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专业志 > 正文

杂交水稻在建湖的繁育和发展(朱明安)

发布日期:2011/10/17 16:30:05  阅读:2681  【字体:
 
 
    建湖县地处苏北里下河地区腹地,这里河流纵横,土地肥沃,盛产稻米,人称“苏北鱼米之乡”。然而在历史上,由于地势低洼,常受涝渍,粮食生产长期处于“望天收”状态,水稻亩产量只有二、三百斤,人民生活十分贫苦。新中国建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建湖人民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不断改进粮食增产措施。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从多打粮食多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全局出发,大力发展杂交水稻的种植和繁育,促进全县粮食的增产增收。自1976年从湖南引进高产型三系杂交水稻南优2号以后,又发展、种植汕优63、协优63等水稻优良品种,经过3年试种示范和5年总结推广,摸索出温室无土育秧、大苗移栽法、“三苗”配“三茬”等一套杂交水稻栽培新技术,为国家水稻种植和大面积提高水稻亩产量积累了经验。全县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从1977年的3100亩,发展到1987年的77.2万亩,年总产量达到3.7亿公斤,单产481公斤,平均亩产量比常规水稻了翻一番。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每年向国家交售优质商品粮3亿多公斤,成为全国100个生产、交售商品粮先进县之一,1995年被列入国家扶持商品粮棉大县行列。
 
    1995年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建湖县适应粮食市场需求,顺利完成了“籼改粳”水稻新品种的更替,大面积推广种植高附加值的粳稻系列。同时,仍十分重视杂交稻的种植,实行“三改二”,引种国家863课题杂交稻新组合“两优培九”(65002)。1998年通过大面积试种示范,取得平均亩产728公斤的好收成,为保证全县粮食继续稳产高产,发展高效农业打下了基础。
 
    1976年春,国家农业部在湖南省召开杂交稻现场会,推广中科院院士袁隆平创造的高产型杂交稻种植技术。建湖县为实现粮食单产超《纲要》的奋斗目标,县委书记李培亮和农业局长万晶生一起出席了会议,会后带回了2斤种子,在县农科所育秧试种1.1亩,当年获亩产1200斤的好收成。次年春,县委一面继续从外地购种,一面派农科人员到湖南取经,携三系原种到海南岛繁育制种,并在建阳、近湖两公社试种示范。引种示范成功后,1978年县委号召大面积推广种植,县委领导干部每人蹲点一个大队,搞宣传发动和调查研究,并在春播期间召开千人大会,普及杂交稻育秧和制种技术。县委专门作出部署,要求各级干部做到三个一,即亲自烧一个温室、亲自种一块试验田、亲自搞一个观察点,熟练掌握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建立起县、公社(乡)、大队(村)、生产队(组)4级技术推广网,县农种所、公社(乡)农技站作技术咨询指导。针对当年杂交水稻扩种需要,县委、县政府组织对科技含量高的杂交水稻不育系原种繁育工作作了研究,先由南繁小组从海南繁育点引种示范,取得经验后,县内建起了原种圃,1979年开始繁殖供种,实现了“种、制、繁”一条龙发展,扩种面积有所增加。可是第二年,社会上就刮起了一阵杂交稻下马风,少数同志担心扩种杂交水稻有风险。在地委工作组支持下,县委书记李培亮带领农科干部冒着酷暑深入农村田头,用半个月时间考察了360个田块,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向盐城地委写出《农业秋熟超产工作大讨论的调查报告》,系统阐述了杂交稻的丰产性能,肯定了建湖广大农科人员在推广杂交水稻种植中创造的温室育秧、大苗移栽和综合田间管理等新技术所发挥的作用,表示了大力发展杂交稻生产的决心,得到了省、地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江苏省和盐城地区多次在建湖召开现场会,国家农林部张根生副部长也曾亲临建湖视察,全国有60多个参观团、1万多人次前来参观,《盐阜大众报》、《新华日报》等数十家报纸刊载建湖大力种植杂交水稻的专题报道,促进了杂交水稻在更大范围内的种植和推广。县委、县政府在领导方法上,改行政命令型为服务型,带头深入乡镇、田头检查考察,向农民传递信息,推广经验,掌握苗情,搞了24个丰产片,3个高产基点村,8个苗情点。上世纪90年代后,针对农民中出现的种粮“赚钱少,不愿种责任田”的现象,及时出台了优惠政策,搞活杂交稻种子经营,鼓励农民种好杂交稻责任田。
 
创杂交水稻栽培品牌技术
 
    建湖县发展杂交水稻种植,成为全国交售商品粮先进县,也是全县农业科技人员努力创新水稻种植技术,实行科学种田的结果。以江苏省劳动模范、高级农艺师、县农科所所长黄务涛为首的一大批农业科技人员,不辞辛劳,勇于实践,勇于科技创新,成功地摸索出一套杂交水稻栽培新技术,为水稻种植,保证粮食丰产高产积累了宝贵经验。
 
    温室无土育秧技术。1976年春在恒济公社试验成功。育秧温室一般为3间,内设暗室、绿化室和人工加温室。浸过的稻种在暗室内催芽1-2天,破口时上秧盘子。秧盘子一般长75公分,宽30公分,每盘上0.4公斤稻种(可供0.05亩秧池使用)。上盘稻种放进暗室,在温度36-40℃,相对湿度为100%的条件下,进行高温高湿促齐芽,两天后移入绿化室绿化炼苗3-4天,然后出室寄入秧池中。寄秧密度按需要的大、中、小苗而定,株距有1×1寸、1×2寸、1×3寸、2×2寸等,培育成单株型秧苗,这叫做二段育秧。最后将育成的单株大苗移栽到大田中。此法1977开始在年县内推广,第二年全县建成温室1100多座,育秧栽插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30%以上。1987年在钟庄温室地池育秧试验成功,省工、省本,便于操作,育出的秧苗素质好,寄栽成秧率高,旋即在全县普及扩大,载插面达到了100%。
 
    “三苗”配“三茬”技术。1978年起县农业科技人员和干部群众不断总结、研究、完善出一套杂交稻栽培方法。早茬绿肥田用温室小苗直播早发夺高产;中茬油菜、大麦田用温室小苗短寄育中苗早插精管夺高产;晚茬小麦田用温室小苗寄育成9-10叶,6-9个分蘖长秧龄大苗栽插配合综合田间管理早熟夺高产。干群称之为“‘三苗’平衡夺高产”。1978年全县种植杂交水稻25万亩,当年增产4886万公斤,第一次实现水稻单产过《纲要》。1984年杂交水稻亩产565.4公斤,为全县水稻单产过千斤挑了大梁。杂交稻“三苗”配套栽培技术为全县粮食持续增产发挥了举足轻重作用。
 
    大苗栽培叶龄促控技术。这是指根据水稻栽培后的叶龄进程,制定相关措施进行定向促控,确保水稻群体和个体得到理想的发育,达到丰产高产。这是一项水稻栽培管理跟踪性技术和保障性措施,1986年研究成功并普遍推广应用,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载入科技丛书中《国家水稻大全》一书。
 
    水稻病虫综合防治和生态村建设。针对以大苗为主体的杂交水稻“三苗”配套技术,改善稻田生态平衡,我县在杂交稻种植过程中,对病虫发生、发展变化进行综合防治,并以此为目标推进生态村建设。达到治虫不用药,多产粮,减少粮食含毒量,减轻环境污染。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明显效果,每亩田节省农药4公斤,防治有效率达98%。1990年6月,联合国组织粮农考察团一行10人,来建湖评估了近湖裕丰村和建阳瓦瓷村的稻田综合防治和生态村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不断培育新品种
 
    三系杂交水稻在建湖的粮食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为建湖县水稻单产过《纲要》、过千斤立下汗马功劳,而且为全县人民由温饱向小康过渡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它抗性弱,综合性状差,米质欠佳,最终被剧烈竞争的粮食市场冷落下来,到90年代中期,进入限收阶段。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我县及时调整种粮布局,除保持三系杂交稻制种向外地供种外,有计划地引种推广高产质优的武育粳、95-16等粳稻系列,用3年时间完成全县“籼改粳”转型,并重视新型杂交稻品种的开拓与研究。1997年接受引种了综合性状好、优势强、产量高、品质优的两系(不育系、恢复系)杂交稻新组合“两优培九”(65002)。该项目是江苏省农科院以培矮64S为母本、扬稻6号为父本,亚种间配制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籼品种,也是列入国家863计划的重大科研课题。
 
    当时,县里先在冈西镇制种示范,1998年又在冈西、草堰口、近湖、建湖等乡镇示范种植1728.4亩,表现出高产优质、耐肥抗倒、抗白叶枯病与稻瘟病、熟期适宜等特点,出现8块田块亩产800公斤,平均亩产728.4公斤,比三系高交稻增产二成以上。米质经国家检测中心测定,淀粉、蛋白质等9项指标,6项达国际一级标准、3项达国际二级标准。是年9月中旬、国家科技部、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上百专家、教授到冈西参加“两优培九”(65002)中试和田间考察,评价较高。《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新华日报》等10多种报刊作专门报导,国家科技部发了科技简报,也是1998年国家发表的农业成果十大新闻之一,成为长江流域和黄淮地区一季中稻新一代优良品种。2001年后全县扩种近万公顷,为发展高效农业作出了新贡献。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