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备份栏目 > 建湖续志 > 正文

编纂组同仁剪影之二(转引自《〈建湖县志(1985~2008)〉编纂随录》第五章)

发布日期:2011/10/17 15:05:45  阅读:3358  【字体:
 
 
                    老主任的资料库
 
    县志编纂强调要“三亲”,所谓亲历亲为亲写,当然这个要求放在总编身上肯定是不现实的,就是在分纂也是难以做到这“三亲”的。不过对于各单位的供稿人员来说,这一点相对来说,倒是能够做到的。各单位一般会明确一些亲历亲为或者这方面资料掌握比较完整的同志来完成,通常是任职时间比较长的办公室主任或是文秘科室或是相关方面的负责同志。从编纂的实践来看,大凡这些同志负责供稿,态度是认真的,资料是充足的,文稿质量是可靠的,比较起一般性地请那些能写而并不熟悉情况的写手,自然要让人放心得多。最关键的是这些写手,他们对所记之事缺乏职业敏感和资料支撑。这里举几位老主任的例子。
 
    陈东的剪报簿。陈东同志是县劳动局办公室的老主任,记得我被抽在县委组织部参加《1991年建湖县抗洪救灾斗争纪实》编纂时,与他的办公室相邻,那时,看他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就很受教育,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他的剪报簿。那剪报簿有好几种,其中之一是专门搜集各类报刊上关于建湖县劳动事业方面的宣传报道,只是因为觉得与自己的工作关系不大,并没有细看。没想到将近20年以后,在县志编纂组又看到了陈东同志的剪报簿。劳动和社会保障一章主要供稿就是陈东同志,编纂过程中只要一个电话他就会很快出现在编纂组,当然肯定会带着那本厚厚的剪报簿。借助这本剪报簿我们求证了许多内容,不过,即使是有些内容不在剪报簿内,我们也会在陈东同志那里得到最详尽最可靠最及时的回答。
 
    二姑的细心周密。建湖人称呼女性一般喜欢用“姐姐”与“姑(读为bū)子”,“姐姐”是用来称呼年青女性的,有时年长者也会称呼比自己年轻得多的女性;“姑(读为bū)子”则称比年青女性大一些而又并非老年的女性。当然这些称呼其实都包含有亲热与亲戚感,也就是说不一定真的就是自己的“姑(读为bū)子”。不过我这里说的“二姑(读为bū)”,就是我的二姐唐张兵,她在县科技局做了很长时间办公室主任的工作,我的印象一直做到2008年年底,政府大院里大家都称她为“二姑”。其实办公室主任做得久资料就会全、管理得就会好,这个命题或许有人会怀疑其内在的逻辑,但好好想一想也就没什么不对了。如果不是很细心很会安排工作很会完成文稿写作的话,这样的办公室主任要做得久也不太可能,而既然是“很细心很会安排工作很会完成文稿写作”,那么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肯定会做得很到位。事实也是如此,我们形成征求意见稿时增设《1986~2008年建湖县获科技进步奖一览表》、《1986~2008年建湖县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一览表》,因为是一览表当时我再三强调一定要全,不能遗漏,当然也不能失误。没几天,二姑就把这两张表拿了出来,同时还把15项发明专利、384项实用新型专利、172项外观设计专利的详表提供给我们,其中专利号、专利名称、授权日、申请人、发明人等要目全部具备,一问才知道,她是从每一年的资料里一个一个地找出来,并制作成表,诸位可参阅《20科技进步奖与专利授权之详录》,便可知其工作量之大了。不但如此,她还把征求意见稿、评审稿两稿都从上到下帮我们审读了一遍,征求意见稿提出了400多处大大小小的修改意见。
 
    蒋部长的劳模册。这次县志编纂时我觉得应该把劳模的情况作较为详细的记录。原先劳动模范的有关内容是散杂在先进人物资料中的,当我们进行集中处理时,大家实在担心这些资料是否完整准确。不过,当县总工会蒋文凡部长把一纸箱劳模资料背到我们编纂组的时候,大家的心也就都放下了。于是我们翻出历届劳模光荣册,一批一批地一位一位地进行审核,对其中一些我们不太清楚的问题,蒋部长或是立即给予明确的回答,或是从那些光荣册中帮我们寻找出可靠的资料依据。此后当评审稿下发以后,有好几位同志有所疑问,我们都从蒋部长那里当然还有他的光荣册里得到了明确的答复。不过,我们也给蒋部长提了个小小的建议,就是每年编制总的劳模名册时,还是尽可能保持完整的面貌,通过备注栏对劳模的现状、变化等作些补充说明。所以提这个建议,因为我们看到蒋部长的光荣册,曾打算把劳模名录的上限推至初始年,但后来发现80年代以前的资料不完整,再一问原来他们这个光荣册是根据工作需要,把调离的、去世的劳模名单都没有录存,而80年代以前的因为他手里并无原始的光荣册可作校核,如果再进行基层查核,那时间无法保证。这样,我们这一设想也就只好放弃了。
 
                       孙爹的较真劲
 
    孙善夫孙爹是志书编纂的老同志老行家,《建湖县志》前志的副主编,也是前志卫生篇的主要供稿人。后来他还承编了《建湖卫生志》、《建湖县人民医院院志》等志书。这次续修县志,他是卫生章的主要供稿人。这次续修的过程时间非常紧张,几轮下来领导与专家的意见都比较具体,加之我们缺乏这方面经验,所以从开始到最后这方面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那么让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孙爹的较真劲。孙爹每次都要把变动调整之处问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对于变化调整的地方他认为不妥之处也直率而言;再一个就是他卫生方面的资料搜集比较全面,基本上所需要的内容都能很快到位。所以卫生这部分变化调整的幅度也比较大,但编纂工作进行得还是比较顺利的。为了看出工作量之大,我们可以把初稿、征求意见稿、评审稿、验收稿卫生章的篇目比较一下。
 
    初稿(版面总字数约180万字),设卫生篇,设13章,版面总字数为3.7万。具体章节为:第一章卫生管理机构,设行政机关、党的组织两节;第二章卫生防疫,设9节,分别为防疫机构、传染病防治概况、麻风病防治、狂犬病防治、职业病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性病艾滋病防治、计划免疫、重大疫情监控;第三章医疗服务,设7节,分别为机构队伍(县城)、医技进展(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设备技术、抢险救灾、送医下乡和家庭病床、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护;第四章乡村医疗,设镇(乡)卫生院、村卫生所、民间医疗三节;第五章妇幼保健,设保健机构、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三节;第六章基层卫生,设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学校卫生三节;第七章爱国卫生运动,设卫生宣传、除四害、创建卫生城镇三节;第八章药品,设5节,分别为药品招标采购、药品检测与监督、处方药品管理、制剂使用管理、麻醉药品管理;第九章社会卫生工作,设红十字会工作、无偿献血活动、社会力量办医三节;第十章教育与科研,设医学教育、医学科研两节;第十一章卫生事业管理,设6节,分别为卫生事业经费管理、医疗经费管理、医疗市场管理、医院管理、食品质量安全监督、个体诊所和医生管理;第十二章医疗卫生改革,设转变管理职能、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医院产权制度改革三节;第十三章抗击非典。
 
    征求意见稿(版面总字数约145万字),在文化建设卷内设卫生章,设5节和1则专记,版面总字数为2.52万字。具体节与目为:第一节公共卫生,设爱国卫生运动(卫生宣传、基层卫生、卫生城镇创建)、疫病防治(传染病防治、职业病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效果、计划免疫)、公共卫生管理机构三目;第二节县城医疗服务,设6个目,分别为机构队伍、医疗技术(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妇幼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护理、装备设施、送医下乡和家庭病床;专记:突发事件救助,设事故救助、洪灾防疫、非典防范、5·12汶川地震救助四目;第三节乡村医疗服务,设镇(乡)卫生院、村卫生所、民间医疗;第四节药品,设5个目,分别为药品招标采购、药品检测与监督、处方药品管理、制剂使用管理、麻醉药品管理;第五节卫生事业管理,设5个目,分别为事业经费管理、医疗经费管理、医疗市场管理、医院管理、医学教育与科研(学校教育、在职进修、学术交流、远程教育、医学科研)。
 
    评审稿(版面总字数为157万字),在第六卷文化建设中设卫生章,设6节1则专记,版面总字数为3.76万字,具体节与目为:第一节机构;第二节公共卫生,设爱国卫生运动(卫生宣传、基层卫生、卫生城镇创建)、疫病防治(传染病防治、职业病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计划免疫)、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专记:“非典”防范与突发事件救助(非典防范、事故救助、洪灾防疫、5·12汶川地震救助);第三节医疗单位 队伍,设医疗单位、队伍两目,其中医疗单位一目设有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县第三人民医院、县第四人民医院、建湖县妇幼保健所、建阳眼科医院、县级机关门诊室、基层卫生院、村企校卫生所室、个体诊所、县急救医疗站子目;第四节医疗,设7个目,分别为医疗技术(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设施与装备)、护理、妇幼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送医下乡和家庭病床、民间医疗、血液管理、医疗事故处理;第五节药品,设5个目,分别为药品招标采购、药品检测与监督、处方药品管理、制剂使用管理、麻醉药品管理;第六节卫生事业管理,设5个目,分别为事业经费管理、医疗经费管理(公费医疗经费管理、农村合作医疗经费管理)、医疗市场管理、医院管理、医学教育与科研(学校教育、在职进修、学术交流、医学科研)。
 
    验收稿(版面总字数为139.71万字),在第七卷社会民生中设卫生章,设7节1则专记,总字数为3.25万字,具体节与目为:第一节机构 队伍,设行政管理机构、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医疗单位(子目同前)、医疗队伍四目;专记:“非典”防范与突发事件救助(子目同前);第二节医疗保健,设5个目,分别为医疗技术(子目同前)、护理、送医下乡和家庭病床、妇幼保健、体检;第三节疫病防治,设传染病防治(结核病防治、麻风病防治、性病艾滋病防治、狂犬病防治)、职业病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计划免疫四目;第四节公共卫生,设卫生宣传、基层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学校卫生、除“四害”)、卫生监督、卫生城镇创建四目;第五节医政 药政,分设为两目,医政,设医院管理、血液管理、医疗事故处理3个子目;药政设药品招标采购、药品检测与监督、处方药品管理、制剂使用管理、麻醉药品管理5个子目;第六节医学教育与科研,设学校教育、在职进修、学术交流、医学科研四目;第七节事业管理,设事业经费管理、医疗经费管理(公费医疗管理、农村合作医疗经费管理)、医疗市场管理三目。
 
 
                   祁氏宗族的热心人
 
    我们编纂组里有位常客,那就是县油米厂的老厂长祁建松。他对祁氏宗谱很是热心,特别向我们推荐了几份材料,有《盐城祁氏溯源》、《太原郡举贤堂历代科贡名录》及反映祁氏习俗的《东冯沟打水平》、《西冯沟撂箩》等。应该说这些材料都还是不错的,但人物方面的资料并未能入志,其原因可参《18人物之补说》,至于两篇反映习俗的文稿,因为前志已有载录,最后大家商量后也未再入志。
 
    虽说他推荐的资料没能入志,但祁厂长还是经常来编纂组看资料、看其他的一些志书,当然有时我们也会有热烈的讨论。比如,关于家谱、族谱就是一个话题。现在编纂家谱、族谱是一个蛮热火的事情,有人反对,有人无所谓,有人特别热心。对此我们也是各有见解。我是反对把家谱、族谱的作用与意义说得太过突出,也反对利用编纂家谱、族谱搞那些充满封建迷信的活动,不过,从我所看到过的新编的家谱、族谱,绝大多数都充满了新时代的思维与气息,比如祁厂长所提供的祁氏家族的有关资料,可以看到男女均入谱,家训也是劝善劝学劝勤。但我们也发现有的家谱、族谱中常有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是做过大官的就拉出来大肆炫耀,有的还随心所欲地为早就定案的汉奸、恶霸等人翻案,毫无根据又毫无顾忌,但我则还要说其毫无廉耻。此外,佞佛媚神、阿谀上帝的无稽之谈也常见于家谱、族谱之中。我想,这种情况与编纂家谱、族谱的主笔的思想情操、见识眼光都是直接相联的,同时也与家谱、族谱编纂无所定规也是分不开的。这样一来,我的意见就是家谱、族谱是一种极有参考价值的资料,但入志则还要经过认真比较与思考。
 
                    葛爹爹的放大镜
 
    葛爹爹高度近视,所以总是随身带着一只放大镜。葛爹爹是个文化人,曾在县党史办工作过,很早以前曾抽调到省人民出版社当过好长时间的不在编的编辑,他的放大镜总是用来认真看材料。葛爹爹看的问题总是被放大镜照过的,所以他颇有些嫉恶如仇的意思,要不是他那副高度近视眼镜,还有那不是用来扫瞄“暗器”的放大镜,真有些古侠遗风。葛爹爹待人特别地真诚直率,感动于他的真诚,就要接受他的直率;容纳他的直率,就会享用他的真诚。
 
    葛爹爹叫葛金求,是县进修学校的一位退休老师。《建湖县志》前志时他就是编纂组的工作人员,只不过前志上给他写成了葛金球。他和其他几个同事曾合编过《猜谜方法》,被江苏省出版总社编入《跨世纪农村书库》。这次县志编纂他身兼数职,再加上他的古道热肠,也就显得更加忙碌。他被编纂组聘为特约供稿,专门撰写《方言》部分;他还被县政府办聘请为县志建湖县人民政府一章的编纂,这两项工作应该说是压力挺大的,但他还有余暇用放大镜照照其他地方,经常到编纂组来提出他的一些想法。他的想法都很好,虽说有些并非“首发”,但他会坚持自己的原创,这样也就会在编纂组里听到他的发火,只是一过性的发火而已。
 
     我是2008年秋天认识葛爹爹,那时他把《方言》初稿拿来大家一起商量。按照原来的构思《方言》是作为《社会生活》篇中的一章,或许是因为我对建湖方言的钟爱,大力鼓励葛爹爹写得更充分一些。我觉得县志本来本身就是一个实用性的书籍,“方言”一块自然也应该体现这个特点,再说葛爹爹对建湖方言兴趣很浓,研究很深,难得的是他语言学方面的功底也很扎实。最后,我与大家商量把《方言》由原来一章调整为一篇,里面分为四章。第一章为方音,包括建湖方音普通话音异读对照表、建湖方音普通话语音变化规律对照表;第二章为方言词语,第三章方言惯用语,第四章方言俗语。到这年冬天,葛爹爹拿出了50页的稿子,还都是自己在电脑上一个字一个字、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打出来的清稿,我还真不清楚他是怎么打出来的,该是用不到放大镜吧?真的让人太感动,也太不可思议了。本来也想是否象前志一样也聘请高校里的语言学方面的权威来专项评审,但一是因为时间与合适人选的问题,二是觉得按照我们现在这种实用型的思路,再加上重点是放在词语上,聘请建湖语言系统之外的专家似乎难以取得我们意想中的效果。当然这样我们自己的压力无疑增大了许多,对这部分的修改,我自然不敢掉以轻心,投放了很大的精力。在这个过程中,葛爹爹先后送了我好几本书,有袖珍本的《汉语大字典》、《元曲鉴赏辞典》、《汉语谚语词典》、《惯用语再探》、《歇后语》,还有《猜谜方法》,这本书好象是从什么合订本上拆下来给我的,让我很是不安。当然,我也隐约感到葛爹爹还是对我有些担心吧,这么来想葛爹爹很有些不敬与不恭,呵呵,反正心里当时就是这么想的,这里也不是求证,说说真实想法而已,就是葛爹爹看到也不会怪罪于我的。到了第二年4月份,编纂组对志书的提纲推倒重拿,虽说《方言》由篇而章再而为节,但对《方言》的整体编纂思路并没有调整,并且这一部分请原来县第二中学的老校长杨树溪负责审稿。这样在征求意见稿中《方言》部分还是颇为实用的。当然,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大家提出的一些想法,再加上确有必要区分县志《方言》部分与《建湖方言》、《盐城方言大词典》这类专著,对思路作了重大调整,《方言》部分被浓缩为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篇幅,也就只能体现举例之用了。本来也想与葛爹爹做个交流与沟通,但想来想去还是待生米做成熟饭时再说的为好。
 
    其实,葛爹爹负责政府工作这一部分倒是真的为难他了,因为他对政府工作并不怎么熟悉,这样对许多重大决策、重大举措等没有切身感受,我是真的担心“隔”,也就是没有那种实感,会让人感到根本不是那回事,那就麻烦了,因为时间不允许返工。不过,这倒也好,葛爹爹就依据历届政府的工作报告、年鉴中的政府工作部分、文件与档案,这样他的这一部分的资料性也就特别明显。还是要说到他的放大镜,真不知道他在那么多的资料档案中是如何把那一次次会议记录、一份份文件搜罗出来的。
 
    我们的担心其实总是多余的,葛爹爹对县志的投入与热情也是我们感受最为深切的。他和我、和负责政治卷的张如东、曾雪松同志、和其他同志都作过很多的交流,唯恐我们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不到位,他还专门写了好几篇建议,其中他重点建议过增列《著述一览表》和《专利项目一览表》。《著述一览表》在原来的提纲中即已列明,但因为搜集难度太大,迟迟未能拿出定稿,所以在编纂组内审时这一部分只是作为存目,一直到征求意见稿时才把初稿列进去。专利一块,我们在重新编制提纲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而科技局负责县志编纂的是我二姐,她的资料工作应该说是很出色的,1985年境内始有专利申请以来,至2008年累计申请专利1713件、国家授权专利571件,这些具体到年份、项目名称、申请日期、授权日期、专利号、申请(专利权)人、发明(设计)人等都提供给我们,但问题是建湖人专利发明太多,列出表来篇幅太大,这样在征求意见稿中只列了《1986~2008年建湖县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一览表》,具体项目这一块当时设想进行一些筛选,搞个选录。大概征求意见稿下发没两天,葛爹爹就到编纂组,送来他写的一份建议《县志与二表》,说得很到位也很坚决,直到我把下一步的设想与安排也说得很到位很细致,他才离去。兹将《县志与二表》录存于此,让大家也都知道葛爹爹放大镜的厉害,呵呵。
 
                             县志与二表(葛金求)
 
    有幸参加《建湖县志》(续志)个别章节的编撰工作,编撰之外,还能顺便浏览一下续志纲目和初稿的部分章节,特别是自己关注的章节。不看热闹看门道,顿觉有两个表急需增补,一个是传统的著述一览表,一个是有关现代化的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项目一览表(以下简称专利授权项目一览表或专利项目一览表)。
 
    看看原《建湖县志》,只有著述一览表,没有专利授权项目一览表,这并不奇怪,因为原《建湖县志》,止于1987年,而《专利法》1985年7月1日才正式实施,那时大多数人连专利这个名字也不大熟悉,更不用说专利是啥玩意了,建湖还没有几个人申请专利,要想立个专利授权一览表也无从立起。二十多年来,专利事业迅猛发展,电视广告上也不断出现专利产品一词,专利概念转眼间飞入寻常百姓家,单建湖一县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也达几百件了,为立专利授权项目一览表和专利数量统计一览表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随手翻翻80年代出的县志,只有著述一览表,没有专利授权一览表;再翻翻近年编的县志续编,大多数是二表齐全,既有传统的著述一览表,又有发明及实用新型授权一览表,令人十分欣慰。这说明我们国家从基层开始,已经重视专利发明了,已经重视知识产权了,外国专利在中国跑马圈地的现象将会得到扭转。这是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的又一个里程碑。落后就要挨打,不重视科技不行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上到下,终于有了一个共识。
 
    看了《建湖县志》(续志)初稿的科技一章,有《科技进步奖项目一览表》。《科技进步奖项目一览表》编得好,也非常必要,但把《专利授权项目一览表》排除在外,则有点令人不解了。科技进步与专利是源与流的关系,专利是源,科技进步是流,应当源流并重。如若重科技进步轻专利,重流不重源,对科技发展会产生误导,让一些人在这里打了擦边球,忽略原创性,初看是走了捷径,结果在知识产权纠纷中露了馅,陷入了吃官司遭遇赔偿的困境。
 
    有人说,我们虽没有《专利授权项目一览表》,但我们有《专利授权数量统计一览表》。但要明了,这两个一览表名称相似,大家都带有一览表三个字,功能并不一样。《专利数量统计一览表》,代替不了《专利授权项目一览表》。两个一览表都需要,各有各的用处,各有各的功能。《专利数量统计一览表》是用来体现某个国家或地区专利事业的发展状况的,《专利授权项目一览表》与《科技进步奖项目一览表》内容形式相近,功用相同,都具有一定的激励价值和启发价值。《专利授权项目一览表》它的功用亦近似于《著述一览表》,它与《著述一览表》是一对姐妹花。优秀的县志,《著述一览表》、《专利授权项目一览表》双翼齐舞,才真正呈现出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程度。县志不仅记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大事要事,还记载了革命烈士、英雄模范、政坛俊杰、文化精英、企业家、社会名流等方面人士,有的还为人物立传或载名。立传载名干什么?就是一种激励,教人做正人君子、有用人才。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报效祖国、服务于人民大众,起到方志的教化作用。况且,《专利授权项目一览表》、《著述一览表》均有专利项目名称或著述名称,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标题可以举一反三,促成更多的人投身到两创(创造发明、文艺创作)之中去。既可推促经济文化的跨越式发展,又可引导民风的改善,阻挡麻将风和网瘾的蔓延,把时间用在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作贡献上。
 
    如果专利授权数量多,占的篇幅长,可以搞个折衷的办法。发明专利授权的全收,实用新型的采用选收(外观设计授权可精选少量的入编)。这里的选收,实质上也不是什么评价式选收,而是拣手中有专利证的,即有依据的先收,一人多专利者,取其代表作。依建湖现有的情况来看,二三页纸也基本能解决问题,不会增加续志的多大篇幅。至于《著述一览表》,既然与《专利授权项目一览表》是姐妹,那就不必欺一个薄一个了。县志中的《著述一览表》不要以出版为唯一标准,关键是有价值。没价值,正规出版物也不一定上县志;有价值,内部本、油印本、打印本、手抄本均可入志。
有人设想从《著述一览表》中划出一个《论文一览表》(不是《论文数量统计一览表》)来,这个想法挺好,但难度非常大。因为评职称、上博士、当教授均需要论文,从而促使了论文商业化,若干登在刊物上的堂而皇之的论文,是剪刀加浆糊的产物,是版面费生出的怪胎,并非是科学研究获得的成果,很自然地流入到伪论文、垃圾论文的行列中去。良莠难辨,又缺乏鉴别的专家,不如暂时不立《论文一览表》,择其确实精要者列入《著述一览表》中,也算是一个交代。待到条件成熟时列项。这条件是,一、国家设立论文鉴定局,无论出版的未出版的,均须鉴定,发给论文鉴定证书,向专利局看齐。二、专门成立论文鉴定小组。三、各县内部出版论文选集或论文年选,从中有精选的余地。
 
                特约校对与青年志愿者
 
    校对是我们在编纂过程中非常重视的环节,除了编纂组内部每次收稿时要校对,自己编稿时要校对,每次修改后要校对,每次成稿时要经过三层校对,发还各供稿单位校对。为了保证校对的质量,同时又解决时间较紧的矛盾,在校对方面,我们还约请了一些义务的校对。到评审稿进入验收稿阶段时,我们请示县委、县政府领导专门请了一批特约校对。在县教育局领导的支持与组织下,来自于县城三所重点高中,即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江苏省建湖县第二中学、江苏省建湖县钟庄中学的21名语文教师,其中多数是高三年级的任课老师。由县教育局领导带队,集中在编纂组的大办公室进行校对,校对时间为两天,分为两轮,每个半天都组织交流,最后一个半天是汇总。第一轮一天时间,我们把特约校对分成两大组,第一大组是分卷校对,分为6个小组,有的组一个人,有的组二到三人,负责各卷正文的校对;第二大组是专项校对,分为4个小组,分别负责版式、图照表录、目录正文对照及参见、数据核对等横向综合性的校对。第二轮为半天时间,进行交叉与泛看。在一天半的校对中,21位老师在我们的精校本中校出错别字及标点错误80多个、前后不一致100多处、不规范不统一近200处,以及语句表述方面的问题近20处,还有图文不一致、目录缺失等问题,应该说这次清扫使志书的校对质量又上了一个台阶。本来还想约请这些老师在付印前再来一次校对,后来因为老师们都已经开学,再一个我们自己的时间上无法与老师们一致,也就作罢了。
 
    在验收稿到付印稿的过程中,我们曾经有一个想法,组织一些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书的编纂与服务工作。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从参与我们编纂与服务的几个大学生身上受到了启发,有两个大学生参与了许多的编纂服务工作,认真负责,一点也不计较什么,编纂组的同志都很喜欢。我们曾想与团县委联系组织10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参与进来,这样一来解决人手问题,二来可以让这些大学生增加对家乡的了解,更增强他们的家乡情结,能够了解家乡、宣传家乡、报效家乡。俗说:“盐城人聪明聪明哩,就是迟钝些。”在这个问题上也是如此,当我们想把这个想法付诸实施时,已经快要开学,这样也就只好作罢了。
 
    为了提高校对的效果,我们还曾想约请《建湖日报》的编辑们进行校对,后来看他们实在太忙,也就只好作罢了。
 
    当然三个作罢,肯定也使得志书中的错误之处躲过了三劫,也算得它们命大吧,呵呵。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