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民间艺苑 > 民间故事 > 正文

张玉书故事两则

发布日期:2011/10/18 10:43:50  阅读:3605  【字体:
 
 
 
                              一、避雨祝寿
   
    张玉书做宰相了。有一次,他又下乡私访了。不巧,遇上了大雨,他只好找地方避雨。于是,来到一个庄上,见一高房大屋的人家,就向那里头走去。
 
    那人家姓庞。庞员外今天六十大寿,亲戚很多,张玉书也跟着人们进了客堂。庞员外虽说并不熟悉张玉书,但只是以为自己把亲戚给忘了,也不好意思去问,也就寒暄客气一番,便请入席。
 
    开宴前,庞员外拿出纸笔,说:“诸位亲朋好友,今天是敝人六十寿辰,诸位前来祝贺,很是感谢,仰请哪位题几个字,以助雅兴。”
 
    大家齐说好,就你推他,他推你。客气了半天,推到张玉书的头上,说请这位客人题几个字。张玉书也不推辞,拿起笔写道:“奈何奈何可奈何。”意思是说,没办法没办法,真是没办法。
 
    众人见第一句写得平平,疑惑此人没有才学,主人心中有点不快活,但也不好作声,只得再看他往下写:“奈何今日雨滂沱。”大家一看,还是平常。可接下去啊,他一挥而就:“滂沱雨祝庞公寿,寿比滂沱雨更多。”啊!这滂沱大雨是为祝庞公寿而下的,而庞公的寿比这滂沱大雨还要多呢。
 
    大家见这祝词,取自天然,真是太好了。庞员外也非常高兴,就请客人落个款,也就是将自己的名字写上去。
 
    客人说:“我看,就不写了吧!”
 
    大家一起说:“无论如何,请将大名写上。”
 
    在人们一致要求下,客人只得写上了“张玉书贺”四个小字。
 
    大家一见面前这位客人是当朝宰相张玉书张大人,就一齐跪倒在地,连称:“怠慢张大人,罪过,罪过!”
 
    张大人要大家起来,随即入席饮酒了。
 
 
                             二、自坐首席
 
    一日,张玉书私访松江府。正巧,松江有一财主请客,请府官、县官。张玉书听说了,心想,让老夫也去凑凑热闹,于是也走进了财主家。
 
    松江有府有县。在松江这一带,府官第一,县官第二,哪里把个外人放在眼里。
 
    这财主家摆的是凤凰席,席面上坐三个人。中间一人为首席,二面两人为陪席。
 
    这时,张玉书来到首席上,也不要人点座,就自己坐了上去。那松江府官一看,心中不高兴,认为这个人怎么如此不懂礼貌,不讲客气,也不看看今天这个首席派谁坐。我这堂堂的一府之首反而作陪?但他又不知张玉书的底细,也不好发作,只得在他的东边坐下,县官也是就在他的西边坐下了。
 
    不一会,酒菜上桌,府、县二人心想:这人这么不谦虚,今天借吃酒菜刺他几下子呐。
 
    于是在吃酒行令时,府官先说了:“两边两个人,中间一个土人,一坐下就吃酒。”这是拆字酒令,意思是说:我和县官是两个人,中间夹一个你这不懂礼貌的土人。两边两个人,中间一个土字,不是一个“坐”字吗 ?这是说你这个不懂礼貌的土人往下一坐就吃酒了。
 
    县官说道:“两边两个人,中间一个木头人,一来就吃酒。”他也是拆字令,说的是“来(來)”字,自然这也是用来刺张玉书的。
 
    张玉书并不动怒,也说了一首拆字令:“两边两个小人,中间一个大人,夹(夾)起来吃酒。”这是对府官、县官的回击,简直说得府、县二官目瞪口呆,无话应答,只得闷头吃酒。
 
    松江这地方特产一种鲈鱼。今天席上就用了鲈鱼,还有螃蟹。于是,府官又以“鲈鱼”为题,说了一只上联:“鲈鱼四腮,独占松江一府。”意思是说,我是独占这松江一府的府官,你是什么人?张玉书听了立即对了下联:“螃蟹八足,横行天下九州。”
 
    府官一听,这人好大的口气,看来不凡呢,忙问:“客官何乡人氏?”张玉书不紧不慢地说:“我乃丹徒张润甫。”张玉书是丹徒人,也就是今天的镇江人,润甫是他的号。
 
    府、县二官和一桌客人,一听说是宰相张玉书,吓得魂飞天外,哪里还敢坐在席上。张玉书微微一笑,招呼大家:“松江府坐下吃酒,松江县来就吃酒,大家伙夹起鲈鱼吃酒。”这前两句讽刺松江府、县二官先前以拆字令来挖苦自己,而后一句一语双关,这“大家伙”既指自己,又是招呼大家,既是吃鲈鱼,又是讽刺松江府官,说得非常幽默。府、县二官与满桌宾客先是一愣,一会儿悟出其意,大家哈哈大笑,一起入席,陪着张玉书吃酒吃菜了。
 
    采录者:唐光来
    采录时间:1987年8月8日
 
【编者注】
 
    1、此两则故事刊载于《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盐城市故事卷》(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12月),标题为《张玉书的故事》,本网录载了其中两则在建湖采录的故事。《避雨祝寿》一篇在录载时作了一处修改,解释了庞员外为何会接待并不认识的张玉书入席的原因。《自坐首席》一篇在录载时也作了修改,主要的修改为三处:一是县官行令一节,补充“来”的拆字解释;二是对县官、张玉书所行酒令用括注形式,注明来(來)、夹(夾),以便于今天读者的理解;三是改写了结尾,特别是增加张玉书招呼大家吃酒一段,使故事的结局更富有戏剧效果。
 
    2、张玉书(1642~1711),字素存,号润甫,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人。(此据《清史稿》第267卷《张玉书传》,《中国历代名人辞典》说其字京江,号素存,未知所据。)自幼刻苦读书,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精春秋三传,深邃於史学。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侍讲学士。康熙二十年(1681),擢内阁学士,不久迁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二十六年(1687)授刑部尚书,调兵部尚书。二十九年(1690)拜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康熙三十五年(1696),随皇帝征噶尔丹叛乱,此后进入最高决策层。历官凡五十年,为太平宰相二十年。康熙十八年(1679)主持修《明史》,先後出任《平定朔漠方略》、《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的总裁官。在建湖及里下河地区,流传有张玉书的许多故事,这其中的原因有待研究,据我初步探讨,当与镇江商户避乱迁徙到苏北一带有直接关系,这种迁徙清朝以来主要是太平天国期间和抗日战争期间,有关情况可参阅本网《建湖与镇江》一文。同时,由于人口迁徙而带来民间文化的区域转移,实际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我也在想,有的民间传说出现多源,一方面有现代人牵强附会的因素,另一方面可能更多的是因为人口的迁徙形成的。
 
    3、员外,晋武帝时设员外郎之官职,本指正员以外的官员,可用钱捐买,后来旧时小说戏曲中常用以通称有钱有势的豪绅。
 
    4、松江府,清时属江苏省,民国时废府,并入华亭县,后改为松江县,仍属江苏省,今属上海市。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