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建湖文史资料 > 正文

拔除“皋家寨” (史德林)

发布日期:2016/7/30 11:04:22  阅读:2555  【字体:
 

1940年冬,赵敬之被抗日民主政府任命为盐城县十四区区长兼上冈中学校长。他从代理区长史良手中接管了十四区,组建新的区乡民主政权。在此期间,他不辞劳苦,一边忙于建政、剿匪、征粮等工作,一边坚持管理学校工作。不久,陈毅代军长在百忙中找他谈话,认为他更适合为党办教育,做教育工作。于是他辞去十四区区长的职务,投身新型完中的筹建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将原来的省立盐中和盐城县中、上冈中学三所学校合并起来,在盐城福慧庵办起了盐城县立中学。

在任十四区区长期间,根据军部指示,他十分重视剿匪工作,提出在十四区剿匪,首先要拔除范坝乡的匪巢——皋家寨。

草堰口的串场河河东,有一处以皋氏家族为主、陈姓地主加上不务正业的地痞流氓汇成的一股社会恶势力,被群众称之为“皋家寨”的匪巢。

皋家寨原有三兄弟为土匪头子。老大皋学晋,外号皋大麻子,曾在马玉仁的部下当团长;老二皋学龙,曾在张翼的部下当团长;老三皋学洪,曾在伪军陈浩天部下当营长(此人被收编)。他们网罗了地方上的一大批土匪、流氓,形成顽、伪、匪三位一体。白天名为官兵,夜晚拉牛、抬人,无恶不作,实为土匪。这里还有一个以陈姓地主为主体的恶势力,主要人物为在国民政府名下挂过大律师招牌的大地主陈玉庄。人们这样形容陈姓地主所占土地的广大:从草堰口向东信马溜缰,重鞭抽马三下,都不会跑到别人的地界里,据说占地几十顷,占有风车几十部。日军占领上冈时,曾惨无人道地将几十名妇女赶到“陈家小楼”里进行强奸、轮奸,这“陈家小楼”便是地主陈晓园的小楼。陈姓地主还设有局子,自设公堂,苛收人头税、牛头税,连农民逢集买头小猪经过那里,也要交五角钱的税。为了保财保家,陈家豢养着数十人的自卫团丁。当然自卫只是个公开的说法,暗地里干的却是打家劫舍、明抢暗杀,甚至勾结土匪。除此之外,四乡八舍还有大批的追随者,如范坝南境接连大南庄,这里政治背景复杂,特点是读书人多,参加国民党的人多。有若干个国民党支部,西至朦胧,东到新坍,都有他们的党员,国民党员有四十多名隐蔽在地下,有详尽的活动计划……这些都对建立和巩固抗日民主政权构成威胁。

十四区区长赵敬之、区委副书记杨以希、西北行署主任唐君照、新四军特务营营长陈克天都是草堰口人。他们对此了如指掌,对当地百姓所遭受的灾难早已忧心忡忡,因此下定了拔除“皋家寨”的决心。区委决定以赵敬之、杨以希带着开辟新区、铲除匪寨的计划,扎下根去,作长期斗争打算,深入范坝乡开展一系列工作。

他们经过分析认为:范坝乡虽然匪顽势力强大,人多势众,但并不是不可动摇和无法铲除的,决定先在劳苦大众中发现积极分子,启发其政治觉悟,宣讲共产党一心一意解救劳苦大众、团结一致抗日打鬼子的正义主张,再通过亲朋讲述传递,启发、感染民众,带动更多人。这样经过较短的时间,就有郭明等几个进步青年靠拢了党组织,并很快成立了赵敬之、郭明等5人的范坝乡党支部,郭明任支部书记,并让郭明以范坝乡农会会长的公开身份开展工作。

郭明认真执行“团结抗日”的方针,在当地开展了“二五减租”“四六分收”等挖除毒根的改革工作。原来旧中国的土地绝大多数为地主、富农所占有,占总数的百分之十左右的地主、富农,却占有整个土地的百分之八九十,而百分之八九十的劳动人民处于无田可种的境地。为了吃饭,只好从地主、富农手中租地耕种,将获得的粮食按事先约定的比例进行分配,一般都是地主得大头,农民得小头。这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虽极不合理,但在当时,农民为了活命,明知绳索会勒死人,还要伸长脖颈往扣子里钻。所以在农民中流传着这样饱含泪水的顺口溜:“磙子响,眼泪淌;磙子住,再饿肚!”每年收庄稼的时候,对农民来说,却是过眼戏、过手财,粮食没有进家就在场头被地主分走了。郭明在范坝乡开展“减租减息”、“四六分收”就是以“二成半减租减息”的方法来计算借贷的利息,地主分得四成,佃户得六成。这一方法明显有利于农民一方,侵犯了地主、富农的利益,有些地主坐不住了。

一次,射阳县三区书记王文华和区长严成来到范坝乡,对范坝乡的“头面人物”——地主、匪首们说:“现在我们将郭明交给你们,要你们保证他的人身安全,如果碰破他一块皮,当心我们要杀人。”说着二人亮出手枪,此举对地主、土豪劣绅震慑很大。

当时正值春荒,青黄不接,郭明发动群众向地主借粮渡荒,更加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又以新政权的名义,打出:“团结一致抗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枪出枪”的口号。经过宣传,识时务者较多,一些本质并不是反动的中小地主,如地主陈晓园、陈宗敬为了表明态度,从自己保家的几十支枪中借出12支,借出粮食三百斛,由农会打借条,分给缺粮的农民。农会的作用明显,威望提高了,要求加入农会的人也多了。农民觉得,共产党就像巴根草一样,落到哪里就能生根,新生的政权逐渐在范坝及周边扎下了根。

新政权在范坝乡扎根,并不意味着敌人、匪徒就害怕了。他们仍然要搞分化、搞破坏,由此而形成一种“拉锯”式的斗争,开辟工作异常艰苦,斗争更加尖锐,其中还出现过动摇分子。范坝乡党支部根据上级关于“团结上层、发动下层、分别瓦解敌人”的斗争策略,加强统战工作。决定把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唐茂如、唐仰之、李植东、李昆吾等知识分子吸收为武委会委员,鼓励他们,并以他们为榜样,带头借枪借粮,孤立极端反动者,使阵线分明,暴露了一批极端反动和仇视新政权的坏分子,给拔除“皋家寨”创造了条件。为防止极端分子狗急跳墙,经射阳县委书记唐君照和县长陈克天同意,由王文华和严成采取“稳住大部分坏人,先惩治罪大恶极的首恶分子,敲山震虎,杀鸡儆猴”的果断行动。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县长陈克天亲自出马,于1942年农历腊月三十日,带领县武装大队的几十名战士,在王文华、严成、郭明等同志的配合下,分别突袭各土匪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枪杀了土匪头子吴有才、吴凤林和皋锡璜父子及其首恶匪徒十一人;1943年清明节期间,陈克天再次派县队李善夫、李华元兄弟二人来到皋家寨,当潜入土匪头子陈宝金宅院时,陈匪正斜卧于烟榻上吞云吐雾不知所以然之时,李氏兄弟同时扣动扳机,射出两颗愤怒的“花生仁”,都击中其要害,一颗从口中喂入,一颗在脑门上炸开……

当年4月枪毙了大土匪头子徐汉权、袁汉州和吴三秃子,还召开公审大会处决了皋锡昌、皋小马父子,初步震慑了皋家寨的大小匪首。匪徒们有的开始震惊,有的开始掂量自己,估摸是不是该有皋家父子的下场?有的开始惶恐不安,钻营出路;有的夹起尾巴充当好人,装出一副悬崖勒马、回头是岸的样子;还有的开始检举揭发同伙,希望赎罪……三区政府对他们各种举动和行为明察秋毫,于1946年冬月初三,又对皋家寨的残余15人及其开山祖师爷皋五和尚一并绳之以法,执行枪决。这样共毙杀皋家寨大小匪众30余人。

三区政府还根据皋家寨北3个保参与土匪活动人数较多的情况,遵照上级关于“打击重点,教育多数”的指示,召开了几千人的大会,号召当地群众检举揭发坏人坏事,当场抓获45名积极推行伪化、为敌效劳的人,并当场枪决了唐小和尚和另一匪徒,大大地鼓舞了群众对敌斗争的士气,震慑住了敌人。

一些伪职人员,经常以“伪装”身份从群众中索取各种捐费,为敌效劳。区队干部花雨成一次带着两名区队队员,由当地群众杨登香牵头,到范坝乡的伪乡长皋海臣家谈话。吴凯和陆海两名队长各带着队员分两路埋伏在皋家两侧的柴沟边,准备接应。花雨成一到皋家,刚一坐定,皋海臣便傲慢不屑地说:“花指导员今天找我,想是有话要说,有什么话就请先讲了。”花雨成觉得对方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于是弯腰露出了腰中手枪上的红缨说:“皋乡长,你也是范坝这一带年纪不小的人了,又是地方上的医生,周围的老百姓可没有亏待你吧,你是吃百家饭养活的人,总不该吃家饭屙野屎为敌人效劳,伤害乡亲们吧!反过来,就是乡亲们有什么对不起的地方,你也应该担待点吧……”花雨成的讲话柔中见刚,很有份量。这使皋海臣觉得是一种压力,于是不等他把话讲完,便插口说:“花指导员,您有什么教导就请明说吧。”花雨成从座椅中猛地站了起来,不自主地把手插向挂枪的腰部。皋海臣看着这一举动,“扑通”一声跪下求饶道:“花指导员,皋某可能有对不住老百姓的地方,今天有什么话请指导员指示,皋某一定照办,一定照办……”花雨成觉得眼前这个刚才还傲慢不逊的伪乡长,不过是一泥胎假佛而已,自己只动了下空手就把他吓瘫了。于是用命令口气说:“皋海臣,你放心,今天我不杀你,但是你必须做到这几条:一、只准你收皋、唐、陈三姓大户人家的钱粮,不准收其他人家的;二、不准再带人下乡扫荡;三、如果你受伪军逼迫,不得而已,你必须事先送出情报。”谈话在皋海臣一片“一定照办”的点头声中结束。

事后约有40多天时间,皋海臣的确为抗日政权送过三次准确的情报,使群众免遭了不少损失,都是迫于花雨成的威严和压力。但此后不久,皋海臣“旧病”复发,依然如前,带人下来拉牛、抓人、烧掉一些干部家的房子,并抓走了花雨成的母亲和全家8口人。三区领导王文华、严成认为,对敌斗争必须针锋相对,以牙还牙,讲不得半点仁慈!于是也抓了匪特骨干分子的家属,让民兵装成磨刀“霍霍”的样子,扬言要杀掉他们的母亲和妻子,迫使皋海臣只好放了花雨成家人。三区政府也恪守信诺,放回了敌方被抓的家属成员。

后来,死心塌地投靠敌人的皋海臣、皋学志父子,在射阳县总队攻打东来寺伪据点时被擒获后处决,同时还缴获了步枪十六支,子弹千余发。

至此,射阳县、区政府前后花了五年时间,彻底铲除了串场河东草堰口一带长期盘踞、危害周围百姓的皋家寨。人民欢欣鼓舞,这股大土匪集团势力的剿除,为盐阜地区除霸剿匪斗争做了榜样,保卫了一方平安。

斗争的胜利,我们不能不沉痛地怀念那些曾经为范坝乡平安付出宝贵生命的烈士们。其中有射阳县三区副区长王智谋、区委委员薛萍、南庄乡指导员夏期华、区中队长夏明、范坝乡中队长王玉伯、分队长陈阿成。

王智谋烈士是阜宁县沟墩王桥(今阜宁县沟墩镇条岗村)人。自幼家贫,由姑父收养。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考取硕湖乡村师范,毕业后在大陈庄任小学教师,盐阜抗日民主建政后,他赴盐城抗大五分校学习,其间聆听了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等新四军首长的多次讲课,积极投身革命,在学习期间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结业后任盐城县第二区队副队长,后调五区工作。射阳建县后,调任三区副区队长、代理区长、区民兵大队长。他经常带领队员在上冈、草堰口、沟墩一带开展抗日锄奸活动,伺机打击扫荡之日伪军。曾带领民兵袭击靠渔湾敌据点,生俘伪军16人,缴获武器弹药。一次潜入四明敌据点,活捉伪军十余人,并当场处决自卫团长。1943年夏,上冈伪军窜至大南庄一带抢粮,王带领区队7人,分别化装成老百姓,当场击毙伪军4人。同年1119日,草堰口伪军60余人下乡扫荡,王智谋带领的区队遭到袭击,王在掩护民兵撤退时,不幸中弹牺牲。解放后,建湖县政府曾以烈士牺牲地命名为智谋乡、智谋公社、智谋中学、智谋小学等以示纪念。

这里笔者援引1943129日《盐阜报》刊登的《保护百姓保护风车、王智谋同志光荣殉国、行署通令褒扬抚恤》的消息和《悼王智谋同志》的悼文。

消息说:“草堰口敌伪1119日上午出扰三区四合乡……我三区付(副)区长王智谋同志,因掩护队伍转移,不幸中敌机枪,伤重不能走脱,被敌枪杀,光荣殉国。”

悼文中说:“王智谋同志是一个贫农家庭出身的地方干部,是盐阜区的优秀子弟,他的死,是盐阜的光荣,王同志是一个优秀干部、共产党员,他为了保卫风车、保卫人民利益而忘我牺牲的精神感人至深。”

 

录自《串场涛声》中共建湖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