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建湖文史资料 > 正文

车桥战役:一场未报批的重要战役(唐明白)

发布日期:2016/11/5 15:04:17  阅读:4602  【字体:
 

 

车桥战役是抗战时期华中敌后对日战略反攻的序幕战,既有力地打击了日寇的士气,又使我新四军苏中、苏北、淮北、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连成一片,创造了更为广阔的战略空间。不过,当初这次战役并未向新四军军部和中央军委报批,战役取得巨大胜利之后还曾受到新四军军部的指责,几位指挥者甚至被责令检查。

 

首先是车桥战役组织的必要性。车桥战役实际是粟裕在没有事先报告军部和中央军委的情况下,自行组织的一次重要战斗。38日,车桥战役结束次日,粟裕、叶飞即致电陈毅、张云逸、饶漱石、赖传珠并报中央军委,汇报战役组织情况。(90页)对于组织车桥战役之目的,粟叶电报说了两点,一是“为便于坚持与集中干部整风,调集几个团整训起见,必须打开淮宝地区(曹甸、车桥一带)作为阵地”;二是“为打破敌汪对我苏中之扩展清乡及改施屯垦”。其实这两点并不是真正的原因所在,这一点我们看看39日张饶赖给粟裕、叶飞、陈丕显回电或者会有所感悟。

陈毅当时在延安,主持军部工作的张云逸,但实际主政的是华中局 记饶漱石。陈毅获悉车桥战役胜利之后,从延安发来嘉奖令:“车桥之战,连战皆捷,斩获奇多,发挥了第一师部队历来英勇果敢的作战精神,首创了华中生俘日寇之新记录,除通报外,我们代表全军,庆祝你们的胜利!”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与军部的此封回电完全不是一个基调。因此可以认为,军部的此封回电实际是当时华中局书记饶漱石的观点与看法。

 

军部在这封回电中,一方面对1师英勇善战、大破强敌表示肯定,但另一方面更多的则是对其组织此次战役的动机提出质疑,及对此次战役可能的后果表示担心。回电中认为如果是为了打破敌人对苏中的清乡行动,应当“选择其要害坚决打击之”,但是“车桥敌的指挥系统是属华北,不是属苏中,对苏中敌清乡恐影响不大”,也就是说军部认为这个目的不成立。对于便于集中整风一说,军部的回电说的同样明确:“近来敌人南调西调频繁,似有新的战略企图。而淮北、苏北敌情原无新变化,如为集干整风,不是打开淮宝地区,而是不宜主动的大的出击敌人。如果过分刺激敌人,很可能引起敌人大的报复,结果妨碍整风。”;在军部看来第二个理由也不成立。换言之,在军部看来,一师组织的车桥战役是没有必要的,至少说军部是不可能发起组织这样一次战役。军部的回电中还特别就此作了说明:“一般来说,在反攻以前我们不宜主动过分暴露自己的力量,应该隐蔽保存与发展自己的力量(丕显来时已说明此点)。过去华北百团大战,固然有很大的政治影响,切实检查我是吃亏的。”回电最后特别强调:“以后你们如有比较大的主动出击敌人,望即先电告军部。”(均见92页)由这样的强调也可知,车桥战役组织之前粟裕他们并未事先请示,自然也谈不上得到批准。因此我们评价车桥战役的意义,更多的是揭示其客观意义而不是主观原始的目的。

 

去电与来电中各有很值得的玩味之处。去电只是以粟裕、叶飞名义,并未有陈丕显联名,从军部回电中可知,陈丕显在军部时,军部已经向他说明“反攻以前不宜主动过分暴露自己的力量,应该隐蔽保存与发展自己的力量”,所以看似不经电的不联名,实际是粟裕一个小小的灵机,省得说我们是明知故“违”军部指示,这也更说明他们是明知军部有此要求的。而军部的回电偏偏带上了陈丕显,也就是说军部不承认1师的装傻。其实就是在回电中担心敌人大的报复时,也承认即使不打车桥战役,也“并不是说敌人不会对我扫荡”,在明确要求其在“比较大的主动出击敌人”时,要先电告军部,但紧跟着又说了一句:“但在紧急情况下例外。”这样看来,军部还是给了粟裕他们很大的宽容与权力空间。

 

对于军部的这一切,粟裕并不领情,所以在311日粟裕、叶飞、陈丕显(注意是三人联名了!)就组织车桥战役的理由再次致电张云逸、饶漱石、赖传珠,在电报中除了反复申明前电两大理由之外,又补充了一个新的理由。电文说:“车桥、曹甸地区敌人属徐州六十五师团系统。在军事上说来,其车桥、曹甸、泾口之据点过于突出,且为其弱点。在行政说来,淮安属淮海省管辖,系敌伪两个系统之分界线,正可被我们利用。”实际上这才是粟裕他们不顾军部指示,下决心组织此役的真正的原因。当然在电报中对敌人报复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认为车桥战役后,敌估计无大举报复,我想这也是因为此役是在敌神经末梢地区、系统交叉地区组织的。同时电报对敌人万一组织报复及我之准备也作了分析,并表示“在其报复之后,我不再刺激敌”,某种程度上也表示了对军部回电的接受。(95页)粟裕的强硬让军部很无奈,不过更主要的不是陈毅在延安的表态让军部很无助。313日军部新的回电上说:“这次战斗打得很好,不过今后关于较大战斗部署,应先电告。”(《粟裕年谱》)

 

关于这样一个插曲,当时的亲历者陈丕显在他的回忆录《苏中解放区十年》中则有更详细更深刻的记述。他写道:“3月中旬的一天(应当是3月上旬,此当是陈老误记了一两天时间),驻地军民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可当我走进行粟裕同志的房间,却感到一种反常的沉闷气氛。桌上摊着一份华中局代理书记饶漱石从淮南黄花塘发来的电报,内容实在出人意料,犹如一首雄壮欢快的英雄交响曲中突然冒出一个不和谐音。”不过,陈丕显对电报内容的表述似乎与现在档案资料不完全一致,如其中有“对局部暂时利益如果处理不当,可能造成对全部各方不良的影响和牵制”数语,不见于39日军部回电,此外陈还记述说:“电报还责令我们一师和区党委几个负责同志对此作出检查。”这样的内容也不见于39日电报,是否还有其他的电报则不得而知。对于军部(这里主要是指饶漱石)的态度,粟裕他们认为,“饶漱石这份电报,关键不是什么对客观形势估计正确与否的问题而是故意找岔子,想整一整1师和苏中区党委的领导同志”。为什么要整1师和苏中区党委,陈丕显在回忆录中认为饶漱石是想趁陈毅暂离军部之机,背后搞鬼,从政治上陷害陈毅(《苏中解放区十年》第260页)。

 

在军部与1师矛盾正在升温之时,延安的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了新四军苏北部队收复车桥的消息,热情赞扬“我粟师以雄厚兵力”打了一个“大歼灭战”。延安《解放日报》还专门发表社论表示祝贺,高度评价了车桥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陈丕显在回忆录中说:“在当时,说句笑话,也真的‘救’了我们这几个人的命。饶漱石从此闭口不提检查的事了。”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