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文史资料 > 《建湖文史资料选辑》1~9 > 正文

故乡之特殊风物(台湾 郭长元)

发布日期:2011/10/17 15:11:40  阅读:2283  【字体:
 
 
    故乡盐城,地处海滨。如以望文思义推测,昔时当为产盐之地,而实际亦确是如此。盐城之城池相传为唐时程咬金所督造,位于新洋河之南岸,古时海岸线距城垣不远,后来,黄河夺淮河出海,因河水流经黄土高原,挟带大量泥土,故数百年来,盐阜海岸一带,淤积加速,海埔地长数百里,宽数十里。如以地质辨别,现今所见,串场河西为灰黑色粘土,河东为淡黄色泥土。,水质亦不同,河西水甜,河东水咸,河西湖荡棋布,水田纵横。河东为草滩、芦荡及旱地。房屋,河西大都为低矮的泥土墙,稻草盖顶的房舍,富户为瓦房。河东为较高之土墙,茅草盖顶的农舍,富户为砖墙茅草顶的房屋。河东河西一切植物、建筑完全不同。所以串场河为吾邑天然景观之分界线。而人文习俗亦有差别。河西为水田,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物产富饶。河东旱地,土质有盐分,农产品为麦类、棉花、大豆、高粱,土地贫瘠,人民生活较苦。邑人通称河西为“西乡”,河东为“东海”。又称“乡里人”、“海里人”。西乡人大都群居,数十数百户村落聚居,名为“庄”、“冈”。海里人大都三家村或独户居住,数十户之村落很少。又因预防水灾,将屋基垫土很高,故又叫“墩子”。
    笔者为吾邑十四区老坍乡人,在上冈东廿五里,老坍乡昔称老坍灶,为北七灶之一(北七灶为:窪滩、南黄、北黄、老坍、新坍、老厦、潮通七个乡)。明初为海埔地,遍地藁草,故老传说,北七灶居民之先人为苏州人,因避洪武赶杀(即朱元璋派徐达围攻张士诚于苏州之役),避兵祸,由苏州逃至苏北,无地容身,遂逃至北七灶海边荒地。当时该地,地旷人稀,杳无人迹,遂插草为标,划地为业。其地本为公地,因无生产,荒置无人过问。后来十八团宋家楼宋家(故老亦不知其姓名,都称为宋小郎),见有难民垦殖,乃向县衙门申购,化很少代价,即购得长百余里之海埔地。祖父曾言,联合行动同北办外,向东海因无界限,乃订明“浪痕卅里”处为界,即高潮线以下卅里。宋氏购得,初因其地无出产,亦置而不管,后乃在上冈设专门机构收取灶民盐租。
    所谓灶民乃难民之烧盐户也。因该地地质含大量盐分,不能种植稼穑,而以畜牧、狩猎、烧盐为业。父老传言,畜牧以放牧养牛为主,完全与美国西部牧场雷同。牛只区分系以在牛身上烙印辨识。一年中清点二三次,同时在新生犊牛身上烙印。即弃置旷野不管。每年分批出售牛只,换取粮食维生。因草滩遍地,连绵百余里,野生物也很多,狩猎者蓄鹰抓兔、抓野鸡。祖母尝言蓄鹰之甘苦,蓄鹰人夜间不能让鹰休息,在手臂上緾布,让鹰站立,名叫端鹰,喂食地,以小块生肉按时给食,不能让鹰吃饱,其作用有二,第一,不让鹰充分睡觉,是要练习鹰的视力;第二,保持鹰的饥饿状态,因吃得太饱,食肥了,见到野生物不愿去抓,或飞得不敏捷。放鹰狩猎,因人口日繁,草原大部垦殖,在我记事时,已不可见。至于烧盐户,也没有了,烧盐场改作其他用途。致使上冈镇东侧之盐爆厂,当年堆盐之地,也成为一片空场,北七灶之小盐渐渐为北新灶之盐代替,产品大不如前。但烧盐之技术我仍熟知,其他故乡特殊风物,仍值得向同乡推介的必要。
   
    资料出处:《盐城文献》第二辑第23页,台湾盐城同乡会编辑,1983年2月。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