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地名志 > 正文

草堰口三题

发布日期:2012/4/22 8:04:37  阅读:2909  【字体:
 

草堰口三题

 

草堰口地名由来

 

“草堰口”这一地名的来历,相传大致有三种说法:

一说,古代叫草埝口,地处黄海之滨,长年遭受海水之患。宋天圣年间,范仲淹筑防潮堤,以防海水泛滥。当时,为了便利排水航运,沿堤留了几处出水口。每年潮至,官府便发动百姓积草垒埝以挡潮水,潮退又发动百姓挖掉,以利通航,如此循环往复,故而人称草堰口,南北草埝均由此得名。

一说,范堤初名防潮埝或挡潮埝,简称潮埝。潮退开挖缺口,以利行船,其缺口之处称潮埝口,以后讹传为草埝口。

一说,古代叫草埝口,原在唐营河口(即今唐营庄西侧),明代以前为入海河口。那时东沙冈向东,一片海滩薄地,生产柴草。埝内居民(主要是灶户)每年秋后,便往埝外去割草刈柴,有的就地烧盐营生,有的装到埝内变卖。每到柴草上市之时,唐营河两岸柴草堆积如山。常年累月,人们就称这里为草埝口。到了明代,唐营河口逐渐淤塞,交通不畅。当时鬼神庄(即今草堰口)乡绅施全为富裕百姓,繁华乡井,设计将柴草集散地由唐营庄迁至鬼神庄来。从此鬼神庄改名为草埝口,一直流传至今。

 

范公堤

 

历史上挡海潮的范公堤,即现在的通榆公路(南通至赣榆),是苏北的陆运交通要道,其中经过草堰口境内一段长约十九里。

明代中叶以前,顷条冈(即东冈)以东即为大海,海潮经常泛滥。有时海潮骤至,淹没人、畜、盐灶,灾情惨重。北宋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范仲淹时任东台西溪盐官,目睹海潮肆虐,民不聊生,亲自详文江淮发运副使张纶,修筑海堤之必要,经张纶转奏宋仁宗。廷议认可,并委范为兴化县令,督率兴工。天圣二年秋开始筑堤,因是年冬天寒潮猛烈,民工冻饿劳累,死了二百多人,致使少数人反对筑堤。朝廷派人看察,因张纶等极力赞同范的主张,始得继续施工。施工期间,民工疲倦怠工,范公使亲生女儿偕同女童数十人,沿堤歌舞,吹拉弹唱,同时工地遍设茶亭,终于准时竣工,历时一年多,筑成了一百八十里长的大海堤,最初称防潮埝,或简称潮埝。起初的范堤向北只到盐城城下,因其北有沙冈代替了海堤。南宋中后期又加以修筑,到了元代修筑加长,南起通州吕泗港,北至盐城庙湾场(今阜宁城),该堤衍生至三百多里。明清两代每次加固维修。后人为纪念范仲淹之海堤首功,故称这条海堤为范公堤,且于东台梁垛(即古西溪)境内为他建立建了祠堂(后称范家享堂)。

 

唐营

 

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全国后,于全国范围内设立卫所若干,派兵镇守,派往卫所担任指挥或千户、副千户,子孙世袭。洪武二十九年,盐城设守御千户所。明代兵丁也单独编户,称为军户,子孙世为兵丁。每个卫所有屯田若干,分给军户耕种,每年向卫所缴纳额定军粮。军户屯田之地叫军屯,唐营就是当时兵丁屯田之地。后来逐渐为人附会为唐代薛仁贵扎营之地,也有的附会为盐城县武生的校场。以讹传讹,流传至今。按唐代薛仁贵征辽东,应由渤海湾出海,不会到江北淮南来。明清县政武生场在县城校场举行,不会离开县城。但唐家营一带,历史上确是做过练兵场的,清雍正年间设小关营,营地就在草埝口以北。今草堰口机电站处就是小关营守备署(后改都司署)。小关营的练兵场就设在东河南唐营一带。

 

根据彭大恒、孙来扬19885月来稿整理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