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建湖文史资料 > 正文

烽火中的建阳剧团(李世安)

发布日期:2014/6/4 8:24:42  阅读:1961  【字体:
 

 

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建阳(镇)剧团(后改称建阳镇业余文工团)是战斗在敌后的一支文化劲旅,他们以革命文艺为武器,有效地配合了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

 

上世纪40年代初,盐城县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不久,首任教育科长、著名戏剧家许晴来到西北乡开展抗战文化活动。听说建阳镇有中学生组成的话剧社,许晴同志就送去以抗战为题材的剧本,指导他们排练,并在话剧社的基础上,帮助他们组建了抗战剧团——建阳(镇)剧团。1941625日,盐属六区参议会在建阳镇成立,建阳剧团和华中鲁艺联合主持晚会,演出《傻子打游击》、《红鼻子参军》、《亡国奴当不得》、《新小放牛》等戏剧,从此建阳剧团一炮打响,名声远扬。是年夏季,日伪侵占盐淮一线主要集镇,该团即采取游击宣传,分分合合,灵活机动,不仅在敌后上演,还到敌占区边缘村庄演出。遇有敌机,就用黑布罩把灯光遮挡起来,暂停打击乐器,“嘴当锣舌当鼓”,坚持把戏演到底。敌机一离开,又敲锣打鼓火起来。是年9月,建阳县肇建,建阳剧团和高作剧团便成为县里主要宣传力量。当时县委、县政府驻建阳北乡高作长北滩,县里有重要活动,经常抽调该团前去配合演出,即使后来有了县文工团,建阳剧团仍是县委的重要宣传力量。在团员中,有几名团员既是演员,又是持枪民兵,文武兼备,用武装保卫演出。敌情严重时,还带着地方交给剧团监督的嫌疑分子跳圈子。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头,剧团曾在钟庄、梁垛等地为抗日募捐演出,收入全部上交用于抗日。1943年春季反“扫荡”胜利后,为配合减租减息斗争,剧团排演了《照减不误》,在根据地巡回演出50多场,收到了很好的演出效果。有一次,与王荫同志带队的高作剧团在高家墩同演此剧,戏中演到佃户周大揭露地主张百万阴谋抗租时,有的群众向台上“张百万”、“赵管家”扔砖头,砸泥垡,幸亏被及时阻止,才使扮演反角的演员少吃苦头。同年,为配合参军动员宣传,又排演了《好男儿》、《参军去》、《过关》等戏剧。有次演戏刚结束,洗穆乡的吴士权、刘志成等青年即自动报名要求参军。那时,凡是演出这些戏的地方,参军就容易掀起热潮。当年建阳剧团跑遍根据地、游击区,歌声响彻四面八方,荣获盐阜地委绣有“参加歌声遍建阳”的锦旗一面。1946年,建阳剧团曾在高作三许等地上演《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挂牌女主角赵金淑,本来就靓丽动人,她一声闷台词(未出场一句唱词)、一个亮相,就赢得了全场观众的赞叹。这两出戏,演出效果极好,对提高群众阶段觉悟,推动土改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在解放战争中建阳剧团根据战时需要,一度曾随军做火线宣传20多天。19483月初,益林战役打响前夕,该团奉命赶到驻戛粮河西的我十二纵队三十五旅驻地,在部队阶段教育大会上演出《干到底》和《保翻身》戏剧,戏中演到国民党反动派像日军一样奸淫掳掠时,广大战士无不摩拳擦掌,纷纷上决心书,誓死消灭反动派,保卫解放区。形成台上台下共鸣,起到了文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战斗作用。随军演出完全军事化,在一地演出刚结束,舞台工作人员随即迅速拆台,连夜赶往另一驻地,为次日演出作准备。前面炮声隆隆,后面锣鼓喧天。先后巡回演遍了部队临时驻地的阜宁公兴庄、左夏二庄、大青墩、小青墩、石黄庄、刘家舍、刘家咀、苏家咀等十多个村庄。当时有个小演员叫赵璧,才十多岁,因剧中人物需要,也随团一起出征。部队首长看他年纪小,特配一头毛驴供他骑着走。战斗打响后,剧团化成小分队,跟随大部队做宣传鼓动工作,有的女演员还参加护理伤兵员,直至益林战役胜利结束,开过祝捷大会,剧团才返回建阳。

 

建阳剧团早期主要演员有田耕、倪明、周鼎鸿、周汉俊、马俊保、夏卫、吴义、何诚、周寿章、陈正、杨道刚、周寿武、杨安本、谢立刚、何士泉、刘海珍、徐良、刘伟宏、赵金淑、芦兰英、张以兰、金秀廷、陈锦芳、周维、管理、赵璧、陈品、杨清等。后起之秀有陈阿姊、王志非、廖金保、许金星、李德喜、李承德、钱顺兰、杨翠华等。开始剧团团长是地下党员徐冰,建阳县成立以后一直是吴义任团长兼导演。后来做盐城专署文化科科长的王荫,曾多次前来辅导排演,甚至把戏剧培训班放到建阳来办,从而促进了建阳剧团演艺水平的不断提高。

 

建阳剧团是小城镇上业余剧团,每人都有自己的谋生职业。然而,他们想到的是先有国后有家,宁愿自家生活艰苦些,也要全力搞好抗战宣传,他们不但不要误工补助,还自带干粮,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演出,不叫一声苦。团员们对日寇都怀有刻骨仇恨。日机轰炸建阳镇时,吴义母亲被炸死,房屋被炸毁,他亲眼看到了日寇侵华的罪行,怒火在胸中燃烧。于是,他把家里人临时安排到乡下,自己则集中精力投入抗日宣传。夜里常常不休息,不是带领小分队去割断敌人的电话线,就是用土话筒向敌人喊话,规劲伪军弃暗投明。那年大伏天,他穿着棉袄扮演《白毛女》中的黄世仁母亲这个角色,有一阵子累得吐血,也不离团一天。吴义呕心沥血搞抗日宣传的事迹,被载入《江苏人民革命斗争英雄谱》一书。团员许金星的父亲也是死于日寇屠刀下,他带着深仇大恨参加了抗日剧团,运用文艺这个武器去宣传发动人民大众开展对日寇的斗争。杨桂如一家祖孙三代有6人参加剧团。平时,自家人组成一个班子,宣传抗战,享有“演艺世家”之称。其儿子杨道刚、孙女杨翠华为红极一时的草根艺人。建阳剧团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剧团经过战争的洗礼,广大团员经受了锻炼,形成了一支在党的领导下,拉得出,打的响,具有特殊战斗力的文艺宣传团体。团员经过实际锻炼,在教育别人中自己首先受到教育,政治觉悟、工作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先后有十多名骨干被上级调去分配到区乡工作。民主建政时期,建阳镇上指导员、镇长、中队长等主要干部,基本上都是从剧团里走出来的,一批人离开剧团,马上就有一批人补充上来,剧团始终保持40多人的庞大队伍,在当时来说,什么大戏都能演,经常被派去向驻军慰问演出,有时还和部队文工团同台演出,受到驻军的一致好评。

 

建阳镇剧团是熏染硝烟的一支文化轻骑兵,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曾作出一定贡献,多次受到地委、县委的表彰奖励。新中国成立后,新一代团员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传统,继续在群众文艺舞台上高唱主旋律。1960年被应邀出席江苏省文教群英大会,再次受到省人民政府的表彰。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