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建湖文史资料 > 正文

回忆早年的“老沤田”(谢鹏楼)

发布日期:2014/3/11 16:35:31  阅读:2231  【字体:
 

   

60年代以前,村里的田地除了庄子周围是旱地外,其余都是水田,长年泡在水中,人们俗称“老沤田”。土地改革以前,拥有较多田地的地主、富农家都有八合蓬的大风车,只要有风,转轴带动槽筒拉水的戽链,把河里的水传送到田里;小户人家则用34人的人工水车一脚一脚的把河水提送到田里。到了50年代农业合作化、土地耕种集体化时期,我们这里看不到八合篷的大风车了,取而代之的是六合篷的风车,人们称它“洋风车”。洋风车的结构简单得多,形状也小得多,而所起的作用同老式风车没有什么区别。六十年代里,无论是在建丰圩、河丰圩,还是在马路沟河西,处处都有洋风车,全大队大约有近20部,保证着老沤田常年不断水。

 

  由于沤田年复一年地浸泡在水里,田中的淤泥很深很深,外人掉进去,通常双腿拔不出来,愈用力陷得愈深,只有常年劳作在老沤田中的人们才劳作自如,特别是妇女们栽秧时,双腿不停的向后挪动,娴熟的技巧让人信服。挪腿时必须两条腿轮流着后退,如果两条腿一起挪,不但费力费时,而且面前就会出现两个并列的脚塘,填平的时间、花费的功夫就要多一些。在栽秧田里,每年新学手的小姑娘会闹出许多的笑话。秧田除草时,还能捉到长鱼,有时碰巧脚还会踩到甲鱼、乌龟之类的野生水产品。在老沤田中割稻子也是比较难做的一项农活,割起来的稻秸子不能直接放在田里,因为田中有水,有淤泥,更不能在田中捆把。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每个人都带上一个专用的“稻拖子”。稻拖子是用树质材料制成的长方体架子,上面用绳子网成一层可放稻把的托子,下面有个布兜子,接存掉下来的稻粒子。在稻拖子上捆好把后轻轻的放在田中的稻茬子上,如果田中水深,则要将它送到田埂上。没有稻拖子割稻的人,则要带上洗澡桶到田里使用。

 

  水稻收割完毕,论时序老沤田就要灭茬,但是庄户人家忙于秋收,老牛要在场上打场,把稻粒从稻秸上分离出来。这样一场接着一场,可能要忙上个把月,这样,灭茬往往不及时。幸好一到秋天,大雁、天鹅、禽庄(一种鹤)、白鹭等等的候鸟路过,纷纷落下觅食,有时一片沤田里能聚上成群的野禽,给猎人们提供了一试身手的机会。

 

  灭茬过后,到了寒冬腊月,田里的水结上了厚厚的一层冰,那可是天然的溜冰场。那年代,这里的大人小孩还不知道溜冰这项运动,只知道把凳子倒过来,凳面子贴着冰面,轮流坐上去,让其他人推着跑,或者用绳子拖着玩,确实非常开心。我在大袁庄高小读书的两年中,一到老沤田上冻的日子,常常出了小牛桥,朝着袁庄大桥,从水上笔直地溜过去,大大缩短了上学的路程。老沤田结上厚厚的冰,也是“打冻鱼”的时候,很多人带上榔头在冻上走,寻觅着冰下鱼,一旦看到冰下泥土的颜色较深,和周围的地方明显不同,就用榔头照准敲下去。冬天的鱼比较迟钝,那榔头在冰上砸下的声音,早把下面的鱼震晕了。破开冰面以后,把手伸进去,鱼就被捞了出来。

 

  春天消了冻,是老沤田深翻的时间,墒沟里捕鳅鱼又成了孩子们的一大乐趣,晚上用芦苇作杆,铁丝做钩,蚯蚓作饵,把用线连成的钩杆插到老沤田的墒沟中,第二天起早到田里拔钩取鱼,活蹦乱跳的小泥鳅在篮子里跳个不停。

 

  时代在前进,耕作制度在不断改革,我们村从1966年开始将老沤田水改旱,一举成功,麦子获得丰收,粮食产量提高,农民劳动辛苦程度减轻。到1969年,村里的老沤田全部没有了,随着机械化的发展,洋风车一架也没有了。过去老沤田里的趣事已成回忆。如今,一年两茬庄稼,亩产超吨粮,再也不需付出在老沤田中劳作的代价,人们的脸上都现出了笑容。

 

  老沤田,再见了!水车、洋风车,再见了!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