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政协工作 > 政协新闻 > 正文

转型,改变“花炮之乡”命运(新华日报记者 林培)

发布日期:2012/10/8 17:14:07  阅读:3733  【字体:
 

    103日,新华日报头版头条“走基层 看变化”专栏刊发通讯:转型,改变“花炮之乡”命运 ,介绍我县关停花炮企业、大力培植新兴绿色产业的做法。现转载如下。

    转型,改变“花炮之乡”命运

 

转型,改变“花炮之乡”命运(新华日报记者 林培)

 

  “初到这里,听到灯泡、脸盆掉地下,都会蹦起来,不要命地往门外跑。”928日午休时间,在建湖县豪迈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整灯车间,46岁的凌洪秀坐在操作台前,双手捂脸,向记者回溯她的“应激反应”。

 

  从23岁到44岁,整整21年,她一直在沿河镇花炮厂做最危险的“死亡工序”——摇火药弹,即用工业酒精将黑火药濡湿,揉成面团状,填进手摇弹子机,慢慢摇出一粒粒大小不等的火药丸,图的就是每月多挣二三百块钱。

 

  “摇着摇着,火药温度升高,或手一重,就炸。”这些年她算是幸运的,但也亲历了5起爆炸事故,目睹工友一死五伤的惨状后,经常作噩梦。这让她的神经变得极其敏感脆弱,有时难免“草木皆兵”。

 

  “没想到44岁重新上岗,从糠箩跳到米箩。”她的脸色由阴转晴,顺手拿起一只节能灯泡,插上螺帽,按下焊丝,放进筐里。“拧一个四五秒,一天3000多,计件的。每月一千五六,不算多,但安心,不像在花炮厂时活得提心吊胆。”

 

  新工厂带给她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穿高跟鞋上班——花炮厂怕摩擦起电,不允许穿高跟的,她憋了21年,一直穿平底布鞋;第一次不让年迈父母及家人为其安全操心——花炮厂不允许开手机,而一旦听到任何一家工厂传来爆炸声,父母、丈夫和女儿总会在第一时间奔到厂里;第一次“清凉过夏”——花炮车间不能使用电灯、电扇等电器,夏天都是“熬过来”的,而现在,每个操作台上都配有电扇和台灯……

 

  带着感恩,她叙说起全县关停花炮厂给“花炮人”带来的命运转折。而这,正得益于建湖终结“花炮之乡”的经济转型和观念转轨——叫什么“之乡”不重要,重要的是尊重生命,让人与产业和谐共生,起码让群众免于“听响就跑”的恐惧,要钱、也要命。

 

  建湖造花炮,已有300年历史。尽管花炮生产事故频发,但要让“全国三大烟花生产基地”牌子“砸”在自己任上,摊到谁恐怕都纠结。而且,花炮是高税率产品,上世纪90年代花炮税收占到全县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2001年全县纳税前十强企业中,7家是花炮厂。“禁炮”等于割自己的“肉”。

 

  “这是痛苦的抉择。”副县长陈巍亮说,县委、县政府凝集共识,宁可牺牲每年几千万元的利税,也要为建湖打造“百年绿色产业”。一锤定音,决定于2010年底前,关停转产全县所有11家花炮厂。

 

  “禁炮”,并非单兵突破。本着“县域经济竞争最终是民生利益竞争”的理念,县里将原来花炮、化工、农药、纺织等6大支柱产业,逐步调整为两大优势支柱产业,即石油装备和节能灯具,两大新兴产业,即生物工程和航天航空装备,让全县经济结构变轻、变高、变绿。

 

  11家花炮厂如何就地转产?数千职工又如何安置?县委、县政府一班人逐厂过堂,一厂一策。最终,存量资产和工人大多被全县1000多家石油装备和节能灯具企业并购、重组和安置消化,实现花炮产业转型“软着陆”。

 

  傍晚,记者驱车来到高作镇盛泰花炮厂。3年前,这里曾发生致34伤的重大爆炸事故。73岁的门卫张仁兵缓缓打开铁门,只见占地50多亩的厂房已拆成一片废墟。他告诉记者,这里被上海老板买下,马上投1.2亿建节能灯厂,仍旧让他“看大门”。“我替花炮厂看了30年大门,天天像睡在火药桶上。以后,我就腿伸直睡觉了。”老人憧憬道。

 

  如今,建湖人节庆用的花炮,主要产自湖南、江西等地。失去“花炮之乡”称号,遗憾吗?副县长陈巍亮直摇头。他说,失去一张“旧名片”,建湖工业至少赢得两张叫响全国的新名片:一是“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去年销售130亿元;二是“中国节能电光源制造基地”,去年销售60亿元。这两个产业,将能源开采和节约“一肩挑”,是可持续的绿色产业。近几年,全县单位GDP能耗一直处于全市最低水平,而更重要的是,80万人民天天享用好水好空气好环境。

 

  虽说如今没有一家花炮厂,但建湖花炮文化已经传承下来——“建湖花炮制作工艺”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炮之乡”将以文化的形态传世。

 

  建湖目前唯一“名不符实”的花炮企业——县爆竹烟花实业公司董事长陶东军告诉记者,他们从做花炮、卖花炮,到如今的做策划、卖创意,在国内外从事焰火晚会的组织、焰火图案的设计和焰火音乐的编程,已到吉布堤、沙特阿拉伯等国“露了一手”。“企业中一半是大学生,文化人”。

 

  44岁的祁君秀,曾是陶东军的“老部下”,如今在一家灯具厂做包装工。问她有什么话带给久未见面的陶总,她想了想说,干了16年的火药引线工,为防静电,不能穿化纤衣服,只能穿非白即黑的棉布服,色彩多单调啊。她指着黄上衣对记者说,“现在,上街看中什么买什么,管它化纤不化纤的。人到中年,穿点花哨的,非把过去欠下的补回来不可!”说完,咯咯笑个不停。

 

“花炮之乡”的转型成果,就写在这些普通花炮工的笑脸上。

 

转自《新华日报》2012103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