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建湖文史资料 > 正文

94岁吕斌:水乡打“鬼”巧用兵(程爱春)

发布日期:2016/8/1 15:03:07  阅读:2197  【字体:
 

 

 

讲 述 人:吕   斌,男,94岁,现住建湖县城

访 谈 人:程爱春,《盐城晚报》记者  

访谈时间: 2015511日上午

 

  我原名叫吕殿来,参加革命后改名叫吕斌。我老家在建湖县高作镇乡下,村子在镇西头,叫大西舍。父母都是农民,我家租地主家90亩水田种水稻。那时水稻产量低,每亩能打百把斤稻谷就不错了,收上来的稻谷与地主家三七分成(抗战后开展减租减息,改成四六分成),地主拿七成,我们只得三成。刨去种子、人力成本,常亏本,日子难过。我一直跟父母务农到18岁,累死累活却填不饱肚子。秋天经常跑到阜宁、阜东去拾些山芋、萝卜充饥。

  1940918日,八路军一个排从益林过来,解放了我们村,改名叫高西村。这里成了红色根据地,我家住进一个民运队员,在他的影响下,我参加了革命队伍。第二年3月入了党,当上高西村第一任村长。

  194112月,乡里成立抗日武装,我身材高大,会使枪,被任命为乡民兵中队长,带领模范班16个民兵,扛枪保家乡。那年我才19岁,长枪短枪都会打,短枪打得特别准。当时土匪横行,有了我们这支队伍他们就不敢张狂。我在乡里名气慢慢响起来了。

  1943年春天,驻扎在湖垛(今建湖县城)的鬼子下乡“扫荡”,100多个鬼子驻扎小西舍。县里开会,县总队长的总队长王良太问我:“鬼子来了,老百姓还得安生吗?伙计,你有什么办法吗?”我说:“领导放心,我保管让鬼子在这里蹲不到30天就滚蛋!”

  怎么办?“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跑我追”,跟鬼子斗呗。高作一带河沟密布,鬼子住的地主家,东、西、北3面环水,我们就利用地理优势袭击敌人。

  我把民兵4人一组分成4个作战小组,不分昼夜轮流出动,互相配合袭扰鬼子。先派出第一组在夜晚游过河,从河岸边向鬼子搭在房上的瞭望哨打一排枪,两个鬼子应声栽下来,另几组民兵立即掩护撤回来。天黑路不熟悉,鬼子怕中埋伏不敢出来追。

  白天我们扛来土炮,把犁头砸碎,将生铁和火药灌进炮管,躲在湖荡里等待时机。鬼子不过来我们也不出击。到了晚上,再摸到河边,架起土炮,对准地主家院子轰击。土炮有效射程不足百米,但火光一闪威力不小,碎铁片乱飞,炸死一个睡觉的鬼子。

  鬼子被惹火了,第3天一大早出来寻找我们。我们还是老办法:4个人一组分头行动,1组正面阻击,2组、3组侧面伏击,4组截住敌人后路,四下里一开火,鬼子讨不到巧,又不敢轻易追进湖荡,只好收兵。

  鬼子不甘心失败,又派出伪军带几个鬼子烧河东的老百姓草房,想端掉我们夜晚埋伏的阵地,我们守在河西老百姓家猪圈里,看敌人准备点火时,突然打出一排枪,结果又打死一个鬼子和一个伪军,其他敌人掉头就跑。

  鬼子驻扎24天,我们袭击27次,虽然毙敌不过几个,但打得他们不敢久留,第24天,鬼子被迫撤回湖垛。整个抗战期间,我们1区的十几个乡受损较小。

  鬼子头目木木田气得悬赏10块大洋要我的人头,但他却不敢出来跟我们打,只派伪军前来试探。1943年底,县里派我去收回湖垛周边的4个伪化乡,叫鬼子收不上粮和钱,一直打到1944年夏天,敌人没有讨到便宜。

  县委书记刘阳生,看我能文能武,就派我去新解放过来的乡担任乡长,他拿了支毛笔在纸上写写,说:“你文武双全,就改名叫吕斌吧!”

                       

转自《建湖抗战往事》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