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建湖文史资料 > 正文

立志抗日,捐躯报国——追记马玉仁将军

(马一武口述 马一章 郭为同 马以桂整理)

发布日期:2015/10/3 14:33:34  阅读:2964  【字体:
 

 

正值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悲痛的回忆之中,盐城市建湖县的马玉仁将军便是抗战英雄之一。

马玉仁,原名马曰能(18751940年),后改名玉仁,字伯良。江苏原盐城建阳六区马家(今高作镇马家楼)人。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成年后从事军旅生活,历任团长、师长、军长、镇守使、护军使等要职。

“七七事变”后,马玉仁白手请缨,举义旗,自费抗日,国民政府封他为“苏北第一路抗日游击司令”,于建湖、阜宁、射阳奋勇抗战。

19386月,马玉仁把家里人分三批送到香港,后来又移送到上海安家,迅速从上海洋开的鸿发公司购买了一批武器弹药,乘海轮由上海转到南津口子。马玉仁曾七次派人去找韩德勤,请他补充兵员,发给粮饷。得多方旋,才准予供给一个营编制的粮饷。马玉仁也不完全受韩德勤的约束,打着“游击司令”的旗号,到处招收人枪,先后招的兵有2000之多,较有战斗力的是马的四个直属队(500左右)

马任司令,其外甥计雨亭任副司令。下设四个直属大队,一个侦查大队和一个小刀会。马玉仁的游击部队,装备差,粮饷不足。直属队共有六七挺弯把子轻机枪,战士每人一支老枪,常“息壳”,子弹每人仅20发左右,每人只有一套灰布军装,一条三四斤重的小被,月饷七枚银元,机去一半生活费,所剩无几。韩德勤发饷不及时,有时还发不全,马玉仁只好从自家仓房里拨款,到了后期,基本上是自费,有时一天吃两顿。马玉仁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抗日,大半年时间与日军作战20余次,其中比较激烈的有7次。

第一仗是1939春末夏初,马玉仁部获悉日军又从射阳河口入侵,欲从大冲子登陆,马召集数百人进行阻击,打坏一艘小汽艇,打死打伤数人,日军知道黄河边有一支很厉害的抗日队伍。

第二仗,1939年农历九月十三,马玉仁得知合法的日军要侵占陈洋镇,率部下400多人,又联合实业保安队吕效康部七八十人,在合德镇西边双龙港西堆伏击。下午3点左右,皇协军六七十人,日军百十人,从合法向西耀武扬威的开去。马玉仁一声令下,机枪步枪一齐向敌人射击。日伪军事先毫无察觉,一下子死伤十余人,敌人马上散开还击,仗打得非常激烈,整整打了半天,击退敌人五六次冲锋。时近傍晚,敌人抬走20多个伤亡人员,狼狈逃走。

第三仗是同年十月初,日军从合德向陈洋进发。马玉仁率200多人提前奔 陈洋合德之间的中心镇小洋河南岸,挖了临时战壕埋伏下来。待敌军100多人长蛇阵行至对面,马命令集中火力向敌人中间射击,以期乱其队形,首尾难顾,一阵猛烈的枪声,击倒敌人10多人,日军迅速退伏到路北沟边,用轻重机枪小钢炮还击,马用点射办法拖住敌人,两军对射半小时左右,敌军派出两股小队,从东西两头越河包围马部,马命令火力向三面猛扫一阵,压迫敌人埋伏在地,乘势安全撤回,无一伤亡。

第四仗,10月中旬,马玉仁选择通泽镇之东10来里的耦耕之北大南港河湾伏击日寇兵船。他派人到海河北10多里的塘洼从陈汝久等大地主那里借来大土炮,又从老猎户处借来大小土炮五六门,专等鬼子兵船,一天中午9点左右,敌人有6艘兵船由东向西开去,其中小艘配有小炮,四艘在后,炮艇居中,马部向后五艘船开炮,其中四炮命中,机枪、步枪同时猛烈射击,一时河中烟火弥天,一艘小汽船在河中着火燃烧,在河中乱转。敌人在炮艇掩护下,四艘小汽艇分东西两侧急驰南岸,妄图包围马部,马玉仁遂命部队迅速撤退,几门土炮没来得及移走,被登陆的敌人破坏殆尽,马玉仁对此深为遗憾。这一仗日军大为恐惧,从此,行船较少,即使行船,多用炮艇护航,而且拉大行距,生怕再遭袭击。

第五仗,是193910月中旬(农历九月初四)马玉仁获悉阜宁有一批日军和弹药从阜宁经过洋港运往陈洋镇,马亲率参谋人员到沿岸观察地形,确定伏击方案,马命令刘支队长率60多人驻守待敌。初四上午8时许,一队20多人的日军由北向南行进,这是敌前哨部队,两军对射10分钟左右,日军两艘小汽艇由北向南急驰而来,船上20来个鬼子迅速登陆,刘支队长以坟包为屏障,狙击敌人,相持20来分钟,又来60多个鬼子包抄过来,刘部英勇作战,伤亡较大。这一次战斗,马玉仁的抗日部队以刘队长为首的20名官兵为国捐躯。日军当场毙命一人,重伤数人,轻伤十多人。

第六仗,是同年冬月中旬,马玉仁派人联系韩法勤的三十三师,又联系第八军(缉私营部队)当时分工是:三十三师攻陈洋镇北头,第八军攻陈洋镇南头,马玉仁派郑怀善带100多人在小洋河南部防,狙击合法伪军增援,马亲率300多人攻打陈洋镇东边。当时约定,晚上10点左右以马部鸣枪为号,一起冲进陈洋镇,消灭鬼子。马玉仁派杨修良、徐伯鸿为光头部队,杨修良、徐伯鸿派四五个能干的士兵摸黑涉浅水悄悄进入南坝口,用匕首戳死站岗的两个鬼子,缴了两支枪,然后陆续冲进四五十个人,南头放了三枪,马部的一部分人从街中心由南冲向北头鬼子窝,一部分人沿东边向北运动,两路进攻,这时南北鬼子炮楼同时放枪。北头33师只派少数人观察,见鬼子用轻重机枪狂射,不战而退。南头第八军向鬼子炮楼射击,但并不向前冲锋。马部攻打半个多小时,消耗许多子弹,援兵一个不到,再一打听,南北友军都已撤退,马玉仁气愤的说:“他们怕死鬼,只想坐享其成,不肯卖命,就败死他们手里!”只好下令退回安乐港。

马玉仁面对险境,丝毫没有怯懦表情,相反抗日更加坚定,常向直属官兵训话:“我们是中国人,是抗日的部队,只能跟鬼子拼到底,绝不做亡国奴!现在国民政府在抗日,共产党也在抗日,抗日还是有希望的。”留下的官兵深受感动,表示跟司令抗日到底。

第七仗,也是最后一仗,那是194013日(农历39年冬月24)陈洋镇鬼子集中100多人,由少许“和平军”作向导,从陈洋出发向南“扫荡”马玉仁的五个仓房,包围安乐港司令部,企图将马玉仁的抗日部队一网打尽。马玉仁得知消息后做了周密布置。上午10时许,有人来报三大队马曰禹与鬼子打得很激烈,相持一小时左右,曰禹阵亡,马玉仁十分悲痛,立即命令中队长稽法佼、马一武率10多人跑步抢占“红锅腔”制高点阻击敌人向东南进军。马玉仁率队八九十人随后迅速向西南挺近,准备增援稽法佼先遣部队。马玉仁刚至“三合尖东侧,闻讯敌人已近“望乡台”。马此时十分愤怒,就附近农户刘以成门前土场集队训话:“兄弟们鬼子太猖狂!要消灭我们,我们坚决顶住与他们拼到底!”行不足一里,敌人占领“铲头子”,马部已暴露在簸箕形的开阔地,地形对马部十分不利。马料定此时撤退,一片平川,部队尽露在敌人眼前,恐伤亡太大,考虑等到天黑再撤退。敌人火力太猛,相距不足400米。他见部分士兵有些迟疑、胆怯,遂举起盒子枪,大喝一声:“枪打无福的孩子,跟我冲!”他挺胸大步冲在前边,众士兵见老司令如此勇敢也纷纷冲锋,一阵狂风暴雨般的火力,压得敌人全部卧倒。

两军相持10多分钟,马命令杨排长、马排长各带一挺机枪占领两侧坟茔,意欲摆成三点犄角之势,与敌人抗衡。可惜杨排长被敌打死,马排长机枪出故障。敌乘机猛射,棉花杆子乱晃,泥土乱溅。马玉仁巍然屹立,大声吼道:“伏到沟边还击,坚决顶住!谁后退就枪毙谁!”他昂首挺胸,举起盒子枪向敌人打了一梭子弹后,快步跑向马排长,意欲帮其修机枪,可惜,被日寇的罪恶子弹射中一只小腿。马命令全部撤退,话音刚落,腹部又中一弹。他越过一条小河,跑了十来丈,因伤势过重,倒地不起。卫兵赶来救护,欲背他撤退,他说:“我不行了,你拿我盒子枪掩护他们撤退。”卫兵奉命掩护撤退,最后因子弹打光了,在小港边被鬼子机枪打中,血流满地。

马玉仁躺在棉花杆子棵里,听到敌人重机枪声音由西而东远去,料定鬼子追逐撤退的官兵,自己无法得救,敌人将要返回搜索。自己军大衣早已扔掉,身着便服,脚穿普通布鞋,与一般人无大差别,只是金链怀表、白朗灵手枪和项上的绿绫子与众不同,于是解下绿绫围巾,将怀表、小手枪包,扔出丈余远,终因无人医救流血过多,光荣牺牲。与马同地殉难的有20多人。

马玉仁壮烈牺牲震动很大,社会上纷纷赞扬其晚年抗日爱国爱民业绩,当时的朦胧一带士绅曾为之集会追悼,韩法勤派专人送来挽联:

 

功令总动员,视死如归,后死妄能知死所。

偏师抗顽敌,毁家纾难,先生早不计生还。

 

马玉仁为国殉难后,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追认他为陆军中将。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