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建湖文史资料 > 正文

一仓攻坚战(史德林)

发布日期:2016/7/28 11:03:09  阅读:1675  【字体:
 

 

东台县城东南方向有个叫一仓的小镇,别看它小,抗战时却是军事、政治上相当重要的地方。当时苏中军区和军分区首长、二地委和专署及东台县委、政府领导经常活动于这一带,为应对战时环境流动暂住这里办公;在军事上它处于黄海公路的要冲,南到三仓、唐洋、李堡,北到曹ノ、大桥、南洋、大中集,是贯通南北的重要门户,又是通往苏中根据地的咽喉之地,所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敌人也看到了它的重要而千方百计地加以控制并占领。一仓成为敌我双方必争之地。

19422月,日军的达马大队约300人和伪东台保安大队及伪军三十五师赵军山部的两个营,在伪团长何韵生策动和带领下占领了一仓,并对一仓人民实施了一系列的践踏。首先实施所谓“赶鸭子出栏”办法,将各家各户赶出来,将民房变为军营,打出“留人不留房,留房不留人”的口号,使一仓人民有家不能归,不得不拖家带小,携老扶幼,离乡背井,过着流徙逃亡的日子,苦不堪言。

接着日伪军又对一仓实施改造,拆民房,扒民屋,赶筑工事,在一仓周围筑起了57尺高的土圩子,并在四周建起了多个碉堡,以伪军一个营把守。一仓据点设立后,日伪军气焰愈加嚣张,与其北部的曹ノ据点联系密切,经常互通情报,联合行动,干尽烧杀抢掠的坏事,密谋对抗日根据地中心进行扫荡,袭击党政军首脑机关,构成对苏中、盐阜根据地的割裂和封锁,阻碍新四军军事行动的开展,是一颗楔在苏中和盐阜根据地的毒钉,必须迅速拔除。

新四军一师三旅八团,担任这次主攻的战斗任务,由旅政委刘先胜指挥,以两个营兵力和东台县游击营配合,配备了48挺机枪,于1942312日开赴前线。

313下午,八团的两个主力营,隐蔽在一仓的东南和东北两个方向担任主攻任务,东台县游击营到一仓北6公里的曹ノ担任警戒,负责阻击曹ノ南援之敌;另调一部分兵力,在三仓和唐洋一线担任警戒,阻击李堡出援之敌;其他武装民兵伏击于一仓西、北两侧;三仓、一仓的干部组织进行宣传发动和担架支前工作。

一切布置就绪后,13日夜,一仓周围一片寂静,日伪军仍在睡梦之中,偶尔出现的零星犬吠声,并未引起据点内敌人的注意。夜10时半,攻击开始了,敌军在懵懂中忙碌起来,一边组织守卫,一边组织还击。

八团组织起强大的攻势,首先攻打东、南、西三个方向的碉堡和土圩子,八团一营的三个连,分别担任三面的攻打任务。一连在连长韩少华带领下,匍匐到敌军东面碉堡附近,首先向碉堡投掷十几颗手榴弹,机枪组成猛烈的火力网,掩护战士前进,敌人靠枪眼中射的击,阻挡不住一连强大的火力和冲锋,冲到碉堡下的尖刀班战士在班长洪家发带领下,向碉堡的射击孔中塞进几颗手榴弹,并立即爆炸,浓烟从窗孔中扩散出来,堡内的敌人未死的被火药呛得喘不出气来,昏昏撞撞地摸索着,全部向堡门挤,相互撕扯,踩踏。接着战士们将事先准备好的五个一扎、六个一捆集来手榴弹塞入碉堡,隆隆巨响,火光冲天,碉堡顶盖被掀上了天。敌堡内大部分敌人被歼,伪军营长也被击毙在碉堡门口一堆瓦砾旁,负隅顽抗的伪军被一一击毙,其余几个见大势已去,只好乖乖地举起双手投降。

西北角的碉堡里驻守的是伪三连,伪连长听到东、南、西三面密集的机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刚从碉堡里钻出来,想看看形势。被预伏于土圩子隐蔽处的战士一排枪打过去,当即毙命。伪军失去了指挥,不敢恋战,只有少数几个伪军从碉堡的射孔里,稀稀拉拉地射击,根本形不成阵势,在强大攻势和政治喊话感召下,碉堡内的敌人全部举手投降。

北圩碉堡也在八团二营强大的火力攻势下,死伤大半,残敌企图弃堡突围,向北曹ノ方向逃跑,被预伏于此的东台县游击营截住,相互厮杀起来,游击营战士以逸待劳,在胜利的形势下士气更盛。而窜逃的伪军知道大势已失,心理防线早已崩溃,只能东躲西闪,溃不成军,完全失去了战斗力,很快被游击营击败,毙伤了一部分,缴械投降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日伪军脱逃窜入曹ノ敌据点,未能全部被歼。

整个战斗从10时半起至次日凌晨结束,历时7个多小时,一仓敌据点被全部攻克。此战共毙伤日伪军180多人,八团伤亡30多人。

此战使活动于台北(今盐城市大丰区)一带的日伪军惊魂伤胆,整天躲在据点内,不敢轻举妄动、外出扫荡。一仓战斗扭转了当时台北一带的危局,有利于苏中、苏北两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录自《串场涛声》中共建湖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