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建湖文史资料 > 正文

一区的抗日武装(王学言)

发布日期:2016/7/6 14:17:11  阅读:1879  【字体:
 

 

 

      抗日战争时期,一区长北滩一带曾是建阳县委、县政府的驻地,也是盐阜区党委战略活动的中心。当时,这里已形成在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的地方抗日武装系统,除有县武装总队担负全县的军事行动外,本地还有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区武装中队(简称“区队”),各乡都有模范班和民兵游击队,神枪手不乏其人,可谓“威震敌胆”。尽管四周日伪碉堡林立,但这座红色堡垒巍然屹立在抗日前沿阵地。

  民运队1940年冬进驻一区后,首先带领群众开展借粮和减租减息斗争,在稳定群众生活的基础上,迅速投入地方武装建设,改造本地原有的武装,建立区队和乡自卫队,武装联防,发展民兵武装。据当年担任一区西南片联防队队长的唐光真同志回忆,西南联防队是由孤峰、洗穆、湖甲3个乡联合组成,队部设在赵墩,共有联防队员1000多人,其中民兵游击队员约100多人。主要任务就是保卫地方,保卫县委机关的安全和群众的生命财产,为捍卫红色政权作出了很大贡献。1941年组建的湖丰乡民兵中队,是一支令日伪闻风丧胆的地方抗日武装,其中队长王鸿章,不但枪法高超,而且英勇善战。群众称赞他:“活线手,王鸿章,同时能耍长短枪,要打鼻子不偏眼,敌人闻之把胆丧。”为了打日寇,保卫红色根据地,王鸿章动员他的大儿子王传志、大媳妇祁东宝、二儿子王传中、三儿子王传爱、侄子王传树、王传亮、王传如等参加民兵,并经常向他们传授枪法,有“王家将、父子兵”之称。1942年农历四月十六日,湖垛日军在队长木木田的带领下到高作南乡“扫荡”,当王鸿章来到杨家小圈子时,一民房屋顶有个鬼子正拿着望远镜寻找目标,被王端起一枪,击中脑袋。木木田一见慌了手脚,立即命令部下用掷弹筒放了几下,赶快收尸撤兵,缩回湖垛据点。这支民兵中队在抗日战争中先后击毙日伪100多人,受到我3师师长黄克诚的表彰,王鸿章被评为盐阜区抗日英雄。坚守高作西大门的是大尖乡民兵中队,中队长田宗邦也是神枪手。一次,他带领近一个排的民兵在黄沟南桥执行任务时,发现驻建阳的日伪军到黄沟抢劫,他一梭子弹就打倒11个敌人。当地流传一支民谣:“鬼子要下乡,就怕田宗邦;碰见田宗邦,鬼子要遭殃。”这是对他杀敌本领的真实写照。坚守在高作东大门的永庆乡民兵中队也是好样的,曾以一个班的兵力,打击前来偷袭的湖垛日伪军150余人。战斗中,民兵战士充分利用地形熟、情况明的优势,发挥机动灵活的特点,声东击西,神出鬼没,不知虚实的敌人,唯恐陷入重围,只好逃回据点。不但民兵勇敢顽强,而且群众也抗日热情高昂。乔家村有个以杀猪为业的青年赵学明,目睹侵驻河西永兴的日伪军胡作非为、无恶不作的罪行,为出怨气,伙同7名同行,下决心寻机杀小鬼子。一天,9个日伪兵乘汽艇到戛粮河东抢劫,刚一上岸,就被躲在暗处、各持两把屠刀的赵学明等7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截个正着,14把雪亮的屠刀,直刺敌人的喉部、胸部、腰部,有的哼也来不及哼一声便丢了狗命,吓得河西鬼子再也不敢侵犯河东。

在反“扫荡”斗争中,区队和乡民兵中队组成便衣队、武工队,利用水网地区有利地形,袭扰疲惫敌人,使“扫荡”之敌到处挨打。最为壮观的是打坝运动。1943年初,盐阜地委部署“填河筑坝,阻止敌人汽艇运行”的突击任务。1区干群带头行动,全区集中万余人,突击3昼夜,在主要河道上拦河打坝21道,移桥改道100多处,有力地阻止了敌汽艇的“扫荡”。洗穆乡打坝模范户户主唐如好带领全家人打坝,奋勇当先,儿子挖土,媳妇与女儿装包,他负责连运带垒,并和村里几个老人轮流守坝、保坝。群众打坝挑灯夜战,敌人白天拆,群众夜里又打起来。开明士绅杨幼樵为打牢土坝,主动献出自家后院的十几棵大树,支持打木、砖、泥混合坝。当年陆沟乡在西塘河突击抢筑丁港大坝时,为防敌人前来破坏,乡中队安排民兵王观伟前去站岗放哨。一天早晨,天刚微亮,在距离大坝一里外的西岸哨所,王观伟发现西南方向开来一支有二三十个穿灰色军装的队伍。为区别敌友,他即鸣枪试探。枪声一响,只见这支队伍竟向附近的一个乱坟场跑去。王观伟见情况不对,就按事先的约定,立即朝筑坝方向鸣枪报警。正在筑坝的民工听到枪声,迅速撤退,模范班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驻扎在长北滩的某部闻声赶到,与模范班一起全歼了敌人,打了一场漂亮的筑坝保卫战。到1943年底,高作进出口的主要河道,如高作河、洗泥沟、戛粮河、西塘河等,每条河都筑有几道、十几道大坝,使日寇汽艇不能肆意游弋。同时民兵还频频阻击,敌人只得夹着尾巴逃窜。打坝在反“扫荡”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3年春季,大敌压境,日伪对我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大扫荡”。这次“扫荡”的重点是我县委活动中心的123区,1区首当其冲。敌集中1000余人,带着36只汽艇,于194336日至14日,在1区连续搜索9天,企图摧毁我建阳县委领导机关,蚕食和伪化1区,并着手在高作、季墩筑炮楼。我县总队1部和1区区队集中200多人,连续3次强攻,日夜包围袭击,先后20天时间,打了18次仗,敌人损伤惨重,难于立足,被迫撤走。

  抗日战争时期,屹立在一区的长北滩这座红色堡垒,在地方铁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守护下,敌人打也打不进,攻也攻不破。即使一时攻破,很快又会夺回来。常常是外部打仗炮声隆隆,内部开会掌声不断。人们都说这里是“铁打的红色堡垒”。

 

 

转自《建湖抗战往事》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