米;枯水年(P=75%)废泄水2350.3万立方米、缺水5056.8万立方米;特枯年(P=95%)缺水8320.8万立方米。
 
      塘荡 县境原为古泻湖的一部分,由于古长江、古淮河水流长期挟带大量泥沙淤积,加之古黄河经常泛滥,洪水过后沉积大量泥沙,填沟充壑,垫洼淤湖。地势较高的,逐步形成连片的草地、湖田、柴田、圩田,地势较低的潴为成群的湖荡和蛛网式的港汊。全县原有湖荡面积141.3平方千米。70年代起,沿荡地区大办农业,发展生产,开发湖荡滩。至1986年,共圈圩100.03平方千米,其中农业圩20个,共42.76平方千米,占已圈圩的43%;混合圩15个,共28.73平方千米,占已圈圩的29%;副业圈14个,共23.23平方千米,占已圈圩的23%;精养鱼池5个,共5.31平方千米,占已圈圩的5%。1988年,省水利厅批准同意县大溪河开发圈圩3个,共4.25平方千米;1994年,又批准蒋营镇圈圩15个,共8.3平方千米。
 
第五节 水  文
 
      境内河网密布,荡滩连片。低水期沟河串通,流向不定,丰水期关闸排涝,无封闭集水区,水系不清,水情复杂。1951年,成立建湖县水位站(后更名为建湖水文站),进行水文测报试验和分析研究工作。60年代起,建立新的水位和流量站。2008年底,境内有上冈水文站、黄土沟水文站、建湖水文站、永兴委托站和收成庄委托站,均采用水位和雨量自记化、测流缆道化、报汛信息自动化传输等作系统观测记载。
 
      境内水文试验研究从1971年开始,在建湖片进行水文巡测工作,设置闭合巡测线路,按河网水库巡测,对进出水量和河网蓄水变量,进行水平衡演算,提出建湖片降水产流和汇流分析成果,为规划治理提供水文依据。2002年起,在钟庄镇境内选择陶舍圩区,对进出水量、降水、蒸发以及农作物和水面养殖用水量进行实测,为里下河水网区供水计量、水平衡计算和各种不同作物单位用水量提供参考依据。
 
19862008年建湖县主要水文要素
 表1-2
项目
多年平均降水量(毫米)
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
多年平均外来水量(亿立方米)
多年平均水位(米)
县城最高水位(米)
出现年份
县城最低水位(米)
出现年份
数值
969.10
2.97
3.81
0.93
2.88
2003、2006
-0.51
1997
注:水位为废黄河口基面以上数据。
 
第六节 水  系
 
      县境地处淮河流域里下河腹部水系,主要由境内射阳河、黄沙港两大河流排水入海。由于地势平坦,沟河纵横,流向不定,射阳河、黄沙港两大水系在境内无明显分界。射阳河是里下河腹部地区排水入海的最大干河,西南起自射阳湖荡,向东北流经境内高作、宝塔,再经阜宁至射阳县海通镇入海,全长198千米,在境内从阎大尖到马泥沟长5.7千米。黄沙港原为垦区排水河道,属射阳河支流。1971年,拓浚西塘河南段(黄土沟至建湖县城段),并经建湖县城向东拓浚黄沙港至入海口。整治后,黄沙港成为里下河腹部排水干河之一,全长88.9千米。境内全长54.5千米,从黄土沟到东陈堡段南北流向长24.5千米,从东陈堡至黄沙堆段西东流向长30千米。
 
      境内骨干河道108条。南北流向的主要是蔷薇河、戛粮河、西塘河、东塘河、渔深河、串场河、通榆河;西东流向的主要是盐河、黄沙港、北塘河,上承兴化、宝应、楚州等地客水,内汇县境河沟之水,分别注入黄沙港、射阳河流入黄海,兼作灌溉、航运之用。主要支河有皮汊河、芦沟河、李夏沟、建港沟、马泥沟、太绪沟、西冈河、廖家沟等。
 
第七节 生物资源
 
      一、动物
 
      境内有兽类20多种,其中黄鼬(俗称黄鼠狼)是重要的兽皮动物,在控制老鼠数量和保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其他最常见的兽类有獐、草兔、刺猬、小家鼠、褐家鼠、蝙蝠等。
境内共有鸟类100多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有50多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的有5种:短尾信天翁、白鹳、黑鹳、白头鹤、白鹤。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的有20多种,常见的有8种:黄嘴白鹭、彩鹳、白额雁、大天鹅、小天鹅、灰鹤、白枕鹤、小青脚鹬。其中白鹳、白鹤、白枕鹤、小青脚鹬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最常见的鸟类有喜鹊、灰喜鹊、麻雀、野鸡、野鸭等。
 
      境内水生动物主要是鱼类。80年代初,县境野生水生动物品种繁多,如河鳗、河蟹、小银鱼、甲鱼、鳜鱼、河虾等各类水产品应有尽有。随着入海闸的不断完善,洄游性鱼类逐步减少,加之受工农业污染的影响,野生河鳗、河蟹、河豚、银鱼基本消失,野生甲鱼、鳜鱼、河虾也逐年减少。1986~1996年,分别从海门、启东等地采购天然蟹苗近万公斤,进行人工精养。80年代初,境内出现大批龙虾(克氏螯虾),当时很少食用,以后逐步成为一种廉价水产品。至90年代中期,渐成人们争相食用的美味,其身价亦随之大幅度提高。
 
      二、植物
 
      县境系平原水网地带,既有利于自然(水生、陆生)植物的繁殖和演变,又有利于自然界植物南、北方种属的交流,植物资源丰富,品类繁多,总计有1000多种。
 
      1.木本植物。乔木类:境内乔木可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两类。落叶乔木主要有:楝树,属楝科,木质优良。桑树,属桑科,叶卵圆形,是养蚕的上好饲料,枝干质坚韧,是制作车、船、农具的好材料。白果树,又名公孙树,银杏树科,叶片扇形,又如鸭脚,种子椭圆形,去外种皮即为白果。榆树,榆科,小枝叶,嫩叶可食,木质坚韧。乌桕,大戟科,叶菱形全缘,秋日叶变红,种子可榨制工业用油。常绿乔木主要有:黑松,松科,树皮灰黑色,粗厚,球果,叶绿。侧柏,又名扁柏,柏科,小枝扁平,鳞叶,绿色。冬青,冬青科,冬日红果绿叶。
 
      灌木类主要有:枸杞,又名狗奶树,茄科,多年生,落叶蔓生灌木,枝条弧垂或匍匐,多有刺,浆果红色。苦参,又名野槐树,豆科,落叶亚灌木,小枝绿色,茎叶有苦味,其叶液可杀死棉蚜虫。紫穗槐,豆科,落叶灌木,枝叶象槐树,夏季开紫色蝶形小花,秋天结褐色荚,嫩枝叶作绿肥,成熟枝条可编篮筐。蔷薇,蔷薇科,落叶灌木,枝细长,有皮刺,多生于圩堤,夏季开白色小花。
 
      柳藤类主要有:柳树,杨柳科,小枝柔韧,叶互生狭长,全缘,花无瓣,可扦插繁殖,生长快,易成活,遍及全县,杂种品名较多,有垂柳、旱柳、杞柳、河柳等,其枝条可编筐具。鸡藤子,缠绕灌木,多生于路旁草丛中,藤条可编织。紫藤,攀枝灌木,羽状复叶。
 
      2.草本植物。境内陆生草本植物科目繁多,主要有禾本科的马唐(又名熟草、牛筋草)、狗尾草、鹅冠草、牛鞭草、硬草。菊科的小蓟(又名七角菜)、马兰(又名歪歪菜,可食用)、马齿苋、弯曲碎米荠,唇形科的佛座(又名灯盏窝子)、雪见草,蓼科的齿果酸模(又名牛舌头棵子)、小藜(又名灰条菜),旋花科的小旋花(又名夫秧子),莎草科的香附子,伞形科的野胡萝卜、芹菜,锦葵科的苘麻(又名青麻)。草本藤蔓缠绕植物还有萝摩科的萝摩(又名野牙牙瓢);大麻科的律草(又名拉拉藤),茎叶有倒生小刺,乳白胶汁粘手。
 
      水生草本植物品类较多,主要有:禾本科的芦苇(又名芦柴),生长在湖、荡、沟、塘浅水滩上,用途很广,芤(又名茭草),牛的好饲料,稗草。莎草科的荸荠(又名地栗),长圆柱管形茎,绿色,地下有根球,多野生水田、水沟中,扁杆藨草(又名山莨)、萤蔺(又名牛屎关子)、直立藨草(又名三角关子)、碎米莎草(又名獐胖)。眼子菜科的马来眼子菜、细叶眼子菜、眼子菜。水鳖科的水鳖、苦草、水车前。轮藻科的狐尾藻、黑藻等等,是鱼蟹的好饲料。
 
      3.药材植物。境内药材植物主要有:车前(又名牛耳朵棵子),车前科,全草入药,种子利尿,止咳,叶片外敷治疖疮,去毒生肉。白茅(又名茅草),禾本科,根入药,利尿,清凉,止血。扁蓄(又名竹鞭菜),蓼科,全草入药,清火,利尿。地锦草,大戟科,治痢药草。益母草,唇形科,妇用治产后出血,亦止痛。菊科的菊芋(又名洋生姜),其块根是治糖尿病良药。艾,多年生草本,茎直立,花冠紫红色,气清香,据明万历《盐城县志》载,旧制盐城产艾叶作贡品,年交100斤。
 
      4.地被植物。境内地被植物主要有地衣植物、苔藓植物,其中水绵(青苔)在春、夏之际气温上升、雨水充沛时,生长较快;还有真菌植物,其中有的有毒,有的可食用,如蘑菇、平菇、木耳等。
 
第八节 自然灾害
 
      旱涝是境内主要的自然灾害。当年降水量比常年平均值偏多3成以上为大涝年,偏少3成以上则为大旱年。偏多或偏少3成到1.5成之间为涝年或旱年。偏多或偏少1.5成之内则为正常年。
 
      一、涝灾
 
      涝灾是境内频发的自然灾害。1986~2008年间,1986年、1987年、1990年、1993年、1996年、1998年、2005年为涝年;1991年、2003年、2006年、2007年为大涝之年,县城最高水位分别为2.78米、2.88米、2.88米、2.71米。
 
      1991年,建湖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袭击。6月中旬起,连降7次暴雨、大暴雨,县城降水量达856.1毫米,境内雨量观测站最大降雨量达1058.2毫米,超过常年全年降雨量。县城水位从6月14日起超过1.4米的警戒水位,7月6日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后一直持续到7月20日,上游地区的沿河、恒济、颜单等乡镇一直持续到7月23日。7月6日暴雨后,县城18小时水位猛增0.59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37米。7月8日,全县所有乡镇水位均超过历史最高水位。上游恒济乡最高水位达3.38米,超出历史最高水位0.63米。全县6.07万公顷农作物全部围水,破圩达20余个,鱼塘沉没100多个,受灾人口达35万人以上,倒塌房屋1500多间。沿河乡全境沉没,损失惨重。建湖被列为全省10个重灾县之一。7月9日,县委、县政府成立建湖县抢险抗灾指挥部,由县委书记、县长任指挥、副指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灾情、抢险、调度、救护、宣传、社会治安等6个小组。各乡镇也成立相应的组织,负责本地抢险抗灾工作。7月11日,县委、县政府发出《告全县八十万人民书》,号召全县干群与洪涝灾害决战到底。县委、县政府组织全县机关干部深入抗灾一线,分段包干,各部门打破常规,急事急办,一切服从抗灾。在坝头、闸口和圩堤上,每天投入劳力在20万人以上,最多时达35万人。全县累计加修圩堤948.5千米,加固闸、坝2259处,次高地做小圩572个,圩堤长达489.6千米。当灾情加重、险象环生时,全县为堵决口沉船500多条。抗灾物资严重短缺,灾区群众拿出旧衣服,抱出棉被,扛来门板、铺板以及准备建房用的木料,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踊跃捐赠柴油、煤炭、干粮等物资。沿荡5个乡镇主动将10个副业圩破圩滞洪,共滞蓄洪水6000万立方米以上。7月15日,县城水位达2.78米,超出历史最高水位0.42米。灾情发生后,国务院救灾工作组到建湖了解灾情,省长陈焕友率有关部门到建湖视察,现场会办抗灾救灾工作。徐州市、东海县、邳县、赣榆县、泗阳县、铜山县、新沂县以及山东省、河北省的部分市、县捐献的草包、麻袋、编织袋、煤炭、大米等救灾物资陆续运到,解了燃眉之急。经全县80万干群共同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这次洪涝灾害,全县失收农田1.36万公顷,减产3~5成的3000公顷,鱼塘沉没100多个,直接经济损失近7亿元。
 
      2003年,梅雨持续时间超过特大洪涝灾害的1965年和1991年。由于入梅早,出梅迟,梅汛集中,加之客水压境,7月13日县城水位高达2.88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10米。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领导全部深入一线,具体指导抗灾工作。这次洪涝灾害造成全县水产品、棉花大部绝收,水稻受灾面积3.2万公顷,加之工业、商业、服务业所受损失及基础设施毁损,全县损失达6.42亿元。
 
      2006年,进入夏插后,全县出现旱情,6月21日县城水位降至0.12米。6月30日夜,陡降暴雨、大暴雨,平均降雨量185毫米,恒济镇达304.3毫米。全境旱涝急转,一雨成灾,一夜成涝。县城水位24小时内由0.95米猛涨至1.96米。7月3日夜,全县普降暴雨,1个小时平均降雨量65.7毫米,宝塔等镇达125毫米;是日21时许,钟庄、高作、冈西、上冈、宝塔等镇遭受龙卷风及强风袭击,毁损房屋500多间,10余人受伤。7月5日,县城水位2.88米,达到历史最高水位。洪灾期间,县城人民路、冠华路、湖中路、向阳路等主干道部分路段严重积水,人民南路、人民北路积水深达0.6米;后街小巷普遍积水,县城200多家企业不同程度受淹,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全县农作物成灾面积3.9万公顷,绝收8400公顷,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
 
      2007年7月上旬,县境连续遭受暴雨、大暴雨袭击,过程雨量达430.8毫米,是常年的6~7倍,加之上游客水压境,沟渠河道水位猛涨,7月9日县城水位达2.71米,为历史第三高水位。早在雨季来临之前,建湖县已全面启动《建湖县2007年防洪调度预案》、《建湖县防洪圩堤溃口性险情抢险预案》,落实各级防汛工作责任制,对圩堤闸坝普遍进行加固完善,补储足量防汛抢险物资器材。整个汛期全县未倒一处坝、未崩一座闸,未出现一处溃堤决口,特别是县城未出现大面积积水,所受损失远低于以往。但由于汛情紧急,来势凶猛,农村灾情严重,全县受灾人口26万人,农作物受灾2.3万公顷,绝收1543公顷,损坏房屋783间,直接经济损失1.21亿元。
 
      二、旱灾
 
      1986~2008年,1992年、1999年、2001年、2002年为旱年,1988年、1994年、1995年、1997年、2004年为大旱年份,其中2004年降水量只有459.7毫米,仅为常年的47.4%;从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来看,1988年10月18日至12月7日连续51天无降水,1995年10月25日至12月15日连续52天无降水。
 
      1994年6月中旬至8月14日,持续高温少雨干旱,累计降雨量135.4毫米,而累计蒸发量达485.2毫米,由于雨量少,蒸发量大,加之上游又无客水入境,县城水位在0.2米以下,形成特大干旱。内河、内沟干涸龟裂,不少群众生活饮水困难。特大旱灾给农作物造成严重影响,许多水稻、棉花、湖桑枯黄萎缩,旱衰严重。全县2.93万公顷水稻,减产3成以上的有2.06万公顷,减产5成以上的有7000公顷;1.12万公顷棉花,减产4成以上的有9100公顷,减产6成以上的有2700公顷;水产品减产8000吨,死畜3080头,死禽100万只,水道断航,交通运输损失严重,全县因灾直接经济损失约4.5亿元。
 
      1997年6月,发生严重干旱,在水稻栽插泡田用水高峰期,持续高温、干旱少雨。全县沟河水位急剧下降,6月29日县城水位为-0.51米,仅次于1953年的-0.59米。全县水位均在0米以下,下游永兴最低水位为-0.81米。全县1769条生产沟几乎全部干涸,239条圩内中心河80%以上断流,108条骨干河道,有55条局部或全部断流。全县3.58万公顷水稻未能及时栽插的达1.59万公顷,至6月底还有700公顷未能栽插,已栽插的秧苗因缺水,有近600公顷水稻出现不同程度的枯死;8500公顷的棉花有4400公顷出现局部死苗,其他旱作物和水产养殖以及工业生产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直接经济损失2.53亿元。全县共投入各类水泵6000多台,抗旱用电300余万度,柴油3600吨,投入劳力60余万工日,翻水、提水1.5亿立方米,抗旱面积5.33万公顷。
 
      三、其他灾害
 
      1.台风。台风是境内在7月至10月中旬期间经常发生的气象灾害,大多为外围影响。1986~2008年,中等及以上强度台风发生11次,最多的一年出现3次(2005年),出现时间最早为7月14日(2006年),最迟为9月23日(1992年)。1990年7月18~20日12号台风过境,连续暴雨。7月19日,草堰口、辛庄、冈西、高作、荡中、蒋营等乡镇同时遭龙卷风袭击,过程雨量100~300毫米,南部小北部大,辛庄乡高达364毫米,县城水位从1.25米上涨到1.99米,蒋营乡收成庄水位达2.68米,全县受涝水稻4.67万公顷,棉花9500公顷,旱作物2000公顷,倒塌房屋1688间,损坏房屋3964间。暴风雨期间,全县有1200名机关干部和12万名群众参加抢险抗灾,4000多人防洪护圩,日夜坚守着圩堤闸站。是年8月31日~9月2日,15号强台风过境,8级以上大风持续21个小时,最大风速23米/秒,过程雨量130.2毫米,辛庄乡达190毫米。县城水位由30日的0.99米上涨到2.25米。全县各乡镇水位都接近或超过2.0米。其间,县乡干部2000多人,深入抗灾第一线,动员组织20万群众投入抢险,全县650座泵站全部投入排涝。由于受海潮顶托,水位迟迟不降,受涝面积达6.07万公顷,其中重灾面积4.4万公顷,9500公顷棉花普遍刮倒受淹,倒塌房屋8700多间,死亡2人,受灾人口66万人,粮食减产1.45亿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2007年9月18~20日受第13号台风“韦帕”的外围影响,出现连续3天过程性降水,过程雨量121.2毫米,其中19日出现大风暴雨,雨量96.8毫米,最大风速20.8米/秒。农作物倒伏3660公顷,受涝2870公顷,农业经济损失850万元。
 
      2.龙卷风。1986~2008年,境内共发生8次。发生季节多半在夏季(6~8月),但最早4月20日(2005年)、最晚9月10日(1990年)亦出现过龙卷风。2005年4月20日16时20分,冈西、庆丰、上冈3个镇遭龙卷风袭击,持续约20分钟,共涉及12个村,受灾面积约63平方千米,受灾人口35280人,死亡5人,重伤72人,轻伤近500人;房屋倒塌654户2500多间,房屋损坏4134户13261间,因灾转移安置灾民1569人;家畜死亡1075头,家禽死亡22500只;直接经济损失9000多万元,是1960年以来境内最严重的龙卷风灾害。
 
      3.冰雹。境内发生冰雹时间一般在4~8月,1986~2008年共发生16次,其中造成灾害的有5次。降雹时间一般为5~10分钟,最短不到1分钟,通常在下午到上半夜发生。1997年5月26日,上冈、冈东、草堰口、冈西等镇遭受冰雹袭击,持续半小时左右,直接经济损失6300万元。是年6月3日21时许,县境普遭雷雨、大风和冰雹袭击,总雨量33.3毫米,最大风力8级。恒济、蒋营、颜单等乡镇受灾较重,其中恒济乡最为严重,17分钟内两次降雹,雹体有汤圆大小,遍地皆白。危害之重为1960年以来罕见,直接经济损失7750万元。
 
      4.雷暴。境内雷暴一般发生在4~9月。1986~2008年,年平均雷暴日28.7天,早则1月16日(2002年)就出现雷暴,迟则12月31日(1996年)亦发生过雷暴。据不完全统计,1986~2008年全县有9人死于雷击。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