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建湖文史资料 > 正文

刘老庄战斗“最坚决” (史德林)

发布日期:2016/8/10 15:23:45  阅读:2517  【字体:
 

 

现在淮安市正北方向25公里处有一个刘老庄,当时属淮海区牛皮镇,是个人口集中的大村庄。远看就像一片树海或大森林,高大的白杨参天,桑榆低矮参差,将偌大的庄园掩隐在一片秋冬灰濛濛、苍茫茫,春夏绿澄澄、青翠欲滴的林海之中。庄内有几条小河流通,几百户人家安静怡然;近里看,庄内有不少大大小小庄园,有的以土坯、木棍、柴草掩成;有少数几家用砖瓦砌成,更多的是一无遮挡的农家,门前屋后一式的植有树木,真是百户农家的宜居之所。

除内河之外,整个村庄又被一圈庄河围绕,南门为全庄正门,有座可供跑马抬轿出入的大木桥,庄内百姓为了全庄安全,早就建筑起了两座岗亭,桥侧各一。夜间由庄民轮流站岗放哨,防备土匪、坏人入庄危害人民,海螺声为这里的报警信号。其余三面各有一座便桥,桥中间为活动吊板,夜间吊板扯挂悬吊,不让行人进出。

日伪军发起第二次大扫荡,淮海区政府的党政干部就转移到了这里,敌人当然不会放过。1943318日,日军第十七师团步骑兵1000余人,准备围剿转移到这里的区署。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连、四连只有82人驻守这里。黎明前,连长白思才、连指导员李云鹏获悉这一情况,焦急万分。面对10多倍于我的兵力悬殊,怎么办?是战是撤,是生是死,全都集中到两位领导人的身上。他们短暂计议后,立即召开排、班长、积极分子和区委领导人、地方民兵排、班长会议,商量对策。

白思才简要通报了日军重兵压境的形势后,说:“同志们,我们怎么办?撤,甚至逃,这里的几百户老百姓、区政府怎么办?战,兵力这样悬殊又能战成什么样子?请同志们发表意见,我们好当机立断……”他的话未讲完,“打!坚决战斗到底,哪怕全连牺牲,一个不剩,决不让小鬼子痛痛快快地占领!”这是军队干部方面的意见。“为了保护我们,军队不撤,我们区干部和民兵更坚决不撤,配合主力部队与小日本鬼子拼个刺刀见红,血流成河!”接着会场响起了“誓死保卫区署,誓死保卫刘老庄人民……”的口号声。

白连长一拍腰间的手枪说:“好样的,在同敌人的拼杀中见!一排长尉庆忠带领你排战士占领庄西桥头,迎击西路进攻之敌;区委书记同志请你组织部分民兵协同一排长;二排长蒋元连带领你的尖刀班战士抢占南桥头,这是敌人进攻的主要通道,扼死大通道,保证不让一个鬼子进庄,全庄就安全;项区长,请将你们区队主力随二排长死守南桥,搞好协同配合;三排长带领本排战士扼守庄东小桥,配属的民兵由你调度指挥;三排副率本排及部分民兵驻守北小桥;郑区长,请和石副连长带熟悉情况的几名民兵作四周联络、策应,及时通报情况,保证全局一盘棋!李指导员、项区长随我负责南桥指挥。同志们明白不明白?”“明白!”“好,投入战斗!”随着白连长一声令下,各排迅速进入防御阵地,严阵以待。

天刚亮,敌人果然向刘老庄直扑而来。奇怪的是他们不是四路并进,而全部向南大桥涌来,最前面冲来的是日军一个骑兵排,后面逶迤跟进的是两列纵队步兵,不见其尾……

二排长命令几名战士预伏到南河岸北坎头窥视着骑兵队,几名神枪手战士进入岗亭,在窗口架起机枪,民兵分散在临河的民居窗口或土圩墙头,作好了击敌准备。当一队骑兵耀武扬威、如入无人之境地闯向大桥,约30米距离时,白连长从河坎里一跃而起,高喊一声:“打!”立刻几十支枪同时张口射向马队。敌骑兵有的在马背上被打死,栽在地上一动不动;受伤的和没受伤也滚落下来,寻掩体或以马当掩体,而受惊和受伤的马匹毫无羁绊,向后续步兵队横冲直撞,踏伤了不少敌人……

一名日军队长挥着指挥刀驱赶步兵,组织第一次进攻。我南桥头的战士和民兵拼命向敌群扫射,敌人很快倒下了一片……这时,西、北、东三面的联络员前来报告:“均未发现有进攻的敌人!”白连长命令:“各处只留三、五名民兵警戒,发现敌情立即报告,其余兵力赶赴南桥参战!”

敌人组织的第一次进攻被击退,但我方也牺牲了7名战士,其中有尖刀班班长。其他三路战士赶来增援。

接着,敌人组织了第二次进攻。首先以机枪猛烈射击开路,并推出两门大炮,向南门大桥的岗亭猛轰。岗亭因是木柴结构,很快被击毁燃烧起来,亭内战士光荣牺牲,有名战士的一只胳膊被炸出几丈远。敌步兵在一大队长驱赶下向前猛冲,增援战士和民兵配合一排所剩战士的枪口全部集中向冲锋敌人的猛烈扫射,敌人像风吹芦苇那样纷纷倒地,但仍然挡不住潮水般的敌人。白连长见此,一面向冲在最前面的敌人扔手榴弹,一面对战士们喊:“上刺刀,准备肉搏!”说着他第一个冲上桥头,挥刀向冲在最前面的敌人刺去,但这家伙十分狡猾,用刺刀侧击了白连长的枪杆,白连长扑了个空,栽倒在地,另一名日军举起刺刀正向白连长刺来,紧随白连长的警卫员眼疾手快,用刺刀挡了敌人的刺刀,并就势向敌人的胸部刺去,那鬼子倒地再也不动了……白连长站起来,挺立在桥头,身边的战士排成排,用刺刀猛戳猛砍,阻止冲杀过来的敌人,河坎边和民房及树丛中的战士和民兵纷纷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又倒下一片,我方伤亡也很大,能投入战斗的已不足30人……敌人的第二次进攻被迫停止。

这时我负责联络的同志前来报告,有小股敌人向其它三个方向转移,企图从侧翼进攻。白连长果断地对李教导员和项区长说:“你们各带几名战士和民兵,组织一些群众,有枪的拿枪,没枪的拿棍、锄头、扁担都行……”

敌人组织的第三次进攻开始了,战斗异常激烈,我方失去了桥头岗亭屏障,临河的许多民房亦被敌人炸毁,部队也全部暴露无遗。白连长和郑区长始终站在战士的前面,要求战士们寻找一切可以遮挡的掩体,坚决地打击敌人。高声喊道:“同志们,血战到底,与刘老庄共存亡!”

迂回到其它三面的敌人,企图突击入庄,对南门实施夹攻。但三面的小桥被撤断,敌人只有从河中涉水才能进庄。在敌酋驱赶下,日军纷纷跳入水中,人一旦入水,行动必然迟缓。我守在那里的战士即刻开枪点卯,百射百中。敌人无法大队进入庄内,侥幸爬上岸的,拼死和我战士肉搏。在我战士全部拼搏牺牲后,民兵和老百姓就用扁担、木棍,向敌人猛打猛砸,有的脑袋被砸开了花……

庄南桥头敌人又组织了第四次、第五次进攻……

白连长和郑区长先后中弹牺牲,最后一名战士身上插着敌人的刺刀,对牺牲的白连长说:“连长,我不能为你和同志们报仇了……”话未讲完,轰然倒地,闭上了眼睛。

这一场喋血鏖战从清晨直打到黄昏,先后打退了敌人的五次进攻,击毙日军170余人,伤200多人。四连82名指战员在弹尽援绝之时,与日军展开白刃战,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副连长石学富,排长尉庆忠、蒋元连、刘登甫,文化教员孙尊明,卫生员杨林标等全连82人全部牺牲,地方干群也伤亡不少,可谓气壮山河,威震敌胆。

黄克诚师长获噩耗时,倍感悲痛,十分动情地说:“在战术上,今天采用这种拼战是不适当的,然其为国尽忠,为民族尽孝的精神可歌可泣。”

朱德总司令称四连82人全部壮烈牺牲的精神为“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

陈毅代军长亦撰文表彰:“烈士们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励来兹。”

为弘扬四连军魂,黄克诚命令七旅于4日内重建四连,并命名为“刘老庄连”。黄克诚专为四连题词:

 

英勇战斗,壮烈牺牲;

军人模范,民族光荣。

战后3天,淮阴人民在刘老庄南田野上为82位英烈举行公葬,建立起5丈高的纪念碑,碑上镌刻着白思才、李云鹏等82名烈士的英名。还镌刻着淮海区党委书记李一氓撰写的挽联:

 

由陕西,到苏北,敌后英名传八路;

从拂晓,达黄昏,全连勇战刘老庄。

 

录自《串场涛声》中共建湖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